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探讨小檗碱在预防家兔颈动脉粥样硬化中对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的影响。方法32只雄性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成正常组、颈动脉粥样硬化组(模型组)、生理盐水组(对照组)、小檗碱预防组(小檗碱组)。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建立颈动脉粥样硬化模型,术前1周分别给予对照组和小檗碱组肌注生理盐水和小檗碱,术后4周内继续进行上述干预。第5周麻醉处死后取右侧颈动脉,行HE染色和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HE染色发现模型组颈动脉血管病变以泡沫细胞为主,形成动脉粥样斑块;对照组病理改变与模型组类似;小檗碱组血管内膜轻度增厚。颈动脉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发现,模型组和对照组颈动脉粥样硬化组织中平滑肌细胞和泡沫细胞胞膜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表达丰富,阳性细胞数密度较正常组明显增高;小檗碱组血管中膜平滑肌细胞仅有少量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表达,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阳性细胞数密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檗碱预防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可能与其对颈动脉组织中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表达的调节有关。  相似文献   

2.
利用高脂饮食诱发兔动脉粥样硬化模型,观察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拮抗剂Irbesartan对早期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将纯种雄性日本大耳白兔25只随机分为三组;对照组8只,高胆固醇组8只和Irbesartan组9只。给予1%胆固醇饮食建立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并检测如下指标:(1)测定血脂,血浆脂蛋白及血管紧张素Ⅱ水平;(2)测量动脉内膜最大厚度及内膜/中膜厚度比;(3)RT-PCR,Northern Blot检测组织中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表达水平。结果发现,与对照组相比,Irbesartan组和高胆固醇组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水平明显升高;Irbesartan组主动脉内膜最大厚度及内膜/中膜厚度比较高胆固醇组明显降低(P<0.05),Irbesartan明显降低主动脉组织中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在转录水平的表达(P<0.05)。结果提示,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拮抗剂Irbesartan通过抑制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的表达而延缓早期动脉粥样硬化病变进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缬沙坦对感觉神经损伤性盐敏感性高血压大鼠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感觉神经损伤性Wistar大鼠(3周龄)22只,分成3组给予含盐不同的饮食及缬沙坦(30mg/kg·d,灌胃)干预4周,8只对照组大鼠给予高盐饮食4周,检测鼠尾收缩压、体重、淋巴细胞胞浆游离钙([Ca2 ]i)、血浆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血管紧张素Ⅱ浓度(AngⅡ)和24h饮水量、尿量、尿钠、尿钾。结果缬沙坦干预组鼠尾收缩压、淋巴细胞[Ca2 ]i明显低于辣椒辣素 高盐组,血浆血管紧张素Ⅱ浓度明显高其余各组。结论缬沙坦干预能阻止感觉神经损伤性大鼠在高盐饮食时血压及淋巴细胞[Ca2 ]i升高,提示该模型的形成可能与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缬沙坦对感觉神经损伤性盐敏感性高血压大鼠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感觉神经损伤性Wistar大鼠(3周龄)22只,分成3组给予含盐不同的饮食及缬沙坦(30 mg/kg·d,灌胃)干预4周,8只对照组大鼠给予高盐饮食4周,检测鼠尾收缩压、体重、淋巴细胞胞浆游离钙([Ca2+]i)、血浆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血管紧张素Ⅱ浓度(Ang Ⅱ)和24 h饮水量、尿量、尿钠、尿钾.