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目的观察天麦消渴片与二甲双胍缓释片联合门冬胰岛素30治疗新诊断老年T2DM患者的疗效。方法将新诊断老年T2DM患者83例分为对照组41例和治疗组42例,对照组予口服二甲双胍缓释片联合门冬胰岛素30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天麦消渴片,疗程12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各项指标。结果治疗组治疗后SBP、FPG、2hPG、HbA1c、TG、TC、胰岛素用量和血糖达标时间较对照组低[(138.0±11.0)vs(143.0±9.0)mmHg;(6.4±0.9)vs(8.0±1.2)mmol/L;(6.6±1.0)vs(8.3±1.2)mmol/L;(6.4±0.5)%vs(7.5±0.6)%;(3.04±1.03)vs(3.10±1.10)mmol/L;(6.04±1.13)vs(6.15±1.32)mmol/L;(22.0±2.0)vs(26.0±4.0)U;(8.5±2.0)vs(10.0±1.8)d,P<0.05]。两组均无严重低血糖事件发生。结论天麦消渴片与二甲双胍缓释片联合门冬胰岛素30治疗可有效降低新诊断老年T2DM患者SBP、FPG、2hPG、HbA1c、TG和TC水平,且胰岛素用量少,血糖达标时间短,无严重低血糖事件发生。 相似文献
2.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20,(4)
目的观察天麦消渴片配合耳穴压籽治疗新发肥胖型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5例新发肥胖型2型糖尿病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盐酸二甲双胍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天麦消渴片配合耳穴压籽治疗。治疗3个月后,观察临床症状、瘦素、糖化血红蛋白、血糖及胰岛素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95.0%与65.7%,P0.05)。治疗后,两组体质指数、瘦素、胰岛素抵抗、三酰甘油和糖化血红蛋白较治疗前均降低(P0.05),且治疗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天麦消渴片配合耳穴压籽治疗新发肥胖型2型糖尿病病人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3.
血糖控制对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及胰岛素敏感性的影响 总被引:42,自引:0,他引:42
目的 观察2型糖尿病血糖控制前后胰岛β细胞功能及胰岛素敏感性变化。方法 2型糖尿病血糖控制未达标者,检查β细胞功能及胰岛素敏感性。以胰岛素耐量试验(ITT)中KITT表示胰岛素抵抗程度;以标准馒头餐试验中30min内C肽曲线下面积(AUCCP30)及120min内C肽曲线下面积(AUCCP120)分别反映葡萄糖刺激的胰岛素分泌第一时相变化及总量;以精氨酸刺激试验中急性C肽反应(ACRARG)反映非葡萄糖刺激的胰岛素分泌功能。然后控制血糖,随访督导3个月以上,复查空腹血糖,餐后血糖,HbA1c并重复上述检测。结果 30例进入研究,20例完成,研究结束时,随血糖控制改善,β细胞功能指标AUCCP30,AUCCP120,ACRARG均升高,血清空腹胰岛素原(PI)及与C肽比例下降,胰岛素抵抗程度减轻,差异均有显著性。结论 血糖控制可改善胰岛β细胞葡萄糖刺激的及非葡萄糖刺激的胰岛素分泌功能,减少PI分泌绝对及相对数量。血糖控制可改善胰岛素敏感性。 相似文献
4.
