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老年性痴呆与血管性痴呆脑电图的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索脑电图(EEG)对老年痴呆诊断和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对113例阿尔茨海默病(AD)和87例血管性痴呆(VD)的脑电图进行对比分析。结果:AD阳性率82.30%,VD89.66%,EEG异常与病期和疾呆严重度有关,与年龄无关,这在VD表现较为明显,而且VD可有局灶性改变。结论:EEG可作为AD和VD的鉴别参考,并对鉴别痴呆与假性痴呆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阿尔茨海默病(AD)与血管性痴呆(VD)定量脑电图(EEG)波频差异,慢、快波比例与AD、VD认知能力的关系。方法将30例AD患者、30例VD患者与30例正常老年人行EEG功率谱分析及视觉EEG评分。功率谱按频率分:δ(0.8~4.0 Hz)、θ(4.0~7.8 Hz)、α(7.8~12.8 Hz)、β(13.0~20.0 Hz),以(δ+θ)/(α+β)值作为观察评估指标进行比较。对3组全脑、额叶、颞叶、顶叶、枕叶、中央、左额叶、左颞叶、左顶叶、左枕叶、左中央、右额叶、右颞叶、右顶叶、右枕叶及右中央的(δ+θ)/(α+β)值及视觉EEG评分进行比较。将AD、VD患者的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和(δ+θ)/(α+β)值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AD组在全脑、额叶、颞叶、顶叶、枕叶、中央、左额叶、左颞叶、左顶叶、左枕叶、左中央、右额叶、右颞叶、右顶叶、右枕叶、右中央的(δ+θ)/(α+β)值及视觉EEG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D组除右颞叶及右中央,其余各观察区域的(δ+θ)/(α+β)值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D组的视觉EEG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D组与VD组各观察区域(δ+θ)/(α+β)值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VD组除枕叶,其余观察区域左额叶、左颞叶、左顶叶及左中央(δ+θ)/(α+β)值高于右侧对称部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D组、对照组各观察区域的左右对称部位(δ+θ)/(α+β)值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D、VD组MMSE评分、视觉EEG评分与各区域(δ+θ)/(α+β)值呈负相关(P<0.05)。结论定量脑电图作为一种客观、量化的脑功能检测手段,有助于AD、VD早期诊断、鉴别诊断及病情监测,对AD、VD患者认知能力评估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3.
老年性痴呆与血管性痴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相似文献   

4.
老年性痴呆的患病率随年龄的增加呈指数级增长,严重影响老年人及其亲属的精神卫生状况.因此,其诊断、治疗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痴呆的病因较多,最常见为阿尔茨海默病(Alzhei me rs'disease,AD)和血管性疾呆(Vascular dementia,VD).临床上二者的鉴别较为困难, 本研究通过对老年AD、VD患者进行颅多普勒超声(Transcranial Doppler ,TCD)、脑电图( Electroencephalogram,EEG)、脑地形图(Brain Electrical Activity Map,BEAM)检查,以探讨其对AD、VD的诊断与鉴别诊断的价值.  相似文献   

5.
老年性痴呆与血管性痴呆的智能障碍对比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对老年性痴呆和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特点主要是智能障碍进行对比分析,旨在提高对二者的鉴别。方法:应用长谷川氏痴呆评定量表检查法、简易精神状态检查法(MMSE)、Kohs立方体组合测验(Kohs测验)检查法,对48例老年性痴呆患者,54例血管性痴呆患者和30例无智能障碍的正常患者进行检测。结果:在长谷川痴呆量表评分方面.血管性痴呆组在总分和远期记忆方面的得分远高于老年性痴呆组;而且血管性痴呆组和老年性痴呆组在总分上均低于正常对照组。MMSE测试结果表明,正常对照组的得分高于老年痴呆组和血管性痴呆组,而血管性痴呆组得分高于老年性痴呆组。Kohs测验结果表明,正常对照组得分高于老年痴呆组和血管性痴呆组;而老年痴呆组和血管性痴呆组得分无显著差异。结论:血管性痴呆者早期仅表现近记忆障碍,远记忆相对保持较好,随病程的增加,远记忆能力逐渐丧失,智能衰退呈渐进性加重。而老年性痴呆早期就表现出远近记忆障碍,智能衰退呈现出一种缓慢的进展过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脑电图(EEG)在血管性痴呆(VD)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分析102例VD患者的EEG结果,并与MMSE评分进行比较。结果102例中有95例EEG异常,表现为α节律变慢,指数减少,混有不规则低波幅θ波与慢的α波相交替出现,部分严重的VD患者的EEG表现为各导联均出现低中波幅θ波及(或)混合性θ波和δ波,有慢波呈阵发性发放。结论EEG改变能比较客观地反映VD患者脑功能水平和损害程度,对VD的早期诊断有价值  相似文献   

