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β淀粉样蛋白1-40对大鼠皮层神经元凋亡的诱导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 Aβ1 - 40 对大鼠皮层神经元的毒性作用。 方法 原代培养大鼠皮层神经元 ,分别采用AO- EB染色、TU NEL染色和 DNA凝胶电泳 ,观察不同终浓度的 Aβ1 - 40 对培养的神经元凋亡的诱导作用。 结果 在荧光显微镜下可见 ,经 AO- EB染色后凋亡的神经元胞核染色质着绿色荧光呈固缩状、圆珠状或新月状 ,Aβ1 - 40 三个浓度 (2 0 ,4 0和 80μg/ml)作用不同时间的凋亡率依次为 :2 4 h 2 0 .17%± 0 .76 % ,2 5 .17%± 3.82 % ,2 8.33±2 .84 % ;4 8h 2 2 .33%± 1.4 4 % ,38.83%± 1.2 6 % ,36 .6 7%± 1.0 4 % ;72 h 17.5 0 %± 1.80 % ,2 6 .5 0 %± 1.32 % ,30 .6 7%± 1.2 6 %。 TUNEL染色结果显示胞核内散在分布断裂的 DNA片段 ;琼脂糖凝胶电泳呈现典型的“梯状”带等细胞凋亡的特征性改变。 结论 Aβ1 - 40 可诱导大鼠皮层神经元凋亡 ,以 4 0μg/ml作用 4 8h的诱导效果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2.
3.
β淀粉样蛋白诱导大鼠海马神经元Tau蛋白异常磷酸化及雌激素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研究β淀粉样蛋白诱导大鼠海马神经元Tau蛋白异常磷酸化及雌激素的保护作用。方法:将24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AD组、AD 雌二醇组,每组8只。除正常对照组以外的16只大鼠海马内注射凝聚态Aβ25-35制成阿尔茨海默病(AD)模型;AD 雌二醇组大鼠于建模后2周,皮下注射雌二醇。三组大鼠Morris水迷宫检测大鼠认知功能,B ielschowsk i染色法观察海马神经元形态,免疫组化法观察Tau蛋白异常磷酸化变化。结果:AD 雌二醇组大鼠Morris水迷宫测试明显优于AD组(P<0.001);海马CA1区Tau蛋白磷酸化阳性细胞数(26.2±3.5、49.2±3.1、61.5±4.5、42.1±2.7、61.2±2.3、24.0±1.6)明显少于AD组(45.4±3.1、106.7±7.6、79.3±3.2、67.7±2.9、97.5±2.9、46.7±5.8)(P<0.01);海马CA1区神经元形态较AD组规则。结论:β淀粉样蛋白可诱导大鼠海马神经元Tau蛋白出现异常磷酸化,雌激素替代治疗,可改善AD大鼠的认知功能,并抑制海马Tau蛋白的异常磷酸化。 相似文献
4.
五味子酮对β-淀粉样蛋白诱导大鼠海马神经元内游离钙离子浓度变化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中药五味子酮对β-淀粉样蛋白(Aβ25~35)诱导的大鼠海马神经元内游离钙离子浓度([Ca2+]i)变化的影响。方法采用大鼠海马神经元原代培养技术,运用双激发波荧光指示剂Fura-2/AM标记胞内相对[Ca2+]i的变化并进行比较。结果1μmol/L Aβ25~35作用于海马神经元48 h后,[Ca2+]i为0.5951±0.0311,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的0.3617±0.0197(P<0.05);1μmol/L Aβ25~35和100μmol/L五味子酮共同作用于海马神经元48 h后,[Ca2+]i为0.4168±0.0468,仍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但较单纯Aβ25~35作用后明显下降(P<0.05)。结论中药五味子酮可以通过抑制Aβ诱导的神经元[Ca2+]i增加,维持细胞内钙稳态,对神经元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对凝聚态β-淀粉样蛋白25~35片断(Aβ25-35)诱导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人神经母细胞瘤细胞株(SH-SY5Y)体外传代培养,细胞进入对数生长期后进行实验.MTT比色法检测不同浓度Aβ25-35作用24 h后细胞活力变化;Hoechst 33258核染色和Western blotting法分别观察和检测20 μmol/L Aβ25-35作用24 h后,细胞形态及细胞caspase-3、cleaved caspase-3水平的变化.运用同样方法检测不同浓度Epo预处理3 h,对20μmol/L Aβ25-35作用24 h所致细胞活力、细胞形态以及caspase-3和cleaved caspase-3水平改变的影响.