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慢性乙型肝炎(CHB)是一个重要的全球公共卫生问题,估计全世界每年有一百万人死于乙型肝炎病毒(HBV)相关性肝细胞癌(HCC)和肝衰竭。在HBV感染所致的急性肝炎后6个月内,90%-95%的患者能自发性清除。只有5%-10%的患者进展到慢性阶段,  相似文献   

2.
【摘要】 目的  了解HBV病毒基因型、变异位点1762/1764和1896、X蛋白与肝细胞癌的关系,进一步探讨肝癌的发病机理,为肝癌的防治及早期诊断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采用核酸扩增荧光定量及测序法检测慢性HBV携带者、慢性乙型肝炎、乙肝肝硬化和乙肝合并肝癌患者共159例血清标本的HBV基因型及变异位点,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上述4组肝组织中X蛋白的表达情况,用半定量积分法进行结果判断。 结果  1. 在159例慢性HBV感染者中基因型B型为56例,占35.2%(56/159),基因型C型为103例,占64.8%(103/159),基因C型在ASC、CHB、LC、HCC四组中所占比例分别为44.0%(11/25),63.2%(36/57),85.7%(36/46),64.5%(20/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8.462,P=0.037)。2. 在ASC、CHB、LC、HCC四组中,基因C型HBV感染者发生BCP变异的病例数所占比例分别为36.4%(4/11),75.0%(27/36),80.6%(29/36),75.0%(15/20),发生PC变异的病例数所占比例分别为45.5%(5/11),66.7%(24/36),77.8%(28/36),70.0%(14/20),两种变异均多于基因B型感染者,除ASC组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3. X蛋白的表达,以LC组最高(阳性率71.7%),其次是HCC组(71.0%)、CHB组(59.6%)、ASC组(52.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 ASC组、CHB组、LC组和HCC组基因C型HBV感染者X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1.8%(9/11),72.2%(26/36),86.1%(31/36)和85.0%(17/20),大于基因B型感染者X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即28.6%(4/14),38.1%(8/21),20.0%(2/10),45.5%(5/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SC、CHB、LC和HCC组中X蛋白阳性表达的HBV感染者BCP变异阳性的比例分别为61.5%,73.5%,69.7%,81.8%,均高于BCP变异阴性感染者所占比例,PC变异阳性的比例分别为46.2%,67.6%,78.8%,63.6%,除了ASC组外均高于PC变异阴性感染者所占比例,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HBV基因型、变异位点1762/1764和1896、X蛋白之间存在相互关系,与肝细胞癌的发生与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3.
作者研究旨在了解HBV基因型与肝脏疾病不同进程的相关性。 方法对585例HBV感染者进行了检测,其中包括经过组织病理学证实存在慢性肝病(CLD)的258例患者和74例肝细胞癌(HCC)患者。  相似文献   

4.
我国属于乙型肝炎病毒(HBV)高流行区,人群中慢性HBV感染率高达9.09%,严重危害人民健康,带来沉重的社会和经济负担.在高达1.2亿慢性HBV感染人群中,20%~30%最终会发展为肝功能衰竭、肝硬化和肝细胞肝癌(HCC).  相似文献   

5.
感染乙肝病毒(HBV)后可以导致多种肝脏疾病,范围从急性或暴发型肝炎、慢性肝炎、肝硬化到肝细胞癌(HCC)。据估计,全世界约有3.5亿人感染了HBV,每年约有120万人死于持续性HBV感染导致的相关疾病。因此,除了常规接种乙肝疫苗以外,仍然需要采取有效的治疗方案用于防止慢性乙型肝炎发展到终末期肝病和HCC。抗病毒治疗的疗效受宿主和病毒的双方面影响。最近,HBV的基因分型受到重视,因为不同的基因型可能会使乙肝相关的慢性肝脏疾病呈现不同的病程并影响其最终的结果以及抗病毒治疗的效果。因此,对于临床肝病专家来说,进一步理解乙肝基因型及其与抗病毒治疗效果之间的关系就显得尤为重要,还有可能据此对慢性乙型肝炎病人设计出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广东地区原发性肝癌(HCC)与HBV基因型的相关性。方法2003至2005年慢性HBV感染相关肝脏疾病患者共298例,其中HCC73例,肝硬化(LC)53例,慢性乙型肝炎(CHB)91例,无症状HBV携带者(ASC)81例。采用PCR-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分析及克隆测序方法对血清HBVDNA进行基因分型,比较各组患者HBV基因型的分布及临床特征。结果298例患者基因型分布为B型142例,占47.65%;C型156例,占52.35%。HBVC基因型在HCC患者分布明显高于其他对照组(X^2=45.20,P〈0.01)。HCC组中男性比例明显高于女性;HCC和LC组平均年龄显著高于其他组。结论广东地区HBV相关性肝病HBV基因型主要为C型和B型,HBVC基因型感染可能为HCC的高危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7.
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目标、终点和策略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斯崇文 《胃肠病学》2006,11(4):193-194
慢性乙型肝炎是一种流行性、进展性传染病。全球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者约为3.5亿人,我国是HBV感染的高流行地区。根据2002年全国HBV感染者血清流行病学调查.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流行率为9.09%,约1.2亿人,其中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约为3000万人,如无正确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5年后约10%-20%可发展为肝硬化.20%-23%可发展为失代偿期肝硬化.6%~15%可发展为肝细胞性肝癌(HCC)。而5年存活率,代偿期肝硬化为55%,失代偿期肝硬化为14%。每年死于乙型肝炎相关性肝病者约30万人。此外.母亲为HBV携带者可通过垂直传播使婴儿受染,婴儿时期感染HBV者90%以上将成为慢性HBV携带者.随着年龄的增长,可反复发作肝炎.  相似文献   

