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干酪性上颌窦炎,可出现与上颌窦癌相似的临床表现,可因鼻塞、血性涕或窦壁骨质破坏吸收,并向周围组织浸润而被误诊为上颌窦恶性肿瘤。我科自1989年至1999年共收治干酪性上颌窦炎20例,误诊为上颌窦癌5例,误诊率为25%,为减少误诊,现简要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1本组20例中,男性16例,女性4例,年龄34~65岁,均为单侧发病,其中误诊为上颌窦癌5例,男性4例,女性1例,误诊病例表现为鼻塞、流脓涕及血性涕,2例有面颊部不适,胀痛或麻木感,1例面颊部隆起。鼻粘膜充血肿胀,患侧中道脓涕、臭味,2例鼻…  相似文献   

2.
干酪性上颌窦炎与上颌窦癌的CT鉴别诊断(摘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干酪性上颌窦炎与上颌窦癌的CT鉴别诊断(摘要)翟立杰,赵力干酪性上颌窦炎可出现与上颌窦癌相似的临床症状,CT扫描可有骨质破坏并向周围组织浸润。因此,二者的鉴别诊断十分重要。我院自1993年3月于1994年3月间共收治6例CT诊断为上颌窦癌,而经手术探...  相似文献   

3.
传统的柯—陆氏手术治愈率仅60%左右。1995~1997年,我院对36例上颌窦根治术的操作步骤做了几点改进,临床效果满意,手术治愈率达94.4%,有效率达100%,特予报道。1 临床资料36例中,男24例,女12例。年龄9~46岁,平均21岁。上颌窦炎19人(52.8%),上颌窦炎合并上颌窦息肉12人(33.3%),上颌窦炎合并鼻息肉3人(8.3%),上颌窦粘液囊肿2人(5.6%)。全部患者均行上颌窦根治手术,其中3例联合鼻息肉摘除术。2 手术方法在传统的上颌窦根治术操作步骤中作以下几点改进:①…  相似文献   

4.
上颌窦胆脂瘤4例报告单连贵,谷京城于1976~1991年共收治上颌窦胆脂瘤病4例,男2例,女2例;年龄25~55岁,平均40.2岁。其主要临床表现为鼻塞,流脓涕有臭味,常伴头痛或牙痛;局部检查可见鼻腔外侧壁外凸,粘膜充血,常有息肉样改变;X线平片显示...  相似文献   

5.
上颌窦出血坏死性息肉34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上颌窦出血坏死性息肉是发生于上颌窦,以出血坏死为特征的息肉或粘膜慢性炎症。由于其病变隐匿,临床症状和影象学检查又类似于上颌窦恶性肿瘤,一开始就明确诊断较为困难,因此临床工作中,常有将其误诊为恶性肿瘤者。为进一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探讨有效的诊断和治疗方法,现对我院自1984年以来收治的34例上颌窦出血坏死性息肉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34例中,男19例,女15例;年龄15~74岁,平均41.2岁。病程1周~4个月。34例均为单侧发病,因鼻出血或涕中带血就诊者21例,因鼻塞就诊者16例,…  相似文献   

6.
铜绿假单胞菌致上颌窦炎一例甘政民,李少华1993年2月,我们诊治1例铜绿假单胞菌致上颌窦炎病人。因此种病人少见,报告如下。患者,女,53岁。患慢性上颌窦炎多年,常鼻塞、头昏、睡眠差,流少量淡绿色稀脓涕。1992年12月行上颌窦穿刺冲洗治疗,当时症状有...  相似文献   

7.
单连贵  谷京城 《耳鼻咽喉》1994,1(4):207-207
于1976~1991年共收治上颈窦胆脂瘤病4例.男2例,女2例,年龄25~55岁,平均40.2岁。其主要临床表现为鼻塞.流脓涕有臭味,常伴头痛或牙痛;局部检查可见鼻腔外侧壁外凸,粘膜充血.常有息肉样改变;X线平片显示窦腔扩大,或有骨质破坏,窦腔呈均匀密度增高。该4例均局麻下行上颌窦根治术,见窦腔扩大,腔内有干酪样物质,窦壁有骨质吸收.以上壁及前壁为著。  相似文献   

