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通过了解产后乳房肿胀的原因,指导临床护士如何针对性进行护理干预,保持乳房排乳通畅,达到预防和减轻乳房肿胀。方法:通过产前健康教育,帮助产妇树立母乳喂养信心,产后适时进行母乳喂养技巧指导,掌握正确的喂哺姿势、挤奶方法以及奶胀如何处理,保持排乳通畅。结果:预防和减轻了乳房胀痛,提高了母乳喂养率。  相似文献   

2.
朱书平 《内蒙古中医药》2012,31(15):144-145
目的:从乳房肿胀的原因、护理措施等方面进行分析,探讨护理干预对产后乳房肿胀的作用。方法:加强健康教育、心理支持、宣教指导、湿热敷及按摩等科学的方法减轻产妇乳房肿胀带来的痛苦。结果:产妇乳房肿胀的情况基本消失。结论:护士及早干预可以减轻产妇乳房肿胀带来的痛苦,提高母乳喂养的成功率,减少产后乳房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乳房穴位按摩对产后乳房胀痛和泌乳的效果。方法:将400例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于产后进行母乳喂养常规宣教指导,实验组在此基础上于产后12~24h给予乳房穴位按摩。结果:实验组的无痛率高于对照组,无乳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产后及早进行乳房穴位按摩,配合持续有效的母乳喂养宣教指导,可预防和减轻产后乳房胀痛,促进早期乳汁分泌,增强产妇母乳喂养成功的信心,促进母婴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4.
李君敏 《新中医》2021,53(1):155-157
目的:探讨穴位按摩护理对产后乳胀及母乳喂养产生的影响.方法 :将84 例产妇依据随机分组法分为常规组和研究组,每组各42 例.常规组遵照常规流程进行乳房护理,研究组在常规乳房护理的基础上实施穴位按摩护理,对比2 组产妇产后的血清泌乳素分泌水平、泌乳始动时间、乳房肿胀程度以及产妇进行母乳喂养的概率.结果 :研究组产妇实施...  相似文献   

