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探讨微创手术在切除第四脑室内病变中的优点和应用要点。方法采用枕骨骨瓣成形、小脑延髓裂入路显微手术切除第四脑室内病变28例,并进行术后治疗及随访。结果病变全切23例,近全切除3例。所有患者未出现瘫痪、后组颅神经损伤、脑脊液漏及小脑性缄默征等与手术入路有关的并发症,无病例死亡。结论经小脑延髓裂入路微创手术能安全有效地切除第四脑室内肿瘤。  相似文献   

2.
经小脑延髓裂入路手术治疗第四脑室肿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微创手术在切除第四脑室内病变中的优点和应用要点。方法采用枕骨骨瓣成形、小脑延髓裂入路显微手术切除第四脑室内病变28例,并进行术后治疗及随访。结果病变全切23例,近全切除3例,因肿瘤与脑干粘连紧密大部分切除2例。所有患者未出现瘫痪、后组颅神经损伤、脑脊液漏及小脑性缄默征等与手术入路有关的并发症,无死亡病例。结论经小脑延髓裂入路微创手术能安全有效地切除第四脑室内肿瘤。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经小脑延髓裂显微手术治疗第四脑室及桥脑延髓背侧肿瘤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收治的29例第四脑室或桥脑延髓背侧肿瘤患者采用经小脑延髓裂入路进行显微手术治疗,并将其按手术显露程度分级.术后采用Karnofsky评分进行疗效评定.结果 按术中是否需要脑牵拉与脑组织的直观反应,将29例患者手术显露程度分为四级:Ⅰ级1例(3.45%),无需脑牵拉即能显露肿瘤并予以切除;Ⅱ级24例(82.76%),术中对脑间断性略加牵拉,但去除牵拉后,脑局部外观与未牵拉处无异;Ⅲ级4例(13.79%),牵拉处脑组织出现伤痕;Ⅳ级0例,术野脑损伤较明显或呈不同程度的肿胀.所有病变术中均能获得满意显露,其中病变全切除26例,大部分切除1例,近全切除2例,无围手术期死亡.未出现后组脑神经损伤、脑脊液漏等手术入路相关的并发症.29例患者术后随访3个月至2年,结果显示Kamofsky评分100分20例,90分6例,80分1例,70分1例,60分1例.结论 对第四脑室及桥脑延髓背侧肿瘤采用经小脑延髓裂显微手术进行治疗,可满意显露病变,同时根据肿瘤侵犯的情况选择适当的切除范围,可提高患者的术后生活质量,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索小脑幕脑膜瘤的手术入路和手术效果。方法 :通过显微外科手术治疗 2 1例小脑幕脑膜瘤 ,根据肿瘤的生长方式和MRI的表现分为四种类型 :Ⅰ型 :小脑幕切迹外侧缘近岩骨尖 ,向中颅窝、海绵窦、上斜坡生长 7例 ;Ⅱ型 :小脑幕切迹后内侧缘及镰幕交界处 3例 ;Ⅲ型 :起源于小脑幕向CPA生长 6例 ;Ⅳ型 :小脑幕的其他部位 ,包括基底位于横窦、岩上窦及其骑跨型肿瘤 5例。颞枕开颅颞下小脑幕入路切除Ⅰ型 (主要向中颅窝生长 )肿瘤 3例 ;颞枕开颅乙状窦前入路切除Ⅰ型 (主要向中上斜坡生长 )肿瘤 4例 ;Poppen入路切除Ⅱ型肿瘤 3例 ;CPA开颅乙状窦后入路切除肿瘤 7例 ;幕上下联合开颅切除骑跨型肿瘤 3例 ;幕下小脑上入路切除肿瘤 1例。结果 :按脑膜瘤切除Simpson分级 :Ⅰ级切除 4例 ;Ⅱ级切除 8例 ;Ⅲ级切除 9例。结论 :Ⅰ型肿瘤可用颞下经小脑幕或乙状窦前入路获得较高的切除率 ;Poppen’s入路对Ⅱ型肿瘤有较好的暴露及获得良好的切除 ;Ⅲ型全切除常易损伤颅神经 ;Ⅳ型肿瘤大多可全切除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对岩斜区肿瘤显微外科治疗策略总结,探讨颞下小脑幕入路的优越性。方法分析选择不同手术入路显微外科治疗11例岩斜区肿瘤,总结其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肿瘤暴露的情况、切除程度及术后效果。其中采用颞下小脑幕入路8例,其它入路3例。结果肿瘤全切6例(54.5%),次全切4例(36.4%),大部切除1例(9.1%),出现并发症8例(72.7%),无长期昏迷和死亡病例。结论与其它手术入路对比,此入路简捷,柏对安全,术野开阔,全切除率高。  相似文献   

6.