7.
老年性痴呆与血管性痴呆智能障碍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8.
为探讨102例脑血管性痴呆脑电图(EEG)改变特征,采用日本光电公司生产6514型14导脑电图机进行常规描记。结果,EEG异常率为97。06%,并以广泛性异常为主。认为痴呆程度越重EEG改变越明显,EEG改变还与脑血管病的病灶性质、数量及部位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患者的脑电图(electroencephalograph,EEG)变化,为EEG在VD早期诊断提供依据.方法:分析96例VD患者的EEG,同时与简易智能量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评分进行比较.结果:96例中...  相似文献   

10.
目的血管性痴呆和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脑MRI对比分析。方法本文选取我院于2014年01月-2015年05月收治的各35例血管性痴呆和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对所有患者全部实施脑部MRI扫描诊断,进一步对其扫描诊断的MRI图像加以分析探讨,对比两组患者的海马体积测量值大小、LA分级情况以及影像学结果。结果血管性痴呆组患者的海马体积平均为(4.80±0.27)立方厘米,阿尔茨海默病组患者的海马体积平均为(4.44±0.24)立方厘米,两组结果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LA分级情况结果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血管性痴呆和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脑部MRI图像存在较大的差异,需要结合临床治疗和诊断过程加以有效鉴别和诊断。  相似文献   

