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避其毒气"是中医学有效预防"非典"的重要学术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医学将具有传染性的疾病称为“疫”,而与季节和时令有关的传染病则称之为“瘟疫”。数千年来,瘟疫反复流行,据不完全统计,仅明清两代500余年间就发生367次。瘟疫猖獗,给人民生命带来严重的威胁;而在与疫病作斗争的过程中,人们也逐步加深了对“疫”的认识,并积累了丰富的防治经验,创立了独特的理论体系。重温中医学在“疫病”预防上关于“避其毒气”的学术思想,  相似文献   

2.
《素问》将探讨病理变化的机制问题称为病机。故《素问·至真要大论》反复提出:“谨候气宜,无失病机”。“谨守病机,各司其属”。说明祖国传统医学对病理变化的研究是十分重视的。对于病理学的研究有两个问题,一为病因,二为病变机理。研究导致疾病发生的原因,汉代张仲景在《金匮要略》里提出:“千般疒火难,不越三条”,这可以说是中医病原三因论的刍型。南北朝的陶弘景将病因概括为“内疾、外发、他犯”三种。宋代陈无择的所著《三因方》明确指出经六淫所感为外因,七情所伤为内因,房室、金刃、虫兽、饮食、劳倦所伤为不内外因。这就是中医学…  相似文献   

3.
《内经》是一部比较系统和全面地总结了春秋战国时期以前的医学理论和丰富经验的医学巨著。今天我们学习它的基本理论,对于继承发扬祖国医学遗产,依然有着重要意义。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内径》中难免会有一些糟粕,但是在主流方面它总结了人们长期与疾病作斗争的经验,从而形成了独特的医疗体系。它是以整体观念,阴阳五行,脏腑经络等等辩证唯物主义思想,贯串到中医学术的各个  相似文献   

4.
土家族医学认为毒气是重要致病原因 ,将毒气分为天毒、蔫毒、 毒三大类 ,风、寒、水、潮、火、热、瘟、食、虫、草、气、血、痰、巴达、尿、粪、脓、胎毒 18种。治疗上采用攻毒、败毒、赶毒、清毒、排毒、拔毒、化毒、散毒、提 (放 )毒、调毒等法  相似文献   

5.
6.
《内经》从提出"治未病"预防学思想、教人以养生的原则和方法,对《内经》养生学防治亚健康作了探析。认为,顺应时气、调摄精神情志、调节饮食、劳逸适度、起居有常、房室养生是《内经》倡导主要养生手段。顺四时,调情志,节饮食,适劳逸可达到"阴平阳秘,精神乃治"之目的。  相似文献   

7.
《内经》“治未病”的基本含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内经》“治未病”的基本含义黑龙江中医学院王非,杨旭(150040)哈尔滨市王岗镇医院刘林安达市工业职工医院王媛哈尔滨市电车公司职工医院杨桦“治未病”是秦汉以前先进的医疗卫生思想,首见于(内经),是(内经)防治理论的核心c多年来,人们一直认为(内经)...  相似文献   

8.
中医“谨微防病”,是指在疾病发生前出现隐晦之微变时,就采取积极措施,防止或延缓疾病的发生。对“谨微防病”这一未病冗防新法则,目前尚缺乏系统的论述,为使其理论和实践得利更深入地研究,笔者就中医“谨微防病”提出、范围和方法,略陈管见。1“谨微防病”的提出我国高等医药院校教材忡医基础理论》指出:中医治本病,必须从两方面着手,一是通过调养身体,提高正气抗邪能力,以预防疾病,即“扶正防病”;二是通过避免病邪的侵害,以预防疾病,即“避邪防病”;而未提出,治本病还必须从“谨微防病”方面着手,更未系统阐述“谨微…  相似文献   

9.
对《易经》与《内经》“治未病”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伏羲画八卦 ,为我国文字之雏形 ;文王演周易 ,乃我国文化之肇端。《易经》一书 ,从社会史料、哲学思想、文学价值等诸方面来看 ,堪称祖国历史上最古老之经典著作。两千七百多年以来 ,世人推崇备至 ,尊之为“群经之首”。历代研究者众 ,形成了蔚为壮观的易学体系 ,对中国光辉灿烂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指出 :“易道广大 ,无所不包 ,旁及天文、地理、乐律、兵法、韵学、算术 ,以逮方外之炉火 ,皆可援易以为说。”纵观祖国医学史 ,援易入医 ,其成就可谓林林然。如唐之孙思邈 ,明之张景岳 ,清之唐容川 ,今之任应秋诸…  相似文献   