经岩骨乙状窦前入路切除岩斜区肿瘤及巨大听神经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经岩骨乙状窦前入路切除岩斜区肿瘤的显微手术方法及并发症。方法1994年3月。2006年4月对27例岩斜区肿瘤及16例巨大听神经瘤患者实施经岩骨乙状窦前入路的手术。结果显微镜下肿瘤全切除34例(79.1%),大部切除9例(20.9%)。颅内感染8例(18.6%),脑内血肿5例(11,6%),死亡2例(4.7%)。结论 该手术入路的主要优点是对小脑和颞叶牵拉轻,能直接处理肿瘤的基底部,手术野开阔,但具有潜在并发症、手术费时的缺点。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颞底经小脑幕入路切除岩斜区肿瘤的手术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6例岩斜区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均采用颞底经小脑幕入路并结合术中电生理监测,分块切除肿瘤位于小脑幕上的部分,然后沿肿瘤与小脑幕边缘切开小脑幕,分块切除小脑幕下肿瘤,肿瘤切除采用分块切除及瘤内切除相结合的方法,减少对周围血管、神经、脑干的牵拉,保护好脑神经及大脑后动脉等重要神经血管,彻底切除肿瘤.观察疗效和并发症.结果 26例患者中肿瘤完全切除19例(73.1%,19/26),次全切除5例(19.2%,5/26),大部切除2例(7.7%,2/26),无死亡病例.11例术后出现部分神经功能障碍.术后随访3个月至4年,3例完全恢复,4例部分恢复,4例为永久性.结论 颞底经小脑幕入路切除,对于岩斜区肿瘤具有操作简单、创伤小、安全性高、肿瘤全切除率高等优点,并结合术中电生理监测是岩斜区尤其中上斜坡区肿瘤显微外科治疗的较理想选择.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经岩骨乙状窦前入路切除岩斜区肿瘤的显微手术方法及并发症。方法1994年3月~2006年4月对27例岩斜区肿瘤及16例巨大听神经瘤患者实施经岩骨乙状窦前入路的手术。结果显微镜下肿瘤全切除34例(79.1%),大部切除9例(20.9%)。颅内感染8例(18.6%),脑内血肿5例(11.6%),死亡2例(4.7%)。结论该手术入路的主要优点是对小脑和颞叶牵拉轻,能直接处理肿瘤的基底部,手术野开阔,但具有潜在并发症、手术费时的缺点。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经颅入路与经蝶窦入路分期切除不同生长方式的巨大型垂体腺瘤的手术方法及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行经颅与经蝶窦入路分期手术的15例巨大型垂体腺瘤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及手术方案,研究不同形态及生长方式的手术疗效。本组病例根据生长方式的不同分为:(1)单纯向上呈葫芦形生长经额下入路及经蝶窦入路手术者5例。(2)向鞍上及鞍旁生长经翼点入路及经蝶窦入路手术者7例。(3)向第三脑室及侧脑室内生长经侧脑室入路及经蝶窦入路手术者3例。二次手术间隔时间1~3个月,均采用显微外科。结果其中肿瘤全切除9例,次全切除4例,大部切除2例,无死亡病例。结论手术前根据病史和影像学资料、肿瘤的形态及生长方式、所累及的解剖腔隙和重要结构,选择合理的分期手术方法,才能取得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显微手术治疗第四脑室肿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2年1月间入院诊治的第四脑室肿瘤患者86例,应用影像学检查手段确定肿瘤的大小、部位、及范围,选择合适的入路及切除办法,在显微镜下分离和切除。观察手术前后患者的生活质量。结果 86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其中肿瘤全切除75例、87.21%,次全切除11例、12.79%。术后8 d死亡1例,术后随访6~18个月,1例死亡,无复发。经手术治疗后,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了显著的提高(P0.05)。结论显微手术治疗第四脑室肿瘤,关键在于选择正确的手术方法切除肿瘤,最大程度的减少对脑干、小脑的损伤,保护正常的血管与神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第四脑室髓母细胞瘤的临床诊断及显微手术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9例第四脑室髓母细胞瘤患者的临床及随访资料。结果14例全切,5例次全切。4例脑积水无缓解,2例一过性小脑性缄默症。全部病例随访3年无复发。结论第四脑室髓母细胞瘤临床表现取决于肿瘤的基底部及大小,主要为小脑性共济失调、高颅压症状及第四脑室底神经核功能障碍。MRI是术前诊断髓母细胞瘤的依据,显微手术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索第四脑室室管膜瘤的显微外科治疗。方法:通过显微外科技术切除16例第四脑室室管膜瘤:其中手术全切除11例,近全切除5例。结果:存活15例,死亡1例;肿瘤基底附着四室底上部(髓纹以上)10例全切除9例,近全切除1例;肿瘤基底附着下部(髓纹以下)6例,全切除2例,近全切除4例。结论:作者认为肿瘤基底附着四室底髓纹以下并向下生长者手术难以全切除,术中避免脑干损伤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小脑后下动脉瘤的影像学特征及外科治疗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3例小脑后下动脉瘤的临床特点、影像学特征及手术治疗效果。