11.
阿尔茨海默病和血管性痴呆精神行为症状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比较阿尔茨海默病 (AD)和血管性痴呆 (VD)的精神行为症状。方法采用简易痴呆筛选量表 (MMSE)、汉密尔顿抑郁量表 (HAMD)、Sandoz老年临床评定量表 (SCAG )、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Nuremberg老年问卷 (NAI)和哈金斯基缺血指数 (HIS)对阿尔茨海默病 15 7例及血管性痴呆 15 0例进行测试。结果两组患者有不同程度的精神行为症状 ,情绪症状多见 ,AD组患者中有情绪症状79 .6% ,VD组出现情绪症状 86 0 % ,两组患者出现多项情绪症状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VD患者出现更多的情绪症状。结论AD和VD患者精神行为症状发生率高 ,应予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2.
Alzheimer病与血管性痴呆临床特点的对照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 比较Alzheimer病(AD)与血管性痴呆(VD)的临床特点。方法 通过详细收集临床资料,并用痴呆严重程度临床评定量表(CDR)、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定,对38例AD与30例VD患者的发病情况、行为精神症状特点、认知功能、日常生活能力等进行比较。结果 VD患者多急性发病、呈阶梯性病程、伴有高血压和卒中史;AD患者脑电图改变主要是双额叶及双枕叶的节律改变,以θ波及δ波为主要活动,而VD患者以不对称为主要表现;抑郁、焦虑、欣快的发生率VD患者明显高于AD患者,而幻觉、妄想、饮食障碍则明显低于AD患者;时间定向、地点定向、物体命名评分AD患者明显低于VD患者,而图形描述评分高于VD患者;AD和VD患者存在着躯体生活、工具使用能力下降的不平衡,VD患者躯体生活能力下降更明显。结论 AD与VD患者的临床特点不同,发病基础、行为精神症状、认知功能、智能障碍、日常生活能力的评价及CT和脑电图的检查等对痴呆的诊断与鉴别诊断均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事件相关电位对阿尔茨海默病(AD)的脑血管性痴呆(VD)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检测了25例AD患者,24例VD患者和22名正常老年人(NC)的事件相关电位。结果:VD组命令信号后负变化(PINV)出现率增多(VD组79%,NC组32%,X2值10.47,P<0.01),与NC组相比,VD组CNV早成分M1,晚成分M2潜伏期延长,反应时间延迟,且与其认知功能评定(MMSE评分)相关。VD组早成分M1波幅下降(P<0.01),与NC相比,AD组和VD组P300均有多指标变异,且为同一方向即潜伏期延迟和波幅下降,但变异程度AD组更趋明显,与VD组相比,AD组在Ca区域,靶P2,N2潜伏期上延迟,靶P2波幅一降,结论:这些改变与其认知功能评定(MMSE评分)相关,分析P300的不同成分可能对鉴别AD和VD类型有意义。ERP是评定老年痴呆如患者大脑综合功能的辅助工具之一,在临床上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与血管性痴呆(vascuiar dementia,Va D)患者合并症的差异。方法:收集46例老年期痴呆患者,分为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组(AD组)22例,血管性痴呆患者组(Va D组)24例,了解两组患者的合并症发生率,并进行分析。结果:高血压的发生率在Va D组患者显著高于AD组,而糖尿病、冠心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高脂血症、贫血的发生率,在两组患者之间均无显著差异。结论:高血压可能在Va D患者的病程中起重要作用,糖尿病、冠心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高脂血症、贫血患者伴随着部分AD和Va D的发生、发展过程,对各种因素的干预,可能对老年期痴呆患者的防治和预后均有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老年性痴呆(AD)和血管性痴呆(VD)患者睡眠障碍的特点及相关性。方法:对31例AD患者和30例VD患者采用阿森斯(Athens)失眠量表调查评分及临床资料比较分析。对研究对象进行筛选分组。从8个方面详细记录睡眠情况,按量表现规定进行评定。结果:AD患者和VD患者总体睡眠状况比较有显著性差异(t=2.251,P<0.05)。睡眠状况各因子比较,在总睡眠质量、白天情绪、白天思睡等3个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早醒、白天身体功能方面,两者有极显著差异(P<0.01)。在入睡时间、夜间苏醒、总睡眠时间等两者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AD患者和VD患者都有睡眠障碍,AD患者在早醒、白天身体功能、夜间苏醒、总睡眠时间等方面都比VD患者差,而VD患者在入睡时间上比AD患者明显延迟。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祛风通窍方对VD大鼠血液流变学及海马CAl区神经元细胞变化影响。方法:SD大鼠90只,假手术组12只,余78只经2次Morris水迷宫筛选符合要求的VD大鼠60只,随机分为模型组、尼莫地平组(西药组)、祛风通窍方高、中、低剂量组,每组12只。双侧颈总动脉永久性结扎法(2-VO)制备VD模型。流变快测仪检测血液流变学指标,电镜观察海马神经元细胞变化。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液流变学、神经元细胞变化、细胞凋亡指数(AI)明显升高(P〈0.05);西药组、祛风通窍方高、中剂量组神经元细胞超微结构有效改善,AI及血液流变学指标与模型组比较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祛风通窍方能改善血液流变学,有效减轻VD大鼠神经元损伤,抑制神经元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血管性痴呆(VD)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的关系。方法将研究对象分为VD组(50例),非痴呆脑梗死组(50例)和同龄对照组(48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三组患者的Hcy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VD患者血浆Hcy水平显著高于同龄对照组(P〈0.01)和非痴呆脑梗死组(P〈0.05)。结论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是血管性痴呆发病的一个新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阿尔兹海默病与血管性痴呆的诊断方法和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06~2010年收治的阿尔兹海默病和血管性痴呆患者,观察比较其诊断指标和治疗效果。结果:AD和VaD患者MMSE-R评分无显著差异;AD组和VaD组脑电图异常率有统计学意义(P〈0.01),AD组脑电图异常率低于VaD组;AD与VaD组患者血浆Hcy、VitB12和ChE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D组与VaD组认知功能、记忆功能和社会行为能力改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aD组改善均好于AD组。结论:通过临床症状和生化检查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鉴别AD和VaD患者,同时针对二者不同的病因和发病机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有一定的效果,值得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19.
血管性痴呆的中医实验研究近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简称VD)的中医实验研究模型主要有4血管阻断法、颈内动脉注射微小栓子法、插线法、大脑中动脉闭塞法、双侧颈总动脉结扎法、双侧颈总动脉缺血再灌注颈总动脉反复夹闭并降血压法、高脂血症大鼠反复脑缺血再灌注法等;研究观察指标主要集中在中医药对VD模型大、小鼠的行为学,皮质、海马区组织形态学,脑血流量、脑内物质代谢的影响等领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