结果缬沙坦干预组鼠尾收缩压、淋巴细胞[Ca2+]i明显低于辣椒辣素+高盐组,血浆血管紧张素Ⅱ浓度明显高其余各组.结论缬沙坦干预能阻止感觉神经损伤性大鼠在高盐饮食时血压及淋巴细胞[Ca2+]i升高,提示该模型的形成可能与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感觉神经损伤性盐敏感性高血压大鼠模型血浆血管紧张素Ⅱ和内皮素-1的变化,并探讨该模型形成的可能机制.方法 新生Wistar大鼠皮下注射辣椒辣素(50 mg/Kg),对照组则皮下注射对照液,哺乳期后挑选出雄性大鼠分成4组分别给予含盐不同的饮食4周,检测鼠尾收缩压、体重、血浆血管紧张素Ⅱ浓度、内皮素-1浓度和24h尿量、饮水量、尿钠、尿钾.结果 辣椒辣素新生处理大鼠在高盐饮食时鼠尾收缩压明显增高,肾排钠和水功能降低、血浆血管紧张素Ⅱ和内皮素-1浓度明显升高.结论 感觉神经损伤性盐敏感性高血压大鼠新模型的形成可能与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及内皮素系统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感觉神经损伤性盐敏感性高血压大鼠模型血浆血管紧张素Ⅱ和内皮素-1的变化,并探讨该模型形成的可能机制。方法新生Wistar大鼠皮下注射辣椒辣素(50mg/Kg),对照组则皮下注射对照液,哺乳期后挑选出雄性大鼠分成4组分别给予含盐不同的饮食4周,检测鼠尾收缩压、体重、血浆血管紧张素Ⅱ浓度、内皮素-1浓度和24h尿量、饮水量、尿钠、尿钾。结果辣椒辣素新生处理大鼠在高盐饮食时鼠尾收缩压明显增高,肾排钠和水功能降低、血浆血管紧张素Ⅱ和内皮素-1浓度明显升高。结论感觉神经损伤性盐敏感性高血压大鼠新模型的形成可能与肾素一血管紧张素一醛固酮及内皮素系统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安体舒通对感觉神经损伤性盐敏感高血压大鼠模型血管重构及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的影响.方法 新生雄性Wistar大鼠生后第1、2天,实验组皮下注射辣椒辣素(50 mg/kg),对照组注射对照液.哺乳期后,大鼠被随机分成以下5组:对照 正常盐饮食组;对照 高盐饮食组;辣椒辣素 正常盐饮食组;辣椒辣素 高盐饮食组;辣椒辣素 高盐饮食 安体舒通组.定期测量大鼠体重、血压.实验结束时,测血浆血管紧张素Ⅱ、醛固酮,大小二种动脉血管形态学等指标.结果 安体舒通治疗组较高血压模型组鼠尾收缩压显著降低,血浆血管紧张素Ⅱ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醛固酮浓度显著升高,血管重构现象明显改善.结论 RAAS可能参与了该模型高血压的形成;安体舒通可预防该模型的血压升高及血管重构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目的建立兔高胆固醇-动脉粥样硬化模型,观察阿托伐他汀对脑组织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和血红素氧合酶-1(HO-1)表达的影响。方法24只健康新西兰白兔随机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高脂饮食组,高脂饮食加阿托伐他汀组。喂饲8周后,取血测定血清总胆固醇(TC)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取脑组织检测AngⅡ和HO-1的表达。结果(1)AngⅡ的表达:高脂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他汀组表达较高脂组明显降低(P<0.05);(2)HO-1的表达:高脂组较对照组明显升高,他汀组较高脂组进一步升高(P<0.05)。结论高胆固醇血症时脑组织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处于激活状态,阿托伐他汀通过抑制AngⅡ的生成并相应增加HO-1的表达,对机体起到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导入血管紧张素Ⅱ受体1反义基因对大鼠高盐饮食诱导的高血压的预防作用。方法首先采用钙磷转染法进行三质粒共转染,包装重组腺相关病毒,后采用Dot-Blot方法检测病毒滴度。选取8周龄雄性SD大鼠分成3组,分别经尾静脉注射重组腺相关病毒和生理盐水,实验组(rAAV-AT1-Antisense),对照组(rAAV-GFP),正常组(0.9%。NaCl);2周后,实验组和对照组给予高盐(8%氯化钠)饲料喂养,正常组继续给予正常饮食喂养,实验周期为12周,实验过程中,前三周每周测量血压一次,三周后,每两周测量血压一次;处死动物后通过半定量RT-PCR检测血管紧张素Ⅱ受体1在主动脉组织的表达情况。结果高盐饮食1周后,对照组大鼠血压开始升高,到第5周时血压达到140 mm Hg,并维持到实验结束,实验结束时达到(142.7±4.5 mmHg);实验组大鼠和正常组大鼠的血压一样在整个实验过程中一直稳定在正常范围,实验结束时维持在(117±3.8)mmHg, (117.8±2.9)mmHg。整个实验过程三组动物并未出现因为病毒载体注入和表达所引起的严重毒副作用。结论血管紧张素Ⅱ受体1反义基因可以预防高盐诱导的高血压,为临床应用反义AT1基因治疗高血压提供了可能。  相似文献   

10.