结果 3例CT检查均有第四脑室出血;三维CT血管造影(3DCTA)检查可显示动脉瘤的具体部位及大小。3例均后颅窝开颅显微手术治疗,夹闭动脉瘤蒂。术后全部恢复良好。结论小脑后下动脉瘤多以第四脑室出血发病,及早诊断和治疗,显微手术夹闭动脉瘤蒂,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微创置管联合三通密闭y-1型脑室引流器术中不冲洗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可行性。方法:局麻下,颅骨钻孔,硬膜切开置管,联合三通密闭y-1型脑室引流器治疗。47例慢性硬膜下血肿。结果:全组病人46例痊愈,无颅内积气发生。随访3~6个月,无复发。结论:微创置管联合三通密闭y-1型脑室引流器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可行,既能充分清除血肿,又从根本上避免了颅内积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第四脑室形态的改变对判断自发性小脑出血手术指征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总结52例自发性小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第四脑室形态的改变与患者的意识状态、血肿量、幕上脑积水和入院后病情恶化的关系.结果 第四脑室受压程度与意识状态呈高度负相关(r=-0.881,P<0.01),与血肿量呈高度正相关(r=0.808,P<0.01).第四脑室受压程度越重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越低,血肿量越大.第四脑室分级为Ⅱ级的患者脑积水发生率[57.7%(15/26)]明显高于Ⅰ级的患者[16.7%(3/18)](χ~2=7.406,P<0.01),第四脑室分级为Ⅱ级的患者因病情恶化而给予手术治疗的发生率[72.7%(8/11)]明显高于Ⅰ级的患者[12.5%(2/16)](P=0.003).结论 第四脑室形态改变是确定自发性小脑出血是否手术治疗的一个有价值的指标,自发性小脑出血存在第四脑室形态改变的患者应该积极地考虑给予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B超引导下麦默通系统在乳腺肿块切除及活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455例667个乳腺病灶在B超引导下进行麦默通微创切除术或活检术,并进行回顾性分析及评价其在乳腺外科的应用价值.结果 术后病理学诊断43个乳腺浸润性导管癌,6个单纯癌,3个髓样癌,615个病理学诊断为良性病变,其中2个慢性化脓性炎症.52个乳腺癌患者均住院接受开放性手术切除或保乳手术,未发生组织学低估.所有病理诊断良性病变患者术后3、6个月均接受B超复查,均未发现手术残留病灶.结论 应用B超引导下麦默通旋切系统对乳腺病灶可进行微创完整切除并能获得明确病理组织学诊断.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微创旋切在乳腺肿块切除中的应用疗效。方法:选择2019年1月~2020年1月本院收治的62例乳腺肿块切除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在患者自愿参与本次研究的前提下按照是否在超声引导下行微创旋切分为对照组(31例,传统乳腺肿块切除术)与实验组(31例,超声引导下微创旋切术),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术后24h皮质醇、肾上腺素、C反应蛋白等生理应激指标分别为(549.53±42.47)nmol/L、(128.14±10.23)ng/L、(94.22±5.27)mg/L均低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明显(P<0.05)。实验组手术时间(15.75±2.45)min、术中出血量为(15.62±2.46)mL、术后切口长度为(0.75±0.22)cm、切口愈合时间为(3.24±0.11)d等手术指标均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明显(P<0.05)。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16.13%)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对临床治疗效果满意度与Olson婚姻质量问卷(ENRICH)得分均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明显(P<0.05)。结论:乳腺肿块切除中超声引导下微创旋切术治疗效果明显优于传统乳腺...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体双极电切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症的手术方法并总结疗效.方法 487例前列腺增生症患者实施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对手术过程、术后情况、并发症发生及处理等进行分析.结果 手术中平均切割时间为46 min,输血6例,排尿困难23例,出血8例,尿失禁2例,感染6例,无TUR综合征,术后下尿路症状明显缓解.远期并发症有尿道狭窄等.结论 等离子体电切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症效果满意,并发症少,可作为有效的微创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