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探讨Butterworth滤波器不同滤波参数对SPECT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在Jaszczak模型中,注入99Tcm溶液185MBq,充分混匀后模拟常规脑断层显像。然后对1例患者注射99Tcm-TRODAT-1显像剂740MBq,1小时后行常规脑断层显像。选择Butterworth滤波器的不同截止频率(fc)和陡度因子(n)组合,分别对模型及患者数据进行图像重建,获得模型热区和均匀区横断面图像以及患者脑横断面图像。以模型图像的断层分辨率、均匀性指标和平均像素计数,以及脑断层图像中纹状体的分辨效果,来评价滤波参数对SPECT图像质量的影响。结果:当fc=0.55~0.70,n=12~32时,模型热区横断面图像可分辨出最小直径为7.9mm的立柱。当fc=0.50~0.60,n=12~32时,患者脑断层图像显示纹状体最清晰;均匀性指标随fc的升高而降低(r=  相似文献   

2.
显像时间与活性对PET/CT图像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显像时的活性水平与显像时间对PET/CT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分别在Jaszczak模型内高活性短采集时间、推荐活性和采集时间以及低活性长采集时间下,以全身显像方式采集发射数据;采用X线CT作衰减校正(CTAC)和全身显像方式进行图像重建.相同患者按5.18 MBq/kg给药,分别于给药50 min和90 min后采集数据,采用CTAC和全身显像方式进行图像重建.以152.026 MBq、每床位采集3 min 30 s对1例74 kg女性志愿者进行显像.结果三种显像条件所得图像都可清晰分辨模型中直径为6.4 mm的冷、热区,且均匀区域未见伪影.给药50 min后开始采集所得患者图像清晰,但有时病灶难以与正常组织区分;给药90 min后开始采集所得患者图像清晰,对比度良好,能进一步明确病灶轮廓与数量.低活性较长采集时间也能获得较好的图像质量.结论通过对活性和显像时间的平衡,明显降低了二者对PET/CT图像质量的影响.给药与开始采集数据的时间间隔最好在90 min以上.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三维有序子集最大期望值法(3D-OSEM)、二维有序子集最大期望值法(2D-OSEM)、滤波反投影(FBP)重建图像及OSEM迭代次数和子集数对SPECT/CT定量计算结果的影响。方法 分别对Jaszczak圆筒模型、NEMA/IEC体模进行SPECT/CT断层显像,并进行CT衰减校正和散射校正以及3D-OSEM图像重建。根据Jaszczak圆筒模型重建图像获得特定采集及重建条件下的系统容积灵敏度(cpm/kBq),计算IEC体模内不同大小放射性热区的绝对放射性活度(kBq/ml;绝对定量值),并与真实活度值进行比较,计算定量误差。改变图像重建算法(2D-OSEM、FBP)和OSEM重建参数(迭代次数和子集数)对IEC体模进行图像重建,比较不同重建算法及OSEM迭代次数和子集数对定量误差的影响。结果 采用3D-OSEM、2D-OSEM、FBP重建图像时,各球体定量误差均随球体容积的减小而明显增大(r=-0.831、-0.831、-0.826,P均<0.05)。3种重建算法间不同容积球体定量误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8.850,P<0.05),其中,3D-OSEM小于2D-OSEM重建(P<0.05),2D-OSEM小于FBP重建(P<0.05)。各不同容积球体定量误差均随迭代次数增加而减小(r=-0.721、-0.681、-0.691、-0.711、-0.845、-0.893,P均<0.05),随子集数的增加而减小(r=-0.670、-0.694、-0.717、-0.852、-0.956、-0.998,P均<0.05)。结论 基于CT衰减校正和散射校正的3D-OSEM重建定量精确性明显优于2D-OSEM、FBP重建,选择合适的OSEM重建参数有利于提高SPECT/CT定量精确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重建算法对SPECT断层成像分辨力的影响。方法 采用Siemens Symbia T SPECT机,对长轴分布5条线源的椭圆柱分辨力模型进行成像。选择Hann和Butterworth 2种滤波反投影法(FBP),每种窗函数各选择3种截止频率;Flash 3D和有序子集最大期望值(OSEM)法2种迭代法,各选择5种平滑函数;分别对图像进行断层重建。以线源半高宽(FWHM)代表重建图像的分辨力,计算5条线源6个层面上的径向、切向和轴向FWHM,并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 FBP重建中,FWHM随窗函数截止频率增大而变小;同一截止频率下,Butterworth重建图像的FWHM小于Hann。