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糖尿病患者的高频心电图改变孙静,陈晓敏高频心电图检测心肌病损具有高度的敏感性[1,2]。1994年2~11月我们对30例住院糖尿病人进行了心脏高频心电图检测,旨在探讨高频心电图检测糖尿病的早期心血管并发症的可行性。资料与方法1.对象:本文30例糖尿病...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非体力劳动者肥胖的发生率及肥胖对心血管功能的影响。方法 对非体力劳动者1978人进行全面体格检查及血压、心电图、血流变学、心功能检查。检出肥胖者306人。结果 肥胖发生率在中青年女性高于男性,中年组最高,其次为老年组、青年组。肥胖者青年组高血压、心电图,中年组高血压、心电图、血流变学、心功能检查阳性率较正常组高,老年组心功能检查阳性率较正常组高。结论 肥胖对心血管系统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分析24h动态心电图检测的临床状况。方法从2013年4月至2015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中随机选取600例作为本研究病例,患者均接受24h动态心电图检测,按照患者年龄为中年组(284例)和老年组(316例),并分析其检测结果,包含各时段心肌缺血变化、缺血时间、心率变异、平均心率等状况,做好记录。结果比较中年组和老年组患者,24h动态心电图检测结果,从复杂性室性心律失常、复杂性房性心律失常、室性心律失常、房性心律失常、窦性心律失常等方面来看,老年组发生率均高于中年组发生率,组间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检测后发现,患者缺血状况多出现在凌晨,且缺血时间较长。结论随着患者年龄增长,心律失常、心肌缺血等疾病发病率不断上升,动态心电图24h检测属于平日心肌检测唯一一个是否存在缺血性变化的检测方式,经24h心电图监测,早期根据疾病状况给予干预,降低心血管发生可能性,对患者预后状况有提高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多时段血糖控制在糖尿病心血管病变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对76例确诊为2型糖尿病的病人每月进行多时段血糖监测,并根据结果进行降糖药物调整使血糖稳定;而对照组的35例患者则根据空腹及早餐后血糖监测调整降糖药物。所有病人定期检查血糖、血压及HbA1c、心电图、心脏B超、动态心电图等;所有观察对象进行受试前后TNF-α和IGF-1的检测。结果多时段血糖控制组其心血管病变改善及稳定的阳性率高于对照组,而发生心血管病变加重的阳性率低于对照组;多时段血糖监测与控制的糖尿病病人2年后TNF-α和IGF-1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多时段血糖控制可延缓2型糖尿病心血管病变的发生和发展,并对心血管病变有改善作用,能降低TNF-α和IGF-1的表达。  相似文献   

5.
方明  颜麒麟  周鼎堃 《西部医学》2010,22(9):1707-1709
目的探讨胸闷病人的心电图变化规律,为临床诊断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694例以"胸闷"为主诉患者心电图检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将患者分成青年组、中年组和老年组分别进一步做相关检查,结合临床诊断跟踪调查,证实患者有无器质性心脏改变,并与心电图结果对比分析。结果异常心电图345例(49.71%),其中心电图ST-T异常占首位(13.85%)。老年组心电图阳性率和发生器质性心脏改变率最高,与中年组和青年组相比(均P〈0.01),有明显差异。中年组和青年组心电图阳性率相比(P〉0.05),无明显差异,而发生器质性心脏改变率比较(P〈0.01),有明显差异。结论胸闷患者心电图阳性率明显高于正常人群,以心电图ST-T改变最常见;心电图阳性率和心脏器质性改变率与年龄呈正比;中年患者心电图阳性率与青年患者无明显差异,但心脏器质性改变率明显增高,应引起足够重视;心电图对胸闷患者心血管疾病初步筛查快捷可靠。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的心电图结果。方法选取2型糖尿病患者70例,在患者就诊次日对其进行空腹血糖检测、血压检测和血脂检测,并进行心电图检查。同时观察和记录不同年龄、性别、高血压、高血脂等对心电图的影响。结果70例患者中43例心电图检测出现异常,其在性别、年龄、高血压、高血脂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性别、年龄、高血压、高血脂方面差异明显,这些因素和心血管异常是糖尿病的发病基础。心电图是临床常见的检测方法,并且具有安全、快捷、操作简便等多种优势,临床操作性好。心电图可较好地显示患者心肌受损的程度,为医生及时监测患者病情和做出正确诊断提供科学依据,可有效降低糖尿病风险。  相似文献   

7.