8.
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是全球面临的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全世界约有20亿人曾感染HBV,其中3.5亿为慢性HBV感染者,每年约有100万人死于HBV感染所致的肝衰竭、肝硬化和原发性肝细胞癌(HCC)。根据HBeAg和抗-HBe的情况,慢性乙型肝炎(CHB)可分为HBeAg阳性CHB和HBeAg阴性CHB两种。我国HBeAg阴性CHB患者比例不断增加,HBeAg阴性CHB已成为肝病医生的重要挑战。本文就目前HBeAg阴性CHB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HBV相关性肝细胞癌(HCC)是东南亚地区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近年来香港、台湾学者通过自然史研究发明了HBV相关性HCC预测模型/危险计算器,可在一定程度上预测HCC发生的可能性。年龄、性别、HBV DNA水平和肝硬化是各个模型常用的危险因素。讨论了目前几种HBV相关性HCC预测模型的演变及其临床意义,探讨了风险计算器的优缺点,更新版REACH-B模型和LSM-HCC模型具有较好的阴性预测值,可以对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预后予以较好的推测。这些模型可被用于分层筛查HCC,同时也成为管理CHB患者新的评估工具。  相似文献   

10.
乙肝携带者分为慢性HBV携带者和非活动性HBsAg携带者。其中,对于慢性HBV携带者依据不同HBVDNA载量是否需要进行肝组织活检尚有争议。因此,本文通过对162例行肝组织活检的慢性HBV携带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将其分为高载量(≥10^5)和低载量(〈10^5)两组,对两组中〈G2分级、≥G2分级进行率的比较,以判定是否以1×10^5拷贝/ml作为进行肝组织活检的标准。同时对慢性HBV携带者HBVDNA载量与肝组织炎症坏死程度的关系进行了分析,以了解二者的相关性。[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吉英杰  张文瑾 《肝脏》2014,(10):793-796
HBV感染全球流行。全世界约有20亿人感染过 HBV,其中3.5亿为慢性 HBV感染者,每年约有100万人死于 HBV感染所致的肝衰竭、肝硬化和肝细胞癌(HCC)。我国1~59岁人群 HBsAg 携带率为7.18%[1],现估算慢性 HBV 感染者约9300万,其中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约2000万。  相似文献   

12.
郭砚梅 《肝脏》2008,13(3):272-273
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是肝细胞癌(HCC)的重要相关因素。现将我院于2005年5月2007年7月收治的有明确慢性乙型肝炎病史的HCC患者236例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3.
衣展华  丁锷  陈俊飞 《肝脏》2011,16(5):426-427
我国现有的慢性HBV感染者约9300万人,其中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约2000万例,每年约有100万人死于HBV感染所致的肝衰竭、肝硬化和原发性肝细胞癌(HCC),抗病毒治疗可控制慢性乙型肝炎(CHB)发作和疾病进展已成为共识。口服核苷(酸)类抗病毒药的研发成功为治疗CHB提供了新的武器。恩替卡韦(ETV)是最近批准新一代的抗HBV环戊基鸟嘌呤核苷类似物,在体外和动物模型中有很强的抑制HBV复制的作用,自2007年在国内上市以来,因疗效肯定、服用方便、不良反应小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应用。本研究采用恩替卡韦治疗HBeAg阳性CHB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刘彦威  郭西萍 《肝脏》2011,16(1):84-85
我国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是肝癌的首要致病因素,HBV负荷和活跃复制与肝细胞癌(HCC)的发生密切相关[1-2]。近年来嗜酒人群增多,慢性乙型肝炎伴发酒精性肝病的发病率亦呈上升趋势。本文探讨嗜酒、HBV病毒感染对促发肝细胞癌主要危险因素,综合分析其协同作用,为临床提供预防策略。  相似文献   

