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升降散新用     
<正> 升降散一方,出自清·杨栗山所著《伤寒温病条辨》一书,由僵蚕、蝉蜕、姜黄、大黄、黄酒、蜂蜜组成,本为治温病而设。笔者20余年运用该方加减化裁,用治多种病症,颇感得心应手。爰引验案数则如下。 1 风火牙痛邵某,女,65岁。1984年12月10日初诊。  相似文献   

2.
升降散新用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升降散乃清代杨栗山所创制 ,由僵蚕、蝉蜕、姜黄、大黄四药组成 ,功在升清降浊、表里双解、寒温并调。其方虽为温疫而设 ,然其应用已超出温疫范畴。既可治外感火郁 ,又可治内伤之病为升降失调 ,热郁痰阻者。余以此方治疗低热、呃逆和便秘等 ,均获满意疗效。兹举验案于下。1 低热陈某 ,女 ,46岁 ,1999年 5月 19日初诊。诉低热 2年 ,体温波动于 37~ 37.3℃之间 ,自觉阵发性烘热汗出 ,一日数次 ,每次数分钟。伴心情抑郁 ,胸闷叹气 ,心烦焦虑 ,失眠多梦 ,胸胁及乳房胀痛不适 ,四肢不温 ,口干而苦 ,便意频繁但排出不爽 ,小便色黄 ,舌红苔薄黄 ,…  相似文献   

3.
升降散新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吕文 《浙江中医杂志》2001,36(8):359-359
升降散出自杨栗山《伤寒温疫条辨》,由僵蚕、蝉蜕、姜黄、大黄组成 ,具有辛凉宣泄、升清降浊之功。笔者以此方加味治疗多种疾病 ,取得满意疗效 ,兹举例如下。1 神经性耳聋蒋某某 ,男 ,6 8岁。 1 999年 1 1月 1 0日诊。患者有慢性肝病、高血压病等病史 ,平时劳累后有耳鸣 ,鸣声较低。 1月前因恼怒而突发左侧耳鸣 ,鸣声高亢 ,伴左耳内填塞感及左侧颐部灼热作胀感。西医诊为神经性耳聋 ,服用多种药物未见好转。诊见左侧耳鸣耳聋 ,头晕 ,心烦急躁 ,夜寐不安 ,双目充血多眵。舌瘦红、苔薄黄 ,脉弦滑数。血压 2 0 / 1 2 .8k Pa。证属肝经郁热 ,…  相似文献   

4.
升降散出自杨栗山之《伤寒温疫条辨》,杨氏云:“取僵蚕、蝉蜕升阳中之清阳,姜黄、大黄降阴中之浊阴,一升一降,内外通和,……此方可与河间双解散并驾齐驱,名曰升降,亦双解之别名也”,为治疗温热病之名方,笔者近年来用升降散加味治疗脂肪肝、肠易激综合征、糖尿病胃轻瘫等病,取效  相似文献   

5.
升降散方出自清·杨栗山所著的《伤寒温疫条辨》,原方用治温病表里三焦热深怫郁不解之证。其方由僵蚕、蝉蜕、广姜黄、生大黄组成,方取辛凉与苦寒合用,有轻宣郁火,清泄秽浊之功。余用本方治疗一些常见的皮肤病,针对病机属风湿热邪,聚而化热,郁热下泄,气血运行受阻,师其法将本方化裁治之,多获疗效。简述于下: 一、湿疹案:李×,男,4岁。颜面、两耳、臂部皮肤颜色潮红,发生水泡,渗液淋漓、瘙痒不休,啼哭不已,夜间尤甚,已两周许。前医用西药医治无效。现症轻微发烧,大便干,小便黄,食欲欠佳,舌红,苔黄白腻,脉弦数有力。证属风湿热毒蕴而不解。治宜宣透火郁,疏泄风湿,处方:僵蚕6克蝉蜕3克生大黄3克赤芍6克生地12克黄芩6克 苦  相似文献   

6.
升降散临床新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静 《浙江中医杂志》1992,27(4):184-184
  相似文献   