5.
目的:促进乳汁分泌,预防产后乳痈的发生。方法:根据乳痈的病因病机及经络输布对分娩后给予母乳喂养的产妇施加手法按摩疗法作为观察组,一般母乳喂养的产妇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产后乳房乳汁情况。结果:按摩疗法明显降低乳痈的发生率,促进泌乳(P〈0.05)。结论:手法按摩能有效预防产后乳痈发生,提高产妇母乳喂养率,减轻病人的痛苦。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乳房肿胀发生的原因,探讨相关的预防措施与护理对策。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发生产后乳房肿胀的产妇48例,对其发生肿胀的原因进行分析调查,对产妇进行健康指导,通过冷敷、按摩等方式对产妇进行护理,观察护理效果。结果:经过指导及护理后,所有产妇乳房肿胀的情况均已消失。结论:对乳房肿胀的产妇进行正确的指导,并采取相应的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缓解因肿胀带给产妇的痛苦,增加母乳喂养的成功率,降低产后乳腺炎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产后乳房肿胀多是由于产后乳汁排泄不畅 ,造成乳汁瘀积形成乳块 ,如不及时处理极易形成急性乳腺炎 ,故对其护理极其重要。预防坚持母乳喂养 ,做到与婴儿早接触 ,并让婴儿早吸吮。顺产婴儿出生后 3 0 min或剖宫产术后产妇回病房神志清醒后即予母婴接触并吸吮。指导产妇正确的哺乳姿势和方法 ,无论卧位或坐位 ,应将婴儿包被解开 ,婴儿皮肤与母亲皮肤相接触 ,达到胸贴胸、腹贴腹、婴儿下颏贴乳房 ,婴儿张口呈“鱼嘴状”含住母亲的乳头及乳晕的大部分 ,有利于婴儿吮吸。护理若发生乳汁瘀滞 ,乳房胀满 ,应采取以下护理措施 :1 .按需哺乳 ,及时排…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产后乳房按摩对初产妇乳房胀痛的治疗效果。方法:将产后出现乳房胀痛的初产妇82例采用方便采样的方法分成按摩组42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只给予产科常规护理如热敷和吸吮,按摩组除热敷和吸吮外再给予乳房按摩,观察两组产妇乳房胀痛的治疗效果。结果:按摩组乳房胀痛的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产后乳房按摩,可以促进乳汁分泌,保持乳腺管通畅,消除或减轻乳房胀痛,增强初产妇对母乳喂养的信心,提高母乳喂养率,对母婴双方均有利,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正>产后乳房胀痛是由于产后哺乳延迟或没有及时排空乳房,导致乳腺管不通而形成硬结,产妇出现乳房胀痛,触摸乳房时有坚硬感,并有明显触痛[1]。若处理不及时,常常会转化为急性乳腺炎,从而影响母乳喂养[2]。如果对肿胀的乳房护理不当,还会使产妇产生焦虑、烦躁等情绪,导致泌乳减少,间接降低母乳喂养率。为了减轻乳房胀痛产妇的痛苦,增强其母乳喂养的信心,及时有效的疏通乳腺管,是产后泌乳、缓解产后乳胀的关键,也是减少产后乳房并发症,提高母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通过乳房穴位按摩配合生物陶瓷烫熨理疗对促进排乳,减轻乳房胀痛的效果观察.方法 对60例分娩后出现乳房胀痛的初产妇予以生物陶瓷烫熨理疗后再进行乳房穴位按摩设为观察组.随机抽取60例乳房胀痛初产妇单纯进行乳房按摩为对照1组;随机抽取60例乳房胀痛初产妇单纯进行生物陶瓷烫熨理疗为对照2组.结果 观察组的产妇较对照1组、2组的产妇乳房胀痛显著减轻或消失、见效快,表现为排乳顺畅量大、产妇舒适,提高了母乳喂养成功率.此方法简便、安全、无痛苦,可在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1.
王晶 《内蒙古中医药》2014,33(33):45-45
目的:探讨手法按摩促进产后排乳的效果。方法:剖宫产、正常分娩产妇400例根据随机抽签原则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00例,对照组产妇术后回病房后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专业的乳房推拿按摩。结果:观察组产后48h与72h的泌乳充足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法按摩能促进产妇产后排乳,提高早哺乳率,促进母乳喂养成功。  相似文献   

12.
产后3d内乳房按摩预防乳房肿胀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乳房按摩预防乳房肿胀的疗效。方法按分娩时间顺序随机将200例产妇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指导观察组家属对产后3 d内产妇进行乳房按摩,对照组不予处理。结果产后4~6 d,观察组乳房肿胀现象明显减少,2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产后3 d内进行乳房按摩可减少乳房肿胀现象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产前产后宣教及产后积极的护理措施,解决乳房胀痛的护理问题。方法:对我院2013年1月到2014年12月100例产后乳房胀痛的产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00例产妇无一例发生乳腺炎,母乳喂养率达到100%。结论:通过产前产后母乳喂养及乳房护理的宣教及产后积极的护理措施,减轻产后乳房胀痛,提高母乳喂养率,增加产妇的舒适感。  相似文献   

14.
目的:在产后访视过程中,解决好母乳喂养中常见的乳房问题,可以提高母乳喂养率.方法:对我社区2008年管辖的453名产妇进行产后访视,对常见的乳房问题,如乳头扁平或凹陷、乳头皲裂、奶胀、乳腺炎等进行调查,根据产生的原因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结果:对乳头扁平或凹陷,满月后吸吮成功率96.8%;对乳头皲裂者着重纠正含接姿势,同时利用产妇自身乳汁修复创口,治愈率100%;对奶胀者进行热敷、按摩、拍打乳房,增加喂哺次数,及时排空乳房,1~2天解除率100%;对乳腺炎患者,如感染不重,应加强婴儿吸吮,尽量排空乳房,当脓肿形成后,即行切开排脓.结论:产后访视中,对母乳喂养中出现的乳房问题,采取一系列相应的处理措施,提高了母乳喂养率.  相似文献   