结果 结果显示不同浓度的Aβ25-35作用24 h后,SH-SY5Y细胞活力均明显下降,并呈剂量依赖性(P<0.05);10 U Epo预处理可明显抑制Aβ25-35诱导的细胞活力下降(P<0.05).Hoechst 33258核染色发现10 U Epo预处理可明显减轻Aβ25-35诱导的细胞凋亡现象(P<0.05);Western blotting检测表明,10 U Epo可显著抑制Aβ25-35诱导的cleaved caspase-3表达增高(P<0.05).结论 Epo通过抑制Aβ25-35引起的cleaved caspase-3表达增高而对其诱导的细胞凋亡发挥保护作用.本实验为研究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病机制及探索新的有效治疗药物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对凝聚态β-淀粉样蛋白25~35片断(Aβ25-35)诱导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人神经母细胞瘤细胞株(SH-SY5Y)体外传代培养,细胞进入对数生长期后进行实验。MTT比色法检测不同浓度Aβ25-35作用24 h后细胞活力变化;Hoechst 33258核染色和Western blotting法分别观察和检测20μmol/L Aβ25-35作用24 h后,细胞形态及细胞caspase-3、cleaved caspase-3水平的变化。运用同样方法检测不同浓度Epo预处理3 h,对20μmol/L Aβ25-35作用24 h所致细胞活力、细胞形态以及caspase-3和cleaved caspase-3水平改变的影响。结果结果显示不同浓度的Aβ25-35作用24 h后,SH-SY5Y细胞活力均明显下降,并呈剂量依赖性(P<0.05);10 UEpo预处理可明显抑制Aβ25-35诱导的细胞活力下降(P<0.05)。Hoechst 33258核染色发现10 UEpo预处理可明显减轻Aβ25-35诱导的细胞凋亡现象(P<0.05);Western blotting检测表明,10 U Epo可显著抑制Aβ25-35诱导的cleaved caspase-3表达增高(P<0.05)。结论Epo通过抑制Aβ25-35引起的cleaved caspase-3表达增高而对其诱导的细胞凋亡发挥保护作用。本实验为研究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病机制及探索新的有效治疗药物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β-淀粉样蛋白(Aβ)对铝中毒大鼠海马神经元的影响。方法用长期腹腔注射AlCl3建立动物模型,海马内微注射Aβ,检测大鼠Y-迷宫分辨学习和一次性被动回避反应的变化,并测定海马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结果铝中毒组、铝中毒+Aβ组大鼠自发活动和探究行为减少,学习记忆减退;同时海马SOD活性降低、MDA含量明显增加,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结论Aβ可加重铝中毒导致大鼠脑海马神经元自由基损伤效应,使学习记忆能力显著减弱。 相似文献
8.
体外培养大鼠皮质神经元 ,用β-淀粉样蛋白 (β- AP)诱导皮质神经元凋亡。黑海参多糖使皮质神经元存活率增加 ,使神经元的 DNA电泳图谱不出现“梯子状”,使神经元的流式细胞仪分析图上不出现凋亡峰 ,表明黑海参多糖对 β- AP诱导的皮质神经元凋亡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
五味子酮对β淀粉样蛋白所致神经元应激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人工合成的β淀粉样蛋白β-AP25-35对原代培养的大鼠海马神经元内活性氧的影响以及五味子酮的保护作用.方法:原代培养7~9 d的大鼠海马神经元随机分为β-AP25-35处理组、五味子酮干预组和空白对照组3组,分别给予β-AP25-35(1 μmol/L)、β-AP25-35(1 μmol/L) 五味子酮(100 μmol/L)或仅予Neuro-basal B27培养基.继续培养48 h后,测定并计算各组细胞内活性氧.结果:各组神经元内活性氧的含量为:β-AP25-35处理组(44.58±3.86) U/ml, 五味子酮干预组(15.70±2.13) U/ml, 空白对照组(5.46±1.58) U/ml.β-AP25-35处理组、五味子酮干预组两组神经元内活性氧的含量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均有明显升高(P<0.01),β-AP25-35处理组活性氧含量又明显高于五味子酮干预组(P<0.01).结论:β-AP25-35可以引起原代培养的大鼠海马神经元内的活性氧增加,五味子酮对此有部分阻断作用,对神经元有一定程度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
11.
