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广东省1989~1991年痢疾菌型,耐药性及质粒监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报告1989~1991年从广东省各地上送的88株痢疾杆菌鉴定与分型结果:优势菌型仍为福氏志贺氏菌(B群),占77.27%,其次为宋内氏志贺氏菌(D群),占20.46%,痢疾志贺氏菌亚型(A群)占2.27%,未检出鲍氏志贺氏菌(C群)。在B群中,F2a占67.65%,Flb占22.06%,Fla占5.88%,FⅢ占4.41%。抽取其中40株痢疾杆菌对18种抗生素做药物敏感试验发现100%菌株出现多重耐药性,能耐5~16种药物,而对萘啶酸最敏感,敏感率达97.83%,其次磺胺药+TMP为52.17%。抽取其中37株痢疾杆菌检测质粒结果有83.78%的菌株含有一条以上的染色体外的DNA——质粒区带呈现不均一的质粒图谱。  相似文献   

2.
对1981年在郑州郊区检出的83株痢疾杆菌作了菌型分布与耐药性调查,志贺氏Ⅰ型66株,占79.5%;福氏志贺氏菌14株,占16.9%,宋内氏志贺氏菌2株,占2.4%;鲍氏志贺氏菌1株,占1.2%。认为志贺氏I型为当地优势菌种,与当地近年来菌群菌型分布明显不同。其中67株痢疾菌作了药敏感试验,对庆大霉素、卡那霉素、新霉素、呋喃妥因和痢特灵较敏感。但对常用抗菌药物金霉素、土霉素、磺胺嘧啶耐药高达92.5~100%。由于对常用抗菌药物耐药性逐渐增强多种耐药菌株广泛存在,给菌痢防治带来一定困难,因此对耐药性的动态变化应予充分重视。  相似文献   

3.
河南省痢疾感染特点及病原特性研究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10  
〔目的〕了解志贺痢疾杆菌流行菌型变异及其生物学特性 ;〔方法〕对河南省监测点 2 0 0 1、2 0 0 2年分离的 2 14株痢疾杆菌应用血清学、生化学、药物敏感等试验进行系统的鉴定 ;〔结果〕 2 14株痢疾杆菌优势流行菌型由原来的福氏志贺 2a正逐渐向福氏 4、4c、1a、5b转变 ;2 14株菌均对头孢唑啉、诺氟沙星、多粘菌素B 10 0 %敏感 ,对头孢噻肟、头孢他啶、呋喃妥因、环丙沙星敏感率在 97%以上 ;对四环素、萘啶酸耐药高达 92 %以上。〔结论〕农村近两年痢疾感染的优势菌型仍为福氏志贺菌 ,福氏 1a、4c、4及 5b菌型的感染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2 - 3] ;药物敏感测试结果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了确切依据。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志贺氏菌属在腹泻病人中的分布情况,作者调查了560例急性感染性腹泻患者,有65例检出志贺氏菌,占11.61%。在检出菌株中,B群福氏志贺氏菌占78.46%;D群宋内氏志贺氏菌占12.31%;A群痢疾志贺氏菌占6.15%。主要感染者为0~4岁婴幼儿。男女性别、年龄等均无显著差异。药敏试验结果表明,65株志贺氏菌对先锋霉素、红霉素、磺胺药+STM、四环素、羧苄青霉素、氨苄青霉素的耐药率分别为96.92%、95.38%、93.85%、86.15%、83.08%和81.54%;对丁胺卡那霉素、新霉素、氯霉素、卡那霉素、庆大霉素、多粘菌素B、头孢唑林较敏感,耐药率在1.54%~18.46%之间。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武汉市细菌性痢疾的病原菌志贺氏菌型分布及其药物敏感状况,为细菌性痢疾临床治疗和预防控制提供依据。方法按《全国细菌性痢疾监测方案》的要求进行监测、采样并系统检测。结果临床初步诊断为细菌性痢疾标本539份,经复核鉴定为志贺氏菌的有17株,检出率为3.2%。其中宋内氏菌15株。福氏志贺氏菌2株,分别占检出菌株数的88.2%和11.8%。药敏试验显示17株志贺氏菌敏感药物为阿莫西林(100%)、环丙沙星(100%),全部耐药的有利福平(100%),且有5株菌出现了3种或3种以上的多重耐药现象。结论2006~2007年武汉市细菌性痢疾病原菌以宋内氏志贺氏菌为主,其次为福氏志贺氏菌,并对目前常用的抗生素表现一定的耐药性,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上海市闵行区痢疾病原菌的优胜菌型以及药物敏感特征,为痢疾预防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血清凝集试验、菌种鉴定仪系统生化鉴定和K-B法药敏试验对从腹泻病人分离的志贺菌进行流行病学分型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 952株志贺菌中福氏志贺菌694株,宋内志贺菌258株。福氏志贺菌共分为13个血清型,其中福氏Ⅳc 288株,福氏Ⅰa 119株,福氏Ⅱb118株,福氏Ⅱa84株,福氏X变种43株,其余8个菌型共42株。复方新诺敏耐药率91.16%,氨苄青霉素耐药率84.07%,氯霉素耐药率25.87%,庆大霉素耐药率17.03%,其余耐药率均在10%以下,头孢噻肟、丁胺卡那、头孢噻吩、头孢唑啉、氟哌酸均敏感。结论该区志贺菌感染的优势菌型为福氏Ⅳc型、宋内氏志贺菌、福氏Ⅰa型、福氏Ⅱb型和福氏Ⅱa。药物头孢噻肟、丁胺卡那霉素、头孢噻吩、头孢唑啉可作为目前临床治疗痢疾的常用药物。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2008—2021年四川省腹泻患者分离的志贺氏菌分布特征和耐药趋势。方法 对2008—2021年腹泻病例中分离的207株志贺氏菌进行鉴定、血清分型并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进行药敏试验,对药敏试验MIC结果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进行差异性分析,检验水准为α=0.05。结果 207例病例以学龄前儿童为主,占总病例数的49.32%。福氏志贺氏菌、宋内氏志贺氏菌、痢疾志贺氏菌分别为164株、42株和1株,最常见的血清型为福氏志贺氏菌2a型,占比53.62%。志贺氏菌分离菌株对萘啶酸、氨苄西林、四环素和复方新诺明的耐药率达到了90%以上;对头孢他啶、头孢西丁、亚胺培南、多粘菌素耐药率在10%以下。97.10%的志贺氏菌耐受3种以上的药物,一半以上的菌株耐受7种及以上药物。福氏志贺氏菌与宋内氏志贺氏菌的耐药谱存在差异。福氏志贺氏菌对环丙沙星、氯霉素等6种药物的耐受性高于宋内氏志贺氏菌,而宋内氏志贺氏菌对阿奇霉素、头孢噻肟等4类药物的耐受性较高。近年分离的志贺氏菌株对阿奇霉素、环丙沙星的最低抑菌浓度均有升高。结论 四川省志贺氏菌耐药性形势严峻,多重耐药现象严重。四川省不同志贺氏菌耐...  相似文献   