15.
《中成药》2014,(10)
目的观察中药塌渍法对产后泌乳和乳房胀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顺产后的初产妇5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5例,对照组产后回病房实行母婴同室、母乳喂养并给予母乳喂养技术指导和产后饮食指导;实验组除按常规护理外产后8 h开始对双侧乳房进行中药塌渍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产妇乳房泌乳时间、泌乳量、乳房胀痛程度,并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较对照组乳房泌乳量增加,乳房胀痛减轻,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塌渍治疗具有使产妇增加泌乳量,缓解产后乳房胀痛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产后乳房肿胀的原因及干预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产后乳房肿胀是产褥期普遍存在的问题,多发生于产后2~5d.乳房肿胀是由于乳房内血液、体液、乳汁堆积而成,主要表现为皮肤绷紧、局部有硬结、胀痛、怕触摸、乳头变短,甚至出现全身不适、发热等症状.由于乳房分泌的乳汁得不到及时排出或乳腺管淤塞不通,乳汁淤积成块,出现胀痛及沉重感,母亲也因疼痛而不愿喂奶,限制了母乳喂养的开展.笔者对产后乳房肿胀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给予相应的护理干预,取得了一定效果,现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院产科2009年1-12月共住院产妇2238人,其中112人因大三阳、子痫、早产、新生儿窒息、病理引产等未实行纯母乳喂养,余2126例均实行母婴同室并进行母乳喂养.  相似文献   

17.
裴晓华教授治疗急性乳腺炎常运用瓜蒌牛蒡汤加减,同时结合揉散手法排乳、艾灸和中药外敷等外治法,疗效良好。裴老师常选用桔梗作为引经药,一般用量为6 g,与方中黄芩、连翘等解表药药效相合。裴晓华老师认为急性乳腺炎的预防远大于治疗,保持乳管的通畅和良好的哺乳习惯是关键,对患者进行排空乳房、正确摆放婴儿哺乳体位以及保持乳头和乳房卫生等适当的教育,则可预防急性乳腺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乳房按摩联合穴位艾灸治疗产后缺乳的临床疗效。方法:将产后缺乳产妇1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给予母乳喂养宣教、哺乳技术指导及饮食指导。治疗组在对照组干预措施基础上,于产后12 h开始给予乳房按摩联合穴位艾灸治疗,观察两组泌乳始动时间、泌乳量、子宫复旧情况等指标及产后一般情况变化。结果:2组比较,治疗组产后乳汁分泌早,(P0.05),泌乳量分泌明显多于对照组(P0.01),子宫复旧好(P0.01)。结论:乳房按摩联合穴位艾灸可提高产妇泌乳始动时间,增加泌乳量,促进子宫复旧。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耳穴压豆联合乳房穴位按摩促进产后乳汁分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300例产妇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650例。两组产妇均给予饮食指导及正确母乳喂养指导,对照组产妇采取母婴同室、早接触、早吸吮等常规方案;观察组产妇则在常规方案基础上自产后即进行耳穴压豆联合乳房穴位按摩,观察两组产妇产后母乳喂养情况及乳汁分泌情况,检测血清泌乳素水平变化,比较乳房胀痛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产后母乳喂养及泌乳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其产后1个月母乳喂养成功率90.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7.7%,产后首次泌乳时间(13.46±3.29)h较对照组(24.07±6.52)h显著缩短,产后2d泌乳量充足率8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0.0%(P0.05);观察组患者产后血清泌乳素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产后乳房胀痛程度较对照组明显减轻(P0.05)。结论:耳穴压豆联合乳房穴位按摩促进产后乳汁分泌效果理想,利于提高产后母乳喂养的成功率,促进产妇早泌乳、多泌乳,减轻乳房胀痛,其机制与提高血清泌乳素水平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通过产后第2天采用艾灸乳腺治疗仪减轻生理性乳房胀痛和促进泌乳的效果。方法:将100例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观察组产后第2天采用艾灸乳腺治疗仪,对照组按常规母乳喂哺及乳房护理指导,比较两组产妇乳房胀痛程度及乳汁分泌量。结果:观察组产妇乳房胀痛明显轻于对照组,乳汁分泌量显著多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后第2天对产妇采用艾灸乳腺治疗仪,可以减轻生理性乳房胀痛和促进乳汁的分泌,减轻了产妇乳房胀痛的痛苦,有利于建立母乳喂养的信心,促进母乳喂养成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