8.
上颌窦非常见肿瘤七例报告黄方我科自1984~1995年共收治原发性上颌窦肿瘤84例。其中7例为非常见的特殊类型肿瘤。为给临床积累资料,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7例中,男1例,女6例;年龄9个月~74岁。左侧4例;右侧3例。良性肿瘤4例,恶性肿瘤3例。其诊...  相似文献   

9.
牙齿病变引起上颌窦炎症已众所周知,相反,上颌窦病变导致牙齿病变报道极少。文章报道5例,男4例,女1例。其中因急性上颌窦炎所致牙齿病变2例,术后性上颌囊肿引起3例。2例上颌窦炎保守治疗未改善,牙齿病变又引起反复继发性上颌窦炎,治疗上颌窦柯-陆氏手术1例,经鼻内窥镜下手术1例。3例术后性囊肿牙齿病变,1例柯-陆氏手术引流,2例经鼻内窥镜下手术引流。5例牙齿病变均发生于上颌第一磨牙或第二磨牙,口内所见牙冠部无病变,出现持续顽固性牙齿和颊部疼痛,病牙叩痛。治疗上5例病牙全部拔除。肉眼所见由急性上颌窦炎引…  相似文献   

10.
我科自1996年回月~2000年6月采取鼻窦内窥镜手术和传统的柯一陆手术联合进路(双径路)治疗上颌窦真菌病25例,并与同期单纯性鼻窦内窥镜手术(单径路)治疗17例,进行对比观察,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42例病例中,男24例,女18例;年龄31~77岁,平均年龄42.4岁;左侧14例,右侧28例,侵及同侧筛窦18例;病程3~25年,其中合并糖尿病6例,2例有长期服糖皮质激素史,5例长期不规则服用抗生素2~8年,涕中带血或回吸涕血27例,鼻塞21例,单纯脓涕10例,…  相似文献   

11.
我科自1993年10月以来,将液氮冷冻疗法应用在中耳癌和上颌窦癌手术中,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1材料和方法用一只干燥热水瓶装满液氮,一个漏斗。备术中使用。7例中男6例,女1例年龄36~60岁;中耳癌2例,上颌窦癌5例,2例中耳癌均因左耳流血性分泌物,伴顽固性持续性头痛及1例出现患侧面瘫入院,病程3~6个月。病理均为中度分化鳞状上皮细胞癌。5例上颌窦癌3例左侧,2例右侧,均因鼻腔一侧进行性阻塞加重,血涕、头痛持续性加重,眼外突,复视等状症入院,病理诊断为未分化癌4例,大圆细胞癌1例,CT检查…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对5例上颌窦曲菌病病理及临床特点进行阐述,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报告5例上颌窦曲菌病的临床表现及病理学特征。结果 5例上颌窦曲菌病临床初诊均误诊为慢性上颌窦炎,后经CT与病理学检查确诊。结论凡中年以上有原因不明的涕血、头痛,在排除恶性肿瘤的基础上,应疑有曲菌病的可能。若涕血及冲洗液中混有碎屑、黑褐色颗粒及痂皮或干酪样物,应及时送病检。病理医师除认真观察常规切片外,还需作霉菌检查。  相似文献   

13.
例1患者女,37岁,鼻塞头疼,流黄涕伴自觉性鼻臭2年,加重半年。瓦氏位片示左上颌窦密度增高,窦腔云白状,左中鼻道少许脓性分泌物,中鼻甲肿大,鼻通气不畅。于1998年4月1日以慢性上颌窦炎收入院手术治疗。以抗生素治疗准备后施行Caldwell-Luc术。术中可见窦腔大量脓性分泌物,色黄白、稀  相似文献   

14.
例1 男,64岁,以右鼻塞伴脓血涕4~5年于2000年12月1日入院。CT示右上颌窦占位性病变,内侧壁破坏。检查:右鼻腔可见干酪样物,血糖正常,诊断为坏死性上颌窦炎。在局部麻醉下行右上颌窦根治术,见窦内充满黄褐色干酪样坏死物及真菌斑块,外侧壁,上、下壁骨壁完整。术后病理PAS染色( ),真菌培养毛霉菌生长,  相似文献   