8.
既往认为,仅痢疾志贺氏菌1型能产生不同于内毒素的神经毒素。本文证实了近年来 Keusch 等的新发现:福氏志贺氏菌2a 型也可产生此类毒素。作者将痢疾志贺氏菌1型60R 株(粗糙型变种)和福氏志贺氏菌2a 型 M4243株(毒力株)培养在改良的 Syncase 肉汤中,收集菌细胞经加热灭活后用硷提取。结果发现在痢疾志贺氏菌1型的菌细胞的硷提取物、无菌肉汤培养滤液以及声波击碎菌细胞的无菌滤液中均有毒素。而福氏志贺氏菌的硷提取  相似文献   

9.
目的 为掌握江苏省无锡市志贺菌血清型分布和抗生素试验的耐药情况,为该市卫生防病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按何晓青主编的卫生防疫细菌检验相关章节和国家卫生行业标准WS/T 125-1999纸片法抗菌药物敏感试验标准方法对2003年无锡市腹泻病门诊分离的30株志贺菌进行血清学分型和药敏试验。结果 30株志贺菌进行血清学分型,主要以B群为主,25株,占总数的83.33%;A群2株,占总数6.67%;C群2株,占总数6.67%;D群1株,占总数3.33%。在最多的B群中,福氏2型10株,占40%,福氏4型8株,占32%,福氏l型6株,占24%,福氏Y变种1株,占4%。30株菌对环丙沙星,丁胺卡那,妥布霉素为100%敏感,对复方新诺明,红霉素为100%耐药。结论 我市痢疾病人中优势流行菌型有所改变;根据药敏试验在今后的痢疾治疗用药上应首先使用环丙沙星、丁胺卡那和妥布霉素等。  相似文献   