10.
康波  周宜 《湖南中医杂志》2015,31(1):119-120
结合《内经》上下文,并对后世医家关于"衰其大半而止"的理解、运用和发展进行了详细的整理,归纳出了有助于临床运用"衰其大半而止"这一原则时所需要注意的,而且易被忽视的4点原则,即稳抓病机、因"势"施药、用药果敢、因"势"而止。  相似文献   

11.
对雄黄“忌火煅”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亚敏  李超英 《中药材》1995,18(2):78-80
采用多元素分析器-分光光度法测定了矿物药雄黄七种炮制品的含砷量,并用X射线衍射仪分析了各样品的成分组成,结果七种样品中五种用火炮制样品的含砷量不是都高于生品和1990年版《中国药典》水飞雄黄。若控制好炮制条件,雄黄也可用火煅。  相似文献   

12.
毒邪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何为毒,《说文解字》:“毒,厚也,害人之草。”《广雅·释诂》“毒,犹恶也”,所论毒者,之深之甚也,险恶深重,超态之常。中医首论毒溯及《内经》,如“毒药攻邪”、“大毒治病”、“虽有大风苛毒,弗之能害”。所论大指毒物、药物祛邪,寓治疗之意。《神农本草经》亦有“解毒”、“逐毒气”之论,亦从治法言。张仲景《伤寒杂病论》首论阴阳毒,华佗《华氏中藏经》直言“毒邪”致病,“蓄其毒邪,浸渍脏腑,久不摅散,始变为疔”。晋·王叔和以“内伏寒毒化温”阐述温病之成因,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明述毒邪致病及病势趋向:“结胸者,谓热毒聚于心胸…  相似文献   

13.
罗建国 《中医药导报》2004,10(12):63-64
文章全面分析了发生医疗纠纷的常见原因,并从管理、服务、病历书写等方面重点阐述了防范医疗纠纷的措施.  相似文献   

14.
余晓辉 《河南中医》2000,20(1):13-14
内生五气(内风、内寒、内湿、内燥、内火)非自外入,而是由于脏腑功能活动失调所产生。其为患,在妇科临床有不同见症,治法亦不同:“内风”治疗重点在于滋肾阴、养肝血;“内寒”治宜温补脾肾;“内湿”治疗重在补脾;“内燥”治从滋养肝肾之阴;“内火”治法调补肝肾。  相似文献   

15.
慢性乙型肝炎病邪,属于中医“伏邪”范畴,对伏邪的治疗,温病学家提出“透邪外达”的治疗方法,这一治疗方法对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就慢性乙型肝炎伏邪性质及其邪伏病位作探讨,以期为临床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6.
对湿热分消法作了较系统的诠释,包括除热中之湿、清湿中之热、消湿热兼夹、上中下内外分消湿热4个方面,对临床治疗湿热之邪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姚实林  王琦 《中医药学刊》2006,24(4):672-673
对湿热分消法作了较系统的诠释,包括除热中之湿、清湿中之热、消湿热兼夹、上中下内外分消湿热4个方面,对临床治疗湿热之邪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经方非常重视虚实辨证,强调依据正邪程度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或祛邪兼以扶正,或扶正兼以祛邪。在辨六经方证的基础上,强调扶助正气、攻补兼施以祛邪而不伤正。提示我们在临床治疗过程中,需要时时注意呵护人体的阳气、气血津液等,不可盲目攻邪。  相似文献   

19.
经方非常重视虚实辨证,强调依据正邪程度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或祛邪兼以扶正,或扶正兼以祛邪.在辨六经方证的基础上,强调扶助正气、攻补兼施以祛邪而不伤正.提示我们在临床治疗过程中,需要时时注意呵护人体的阳气、气血津液等,不可盲目攻邪.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中药五倍子对牙周疾病的治疗作用,为牙周疾病的中医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0年12月—2012年12月收治的牙周疾病的患者81例,按照数字随机的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1例,采用中药五倍子提取物进行治疗,对照组40例采用常规的西药进行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后检查患者的牙龈指数及牙齿松动度,并且观察两组患者治疗2周后疗效,以及随访48周后患者的复发情况。结果:经积极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牙龈指数及牙齿松动情况均有好转,但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采用五倍子治疗后,显效24例,有效16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7.56%,而对照组显效13例,有效17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为75.00%,两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访48周后患者的复发情况。结果:经积极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牙龈指数及牙齿松动情况均有好转,但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采用五倍子治疗后,显效24例,有效16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7.56%,而对照组显效13例,有效17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为75.00%,两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访48周后观察组复发1例,复发率为2.44%,而对照组复发11例,复发率为27.50%,两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五倍子在辅助治疗牙周疾病上有着显著的效果,对牙周各种致病菌均有较好的抑制作用,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荐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