迭代法中,FWHM随平滑函数核宽度增大而变大;Flash 3D和OSEM法重建图像径向及切向FWH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轴向Flash 3D图像的FWHM显著小于OSEM。结论 重建算法及参数设定对断层图像分辨力的影响较大,应根据临床需要和经验适当选择。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X射线相衬CT(PCCT)对人体胆道闭锁(BA)样品中脉管显微结构的显示作用。方法 将4份人体BA样品进行冲洗、固定并以乙醇脱水干燥,采用上海同步辐射光源BL13W1线站进行PCCT成像,通过图像处理分别获得滤波反投影算法重建图像、样品整体及微脉管的3D重建图像,并对不同类型脉管进行区分。而后对样品进行石蜡包埋,4 μm切片,并行平滑肌细胞抗体(SMA)、细胞角蛋白19抗体(CK19)免疫组化染色及苦味酸天狼星红染色组织病理检查。对比观察滤波反投影算法及微脉管3D重建图像与相应病理图。结果 滤波反投影算法重建CT图像及微脉管3D重建图像均可用以区分人体BA样品中的肝动脉、胆管及增生胆管、门静脉,并清晰显示不同类型脉管的结构特征,所示微脉管结构与组织病理学检查相符。结论 结合滤波反投影重建算法及3D可视化技术,PCCT能够清晰显示离体BA组织的微脉管结构。  相似文献   

6.
目的 为了分析3D均值中值滤波参数的选取对OSEM重建图像的影响,采用3D均值中值滤波器对重建前的投影数据进行滤波处理,并调整参数进行定量分析。资料与方法 对分析模拟软件ASIM模拟的三维模体投影数据进行3D 均值中值滤波处理。利用开源断层图像重建软件STIR中的OSEM算法对滤波前后的投影数据进行重建,视觉和定量评估重建图像。结果 滤波参数与图像质量密切相关。值过大,重建图像边缘保持效果较差,图像过平滑。值过小,不能抑制噪声,导致重建图像细节模糊。 结论 重建图像的噪声大小以及边缘保持效果对滤波参数的选取是十分敏感的。可根据梯度分布直方图确定滤波参数选取范围,再结合梯度分布比从该范围内折中选择合适的参数,达到既去除噪声又保护图像边缘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PET系统分辨力及影响因素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目的研究不同条件下,PET系统的分辨力.方法采用椭圆柱分辨力模型,测定ECAT EXACT HR PET系统2D采集模式下,10个空间位置处、17种总活度,两种重建条件(①:FBP,Hanning,截止频率0.4;②:OSEM,Gaussian,核2 mm后滤波)时的系统分辨力.结果系统分辨力不随视野中总活度而变化;但与空间位置相关,中心区最好,距中心16mm处的径向分辨力下降近2 mm;由条件二重建的图像中心区分辨力为4.52 mm,高于条件一重建的图像(7.51 mm),空间各点处两种条件重建图像的分辨力相差约3 mm.结论 PET系统分辨力与活度无关,但空间分布不均,且受重建条件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CT衰减校正(CTAC)和双能窗散射校正(SC)对SPECT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 分别对Jaszczak模型、IEC体模及16例患者进行SPECT断层显像,并分别进行以下4种校正状态下的图像重建:无衰减校正(NOAC)无散射校正(NOSC)、SC NOAC、CTAC SC、CTAC NOSC。比较不同校正状态下Jaszczak模型冷区和本底区放射性计数、冷区对比度及均匀区积分均匀性百分比、IEC体模各热区及患者病灶靶/本底比值,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与Jaszczak模型的NOAC NOSC图像比较:①CTAC NOSC图像可显著提高冷区和本底区的放射性计数(P<0.05);降低均匀区的积分均匀性百分比(P<0.05);冷区对比度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SC NOAC显著降低了冷区和本底区的放射性计数(P均<0.05);提高了均匀区的积分均匀性百分比(P<0.05);显著提高了冷区对比度(P均<0.05)。③CTAC SC提高了冷区和本底区的放射性计数及冷区对比度(P均<0.05);降低了均匀区的积分均匀性百分比(P<0.05)。与IEC体模及患者的NOAC NOSC图像比较,CTAC NOSC图像各热区及病灶的靶/本底比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SC NOAC图像各热区(除直径10 mm)及病灶的靶/本底比值均较大(P均<0.05),CTAC SC图像各热区及病灶的靶/本底比值均较大(P均<0.05)。结论 CTAC可提高图像放射性计数及均匀性,SC可提高图像对比度,将两者结合可获得较高的图像质量。  相似文献   

9.