该研究是要验证这样的假设:即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ACE2)过度表达,通过拮抗ACE的活性和促进血管紧张素Ⅱ转换为血管紧张素1~7,可以提高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稳定性。方法和结果:兔114只通过损伤血管内皮细胞并给予动脉粥样硬化饮食来制作腹主动脉粥样硬化斑块。A组基因治疗4周,B组基因治疗12周,每组再随机分为3个亚组,分别接受重组ACE2表达载体(AdACE2),AdEGFP对照载体和AdACE2+A779(一种血管紧张素1~7受体拮抗剂)的治疗。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普罗布考对大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预防作用.并探讨其可能作用机理。方法 24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3组:正常对照组、NAFLD对照组、普罗布考干预组。以高脂饲料饲养诱发脂肪肝大鼠模型。18周末,处死所有动物,检测血脂、肝功能、肝脂质含量、氧化还原指标、肝组织病理学等。结果与NAFLD对照组比较,普罗布考干预组TC(2.98±0.90)mmol/L vs(4.45±1.15)mmol/L,ALT(78.25±18.47)U/L vs(110.2±36.33)U/L及肝组织TG含量(2.61±0.20)mmol/L vs(2.93±0.36)mmol/L均显著下降(P均〈0.05),其肝脂肪变性及炎症程度亦显著减轻(P均〈0.05)。结论 普罗布考可对高脂饲料饲养诱发的大鼠NAFLD产生保护作用;其保护作用与提高机体抗氧化能力.减轻组织氧化应激损害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建立硫代乙酰胺(TAA)诱导的大鼠急性肝损伤模型,探讨Norrin/Frizzled-4在肝损伤间质重建中的作用。 方法 随机将32只SD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N组)8只和TAA诱导组(M组)24只。建立TAA诱导的肝损伤大鼠模型。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CD105和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水平,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原代肝星状细胞和肝组织Norrin/Frizzled-4信号通路中细胞外配体蛋白Norrin和细胞膜特异性受体蛋白Frizzled-4的表达。 结果 24只TAA诱导组大鼠死亡11只(45.8%);病理学检查显示急性肝损伤大鼠模型建立成功;对照组血清CD105水平为(2.18±0.05) ng/mL,显著低于TAA处理1 w组的(2.36±0.07) ng/mL或2 w组的(2.42±0.03) ng/mL,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对照组血清VEGF为(61.48±0.39) pg/mL,显著低于模型组的(64.52±0.25) pg/mL,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原代肝星状细胞和正常肝组织不表达Norrin蛋白或Frizzled-4蛋白,或表达量很低,急性肝损伤大鼠肝组织Norrin/Frizzled-4表达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 结论 急性肝损伤大鼠肝组织Norrin/Frizzled-4蛋白表达上调,可能与急性肝损伤初期维持血管网络形态及肝间质重建有关。  相似文献   

13.
背景:瘦素与肝纤维化的形成和发展有关,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AT1R)拮抗剂可降低大鼠脂肪组织瘦素的合成和分泌:目的:探讨ATIR拈抗剂缬沙坦对免疫性肝纤维化大鼠肝组织瘦素表达的影响。方法:36只Sprague-Dawley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和缬沙坦预防组,后两组腹腔注射绪血清建立肝纤维化模型.缬沙坦预防组大鼠于造模开始后每天予缬沙坦(30mg/kg)灌胃。造模第10周处死大鼠,行HE染色和天狼猩红染色分析肝纤维化程度和胶原面积,以免疫组化法检测肝组织瘦素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组肝纤维化程度显著增强(P〈0.05);胶原面积显著增多(10.08%±2.01%对0.62%±0.31%,P〈0.01),肝组织瘦素表达显著增高(5.05±2.91对0.44±0.27,P〈0.05)。经缬沙坦干预后,上述指标均显著改善。结论:瘦素可促进纤维化发生,AT1R拮抗剂缬沙坦能通过降低肝组织瘦素表达而延缓肝纤维化的发展,这可能是其抗纤维化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大鼠肝组织沉默交配型信息调节因子2同源蛋白3(SIRT3)的表达变化,探讨其在NASH发病中的作用及白藜芦醇对其的影响。方法 60只SD大鼠被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ASH模型组和白藜芦醇处理组,每组20只。采用高脂饲料喂养建立NASH大鼠模型。制备新鲜肝组织匀浆,检测肝组织内活性氧(ROS)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常规检查肝组织病理学变化和超微结构的变化。采用免疫组化法分析SIRT3蛋白的亚细胞定位,采用Western Blot定量检测SIRT3蛋白的表达。