15.
鼻窦炎口服液治疗慢性鼻窦炎67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慢性鼻窦炎为耳鼻咽喉科常见多发病,常以手术治疗,疗效尚不够理想。笔者自1997年以来应用鼻窦炎口服液治疗慢性鼻窦炎67例,收到满意疗效,现将观察结果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组病例均为本科门诊及住院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7例,男29例,女38例;年龄7~69岁,平均28.5岁;双上颌窦炎25例,双上颌窦双筛窦炎10例,单侧上颌窦炎14例,1例上颌窦同侧筛窦炎16例,双上颌窦筛窦额窦炎2例;病程3个月~8年,平均14个月。对照组60例,男38例,女22例;年龄6~65岁,平均27岁;双上颌窦炎…  相似文献   

16.
病例为哈尔滨铁路中心医院1994年8月至12月间,行内窥镜鼻窦手术的患者18例,上颌窦腔内均为干酪样物。全部病例术前均接受了鼻内窥镜检查和鼻窦冠状位CT扫描。诊断为干酪性上颌窦炎。我们在行中鼻道上颌窦开窗的同时,行下鼻道钻孔,经金属套管插入各种角度的鼻窦内窥镜观察窦腔,然后用自制的软管吸引头分次吸出上颌窦干酪样物,窦内注入抗炎药物,经套管留置引流管,术后冲洗窦腔,收到良好效果。术后随访l~4个月,鼻腔均无脓性分泌物,头痛头昏症状明显减轻。经下鼻道钻孔处理干酪性上颌窦炎体会(摘要)@孟晋$哈尔滨铁路中心医院耳鼻咽…  相似文献   

17.
我科1996~1998年对100例上颌窦疾病患者作B超诊断,并与CT诊断进行比较,借以探讨B超检查对上颌窦疾患的诊断价值。1临床资料100例中,男58例,女42例;年龄9~76(平均40)岁。采用HP8500GP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和SIEMENSSI400型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3.5MHz。其中31例行瓦氏位X线摄片,69例行CT扫描;49例行上颌窦穿刺,8例行上颌窦手术探查、鼻内窥镜检查及病理活检,以作对照。2结果上颌窦炎74例中,急性者5例声像图表现为窦内低回声区、窦壁粘膜增厚、毛糙,部分…  相似文献   

18.
曲霉菌性上颌窦炎(摘要)陈黎忠,杨国庆,陈文弦1994~1996年共治疗曲霉菌性上颌窦炎11例,男6例,女5例。平均年龄39岁(30~48岁)。临床主要表现鼻阻,流脓涕(80%),涕中带血,或反复少量鼻衄(70%),有些诉流咖啡色脓性鼻涕,伴有头痛或...  相似文献   

19.
鼻窦真菌病1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郭洁波  苏振忠 《耳鼻咽喉》1999,6(3):135-137
总结我院1992 ̄1998年收治鼻窦真菌病10例,认为鼻窦真菌病的主要临床特征是:(1)单个侧鼻窦受累,尤其是上颌窦;(2)单侧头痛,鼻塞,脓血涕或鼻腔干酪样物;(3)CT扫描常见鼻腔鼻窦有软组织块影或钙化斑;(4)鼻腔鼻窦有阻塞因素存在,柯-陆氏手术是本病的主要治疗手段,而鼻内窦镜手术在清理筛窦或蝶窦病变组织及术后窦腔护理有明显的优点。  相似文献   

20.
上颌窦真菌病发病趋势初步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杨华  倪道凤 《耳鼻咽喉》2000,7(1):14-16
目的:探讨上颌窦真菌病的发病趋势。方法:复习总结1984~1988提及1994~1998年各5年间在我院行上颌窦根治术的住院患者上颌窦真菌病的发病情况。结果:统计结果发现184~1988年间,真菌性上颌窦炎病例占上颌窦根治术病例的15.79%,性别比例为男,女=1.2,男性平均年龄为60.5岁,女性平均年龄2为54.25岁;1994~1998年间,真菌性上颌窦炎病例占上颌窦根治术病例的28.5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