背景:最大似然估计算法是正电子发射断层图像重建的经典算法,能够在信息量不足的情况下获得分辨率和噪声特性均优于滤波反投影重建的重建结果.但是MLEM算法具有不稳定性,即随迭代次数的增加,图像噪声反而会增加.目的:针对MLEM算法的图像噪声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指数型先验分布约束的MAP重建算法.方法:将指数先验分布代替传统MAP重建中的高斯先验,并用信噪比和归一化均方误差来判断重建质量.结果与结论:实验证明,该算法不仅能够抑制噪声,而且能够保持重建图像的边缘,不会造成过分平滑.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比较256排螺旋CT低剂量迭代算法与滤波反投影算法(filtered back projection,FBP)图像差异,找出迭代算法诊断肺结节的最优水平.方法 75例肺结节患者分别行FBP和低剂量迭代算法扫描与薄层重建,比较FBP与低剂量迭代算法薄层重建图像的肺组织信噪比、对比噪声比及小结构可见性、诊断确信程度、空间分辨率、密度分辨率评分.结果 FBP重建图像肺结节信噪比、肺组织信噪比、对比噪声比分别为1.13±1.02、10.59±3.28、11.25±7.40,小结构可见性、诊断确信程度、空间分辨率、密度分辨率评分分别为3.46±0.50、3.48±0.68、3.88±0.33、3.60±0.49;迭代算法重建图像iDose4~7肺结节信噪比、肺组织信噪比、对比噪声比,iDose1~4小结构可见性,iDose1~7诊断确信程度、空间分辨率及密度分辨率评分与FBP重建图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56排CT螺旋低剂量迭代算法重建中iDose 4在肺结节筛查中为最优水平,图像质量最接近FBP图像,且辐射剂量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11.
Kikuchi–Fujimoto disease (KFD), also known as histiocytic necrotizing lymphadenitis, is a benign, self-limiting inflammatory disorder of unknown etiology and pathogenesis. This report presents a rare case involving a man with 18F-fluorodeoxyglucose 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computed tomography (FDG PET/CT) hypermetabolism caused by KFD mimicking malignant lymphoma. The PET/CT maximum intensity projection showed multiple hypermetabolic lymphadenopathies and homogeneous FDG uptake in the bone marrow and spleen. Malignant lymphoma was initially suspected. The patient then underwent excision biopsy of one enlarged right cervical lymph node that was selected because it showed the highest FDG uptake in PET/CT, and examination of this biopsy specimen confirmed the diagnosis of KFD. PET/CT is useful for assessing the general condition of patients and can help to select lymph nodes for excision biopsy based on the highest FDG uptake. However, KFD can predispose to localized FDG uptake and limit the specificity of PET/CT by mimicking malignancy. Thus, positive results of PET/CT should be interpreted with caution.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评价18F-FDGPET/CT对乳腺癌患者综合治疗后复发或转移的诊断价值。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library、WebofScienc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万方数字化期刊数据库和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等,检索时间截止2013年10月,制定纳入文献的选择标准,并根据诊断性研究质量评价标准(QUADAS)评分表评价纳入文献质量。利用Metadisc1.4和Stata12.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算合并敏感度(SEN合并)、特异度(SPE合并)、阳性似然比(+LR)、阴性似然比(-LR)、诊断比值比(DOR)及95%可信区间(CI),绘制汇总受试者工作特征(SROC)曲线,并计算曲线下面积(AUC)。