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脑室铸型出血发病率低,但无论原发性还是继发性,因累及全脑室系统,造成急性脑脊液(csf)循环障碍,所以临床表现重,预后差。传统的内、外科治疗方法死亡率达75-100%。我科自1998-2003年采用双侧侧脑室外引流加尿激酶灌注治疗全脑室铸型出血18例,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全脑室系统铸型出血的治疗方法,评价其治疗效果及护理。方法:对16例全脑室铸型出血患者采用双侧侧脑室外引流及脑室内灌注尿激酶和腰大池持续引流脑脊液净化治疗。结果:11例存活,5例死亡。10例6个月后随访结果,4例恢复良好,4例轻瘫,2例重瘫。结论:这种综合疗法操作容易,尤其适合于全脑室铸形出血的患者。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侧脑室外引流及脑脊液净化治疗全脑室铸型出血的围手术期治疗措施。方法:46例在局麻下行侧脑室前角穿刺术,术后4~6h观察引流管无新鲜出血后,将尿激酶1~2万U用0.9%氯化钠注射液(生理盐水)稀释至4ml注入脑室系统。结果:死亡16例,重残9例,中残8例,良好13例。结论:早期脑室外引流,加强脑脊液置换过程中引流管的管理,对围手术期并发症监护得当,可明显降低全脑室铸型出血患者病死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全脑室系统铸型出血的治疗方法,评价其治疗效果.方法 对21例全脑室铸型出血患者采用双侧侧脑室外引流术,脑室内灌注尿激酶治疗及腰穿释放脑脊液.结果 21例中18例治愈好转,3例死亡.18例随访6~15个月,13例恢复良好,3例轻瘫,2例重瘫.结论 双侧侧脑室引流及尿激酶灌洗疗法治疗脑室内铸型出血操作容易,可取得较为理想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5.
胡全军  宫彬  赵虎威 《医学综述》2013,19(5):937-938
目的探讨腰大池持续引流配合双侧脑室外引流治疗脑室铸型出血的疗效。方法对彬县县医院36例脑室铸型出血患者采用双侧侧脑室外引流术和腰大池持续引流治疗,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经过治疗后,27例存活,9例死亡。随访3~6个月后按Glasgow结果评分(GOS)对患者进行评价:优良14例,轻残8例,重残3例,植物状态2例。结论腰大池持续引流配合双侧脑室外引流治疗脑室铸型出血,操作简便,疗效确切,是救治脑室铸型出血患者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
全脑室出血铸型的病例,随着颅脑CT及MRI的出现,诊断亦越来越明确,但传统的治疗方法死亡率高达75%~100%。自2000年以来,我们应用细孔钻颅双侧脑室额角穿刺外引流及脑室内灌注尿激酶溶解血凝块治疗36例脑室出血铸型患者,取得满意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双侧侧脑室外引流,尿激酶灌注结合各阶段辨证使用中药治疗全脑室铸型的疗效及应用价值。方法对28例全脑室铸型患者行双侧侧脑室置管外引流,尿激酶灌注冲洗,重症期静滴醒脑静注射液及康复期静滴复方丹参注射液等治疗,观察疗效。结果经2~15月随访,ADL1:12例,ADL2:8例,ADL3:2例,ADL4:2例,死亡3例,放弃治疗1例。结论双侧侧脑室外引流,尿激酶灌注与中医方法相结合是救治全脑室铸型出血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微创侧脑室引流加腰穿脑脊液置换治疗脑室铸型出血的疗效。方法对20例脑室铸型出血患者采用双侧或单侧脑室引流配合腰穿脑脊液置换,观察其疗效。结果恢复良好8例,需人照顾8例,植物生存1例,死亡3例,存活病例无脑积水发生。结论该方法可以明显降低脑室铸型出血的死亡率,迅速清除脑室系统及蛛网膜下腔的积血,加快脑脊液的正常化,减少脑积水等并发症。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微创侧脑室引流加腰穿脑脊液置换治疗脑室铸型出血的疗效. 方法 对20例脑室铸型出血患者采用双侧或单侧脑室引流配合腰穿脑脊液置换,观察其疗效.结果 恢复良好8例,需人照顾8例,植物生存1例,死亡3例,存活病例无脑积水发生. 结论该方法可以明显降低脑室铸型出血的死亡率,迅速清除脑室系统及蛛网膜下腔的积血,加快脑脊液的正常化,减少脑积水等并发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侧脑室外引流联合Ommaya囊治疗脑室出血伴铸型的相关问题。方法:对52例自发性脑室出血患者行侧脑室外引流+Ommaya囊置入术,术后尿激酶灌注进行纤溶治疗以及多次Ommaya囊穿刺外引流。结果:本组恢复良好24例,中残18例,重残5例,死亡5例。结论:早期侧脑室外引流联合Ommaya囊治疗重度脑室出血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双侧枕角穿刺引流加腰穿脑脊液置换治疗急性丘脑出血全脑室铸型的疗效观察。方法用YL-1型穿刺粉碎针,经双侧额角侧脑室穿刺引流治疗急性丘脑出血全脑室铸型患者30例(对照组),经双侧枕角侧脑室穿刺引流治疗急性丘脑出血全脑室铸型患者30例(治疗组),分别对每组患者意识清醒恢复、脑室血肿清除时间,近远期生活活动能力情况死亡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双侧枕角侧脑室穿刺加腰穿脑脊液置换治疗组,意识清醒快、脑室血肿清除时间短,日常生活能力高,死亡率低并发症少(P0.05)。结论双侧枕角侧脑室穿刺引流加腰穿脑脊液置换是治疗急性丘脑出血脑室铸型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12.
脑室穿刺加腰大池持续外引流术治疗脑室铸型出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吉亚军  高阳  陈卫伟  龚筱倩  陈茂刚 《河北医学》2005,11(12):1099-1101
目的:观察微创脑室穿刺引流加腰大池持续外引流术治疗脑室铸型出血的疗效.方法:对31例脑室铸型出血患者采用双侧或单侧脑室引流配合腰大池持续外引流,观察其疗效.结果:本组病人死亡3例(9.67%),存活病人无脑积水发生.结论:该方法可以明显降低脑室铸型出血的死亡率,迅速清除脑室系统及蛛网膜下腔的积血,加快脑脊液正常化,减少脑积水等并发症.  相似文献   