《糖尿病新世界》2016,(6)
目的分析天麦消渴片及吡格列酮片两种方案治疗2型糖尿病效价比,以期为临床应用提供证据。方法将2012年2月—2015年6月在该院门诊就诊的171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86例,对照组85例,两组予饮食控制、适当运动,治疗组给予天麦消渴片、对照组给予吡格列酮片,一个月为1个疗程,连续服用3个疗程。于治疗前后观察两组临床症状,检查血常规、空腹血糖、餐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肝肾功能及心电图,监测用药过程中药物相关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治疗3个疗程后进行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86例中显效45例(52.3%),有效36例(41.9%),无效5例(5.8%),总有效率为94.2%;对照组85例中显效37例(43.5%),有效31例(36.5%),无效17例(20.0%),总有效率为80.0%。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成本-效果分析显示治疗组单位治疗效果所花费用较对照组低0.73元。结论天麦消渴片及吡格列酮片治疗2型糖尿病这两种方案中,天麦消渴片临床疗效高,成本低,是经济合理的药物。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甘精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及胰岛素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2年1月—2023年4月漳州市第五医院收治的170例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85例。对照组给予甘精胰岛素治疗;观察组给予甘精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治疗。对两组患者的血糖指标、胰岛素指标、胰岛素用量、血糖恢复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 两组治疗前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胰岛素(Fasting Insulin, FINS)、餐后2 h胰岛素(2-Hour Post Meal Insulin, 2hINS)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观察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均低于对照组,FINS、2 hINS水平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胰岛素用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血糖恢复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甘精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对2型糖尿病患者具有明显效果,可改善胰岛素功能,减少胰岛素用药,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究早期胰岛素强化治疗方案在2型糖尿病(T2DM)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8年4月—2020年4月收治的108例T2DM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依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对照组(n=54)与观察组(n=54),对照组均采用阶梯式治疗,观察组则实施早期胰岛素强化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糖水平、胰岛功能、脂质...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胰岛素治疗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疗效及对血糖控制的影响.方法 从该院2018年11月—2019年10月期间收治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中随机抽取91例,按照治疗方案的差异进行分组,对照组44例实施常规的饮食运动疗法,观察组47例则加用胰岛素治疗.将两组的血糖水平、胰岛功能指标、母婴结局进行比对.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 相似文献
8.
《中国老年学杂志》2017,(6)
目的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T2DM)患者糖化血红蛋白(Hb A1c)水平与血糖及胰岛素敏感性的关系。方法 150例老年T2DM患者根据Hb A1c水平不同分为Ⅰ组(4.0%~7.0%)41例、Ⅱ组(7.1%~8.0%)35例、Ⅲ组(8.1%~9.0%)39例及Ⅳ组(9.1%~10.0%)35例,同时随机从该院体检中心选择同期健康者40例作为对照组;所有受试者均进行馒头餐糖耐量试验与胰岛素释放试验,检测各组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Hb A1c、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 FPG)、空腹胰岛素(FIns)、餐后2 h胰岛素(2 h FIns),并用稳态模型(Homa Model)公式评估胰岛素细胞功能指数(HOMA-β)与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采用胰岛素敏感指数(ISI)评估胰岛素敏感性;通过Spearman相关分析Hb A1c水平与上述指标的相关性。