10.
目的调查1999-2006年北京市延庆县流行的志贺氏菌主要血清型分布、变迁及菌株的耐药性,掌握细菌性痢疾的流行规律,同时积累流行病学资料,追踪传染源,以制定有效的防控措施,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研究对象为1999-2006年分离出的71株志贺氏菌,菌株分型及药物敏感试验结果。结果在71株志贺氏菌中痢疾志贺氏菌2株,占全部的2.8%;福氏志贺氏菌62株,占87.3%;鲍氏志贺氏菌5株,占7.0%;宋内氏志贺氏菌2株,占2.8%。在62株福氏志贺氏菌中,F2型37株,占59.7%。这71株菌大部分对头孢噻肟、庆大霉素、左氧氟沙星、诺氟沙星等抗生素敏感。结论多年来,延庆县志贺氏菌感染的肠道传染病主要以福氏志贺氏菌为主,其中又以F2群占优势,近年来鲍氏志贺氏菌有增长趋势。  相似文献   

11.
无锡市志贺氏菌血清型分布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付景春  季亚勇  肖勇 《现代预防医学》2007,34(7):1357-1357,1360
[目的]为掌握无锡市志贺氏菌血清型分布的情况,为我市卫生防病工作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按何晓青主编的卫生防疫细菌检验相关章节和细菌性痢疾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对2005年无锡市腹泻病门诊分离的66株志贺氏菌进行血清学分型。[结果]66株志贺氏菌进行血清学分型,主要以B群为主43株。占总数65.15%;D群20株,占总数30.30%;A群2株,占总数3.03%;C群1株,占总数1.52%。在最多在B群中分型,4型23株,占B群54.49%,2型12株,占B群27.91%,1型8株,占B群18.60%。[结论]我市痢疾病人中优势流行菌型有所改变,主要以福氏志贺氏菌4型和D群,而且有变异的菌株。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大连市细菌性痢疾的病原菌志贺氏菌型分布及其药物敏感状况,为细菌性痢疾临床治疗和预防控制提供依据。方法按《全国细菌性痢疾监测方案》提供的方法进行病原菌分离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经生化与血清学复核鉴定为志贺菌53株,其中宋内志贺菌37株,福氏志贺菌15株,鲍氏志贺菌1株,分别占分离菌株的69.81%、28.30%和1.89%。药敏试验显示53株志贺菌敏感药物为头孢噻吩、环丙沙星、头孢噻肟和阿莫西林,耐药的有利福平、氨苄西林、四环素、复方新诺明和庆大霉素,且有50株菌出现了≥3种的多重耐药现象。结论大连市引起细菌性痢疾的痢疾杆菌以宋内氏志贺菌为主,其次为福氏志贺菌;并对目前常用的抗生素表现一定的耐药性,应当引起重视。药物头孢噻吩、环丙沙星、头孢噻肟和阿莫西林可作为目前临床治疗痢疾的常用药物。  相似文献   

13.
目的及时掌握菌痢发病情况及主要特征,了解志贺氏菌血清型别和耐药谱的变化,指导临床用药。方法志贺氏菌监测、分离、鉴定依照《全国细菌性痢疾监测方案》,药敏试验采用K-B扩散法。结果185例腹泻病患者中检出42株痢疾杆菌,占腹泻发病率22.7%。福氏菌39株,占92.9%,其中F4c菌24株(57.1%),F2a菌5株(11.9%),F1a菌8株(19.0%),Fx变种2株(4.7%);宋内氏菌3株(7.1%);10种抗生素体外药敏试验显示福氏志贺菌与宋内志贺菌耐药谱存在差异,福氏菌对萘定酸、复方新诺明和利福平的耐药率,分别为100%、82.05%和79.49%,而宋内菌均为100%耐药。结论F4c痢疾杆菌为郑州市菌株流行的优势菌株,临床治疗应在药敏试验指导下进行。  相似文献   

14.
1981年从黔南州城乡菌痢现症病人中分离出痢疾杆菌614株,其中福氏菌占93.65%、宋内氏菌占3.91%,尚见志贺氏菌、舒密氏菌和鲍氏菌。福氏菌中优势血清型为2a和1a型,其分布具明显的区域性变化特点。药敏试验结果,庆大霉素、卡那霉素、新霉素、痢特灵平均敏感率分别高达99.06%、98.38%、96.35%、93.51%,中、高敏率分别为93.16%、91.88%、59.27%、87.71%;半数以上县市菌株对氯霉素、合霉素敏感率仍保持在58.8%以上,对8种抗菌药物均敏感之菌株占13.35%、耐1~2种药者占51.13%,同时耐3~4种药者占30.98%,1株福氏2a型菌对8种抗菌药均耐药。  相似文献   