7.
升降散临床新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芳忠 《河南中医》2006,26(5):63-64
升降散为清·杨栗山所创,载于其所著《伤寒温疫条辨》一书中。原方主治“温病亦杂病之一也,表里三焦大热,其证不可名状也”。因《方剂学》教科书未载,多为临床医家所忽视,用者也多限于治疗温毒时疫,笔者近年来除用此方治疗外感时邪病外,每多用于内科及杂病的治疗,且随证化裁,颇  相似文献   

8.
升降散新用四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升降散是赵绍琴教授十分推崇的一首名方。清代医家杨栗山在其所著《伤寒温疫条辨》中,谓升降散:“一升一降,内外通和……名升降,亦双解之义。”四药相合,有升降相因、表里双解、寒温并调之妙。是方虽为瘟疫而设,然其应用已超出瘟疫范围。余以此方治疗外感及杂病火郁之证,诸如咽  相似文献   

9.
《广西中医药》2014,(3):7-9
<正>升降散系温病学名方,该方最早见于明代医家龚廷贤的《万病回春》,后为清代医家杨栗山命名,载于《伤寒瘟疫条辨》[1],并将其列为温病郁热内伏十五方之总方,备受近代中医名家蒲辅周、赵绍琴推崇。关于升降散的组成,《伤寒瘟疫条辨》云:是方以僵蚕为君,蝉蜕为臣,姜黄为佐,大黄为使,米酒为引,蜂蜜为导,六法俱备,而方乃成。[1]方中虽仅有四味药,但药少力专,疗效显著,故而为后世医家在临床中  相似文献   

10.
马建平 《山西中医》2004,20(3):49-50
升降散出自清·杨睿《伤寒温疫条辨》,由白僵蚕、蝉蜕、姜黄、川大黄四味药物组成。该方选药精当,配伍严谨,疗效卓著,为治疗温热病之名方。全方具有清热解毒、行气散郁、升清降浊之功效,用治急性热病屡奏奇功,正如杨氏所言可“救大证、怪证、坏证、危证”。笔者多年来应用此方治疗内科杂证及疑难病证,亦每获良效。今不揣浅陋,兹举3案如下。1 血管神经性头痛宋某,女,4 5岁,2 0 0 2年3月5日初诊。左侧偏头痛反复发作10余年,每遇劳累、生气或情绪紧张而诱发。近2年多来头痛发作更加频繁,每月达1~2次,每次持续约1周余,痛止则如常人。曾先后于…  相似文献   

11.
12.
本方为《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1995年版收载。由当归、三七、乳香(制)、冰片、土鳖虫、自然铜(煅)所组成。为瓶装散剂剂型,每瓶3克或4.5克。功用活血散瘀,消肿止痛。适用于跌打损伤,瘀血肿痛。内服,每次1.5克,每日2次,开水冲服。近年临床上有使用本品治疗下列病症的报道。  相似文献   

13.
牛膝散新用     
詹瑞林 《新中医》1995,27(3):57-58
牛膝散新用詹瑞林牛膝散方出自《证治准绳》,由牛膝、川芎、蒲黄、丹皮、桂枝(心)、当归组成。功能温经通脉,主治下焦瘀血证。笔者将本方稍加变化,用于治疗妇科疾病,每获良效。现举数例如下。1痛经王××,18岁,学生,1990年9月15日初诊。自述14岁月经...  相似文献   

14.
清胃散新用     
花亚历 《山东中医杂志》2002,21(10):622-622
清胃散系《兰室秘藏》方 ,主治胃中积热、牙痛、牙龈出血 ,笔者近年来以之为主治疗胃热所致各科杂病 2 0余例 ,效果满意 ,介绍如下。1 反复头痛头昏女 ,2 2岁 ,1 999年 1月 1 3日初诊。患者近 6年来因学习紧张出现头昏头痛 ,时轻时重 ,近 1周因考试临近 ,头痛加重。刻诊 :全头重痛 ,昏沉不清 ,视物稍久则加重 ,伴焦虑 ,思想不集中 ,重时偶有脑鸣 ,平素胃纳甚佳 ,尤喜食煎炸油腻 ,舌红苔黄 ,脉滑数有力 ,诊为神经官能症。辨证属心胃火旺 ,上扰清空 ,治宜清心胃之火 ,拟清胃散加减 ,处方 :生地黄 1 5 g,黄连 1 0 g,牡丹皮1 0 g,升麻 5 g,当归…  相似文献   