结果Ⅰ、Ⅱ、Ⅲ、Ⅳ组的Hb A1c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Hb A1c水平越高,对应的病程越长,Ⅲ、Ⅳ组病程显著长于Ⅰ、Ⅱ组(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Ⅲ、Ⅳ组的TG水平显著高于Ⅰ、Ⅱ组,TC、TG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Ⅰ、Ⅱ、Ⅲ、Ⅳ组FPG、2 h FPG、FIns及HOMA-IR显著高于对照组,HOMA-β与ISI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Ⅰ组2 h FIns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而Ⅱ、Ⅲ、Ⅳ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Ⅲ、Ⅳ组的FPG、2 h FPG、FIns显著高于Ⅰ、Ⅱ组,2 h FIns、HOMA-β与ISI显著低于Ⅰ、Ⅱ组(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而Ⅰ、Ⅱ、Ⅲ、Ⅳ组HOMA-I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相关性分析显示,T2DM患者的Hb A1c水平与FPG、2 h FPG呈显著正相关(r=0.674、0.766,P<0.05),与FIns、HOMA-β及ISI呈显著负相关(r=-0.571、-0.430、-0.513,P<0.05)。结论老年T2DM患者的Hb A1c水平与血糖及胰岛素敏感性存在密切关系,Hb A1c水平越高,血糖越高,而胰岛素敏感性越低,胰岛β细胞分泌能力越弱。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甘精胰岛素对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糖水平、24h波动幅度的影响及安全性。方法将同期收治的50例T2DM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分别采用甘精胰岛素及中性低精蛋白锌人胰岛素作为基础治疗药物。治疗前及治疗达标(空腹血糖〈7.0mmol/L)后第2天检测患者空腹、三餐后2h和睡前血糖,计算24h血糖标准差、极差(血糖最高值和最低值之差),记录低血糖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后24h血糖标准差和极差均显著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01);两组低血糖发生率无显著差异。结论 甘精胰岛素可降低T2DM患者血糖水平及24h血糖波动幅度,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甘精胰岛素对血糖控制不良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T2DM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A组皮下注射甘精胰岛素,B组皮下注射诺和锐30,两组疗程均为12周。治疗前后检测两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血糖波动程度,观察其低血糖发生率。结果在血糖控制方面,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A组的血糖波动程度、低血糖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P均〈0.05)。结论对血糖控制不良T2DM患者,甘精胰岛素与诺和锐30的降糖疗效相当,但前者的血糖波动程度及低血糖发生率明显低于后者,可提高患者的顺应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不同血糖水平的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服用那格列奈后胰岛素分泌及动态血糖变化,为临床决策提供依据.方法 入选2007年7月至2009年6月在佛山中医院内分泌科就诊的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36例,男18例,女18例,年龄(44±3)岁.根据空腹血糖水平分为A组(空腹血糖5.0~6.9 mmol/L)、B组(空腹血糖7.0~8.9 mmo/L)、C组(空腹血糖9.0~11.1 mmol/L),每组各12例.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胰岛素释放试验后3 d内开始持续血糖监测,24 h后行那格列奈-口服葡萄糖耐量-胰岛素释放试验(NAT-OGTF-IRT),NAT-OGTY-IRT及之后每餐前10 min 口服那格列奈120 mg.监测服用那格列奈前后胰岛素分泌及动态血糖变化.计算糖负荷后30 min胰岛素和葡萄糖增加的比值(ΔI30/ΔG30)、24 h血糖波动幅度、24 h血糖达标时间.组内治疗前后计量资料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结果 口服那格列奈后,与C组相比,A组、B组糖负荷后ΔI30/ΔG30的增量显著增加[分别为(9.6±2.1)、(5.2±1.7)vs(0.6±0.4)U/mol,F=7.431,P<0.01].与持续血糖监测第1天比较,服用那格列奈第3天A组、B组、C组24h血糖波动幅度均明显下降[分别为(4.9±1.5)mmol/L vs(10.5±2.1)mmol/L、(4.9±1.6)mmol/L vs(10.2±1.9)mmol/L、(8.6±1.6)mmol/L vs(10.4±2.2)mmol/L,t值分别为10.827、10.307、5.377,P<0.01];与C组比较,A组、B组血糖波动幅度下降更为明显(F=24.950,P<0.01).A组、B组患者24 h血糖达标时间显著延长[分别为(16.5±1.2)h vs(21.3±0.4)h、(11.3±1.6)h vs(17.7±1.2)h,t值分别为-12.782、-11.296,P<0.01],C组无显著变化.结论 那格列奈通过促进早期胰岛素分泌显著减少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波动,延长血糖达标时间,该药对空腹血糖相对较低的2型糖尿病患者更为有效. 相似文献
12.
2型糖尿病患者血脂异常极为常见。有研究发现,2型糖尿病家系中一级亲同胞在发生明显糖耐量异常前已存在甘油三酯(TG)、胆固醇(CH)、低密度脂蛋白(LDL)水平升高和高密度脂蛋白(HDL)水平下降,并认为这与一级亲中胰岛素水平升高有关。为此,自2001年始,我们对2型糖尿病合并有高脂血症患者及单纯高脂血症患者进行降脂治疗,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选择2型糖尿病伴高脂血症患者(糖尿病组)35例(均符合WHO诊断标准),男23例,女12例,年龄45~72岁;单纯高脂血症患者(单纯高脂组)30例,男18例,女12例,年龄 相似文献
13.
