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仲景杂病部分何以称为《金匮要略》? 《金匮要略》,全称《金匮要略方论》,是后汉张仲景《伤寒杂病论》的杂病部分。《伤寒杂病论》是在《内经》、《难经》等医经理论指导下,汇集了汉代以前的医学成就,结合仲景临床经验凝炼而成的,是对秦汉以来医学成就的总结和概括。《伤寒杂病论》成书之后,旋经兵燹,原书有散失,晋太医令王叔和首辑伤寒十卷,即成今之《伤寒  相似文献   

2.
百合病之原型本属伤寒,是伤寒不愈所变生,相当于西医学蜱传出血热恢复期。宋代林亿、孙奇等将百合病归入杂病并放于《金匮要略》中。随着后世《金匮要略》地位不断上升,百合病被误认作杂病流传至今。  相似文献   

3.
预防医学是一门重要学科,而预防医学思想在古医籍中多有体现;就《金匮要略》中预防医学思想,从"未病先防、有病早治、既病防变、病后防复"四方面予以阐述,深刻领会预防医学思想的重要性,值得进一步发扬和探讨。  相似文献   

4.
《金匮要略》是祖国医学的典籍之一,其言简意奥,医理深邃。近代名医张锡纯,勤求古训,注重实践,对于《金匮要略》论述的杂病辨证论治原则和配方用药规律,探隐索微,颇得旨趣,在《医学衷中参西录》中有多处论及。今择其要,评述如下。徐灵胎云:“《金匮》为一切杂病之祖  相似文献   

5.
王印螺  王乐鹏 《吉林中医药》2020,40(12):1577-1579
中医"四大经典"之说在学术语境中欠确切谨严,应当将《素问》《灵枢》《难经》《神农本草经》《伤寒论》《金匮要略》等经典称为医学六经。从宋代以来经典流传的书籍制式和传承状况考察,《素问》《灵枢》不当合称《黄帝内经》,张仲景著作亦应分别称《伤寒论》《金匮要略》而不当合称《伤寒杂病论》。中医经典具备年代持久性、价值普适性、阐释延续性、功能扩展性等基本特征。经典提供了高于现实的思维模式、洞察医学本质的视角、原创的医学理论框架,因而久远地成为不同时代人们激发新思想的火石和培育新理论的种子。  相似文献   

6.
《金匮要略》是目前我国最早的一部诊断治疗杂病的医学专著,书中所提"百合病"仅有9条,内容却涵盖了百合病的病因病机、主症、治则等诸多方面,为后世医家诊断和治疗情志内伤疾病建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临床思路。本文对《金匮要略》所提百合病及该病治法进行简单分析探讨,以期进一步领悟张仲景辨证施治的思想精髓。  相似文献   

7.
《金匮要略》是祖国医学的古典医籍之一,是古代治疗杂病的典范,同时也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研究杂病的专书,为东汉末年张仲景所著。由于《金匮要略》成书年代久远,文辞古奥,含义幽深,给后学者带来一定困难。因此,笔者不揣冒昧,就《金匮要略·痉湿喝病脉证治第二》中有关“湿病”略陈管见如下。  相似文献   

8.
浅论《金匮要略》“合为一百八病”之数宋远忠《易经》之哲理,为我国古代的科技之本。它是研究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的最一般规律的科学。医学科学的概括和总结亦不能例外。《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篇中“问曰:阳病十八,何谓也?师曰:头痛、项腰、脊、臂...  相似文献   

9.
目的:将《金匮要略》对后世医家论治痹病的启示进行阐发。方法:基于文献学研究方法,对《金匮要略》有关痹病之论述、后世医家在痹病治疗中对《金匮要略》之发展进行分析研究。结果:后世医家治疗痹病,一方面对《金匮要略》论治痹病的理法予以继承,一方面对《金匮要略》论治痹病的理法予以发展,且在痹病病因病机、治则治法、治痹方药等方面的发展多与《金匮要略》相关。结论:《金匮要略》对后世医家论治痹病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0.
《金匮要略》古注本选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金匮要略》是一部以论述内科杂病为主的临床专著,是祖国医学最重要的古典医籍之一。作者是东汉时期我国临床医学的奠基人张仲景,成书于约公元三世纪初。张仲景的原著名《伤寒杂病论》(包括《伤寒论》和《金匮要略》),共十六卷。魏晋时经王叔和整理后,其古传本之一名《金匮玉函要略方》(三卷本)。北宋·校正医书局林亿等,根据宋仁宗时翰林学士王洙在馆阁中发现的蠹简文字重予整理编校,取其中以杂病为主的内容,仍厘订为三卷,改名《金匮要略方论》(简称《金匮要略》)。全书共二十五篇,所述病症有痉湿  相似文献   