[目的]研究烟碱对皮质神经元的保护作用.[方法]在培养至第6天的皮质神经元中以不同浓度(1μmol/L,10 μmol/L,100 μmol/L)烟碱预孵2 h,再加入0.1 μmol/L秋水仙碱作用24 h.通过相差显微镜形态学观察,Hoechst33258核荧光染色进行凋亡率计数和测定乳酸脱氢酶相对释放量(LDH)的实验,再测试10 μmol/L预孵不同时间(0.5,2,8)h的烟碱对秋水仙碱诱导大鼠大脑皮质神经元凋亡的作用.[结果]秋水仙碱可诱导皮质神经元调亡,烟碱可拮抗秋水仙碱的此种作用.其中10 μmol/L烟碱预孵2 h保护作用最强.[结论]烟碱可拮抗秋水仙碱诱导大鼠大脑皮质神经元凋亡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银杏内酯对缺氧诱导的大鼠皮层神经元早期凋亡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目的:观察银杏内酯(ginkgolide,Gin)对缺氧诱导的大鼠皮层神经元凋亡的保护作用。方法:选用胎龄14~16d的SD胎鼠的大脑皮层细胞进行原代培养,建立缺氧神经元损伤模型。实验分为药物实验组(Gin组)、空白对照组、阳性对照组(MK-801),每组均进行有糖和无糖培养两种处理。应用MTT法分析细胞存活率、AnnexinV-PE双标流式细胞仪法定量分析细胞早期凋亡。结果:MTT结果显示,Gin使皮层神经元存活率明显增加,且有糖的缺氧组皮层神经元存活率优于无糖组;流式细胞仪测定结果显示,预先加入Gin(终浓度37.5μg/m1)的一组神经元的凋亡峰明显低于空白组,而无糖处理组凋亡峰均高于有糖处理组。结论:银杏内酯(37.5μg/ml)对缺氧损伤的皮层神经元具有保护作用,可拮抗缺氧条件下体外培养的皮层神经元的早期凋亡。 相似文献
13.
14.
补阳还五汤含药血清对体外培养大鼠皮层神经元缺氧凋亡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补阳还五汤对神经元缺氧凋亡的作用,以及对神经元缺氧过程氧自由基(oxygen free radicals,OFR)、一氧化氮(NO)生成和bcl-2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Daniel方法建立神经元缺氧凋亡模型,加入补阳还五汤药物血清,应用磺化丙啶(propidium iodide,PI)染色法经流式细胞仪检测神经元凋亡率,分光光度法检测丙二醛(MDA)、NO浓度,免疫组化法检测bcl-2表达。[结果]补阳还五汤显著抑制缺氧导致的神经元凋亡,并减少神经元缺氧过程NO、OFR的生成,上调bcl-2基因的表达。[结论]补阳还五汤对神经元缺氧凋亡有抑制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其减少神经元缺氧过程NO、OFR生成,及上调bcl-2基因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苯丙氨酸对大脑皮层神经元Rho GTPases(Rac1、Cdc42、RhoA)mRNA体外表达的影响.方法在体外培养3 d的原代培养胚鼠大脑皮层神经元中,加入高浓度苯丙氨酸诱导18 h,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苯丙氨酸对胚鼠大脑皮层神经元Rac1、Cdc42、RhoA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胚鼠大脑皮层神经元经苯丙氨酸诱导后,Rac1、Cdc42、RhoA mRNA表达分别是对照组的37.0%、29.8%、30.0%(P<0.01).结论高浓度苯丙氨酸通过影响Rho GTPases基因表达,进而干扰神经元突起的生长和突触的连接,可能是苯丙酮尿症导致患者智力落后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苯丙氨酸对大脑皮层神经元RhoGTPases(Racl、Cdc42、RhoA)mRNA体外表达的影响。方法在体外培养3d的原代培养胚鼠大脑皮层神经元中,加入高浓度苯丙氨酸诱导18h,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苯丙氨酸对胚鼠大脑皮层神经元Rac1、Cdc42、RhoA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胚鼠大脑皮层神经元经苯丙氨酸诱导后,Rac1、Cdcd2、RhoAmRNA表达分别是对照组的37.0%、29.8%、30.0%(P<0.01)。