心率变异性测定在糖尿病自主神经病变诊断中的价值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应用24h动态心电图测定了30例糖尿病患者的心率变异性(HRV)值,并与传统的心血管反射试验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糖尿病患者24hR-R间期的标准差、R-R间期大于50ms的百分数(pNN50)显著低于正常人。心率功率谱的总频段高、低和极低频段的幅度和能量均明显低于正常人。(2)HRV对糖尿病自主神经病变(ANP)的检出率高于传统的心血管反射试验。(3)糖尿病患者HRV某些指标与部分传统的心血管反射于高度相关。提示HRV分析是一种敏感的诊断糖尿病自主神经病变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76例中老年女性胸痛患者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通过对比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析中老年女性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特点.方法 对76例因发作性胸痛、胸闷结合心电图检查临床拟诊冠心病的中老年女性患者行冠状动脉造影,对其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1)中年女性临床拟诊冠心病者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大多正常,有异常者冠状动脉病变多为单支病变;老年女性临床拟诊冠心病者冠状动脉造影多异常,且多为2~3支病变.(2)老年女性较中年女性合并高血压、糖尿病及血脂异常者为多.(3)常规心电图及运动试验对中年女性冠心病诊断的特异性及准确性均低. 结论中年女性有胸痛、胸闷症状者,诊断冠心病应慎重,必要时须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以确诊.  相似文献   

9.
探讨中年糖尿病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采取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分析门诊中年糖尿病与老年糖尿病患者对治疗依从性的差异。采取相应的健康教育措施,对提高中年糖尿病患者治疗依从性有一定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HbAlc)水平与围术期心血管事件(PCE)的关系。方法将合并糖尿病的择期非心脏手术患者500例根据HbAlc水平分为A组(HbAlc〈6.5%,376例)和B组(HbAlc〉/6.5%,124例)。记录两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及心血管危险因素,通过动态心电图持续观测术后48h的PCE发生情况。结果79例(15.8%)发生PCE,其中A组PCE的发生率是13.3%,B组为2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8)。两组患者空腹血糖、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和心电图异常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O.05)。结论糖尿病患者HbAlc水平与PCE的发生率及心血管危险因素的控制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不同年龄段2型糖尿病合并慢性心脑血管疾病患者血糖变异性与心律失常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1年1月至2021年12月丽水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合并慢性心脑血管疾病患者1242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年龄将其分为青年糖尿病组(n=246)、中年糖尿病组(n=386)及老年糖尿病组(n=610),收集所有患者动态血糖及心电图监测结果,采用Eta值及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血糖变异性与心律失常的关系。结果 老年糖尿病组全天血糖标准差(standard deviation of blood glucose,SDBG)、平均血糖波动幅度(mean amplitude glycemicexcursi,MAGE)及最大血糖波动幅度(largest amplitude of glycemic excursion,LAGE)均明显高于青年糖尿病组及中年糖尿病组,中年糖尿病组LAGE明显高于青年糖尿病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糖尿病组房性心动过速(atrial tachycardia,AT)及室性早搏(ventricular premature beat,VPB)发生率明显高于青年糖尿病组及中年糖尿病组,房性早搏(atrial premature beats,APB)发生率明显高于青年糖尿病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年糖尿病组中,MAGE、血糖高于目标范围时间(time above range,TAR)与心律失常呈正相关(P<0.05);老年糖尿病组中,葡萄糖目标范围内时间(time in range,TIR)与心律失常呈负相关(P<0.05),MAGE、血糖低于目标范围时间(time below range,TBR)与心律失常呈正相关(P<0.05)。结论 积极控制中老年患者的血糖变异性有助于降低严重心律失常的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电话随访及健康教育对中年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的影响.方法 对162例中年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电话随访及健康教育,观察血糖波动情况,1年后评价健康教育效果.结果 电话回访及健康教育后中年2型糖尿病病人的遵医行为较高,血糖水平波动明显低于非随访2型糖尿病患者,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遵医行为、糖尿病相关知识认知程度高于非随访2型糖尿病患者.结论 在中年2型糖尿病患者管理中应用电话回访及健康教育能够明显降低血糖水平波动,有利于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心电图Q—T间期离散度(QTd)分析对缺血性心肌病患者发生心血管意外的预测价值。方法427名缺血性心肌病患者接受心电图检查并进行随访,观察1年后心血管意外发生率,对所有患者进行心电图Q—T间期离散度计算,发生心血管意外患者同未发生心血管意外事件患者心电图Q—T间期离散度的差异。结果427名缺血性心肌病患者发生心血管意外事件39名,发生率为9.14%,其中发生心血管意外患者校正QT间期(QTc)、校正QT间期离散度(QTed)、QT间期标准差(SDQT)、QT间期最大差值(ADQTD)高于未发生心血管意外患者。结论Q—T间期离散度能够反映缺血性心肌病患者心肌功能状态,对心血管意外的发生具有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4.