15.
史太阳  吕其军 《山东医药》2010,50(49):116-116
乙肝病毒(HBV)持续感染相关疾病包括HBsAg携带者(ASC)、慢性HBV携带者(HBV-C)、慢性肝炎(CHB)、肝硬化(HBV-LC)和肝细胞癌(HBV-HCC)。既往认为HBV基因模板仅在感染肝细胞核内呈超螺旋共价闭合环状DNA(cccDNA)。随着分子生物学诊断技术的不断进步,不少研究发现血清中亦存在cccDNA。目前,血清cccDNA的来源及其与HBV持续感染临床表现的关系尚不十分清楚。  相似文献   

16.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树突状细胞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世界约有3.5亿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virus,HBV)携带者,而我国是乙型肝炎的高发区,约有1.2亿HBV携带者,因此慢性HBV感染是当前我们急需解决的难题。新近的研究表明,乙型肝炎患者的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表型和功能的缺陷可导致患者体内T、B淋巴细胞耐受,继而导致HBV感染的慢性化。目前对DC应用于乙型肝炎的基础理论及实验研究已经取得惊人的进展,成为研究慢性乙型肝炎免疫学发病机制的前沿领域。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与白细胞介素18(IL-18)的相关性,探讨HBV对IL-18浓度的影响。方法:收集217例乙肝患者资料和血样,分为急性乙型肝炎(AHB)组;慢性乙型肝炎(CHB)组;肝纤维化(LC)组;肝癌(HCC)组;对照组为116例健康体检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血清IL-18水平,同时检测乙肝病毒5项、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水平。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与健康对照组相比,IL-18水平在HBV患者显著升高(P〈0.05);IL-18水平在各组HBV患者中的水平比较为:HCC〉LC〉AHB〉CHB,HCC组和LC组IL-18的水平均较CHB组高(P〈0.05),而IL-18水平在AHB组和CHB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BV与IL-18密切相关,IL-18可作为HBV诊断和疗效监测的新指标。  相似文献   

18.
据好医生网12月27日报道(原载J Gastroenterol Hepatol 2007,22(7):1098),慢性乙肝病毒(HBV)感染是引起肝细胞癌(HCC)最主要的原因之一,但其具体的分子机制尚未明确。既往研究表明,pre-S基因缺失突变可造成慢性HBV感染的不同病毒复制状态且与疾病进展有关。  相似文献   

19.
[摘要] HBV是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HCC)最重要的危险因素,而HBV再激活很可能加快HCC的发生发展。了解HBV再激活的影响因素对HCC的治疗和预后有重要意义。本文对HCC不同治疗方案对HBV再激活的影响展开综述。  相似文献   

20.
乙型肝炎病毒(HBV)及丙型肝炎病毒(HCV)的慢性感染是肝细胞癌(HCC)的主要致病原因。全球约有3亿5千万人为HBV的慢性感染者;HCV慢性感染者则有2亿人。全球每年约有50万人死于乙型肝炎引起的HCC,另有25万人死于丙型肝炎引起的HCC。乙型肝炎慢性感染者,其血中HBV DNA及ALT持续处于高水平是HCC最重要的预测因子。其他的危险因子还包括HBV C基因型、HBV基础核心促进子A1762T/G1764A双突变、男性、老年、肝癌家族史、酗酒习惯、以及与HCV或人类免疫不全病毒的合并感染等。根据REVEAL-HBV研究的资料,我们发展出简单易用的列线图,可利用非侵入性的临床特征准确地预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发生HCC的风险。丙型肝炎慢性感染患者发生HCC最重要的预测因子包括高血中HCV RNA水平、高ALT水平、HCV基因型以及老年等。REVEAL-HCV研究案例中,与HCV RNA水平低于检测范围且低ALT水平者相比,HCV RNA可测得、高ALT水平且感染第一型病毒的案例具有最高的HCC发生风险,其多变项调整后的风险比值(95%CI)为21.87(5.09~93.95),这些发现对于慢性丙型肝炎的临床处置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