13.
贺广明  胡超  茆康成  王庆忠 《吉林医学》2013,(32):6781-6782
目的:探讨治疗全脑室铸型出血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21例全脑室铸型出血患者行双侧侧脑室外引流术及脑室内灌注尿激酶治疗。结果:18例存活,其中恢复良好3例,轻残6例,重残6例,植物状态3例,死亡3例。结论:双侧侧脑室外引流及脑室内灌注尿激酶是一种治疗全脑室铸型出血的有效方法,可提高脑室出血患者的生存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侧脑室并腰大池外引流治疗自发性脑室出血铸型的方法和疗效.方法 将自发性脑室出血铸型23例为观察组,行侧脑室加腰大池外引流;单纯行双侧脑室外引流23例为对照组.两组均用尿激酶溶解血块引流,术后随访1~3个月,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的日常生活能力(ADL)评级,Ⅰ级4例,Ⅱ级6例,Ⅲ级5例,Ⅳ级...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双侧侧脑室外引流及腰穿逆行冲洗治疗高血压性全脑室铸型出血的疗效。方法将2005年1月至2010年6月收治的20例高血压性全脑室铸型出血患者随机分成2组:实验组10例行双侧侧脑室外引流加腰穿逆行冲洗,对照组10例单行双侧侧脑室外引流。观察脑室内血肿清除时间并评定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脑室内血肿清除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5.20±2.16)dvs(7.80±2.22)d,P〈0.05〕。治疗4周后按《脑卒中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进行评分,实验组评分明显少于对照组〔(21.60±12.18)vs(32.20±10.42)分,P〈0.05〕。实验组恢复良好3例,中度残疾2例,重度残疾3例,植物状态1例,死亡1例;对照组恢复良好1例,中度残疾2例,重度残疾2例,植物状态3例,死亡2例。结论双侧侧脑室外引流联合腰穿逆行冲洗,能显著改善高血压性全脑室铸型出血患者的预后,是治疗高血压性全脑室铸型出血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自 2 0 0 1年 5月以来 ,我们采用脑室外引流加尿激酶纤溶治疗重度脑室出血 1 3例 ,与以往单纯脑室外引流及神经内科保守药物治疗重度脑室出血相比较 ,其效果良好 ,大大降低了残死率 ,明显改善了重度脑室出血患者的预后。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本组男性 8例 ,女性 5例 ,年龄 4 1 -73岁 ,平均 5 6 .4岁 ,既往高血压病史明确者 8例。人院检查 :深昏迷 2例 ,中度昏迷 3例 ,浅昏迷 3例 ,嗜睡2例 ,清醒 2例。1 .2 颅脑 CT所见 原发脑室出血 3例 ,基底节出血破入脑室形成双侧脑室铸型 2例 ,基底节出血破入脑室形成单例脑室铸型 3例 ,丘…  相似文献   

17.
李松年  徐育智 《微创医学》2013,8(2):210-211
高血压脑室出血铸型是发病急骤、病情凶险的特殊高血压脑出血类型.随着外科手术引流的干预,防治了急性脑积水、颅内高压,甚至脑疝的发生,降低了死亡率,但如果脑室内的积血引流不够及时、有效,将致使脑室系统临近脑深部及中线重要结构受压损害,死亡率仍高达60% ~90%[1],预后较差.我院2006年4月至2011年3月共收治高血压脑室出血铸型患者51例,采用侧脑室多靶点及腰大池穿刺引流,并辅以尿激酶脑室内注入灌洗治疗,疗效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重型脑室出血由于积血形成脑室铸型或出现急性梗阻性脑积水,病情危重,死亡率高。2001年1月~2005年6月共治疗30例脑室出血重型患者,均采用YL-I型一次性颅内血肿粉碎并穿刺针行双侧脑室额角穿刺引流,并行腰大池引流,脑室内注入尿激酶溶解血块治疗,取得较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近几年来,我们采用双侧脑室引流结合腰穿脑脊液置换治疗脑室出血铸型病人40例,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病人均来自1997-2000年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住院病人.治疗组40例,男25例,女15例;年龄39~63岁,平均年龄(54.2±10.5)岁;另选择1989-1994年间收治的脑室出血铸型患者30例作为对照组,均经脑CT检查确诊.治疗组中临床表现为意识昏迷者30例,意识清楚者10例.对照组中意识昏迷者16例,意识模糊者4例,意识清楚者10例.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  相似文献   

20.
全脑室出血铸型患者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评价开颅脑室内血肿清除术联合脑室外引流治疗全脑室铸型出血的效果。方法:回顾对比分析行开颅脑室内血肿清除术联合脑室外引流治疗全脑室铸型出血患者62例和侧脑室穿刺外引流治疗全脑室铸型出血患者58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死亡率:脑室外引流组为34.9%,开颅手术组为14.8%,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CS计分:5分以下者两组间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8分者两组间死亡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raeb评分:11~12分者死亡率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8~10分者两组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随访结果分析,生存患者的预后情况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开颅脑室内血肿清除联合脑室外引流术治疗全脑室铸型出血效果好,可降低死亡率和并发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