15.
痢疾杆菌属肠杆菌科志贺菌属,痢疾杆菌为革兰染色阴性的无牙胞、无鞭毛杆菌,按其抗原结构和生化反应之不同,本菌可分为4群和47个血清型,包含痢疾志贺氏菌、鲍氏志贺氏菌、宋内氏志贺氏菌和福氏志贺氏菌4种类型,为及时掌握十堰市志贺氏菌血清型分布状况,自从业人员健康体检分离出34株血清型为志贺氏菌、法国梅里埃ID32E生化鉴定为其它肠道杆菌。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上海市闵行区志贺菌的菌型分布及优势菌型,为痢疾的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该地区2003—2009年送检样品中分离到的志贺菌进行流行病学分型。结果 7年中共检出1 324株志贺菌,分为14个血清型,福氏志贺菌933株,宋内志贺菌391株。其中福氏4c 255株,福氏2b 206株,福氏2a 197株,福氏1a 136株,福氏X变种77株,还包括福氏1b、福氏3a、福氏4a、福氏4b、福氏5a、福氏5b、福氏6a、福氏Y变种共62株。2003年,优势菌型为福氏2 b,到2009年福氏2 a成为优势菌型。结论该地区流行的志贺菌为福氏志贺菌和宋内志贺菌,其中优势菌型为福氏2b型、福氏2a型、福氏4c型和宋内志贺菌,优势菌型出现了变迁。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儿童感染福氏志贺氏菌菌型分布及耐药性.方法:对2007~2011年在唐山市妇幼保健院就诊的≤14岁腹泻患儿粪便分离的福氏志贺氏菌122株,采用纸片扩散检测其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最后对药敏结果进行分析.结果:122株福氏志贺氏菌以F2a为主,占65.6%.122株志贺氏菌属对14种抗生素的药敏结果呈不同程度的耐药现象,对氨苄西林耐药率高达100.0%,对复方磺胺、氨苄西林/舒巴坦、阿莫西林/克拉维酸耐药率分别为88.9%、88.6%和82.2%,对头孢曲松、头孢噻肟耐药率分别为74.7%、66.2%,对环丙沙星、氨曲南、左氧氟沙星耐药率分别为22.4%、22.3%和11.6%,对亚胺培南未发现耐药菌株.结论:儿童福氏志贺氏菌属对某些抗生素产生耐药,而耐药率逐渐呈上升趋势,临床医生应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8.
<正> 1980年以来河南省由痢疾志贺氏Ⅰ型菌引起的流行逐年增多,为了解掌握痢疾志贺氏菌的生化特点及对药物敏感的程度,为防治工作提供参考,我们收集了部分县市防疫站1982年分离的痢疾菌株。对其中的141株志贺氏Ⅰ型菌进行了生化鉴定,对149株痢疾杆菌做了药物敏感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陈伟鑫  吴杰  余玮  丁宇 《现代预防医学》2006,33(9):1663-1664,1669
目的:了解本地区志贺氏菌的分布情况和耐药水平。方法:收集本地区肠道门诊腹泻患者的肛拭标本,进行志贺氏菌的分离鉴定,并对所分离到的菌株用K-B法进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从2626份肛拭中检出237株志贺氏菌,检出率为9.03%,其中B群占95.78%,为优势菌群。本地区出现了一种新的志贺氏菌血清型F4c占28.69%,是引起本地区菌痢的优势菌型。志贺氏菌对复方新诺明、氯霉素、氨苄青霉素的耐药性较高,分别为92.41%、89.45%、88.61%,对2种及2种以上药物耐药的占92.83%,主要耐药谱为CMP-SXT-AMP。结论:本地区志贺氏菌的检出率和耐药性较高,存在明显的季节性分布,优势菌型出现了变迁,应加强对菌痢的长期监测。  相似文献   

20.
上海市闵行区2003~2006年痢疾病原菌菌型分布及变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本地区志贺菌的菌型分布及优势菌型,为痢疾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本地区2003~2006年送检样品中分离到的志贺菌进行流行病学分型.[结果]在4年中共检出1058株志贺菌,分为14个血清型,福氏志贺菌737株,宋内氏志贺菌321株.其中福氏4c 219株,福氏2b 193株,福氏1a 120株,福氏2a 93株,福氏X变种71株,还包括福氏1b、福氏3a、福氏4a、福氏4b、福氏5a、福氏5b、福氏6a、福氏Y变种共41株.2003年,优势菌种为福氏2b, 2003年后福氏4c和宋内氏成为优势菌种.[结论]本地区流行的志贺菌为福氏志贺菌和宋内氏志贺菌,其中优势菌型为福氏2b型、福氏4c型和宋内氏志贺菌,优势菌型出现了变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