结论高浓度苯丙氨酸通过影响RhoGTPases基因表达,进而干扰神经元突起的生长和突触的连接,可能是苯丙酮尿症导致患者智力落后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大鼠大脑皮质神经元的培养方法.方法 体外原代培养新生大鼠大脑皮质神经元.应用免疫细胞化学法及电子显微镜鉴定神经元.结果 用神经基础培养基(Neurobasal-A) B27培养的神经元纯度可达85%.生长状态较佳.结论 以Neurobasal-A B27培养的大鼠大脑皮质神经元括性较佳,纯度较高,是体外研究神经系统相关理论的良好模型.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海洋甾体YC 1对低钾 (5mmol/L ,lowK )诱导小脑颗粒神经元凋亡的影响 ,并对其机制进行初步探讨。【方法】小脑颗粒神经元原代培养 ;采用二乙酸荧光素 (fluoresceindiacetate ,FDA)和Hoechst 332 5 8DNA染色法观察神经元存活率及形态学特征 ;用琼脂糖凝胶电泳分析神经元死亡的生化特征。【结果】低钾引起小脑颗粒神经元凋亡。Hoechst332 5 8DNA染色表现出染色体固缩 ,DNA凝胶电泳表现出由大小不一的断裂DNA片段形成的“梯形”条带。YC 1(1 2 5~ 2 0 μmol/L)呈时间和剂量依赖性地抑制上述现象的出现。蛋白质合成抑制剂放线菌酮 (cycloheximide)不能改变由不同孵育时间造成的YC 1对神经元不同保护效果的差异。【结论】YC 1抑制低钾诱导小脑颗粒神经元凋亡 ,YC 1的这一作用可能属于一非基因效应。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G0/G1期异时相细胞周期素B1(Cyclin B1)的大量表达对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首先构建了四环素可诱导表达Cyclin B1的单克隆细胞株,其次,筛选出能最大程度阻滞细胞于G0/G1期的胸腺嘧啶核苷(Thymidine)浓度,最后,在阻滞的时间内加入四环素诱导Cyclin B1表达,并用免疫印迹和流式细胞仪检测证实后,用膜联蛋白/碘化丙啶(Annexin Ⅴ/PI)双染法和API法检测细胞凋亡.结果 终浓度为5 mmol/L的胸腺嘧啶核苷能阻滞单克隆细胞株在G0/G1期,并至少维持48 h;在细胞同步化期间加四环素诱导后,Cyclin B1表达增加,并且G0/G1期特异性细胞凋亡增加.结论 G0/G1期异时相Cyclin B1的表达能诱导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藁本内酯(ligustilide, LIG)对原代培养小脑颗粒神经元细胞(cerebellar granule neurons, CGN)低钾性凋亡的影响。方法 建立低钾诱导体外培养新生大鼠CGN凋亡模型,将CGN分为对照组、模型组、CGP54626+LIG组及LIG组,分别进行给药处理;采用噻唑兰 (MTT) 法检测各组细胞存活率,Western blot检测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信号通路中主要效应分子IGF-1R、Akt、ERK1/2、CREB及caspase 3的蛋白表达水平。 结果 LIG(2.5~20 μmol/L) 可浓度依赖性抑制大鼠 CGN的低钾性凋亡、提高其存活率; 20 μmol/L LIG 可显著上调IGF-1R、Akt、ERK1/2 和CREB 的磷酸化水平,下调 cleaved-caspase 3 的表达水平;同时,LIG上述效应均可被γ-氨基丁酸代谢型受体(GABAB)的选择性拮抗剂 CGP54626 所阻断。结论 LIG 对低钾所致大鼠CGN凋亡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激活GABAB受体及其下游的 IGF-1 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