11.
《金匮要略》是汉·张仲景撰著的《伤寒杂病论》中有关杂病的部分。由王洙在阁馆蠹简中发现,经宋·林亿等整理校正而成。其基本论点,是在《内经》《难经》理论上发展而来,即以阴阳五行、脏腑经络为基础,四诊八纲为辨证依据,强调整体观念和扶正祛邪。因书来自蠹简,残缺较多,又经后人辗转抄传,臆添妄改在所难免,如果要学深学透《金匮要略》,就必须参阅汉代前后的医学著作,因此,颇费时艰深,对初学者不相适宜。我个人体会,学习《金匮要略》不妨先从辨证论治着眼,通过临床反复探索,收获可能更大。初学者可用《医宗金鉴·金  相似文献   

12.
杨守峰  杨雪琴 《河南中医》1995,15(2):116-117
《伤寒论》、《金匮要略》中虫类药用法探析杨守峰,陈华河南中医学院研究生(450003)杨雪琴河南中医学院一附院(450000)主题词昆虫/治疗应用,《伤寒杂病论》《伤寒论》与《金匮要略》是祖国医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古典医籍,为东汉张仲景所著,其用药法...  相似文献   

13.
王付  罗国新 《河南中医》2003,23(10):1-2
《伤寒杂病论》成书后不久即被整理、厘定、分割为《伤寒论》和《金匮要略》,治《伤寒论》者多局限在《伤寒论》方面。治《金匮要略》者多局限在《金匮要略》方面。而不能站在《伤寒杂病论》作为一个整体的高度去认识和研究仲景所论的本质正是辨治疑难杂病的专著。研究和应用《伤寒杂病论》治疗疑难杂症,贵在从整体角度研究和发掘其理论的科学性和指导性及应用性。从整体角度培养临床应用的整体素质,在整体中认识六经、脏腑等辨证论治的特点,使辨证方法相互渗透,灵活运用。  相似文献   

14.
《金匮要略》痰饮证治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匮要略》成书以来 ,一直为医家尊为经典 ,笔者在学习过程中深感其内容博大精深 ,几尽医学之妙。现代临床痰饮为病较为多见 ,而《金匮要略》对于痰饮论述甚详 ,其理、法、方、药之完善 ,至今仍有效地指导着临床痰饮病的辨证治疗。今不揣浅陋就痰饮之证治浅述一己之得。1 痰饮病机仲景论痰饮本于《内经》。《素问·经脉别论》曰 :“饮入于胃 ,游溢精气 ,上输于脾 ,脾气散精 ,上归于肺 ,通调水道 ,下输膀胱 ,水精四布 ,五经并行。”此为正常水液运化过程。《金匮要略》继承了《内经》的思想 ,从脾不“散精”、肺不能“通调水道”、膀胱(肾…  相似文献   

15.
随着国家医药卫生工作战略的"前移",临床医学与预防医学的整合已是势在必行。《金匮要略》作为中医学的经典著作之一,既秉承了《内经》"治未病"的精髓,又将中医预防思想提升为治疗学层次上的原则与方法。《金匮要略》从"未病先防"到"欲病防发",再到"既病早治"与"已病防传",预防原则一线相贯,全篇渗透的"剂型预防""饮食预防""体质预防"等各类预防方法更是丰富多样。  相似文献   

16.
《金匮要略》又名《金匮要略方论》,简称《金匮》,是东汉张仲景的著作,乃祖国医学古典医籍之一,亦是我国现存的最早以脏腑、经络、病机结合辨证的内科杂病专著。现将它内容的若干特点简述如下: 《金匮》的学术思想,系在整体观念的指导下来阐述脏腑经络学说的。它认为疾病证候的产生,都是整体功能失调,脏腑经络病理变化的反应。提出了根据脏腑经络  相似文献   

17.
《金匮要略》是祖国医学四大经典之一。它继承发展了《内经》、《难经》中基本理论,奠定了“辨证施治”的原则。该书在祖国医学史中有着承前启后的作用。所以学习、分析《金匮要略》书中包含着的辩证法思想,对于深入认识祖国医学理论,指导临床实践,发展祖国医学理论,都有着重要意义。下面仅就《金匮要略》书中包含着的  相似文献   

18.
李发枝  曹建恒 《河南中医》1994,14(3):143-145
本文从六气旺时、五邪、天人相应、脉学、治末病、预后判断、积聚、癫狂等13个方面,对《金匮要略》及《难经》中有关条文进行了分析,认为《金匮要略》诊治杂病的许多理论,渊源于《难经》。  相似文献   

19.
《金匮要略》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诊治杂病的专书,在中国医学史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历来备受推崇。该书的流传历经成书、散佚、重新发现、整理校定的艰难过程,我们现在所能看到的《金匮要略》即是经宋臣高保衡、林亿等校定后的版本。在其流传过程中,出现了多种日本刊本,这些刊本对《金匮要略》的研究与传播起着重要的作用,也是中日医学交流的见证。本文对此进行调查研究,探讨这些传本的现存状况、版本特征以及文本来源等。  相似文献   

20.
解读     
张仲景是中国医学史上杰出的医学家。他生于公元150年,活了70多岁。虽然官作到长沙太守,但一生嗜好医学,钻研养生,经几十年奋斗写成《伤寒杂病论》,宋代分为《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两书,对后世影响颇大。[编者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