选取2016年8月~2017年8月T_2DM患者130例,随机平分为对照组阿卡波糖及普通胰岛素,观察组在阿卡波糖基础上增加甘精胰岛素。结果观察组FBG、HbA_(1c)、Homa-IR水平均低于对照组,Homa-β水平高于对照组,血糖达标时间短于对照组,低血糖发生次数以及胰岛素日用量均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均未见药物不良反应。结论甘精胰岛素可更有效控制血糖水平,提高胰岛功能,同时减少低血糖事件发生。 相似文献
14.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6,(16)
目的观察天麦消渴片与二甲双弧缓释片联合门冬胰岛素30治疗新诊断老年T2DM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2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拾的新诊断老年T2DM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配的原则将其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采用二甲双弧缓释片联合门冬胰岛素30给予对照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天麦消渴片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后TG、SBP、TC、Hb A1c、FPG、2h PG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胰岛素用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同时血糖达标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新诊断的老年T2DM患者采用天麦消渴片与二甲双弧缓释片联合门冬胰岛素30治疗,能有效降低新诊断的老年T2DM患者TG(甘油三酯)、SBP(收缩压)、TC(血清总胆固醇)、Hb A1c(糖化血红蛋白)、FPG(空腹血糖)、2h PG(餐后2小时血糖)水平,降低了血糖达标时间,用时减少了胰岛素的使用剂量。 相似文献
15.
《糖尿病新世界》2019,(20)
目的观察DPP-4抑制剂对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波动影响。方法将该院2017年1月—2018年3月收治的96例2型糖尿病患者纳入该次研究,运用信封法将其分为联合治疗组与单一治疗组,单一治疗组采用胰岛素进行治疗,而联合治疗组则在胰岛素治疗基础上联合西格列汀进行治疗,分析两组患者血糖波动情况、治疗效果、低血糖发生率。结果使用DPP-4抑制剂(西格列汀)的联合治疗组患者的日内血糖波动较单一治疗组更小,治疗有效率更高、低血糖发生率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2型糖尿病患者的治疗中使用DPP-4抑制剂可有效减轻患者血糖波动,降低患者低血糖发生率及提高治疗有效率,具有临床推广运用的价值。 相似文献
16.
《中国老年学杂志》2017,(21)
目的观察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对初诊2型糖尿病(T2DM)患者长期血糖控制的影响。方法随访216例接受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的初诊T2DM患者,至强化治疗后12个月、24个月、36个月末,分别观察脱药率、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 A1c)、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胰岛素分泌指数(HOMA-IS)的变化趋势。结果 216例T2DM患者接受胰岛素强化治疗后的12个月、24个月、36个月时,仅靠饮食、运动保持血糖平稳的患者例数分别是116例(71.6%)、61例(54.9%)、22例(37.3%);脱药组与未脱药组比较,脱药组强化治疗后HOMA-IR、HOMA-IS改善更加显著(均P<0.01)。结论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可改善初诊T2DM患者胰岛功能,β细胞功能得到较好恢复的初诊T2DM患者血糖获得长期缓解的可能性较大。 相似文献
17.
普伐他汀对2型糖尿病高脂血症及胰岛素敏感性指数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们观察了普伐他汀对2型糖尿病高脂血症及胰岛素敏感性指数的影响,现报道如下:一、对象与方法1.对象:为1996年8月~1998年3月在本院门诊或住院治疗的2型糖尿病伴高脂血症的患者,共38例,男21例,女17例,年龄(59.3±6.9)岁,体重指数(...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德谷胰岛素治疗对空腹血糖、体质量指数及血糖波动的作用.方法 以2019年10月—2020年10月在该院治疗的80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患者40例,应用门冬胰岛素30注射液治疗,实验组患者40例,应用德谷胰岛素治疗,以患者血糖水平、体质量情况... 相似文献
19.
20.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甘精胰岛素联合格列美脲治疗对其血糖水平产生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17年5月—2018年5月73例该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依照患者应用治疗方式的差异分为单一治疗组(n=35)与联合治疗组(n=38),单一治疗组患者采用格列美脲口服治疗,联合治疗组患者采用格列美脲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空腹血糖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2.097 2,P=0.062 9),餐后2 h血糖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927 5,P=0.062 9),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t=1.4327,P=0.102 6),治疗后联合治疗组患者空腹血糖值低于单一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9.021 1,P=0.010 5),餐后2 h血糖值低于单一治疗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t=1.492 9,P=0.026 0),糖化血红蛋白水平较单一治疗组患者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5.002 6,P=0.020 4)。联合治疗组与单一治疗组2组患者用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872 0,P=0.069 2),联合治疗组共计4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10.53%,单一治疗组共计4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11.4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甘精胰岛素联合格列美脲治疗能够取得理想的降糖效果,同时具有较高的应用安全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