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刘燕 《华夏医学》2000,13(4):476-477
老年人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简称SAH)临床表现不典型,容易误诊。为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和诊断水平,现将我院1988年1月至1998年12月收治的32例老年人SAH与同期59岁以下48例SAH对比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老年组32例,其中男20例,女12例;年龄60~69岁22例,70~81岁10例。对照组48例,其中男32例,女16例;年龄20~30岁7例,31~40岁19例,41~59岁22例。1.2 发病诱因 有情绪激动、用力排便、咳嗽、饮酒后、抬重物等,老年组有诱因25例,占78.1%;对照组有诱因35例,占72.9%,两组无显著差异(P>0.05)。1.3 临床表现与体征 见表1。表1…  相似文献   

2.
<正> 蛛网膜下腔出血主要是由于颅内动脉瘤和动静脉畸形破裂引起,其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吸烟或使用可卡因和妊娠 等。蛛网膜下腔出血多见于妇女,好发年龄40~70岁人群,症状特点是剧烈头痛、恶心呕吐,约半数以上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最近我科连续收治了3名患者,均为中老年妇女,总结对3名患者的护理过程,将观察和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  相似文献   

3.
蛛网膜下腔出血主要是由于颅内血管的先天性动脉瘤、动静脉畸形、高血压动脉硬化性动脉瘤等因素引起血管破裂,血液流入蛛网膜下腔所致.其临床特点是起病急、再出血率高、并发症多、病死率高[1-2].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入院后给予降颅压、稳血压、止血、解痉、预防感染,如果及时了解病情的变化和出现的并发症,并且能进行及时的治疗和护理对提高患者的治愈率和生活质量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王晶敏 《中外医疗》2009,28(35):143-143
对12例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护理,提出:加强心理护理,绝对卧床休息,密切观察生命体征,药物在治疗中的观察及护理,保持大便通畅,皮肤护理及做好出院指导等提高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疗效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5.
蛛网膜下腔出血是指脑表面血管破裂血液进入蛛网膜下腔,或脑实质出血血液穿破脑组织进入脑室及蛛网膜下腔。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原因:①颅内动脉瘤,40~60岁好发。②动静脉血管畸形,20~30岁好发。以上为主要原因,还有高血压动脉硬化、血液病、烟雾病、脑外伤等次要原因,诱发因素有高血压、排便用力、咳嗽、抬举重物、情绪激动等等。患者常因大量出血、再出血和并发血管痉挛而死亡。做好急性期护理对制止出血或减少复发、缓解血管痉挛、改善预后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现将其观察及护理体会汇报如下:  相似文献   

6.
周荣 《中外医疗》2009,28(34):153-153
目的总结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病人的护理要点,降低病人的致死致残率。方法对2004年7月至2009年7月收治的58例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病人的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8例存活率100%。结论加强基础护理、防治并发症是蛛网膜下腔出血治愈护理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蛛网膜下腔出血,是指脑血管破裂出血,血液流入蛛网膜下腔。蛛网膜下腔出血不是单一的疾病,而是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临床表现之一。根据出血的原因将蛛网膜下腔出血分为自发性和外伤性2种。本文讨论的是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其常见的出血原因为颅内动脉瘤和脑血管畸形。临床特点是起病急,再出血率高,并发症多,死亡率高。  相似文献   

8.
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为神经内科常见的危重脑血管病之一,占脑卒中的10%~15%[1],是主要由于脑血管畸形、先天性动脉瘤破裂,血液进入蛛网膜下腔所致的综合征。由于此病起病急,病情重,易引发再出血,且绝对卧床时间较长,病死率较高,患者极易出现种种不良心理反应,影响患者的顺利康复。因此,对SAH患者的心理护理极为重要。现对我科2006年10月—2009年10月收住的22例SAH患者的心理护理情况进行分析探讨,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分析总结60 岁以上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32 例,占同期收治SAH 的48 % ,病死率59 .4 % 。大多数病人仅有轻度头痛,意识障碍随年龄增长而明显增多,出现并发症较多,病死率较高。对60 岁以上患者,除典型病例外,凡突然发病,主诉头痛者,有不同程度意识障碍,无肢体瘫痪,虽无典型SAH 三联征,也应考虑发病可能。及时头颅CT 检查可减少误诊率,积极治疗并发症可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10.
常晓杰 《中外医疗》2011,30(23):153-153
总结22例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临床护理体会,应细心观察病情,及时做好沟通,为患者实施有效的护理,预防并发症,提高治愈率。通过实施正确而有效的护理不仅可以提高治愈率,还可直接影响到患者治愈后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1.
裴淑君 《基层医学论坛》2013,(12):1616-1617
蛛网膜下腔出血是神经内科最常见的急症之一,主要是由于颅内血管的先天性动脉瘤、动静脉畸形、高血压动脉硬化性动脉瘤等因素引起血管破裂,血液流入蛛网膜下腔所致,其临床特点是起病急、再出血率高、并发症多、病死率高[1]。  相似文献   

12.
王音萍 《中外医疗》2012,31(19):128-128
目的探讨自发性蛛网膜片下腔出血的护理方法及体会,总结相关的护理经验。方法对我院2010年1月.2011年7月收治的80例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通过对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全方位护理,69例患者,其中显效50例,占72.5%;有效16例,占23.2%;无效3例,占4.3%;总有效率为95.7%。结论通过实施正确有效的护理措施不仅可以提高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治愈率,还可直接影响到患者治愈后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3.
蛛网膜下腔出血是脑卒中病人危重症之一,引起蛛例膜下腔出血的原因主要为先天性颅内动脉瘤及动静脉畸形的破裂,两者合计占全部病例的50%-80%。且易并发血管痉挛、再出血、蛛网膜粘连及脑积水。因此,应尽早行脑血管造影、明确诊断及早手术根治;同时应密切观察病情变化,积极采取有力的护理措施,确保患者安全度过危险期。  相似文献   

14.
我科自2000年2月~2004年12月共收治老年人蛛网膜下腔出血(SAH)56例,男36例,女20例,年龄60~68岁,均排除外伤及其它疾病所致。剧烈头痛、恶心、呕吐、脑膜刺激征阳性为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典型症状,但老年人不具备上述症状,意识障碍较重,继发偏瘫较常见,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1绝  相似文献   

15.
16.
老年人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丁广胜 《中外医疗》2008,27(9):72-72
目的 探讨老年人自出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特点,减少误诊.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收治的3例老年人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临床情况.结果 3例患者临床表现及体征均不典型,通过腰椎穿刺取得血性脑脊液得以确诊.结论 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出现头痛、头晕、呕吐、眩晕、意识障碍等一项或两项状态时,即使无典型的头疼、呕吐、脑膜刺激征也应考虑蛛网膜下腔出血可能,及时行CT扫描和脑脊液检查,可以避免误诊.  相似文献   

17.
18.
蛛网膜下腔出血是指颅内血管破裂,血液流入蛛网膜下腔所致。多由脑血管畸形及动脉瘤或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等多种因素引起,是神经内科常见疾病。现将近年来收治该病患者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9.
我科自1984~1998年共收治400例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患,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李彦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2,(21):2676-2678
<正>蛛网膜下腔出血,无论在临床医疗或是在法医检案中都极其常见,涉案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甄别,尤其是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和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鉴别诊断,对于涉案事(案)件的定性,乃至最终处理都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