2型糖尿病心血管病变的QT离散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 2型糖尿病心血管病变的QT离散度变化的意义。方法 分析 40例 2型糖尿病心血管病变者体表 12导联同步心电图 ,并与 42例 2型糖尿病无心血管病变及 42例正常人作对照。结果 糖尿病心血管病变组QTd及QTcd均显著高于其余两组 (P <0 .0 1)。以QTd >46ms为异常 ,则诊断糖尿病心血管病变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分别为 82 .5 %、85 .7%及 84.1%。以QTcd >5 2ms判为异常 ,则诊断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分别为 85 .0 %、83.3 %、84.1%。结论 QTd及QTcd延长可作为临床诊断 2型糖尿病患者伴心血管病变的一项指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多时段血糖控制对糖尿病心血管病变治疗上的作用.方法:对76例确诊2型糖尿病病人进行每月多时段血糖监测及根据结果进行降糖药物调整使血糖稳定,观察2年.对照组为35例根据空腹及早餐后血糖监测调整降糖药物.所有病人定期检查血糖、血压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心电图、心脏B超、动态心电图(Holter)等.结果:糖尿病心血管病变发生或发展情况经过秩和检验,两组间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时段血糖控制可延缓2型糖尿病心血管病变的发生并对心血管病变有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6.
陈序 《西部医学》2011,23(11):2210-2211
目的观察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自主神经功能状态。方法选择2005~2011年在我院行24h动态心电图检查的冠心病及糖尿病患者各30人,冠心病伴发2型糖尿病者30人,健康体检者40人,由计算机自动测出心率变异性时域各项指标。结果冠心病患者或2型糖尿病患者心率变异性指标均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心率变异性指标低于单一疾病者(P〈0.05)。结论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自主神经功能损害较重,发生恶性心血管事件几率较大。  相似文献   

17.
2型糖尿病神经病变是糖尿病最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其中心血管自主神经病变常出现无症状型冠心病 ,甚至无痛性心肌梗死 ,严重者心搏骤停或猝死。我院 2 0 0 2年 1月— 2 0 0 2年 12月对 35例 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进行心血管自主神经试验与心电图检查 ,现将结果分析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2型糖尿病患者 35例为观察组 ,其中男 2 0例 ,女 15例。病程 5~ 18年 ,年龄 4 5~ 6 8岁 ,平均 (5 3.0±6 .3)岁。入院前均未提供冠心病病史。通过自主神经功能检查均存在不同程度心血管自主神经病变。 2 8例无心血管自主神经病变 2型糖…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对心血管疾病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与冠心病不合并2型糖尿病两组患者,接受冠心病常规治疗后,观察两组患者发生心肌梗死、心绞痛(包括无症状心肌缺血)、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的情况.结果:2型糖尿病患者较单纯冠心病患者心血管疾病发生情况明显增加.结论: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应及时控制血糖、血脂、体重、血压等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定期检查心电图及时发现问题,积极治疗冠心病,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9.
糖尿病对心血管影响的研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为了探讨糖尿病对心脏影响反映到心电图(ECG)上的规律,笔者对本院1995年~1997年的120例糖尿病患者ECG资料回顾总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院1995年~1997年糖尿病研究中心的12...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分析中年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冠状动脉造影的特点。方法本研究对87例中年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与120例中年冠心病不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冠状动脉造影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与冠心病不合并糖尿病患者相比TG、LDL-C、HDL-C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P〈0.05),合并糖尿病的冠状动脉多支病变较明显,2支血管病变的和3支血管病变的分别占51%和36%,冠状动脉弥漫性病变也显著多于非糖尿病患者(P〈0.01)。结论中年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易出现冠状动脉的弥漫性变化,并且多支病变出现的几率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