结果 模型组大鼠肝指数、血清ALT、AST、TG、TC、LDL-C含量和氧化应激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药物处理组显著低于模型组(P<0.01);模型组大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活动性评分(NAS)为(6.83±0.41)分,显著高于对照组[(0.24±0.08)分,P<0.01],处理组为(3.27±0.29)分,显著低于模型组(P<0.01);模型组大鼠肝细胞线粒体半定量评分为(3.24±0.21)分,显著高于对照组[(0.17±0.03)分,P<0.01],处理组为(1.39±0.12)分,显著低于模型组(P<0.01);免疫组化检测显示SIRT3蛋白在细胞核和细胞质中均有表达,模型组SIRT3蛋白相对表达量为(0.24±0.03),显著低于对照组[(0.58±0.02),P<0.01],而处理组为(0.46±0.03),显著高于模型组(P<0.01)。结论 NASH大鼠肝组织SIRT3表达量下降,白藜芦醇干预可通过上调SIRT3的表达改善NASH病理学变化。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三七理血脂肝方对大鼠非酒精性单纯性脂肪肝( 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 NAFL)的治疗作用,进而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雄性 Wistar 大鼠36只,随机分成正常组( C)、模型组( M)、三七理血脂肝方组( Y),每组12只。 C组给予普通饲料, M和Y组予高脂饲料造模,4周后继续予高脂饲料同时Y组大鼠予相应药物干预4周。动物实验结束时,取3组大鼠肝脏组织用苏木精-伊红染色、油红O染色进行病理学观察,检测肝组织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含量。检测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的活性,以及血脂血糖指标TG、 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C)、游离脂肪酸( FFA)、空腹血糖(FBG)。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肝组织细胞色素P450亚型2E1(cytochrome P4502E1, CYP2E1)和解耦联蛋白2(uncoupling protein-2, UCP2)的表达水平。结果: M组大鼠血清ALT和LDL-C 较C组显著升高, Y组中这两个指标较M组明显下调,并能降低血清FFA水平; M组大鼠肝组织出现弥漫性大泡性脂肪变性,肝组织 TG、 TC含量显著升高, Y组大鼠肝脏的脂肪变性从分布和程度上均有所减轻,肝脂含量降低。另外M组大鼠肝脏的CYP2E1的表达上调、 UCP2下调, Y组表达趋向正常水平。结论:三七理血脂肝方对大鼠NAFL治疗有效,方药的降脂理血功效可能通过抑制氧化应激、调节脂质代谢发挥降脂保肝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美他多辛对酒精性肝病(ALD)大鼠的保护作用及其对血清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将24只雄性Wistar大鼠分为对照组(NC,n=8)、酒精性肝病组(ALD,n=8)和美他多辛治疗组(MT,n=8)。在NC组和ALD组,给予等渗盐水灌胃,给予MT组等渗盐水和美他多辛(300 mg·kg-1·d-1)灌胃。2 w后,继续给予NC组等渗盐水,而在ALD组和MT组,给予50%酒精5 g·kg-1灌胃,1次/h,共3次。在末次灌胃8 h取血,采用ELISA法检测NF-κB、TNF-α、IL-1β、IL-6、IL-8和IL-10;取肝组织,采用RT-PCR法检测NF-κB和炎症因子mRNA水平。两个样本均数的比较采用t检验或近似t检验,多个样本均数的比较采用LSD检验。结果ALD组血清ALT较NC组显著升高[(100.13±10.64) U/L对(33.37±4.81) U/L,P<0.05],血清AST和GGT水平也显著升高(P值均<0.05);正常组动物血清IL-10、IL-1β、TNF-α、IL-6、IL8和NF-ΚB水平分别为(14.73±2.03) pg/ml、(92.38±12.85) pg/ml、(2.66±0.81) pg/ml、(43.57±10.62)ng/ml、(0.29±0.07) ng/ml和(679.45±36.38) pg/ml,ALD动物分别为(16.19±1.94) pg/ml、(1927±233.69)pg/ml、(16.92±2.38) pg/ml、(127.49±9.33) ng/ml、(2.63±0.22) ng/ml和(1247.35±146.05) pg/ml,而美他多辛处理组则分别为(36.81±4.53) pg/ml、(304.13±34.79) pg/ml、(8.83±1.01)pg/ml、(81.98±8.02) ng/ml、(1.45±0.22) ng/ml和(814.84±82.40) pg/ml,提示ALD组血清TNF-α、IL-1β、IL-6和IL-8水平显著高于NC组(P值均<0.05),MT组血清TNF-α、IL-1β、IL6和IL-8水平显著低于ALD组(P值均<0.05),IL-10水平显著高于ALD组(P<0.05);ALD组肝组织TNF-α、IL-1β、IL-6和IL-8 mRNA水平显著高于NC组(P值均<0.05),MT组TNF-α、IL-1β、IL-6和IL-8 mRNA水平显著低于,而IL-10 mRNA水平显著高于ALD组(P<0.05)。