结果 有19篇文献符合纳入(1196例患者/1696个病灶)。以患者为研究单元,15篇(923例患者)PET/CT研究的SEN合并、SPE合并及AUC合并分别为0.93、0.82、0.9344;以病灶为研究单元,8篇(1696病灶数)PET/CT研究的SEN合并、SPE合并及AUC合并分别为0.93、0.83、0.9546。结论 18F-FDGPET/CT对乳腺癌患者综合治疗后的复发或转移具有较高的敏感度和特异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18F-FDG PET/CT诊断肺孤立性肉芽肿性炎的价值。方法 观察60例经病理学证实肺孤立性肉芽肿性炎患者的18F-FDG PET/CT早期和延迟显像,分析病灶CT征象并测量18F-FDG代谢参数,分别评价PET、CT及PET/CT诊断肺肉芽肿性炎的准确率。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评价早期最大标准摄取值(SUVmax)与病灶最大径的相关性。结果 60例中,22例(22/60,36.67%)病灶位于左肺,38例(38/60,63.33%)位于右肺;病灶最大径0.4~8.4 cm;14例(14/60,23.33%)病灶为圆形或类圆形,46例(46/60,76.67%)形态不规则;CT值为22.0~77.0 HU;43例(43/60,71.67%)病灶密度均匀;41例(41/60,68.33%)病灶可见"反3字"征或尖角征,6例(6/60,10.00%)出现刀切征,1例(1/60,1.67%)出现晕征;4例(4/60,6.67%)病灶内部出现空洞;6例(6/60,10.00%)见支气管充气征;26例(26/60,43.33%)病灶位于胸膜下,其中20例(20/26,76.92%)病灶与胸膜呈宽基底相连,包括3例(3/20,15.00%)见胸膜凹陷征。60例病灶的早期中位SUVmax为3.95(1.73,6.78),低于延迟期的4.55(2.52,7.65)(P<0.05);中位RI为12.22%(5.89%,24.70%)。病灶早期SUVmax与其最大径呈正相关(r=0.57,P<0.05)。18F-FDG PET/CT诊断肺肉芽肿性炎的准确率为91.67%(55/60),高于单独PET(61.67%,37/60)或CT(78.33%,47/60)检查(P均<0.05);CT准确率高于PET(P<0.05)。结论 肺孤立性肉芽肿性炎18F-FDG PET/CT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18F-FDG PET/CT诊断准确率高于单一PET及CT。  相似文献   

14.
杨晓川  周绿漪 《华西医学》2010,(11):2052-2054
目的研究两种不同的衰减系数转换方法对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计算机体层扫描(PET/CT)标准摄取值(SUV)测量值的影响。方法 2009年11-12月,从经过PET/CT氟代脱氧葡萄糖(FDG)显像患者中选取20例,其口腔中均有金属假牙。以四段转换法和二段转换法重建全身衰减校正断层图像。分别选取3种高密度区域和7种低密度区域,测量其最大SUV和平均SUV,比较两种转换方法SUV测量值。结果平均SUV:二段转换法的3种高密度区域SUV降低,在7种低密度区域中,1种区域增高,1种区域降低(P值均〈0.05)。最大SUV:二段转换法的2种高密度区域的SUV降低,在7种低密度区域中,1种区域增高,2种靠近高密度组织的区域降低(P值均〈0.05)。结论二段转换法能降低高密度区域的SUV,可用于减小体内金属植入物和CT对比剂造成的过度校正。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18F-FDG PET/CT用于评价脉络膜黑色素瘤(CM)的价值。方法纳入22例临床疑诊为CM的患者,行18F-FDG PET/CT全身显像,进行影像学诊断并测量相关参数。以病理或最终临床诊断为标准,计算PET/CT诊断CM的效能。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评价最大标准摄取值(SUVmax)、平均标准摄取值(SUVmean)、肿瘤代谢体积(MTV)及病灶糖酵解总量(TLG)与病灶基底最大径、高度之间的相关性。结果22例中,PET/CT诊断20例CM、2例眼球良性病变;其中14例经病理确诊CM,PET/CT诊断CM的敏感度、特异度及准确率分别为100%(14/14)、25.00%(2/8)及72.73%(16/22)。14例CM病灶CT均表现为边界清晰的高密度影,平均CT值(83.96±25.18)HU,病灶基底最大径为(1.46±0.50)cm,高度为0.66(0.50,1.28)cm;PET/CT显示病灶糖代谢均高于对侧眼球,SUVmax为5.10(3.44,7.88),SUVmean为3.62(2.37,5.23),MTV为0.68(0.49,1.29)cm3,TLG为2.69(1.22,6.08)g。病灶MTV、TLG与病灶基底最大径(r=0.607、0.664,P均<0.05)及高度(r=0.829、0.758,P均<0.05)均呈正相关;SUVmax、SUVmean与病灶基底最大径(r=0.493、0.343,P均>0.05)及高度(r=0.464、0.398,P均>0.05)均无显著相关性。结论18F-FDG PET/CT用于评估CM敏感度高、准确率较好,但特异度有限。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对比观察PET/MRI与PET/CT检出肝转移癌的效能。