15.
清胃散新用     
清胃散主治胃热循足阳明经脉上攻所致之牙痛、牙龈溃烂、牙宣出血等。笔者用此方加减治疗便秘、胆囊炎、尿血等病证 ,收异病同治之效 ,现举例如下。便秘朱某 ,男性 ,30岁 ,素喜肥甘厚味 ,常大便干结 ,今 4日未解大便 ,面红身热 ,小便短赤 ,口干 ,舌红苔黄燥 ,脉滑数。诊为热伤津血 ,肠道失润之便秘。予清胃散加玄参、麦冬 ,嘱其饮食清淡 ,3剂而愈。按 :本例乃肠胃积热 ,耗伤津液 ,肠道失润所致 ,故以清热生津、润肠通便而愈。胆囊炎刘某 ,男性 ,4 6岁 ,患者右胁痛 1周 ,伴胃脘部胀闷 ,口苦 ,纳呆 ,小便黄 ,舌质红 ,舌苔黄腻 ,脉弦数。予清胃…  相似文献   

16.
槐花散新用     
槐花散源于宋.《普济本事方》,由槐花、侧柏叶、荆芥穗、枳壳组成。方中以槐花清肠止血为主药,侧柏叶凉血止血,荆芥穗理血疏风,枳壳行气以宣通大肠,诸药配伍共奏理气疏风、清肠止血的功效。槐花散主治肠风下血,症见便前出血,或便中带血,血色鲜红或紫暗,血势急迫,甚到四射如溅,舌红苔黄腻.脉滑数或数而有力。近年来医生根据病症增减药物及用量,用于治疗其他一些疾病,拓宽了槐花散的治疗范围。现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17.
杜昕  冯奇  檀金川  李玲 《天津中医药》2019,36(5):516-520
升降散首见于明代龚廷贤所著的《万病回春·卷二·瘟疫》所载的"内府仙方",后经清代陈良佐的《二分析义》记载改分量、变服法,更名为赔赈散。杨璇将之更名为升降散,收载于《伤寒温疫条辨》组成:白僵蚕2钱,蝉衣1钱,姜黄3分,生大黄4钱。诸药相合,升降相因,宣通三焦,条达气血,清升浊降,全方共奏"清升浊降"之功,给浊毒以出路。后世医家对此方的应用发挥甚广,究其组方,凡辨证属清浊升降失常所致之浊毒病症均可随证加减。现代医家根据"异病同治"理论,应用此方辨证论治喘证、水肿、泄泻、糖尿病、慢性肾衰等病机属于"清浊升降失常"者,均取得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18.
升降散源流     
《中医杂志》2005,46(8):636-637
升降散是中医温病名方。一般认为首见于清代杨璿的《伤寒温疫条辨》(简称《寒温条辨》),本书共六卷,撰于1784年。此书是沟通寒温,将其整合为完整的外感学说的著怍。畅璿在外感病治疗方面有独到贡献。他总结说:“伤寒治法,急以发表为第一义;温病治疗,急以逐秽为第一义”(《寒温条辨·孙宏智叙》)。他创立治温病15方,其中以升降散为总方,认为无论轻  相似文献   

19.
升降散小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丽萍 《国医论坛》1999,14(1):42-42
升降散系清代医家杨栗山所创,他在《伤寒温疫条辨·医方辨》中指出:“以僵蚕为君,蝉农为臣,姜黄为佐,大黄为使,米酒为引,蜂蜜为导,六法俱备,而方乃成。”用本方治疗温病表里三焦大热、其证治不可名状者,并视其为治温病之总方。由于疗效确切,此方亦颇受后世医家推崇。从近年来的临床应用进展来看,本方被广泛用于治疗内、外、五官、皮肤诸科多种疾病。观杨氏所论并结合中医药理论分析,现就本方应用范围如此宽泛之理作一浅议,不周之处,请同仁教正。1注亚人体生命之枢要——升闲之理升降运动,不仅存在于宇宙间一切有生命的活动…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对有关升降散的文献进行分析,认为升降散主要适用于内儿科疾病,主治外感热病或杂病火郁之证,总结了其辨证要点。因其临床应用十分广泛,特别是在疑难病症的治疗上有很广阔的前景,故有必要进行深入的临床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