结论美他多辛对酒精性肝病大鼠的肝损伤有显著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是抑制了与NF-κB相关的炎症反应,进而抑制了TNF-α、IL-1β、IL6和IL-8等促炎因子水平,升高了抗炎因子IL-10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过量醛固酮对SD大鼠血糖和胰岛素敏感性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C)、醛固酮组(ALD)、醛固酮+安体舒通组(ALD+SPI)。观察4周,每周测量空腹血糖、体重和血压,实验第4周行腹腔葡萄糖耐量和腹腔胰岛素耐量试验,检测血脂联素水平。结果醛固酮作用4周,SD大鼠空腹血糖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ALD组腹腔葡萄糖耐量试验结果与N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胰岛素耐量试验显示ALD组15和30min血糖下降幅度小于NC组(P〈0.05)。ALD组血清脂联素水平较NC组下降22.79%(P〈0.05)。结论过量醛固酮作用4周可导致SD大鼠胰岛素抵抗。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姜黄素对高脂饮食诱导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大鼠肝组织血红蛋白氧合酶-1(HO-1)的影响。方法SD大鼠36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和姜黄素组(每组12只)。正常组全程饲以普通饲料,另两组均给予高脂饮食。于6周末每组各处死2只大鼠。验证NAFLD造模成功后,给予姜黄素组50mg·kg^-1·d^-1。姜黄素灌胃,正常组、模型组给予相应体积的0.5%羧甲基纤维素钠(CMC)灌胃。6周后,留取肝组织,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肝组织HO-1的蛋白含量,荧光定量PCR法检测肝组织HO-1的mRNA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模型组相比,姜黄素组大鼠肝组织内HO-1蛋白和mRNA表达均显著增高(P值均〈0.01)。结论姜黄素可诱导NAFLD大鼠肝组织内HO1的表达,可能是其防治NAFLD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9.
谭晓慧  薛璐瑜  周跃  汤伟 《肝脏》2013,(12):820-822,847
目的:探索建立大鼠慢加急性肝功能衰竭模型的方法。方法SD 大鼠4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1组、模型2组和模型3组,每组各10只。模型1组:每周二、五腹膜内注射40% CCl41 mL/kg;持续4周;模型2组:每周二、五腹膜内注射40% CCl41 mL/kg,每周三腹膜内注射猪血清0.5 mL,持续4周;模型3组:每周二、五腹膜内注射40%CCl40.7 mL/kg,每周三腹膜内注射猪血清0.3 mL,持续4周,以5%乙醇代水,自由饮用;正常对照组:不注射任何药物。实验第29天,各模型组大鼠均腹膜内注射脂多糖(LPS)30μg/kg+犇-氨基半乳糖(犇-Gal )0.3 g/kg。以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大鼠血清 ALT、AST 和 TBil 水平。肝组织切片 HE 染色后光学显微镜镜下观察病理学变化。结果造模4周后各模型组大鼠血清 ALT、AST 和 TBil 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均P<0.01),以模型3组最高、模型2组其次,3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注射 LPS+犇-Gal 后24 h,模型3组中有3只动物死亡,3个模型组大鼠的 ALT、AST和 TBil 水平均较注射前明显升高(均P<0.01),3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注射 LPS+犇-Gal 后72 h,各模型组大鼠 ALT、AST 和 TBil 水平均较前明显降低(均P<0.01),但仍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均P<0.01),3组间差异仍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注射 LPS+犇-Gal 后24 h,肝窦明显扩张、充血,大量炎性细胞浸润于汇管区,小叶内见肝细胞坏死。结论采用40% CCl4+猪血清诱导慢性肝损伤后,再以 LPS 30μg/kg+犇-Gal 0.3 g/kg 攻击,可成功制备大鼠慢加急性肝功能衰竭模型。  相似文献   

20.
目的:应用电针刺激SD大鼠肝俞、足三里、丰隆、太冲穴,观察其对高脂饮食所致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大鼠肝组织病理改变的影响。方法: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电针组和药物组,每组10只,16周断头处死,用HE染色观察肝组织光镜下的病理改变;EMSA法测定肝组织NF-κB活性。结果:模型组和药物组大鼠肝组织的NF-κB活性明显高于正常组(均P〈0.01)和电针组(均P〈0.05)。结论:肝组织NF-κB的活性增强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发生密切相关;电针可以起到降低NF-κB活性而达到治疗NASH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