方法 纳入78例共409个肝转移癌病灶,比较PET/CT及PET/MRI检出肝转移癌的阳性率。对A组50例283个病灶先行PET/CT后行PET/MR检查,B组28例126个病灶先行PET/MR后行PET/CT。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和Wilcoxon秩和检验评价组内不同检查方法所获病灶最大标准摄取值(SUVmax)的相关性及其差异。结果 PET/MRI对肝转移癌的检出率(381/409,93.15%)明显高于PET/CT(285/409,69.68%,P<0.05)。A组PET/MRI的阳性率(266/283,93.99%)明显高于PET/CT(197/283,69.61%,P<0.05);PET/MRI与PET/CT的SUVmax高度相关(r=0.84,P<0.05),而PET/MRI的SUVmax显著高于PET/CT的SUVmaxP<0.05)。B组PET/MRI阳性率(115/126,91.27%)明显高于PET/CT(88/126,69.84%,P<0.05);PET/MRI与PET/CT的SUVmax中度相关(r=0.74,P<0.05),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ET/MRI检出肝转移癌效果优于PET/CT;二者所获SUVmax相关性较好。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18 F-FDG PET/CT诊断颈部淋巴结转移癌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48例颈部淋巴结肿大患者的CT、PET及PET/CT图像,在CT图像上分别以淋巴结最短径>0.5 cm(A标准)、最短径>1.0 cm(B标准)及最长径>1.0 cm(C标准)为判定淋巴结转移的诊断标准;在PET图像上,以淋巴结出现异常18F-FDG摄取浓聚灶最大标准化摄取值(SUVmax)>2.5(D标准),SUVmax>1.93(E标准)、TSUVmax/NSUVmax>3.11(F标准)为判定淋巴结转移的诊断标准;在PET/CT图像上,将结合CT图像A标准及PET图像E标准确定的G标准为判定以淋巴结转移的诊断标准.以病理诊断为标准,比较不同影像标准在颈部淋巴结转移中的诊断价值.结果 颈部阳性淋巴结与阴性淋巴结在最长径、最短径、SUVmax值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7种标准中,PET(E标准)及PET/CT(G标准)具有较高的诊断准确率与病理吻合度,与单纯CT比较具有较高诊断价值.不同PET及PET/CT诊断标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18F-FDG PET/CT对颈部淋巴结转移的诊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罗萨伊-多尔夫曼病(RDD)18F-FDG PET/CT表现。方法 纳入6例活检病理确诊RDD患者,分析其18F-FDG PET/CT及其他常规影像学检查资料,观察RDD 18F-FDG PET/CT表现特点。结果 本组6例RDD中,1例为皮肤原发病变,3例为淋巴结内+结外病变,2例仅有淋巴结内病变;最常见的结外受累部位为骨(n=3),其次为鼻咽/鼻腔及鼻窦(n=2);PET/CT示其均呈FDG高摄取,最大标准摄取值为4.3~16.5。结论 RDD病灶18F-FDG PET/CT表现为FDG高摄取。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结合回顾文献分析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SS)继发肺淀粉样变性(PA)的CT及18F-FDG PET/CT表现。方法 回顾性收集4例经病理证实的pSS继发PA患者,均接受胸部CT检查,其中1例接受全身18F-FDG PET/CT检查;结合文献分析pSS继发PA的CT及18F-FDG PET/CT表现。结果 4例胸部CT均表现为双肺多发结节或团块,病灶最大径3~36 mm、中位最大径13 mm,CT值15~410 HU、中位CT值65 HU,部分伴钙化(3/4);并均见肺囊腔样病变(4/4)。18F-FDG PET/CT示部分结节18F-FDG摄取轻度升高。结论 pSS继发PA的CT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结合18F-FDG PET/CT有助于与肿瘤性病变相鉴别。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18F-FDG PET/CT最大标准摄取值(SUVmax)诊断非小细胞肺癌(NSCLC)纵隔淋巴结转移的最佳临界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30例NSCLC初诊患者共337个纵隔淋巴结的术前PET/CT资料,以术后病理结果为对照,根据淋巴结SUVmax绘制SUVmax的ROC曲线,计算NSCLC纵隔淋巴结转移的最佳SUVmax诊断界值.结果 337个纵隔淋巴结中,病理确诊为转移性淋巴结129个(129/337,38.28%),无转移淋巴结208个(208/337,61.72%).纵隔淋巴结SUVmaxROC曲线下面积为0.842.当SUVmax为4.5时Youden指数最大(0.605),准确率最高(81.6%).结论 18F-FDG PET/CT诊断NSCLC纵隔淋巴结转移的最佳临界值SUVmax≥4.5较为合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