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患者视网膜病变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12年6月—2013年6月期间入该院进行治疗糖尿病患者180例,将其按照有无出现视网膜病变分为有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DR)与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NDR),其中DR组人数为100例,NDR组人数为80例。对比两组糖尿病患者的数据,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视网膜病变的危险因素。结果DR组与NDR组患者基本资料与血压可以获知DR组患者的LDL-C以及尿微量白蛋白与NDR组患者相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DL-C升高以及尿微量白蛋白升高是糖尿病患者出现视网膜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与血清视黄醇蛋白4水平的相关性,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临床治疗提供借鉴和经验。方法选取该院2016年6—12月收治的180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上述所有对象进行生化指标检查,采取葡萄糖对研究对象行耐量试验,在患者未行散瞳的情况下进行眼底拍照,辨别是否出现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现视网膜异常再进行散瞳操作,采取眼底镜方式进行检查。根据检查结果的不同,将患者分为无视网膜病变组(对照组)、糖尿病背景视网膜病变组(实验组)和糖尿病增殖性视网膜病变组(观察组),所有患者进行空腹采血,使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进行血清视黄醇蛋白4水平检测。结果血清视黄醇蛋白4的水平与胰岛素抵抗指数、尿微量白蛋白和空腹胰岛素指标呈正相关,与高密度脂蛋白呈负相关。同时,对照组患者与实验组患者的血清视黄醇蛋白4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患者的血清视黄醇蛋白4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与血清视黄醇蛋白4水平密切相关,并且与增殖型视网膜病变有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尿微量蛋白在糖尿病肾脏早期病变中的诊断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4月~2015年5月收治的糖尿病肾脏早期病变患者4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作为研究组;并从同期健康检验人员中抽选40名,将其作为对照组,检测两组的尿微量蛋白,比对阳性率。结果研究组的空腹血糖、尿微量蛋白水平高于对照组,尿微量蛋白阳性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检测糖尿病肾脏早期病变患者的尿微量蛋白,对于评估病情、早期治疗来说,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4.
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导致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危险因素,并对其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202例2型糖尿病患者,眼底镜观察视网膜变化,并检测HbAlc,24小时尿白蛋白定量,甘油三脂、总胆固醇,测量收缩压,舒张压.结果 202例患者中有84例合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患病率为41.6%.在DR组中,尿白蛋白总量>30 mg/24 h的2型糖尿病病例有42例,占DR组总数的67.86%;非DR组中,尿白蛋白总量>30 mg/24 h的2型糖尿病病例有20例,占非DR组总数的16.95%.通过对两组数据的数值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DR组和非DR组中,收缩压,'病程,糖化血红蛋白等危险因素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对两组的24小时尿白蛋白定量进行非参数检验,结果显示两组的24小时尿白蛋白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将上述可疑危险因素纳入Spearman相关分析,其中收缩压,病程,糖化血红蛋白及24小时尿白蛋白量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有明显的相关性(P<0.05).结论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生及其严重程度与病程、糖化血红蛋白和血压有关,其中病程长短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生影响最大,是决定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生发展的关键因素,24小时尿白蛋白总量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严重程度具有平行关系.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分析老年2型糖尿病并发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方法选取该院2014年1月—2014年7月期间收治的30例2型糖尿病并发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同期再选取30例单纯2型糖尿病的患者作为参照,并将两组患者命名为康复组和对照组。同时对两组患者进行计算体质指数、血清抵抗素、超敏c反应蛋白、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以及腰臀围比检测,并将对两者患者的检测结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检测的结果对比与对照组,其病程、舒张压、血清抵抗素、收缩压以及超敏c反应蛋白等均比对照组的升高,但计算体质指数、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以及腰臀围比等均没有明显的差异。因此,可知病程、收缩压、舒张压、超敏c反应蛋白以及血清抵抗素是致使2型糖尿病患者心血管疾病病变的危险因素。结论致使2型糖尿病并发心血管疾病病变的因素较多,对2型糖尿病并发心血管疾病患者进行早期的干预和对危险因素进行监控,可以有效控制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和病变。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与糖尿病肾病(DN)的相关性及危险因素。方法选取该院2015年8月—2017年7月期间眼科及内分泌科收治的284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实验室检查资料,并按照眼底照相、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检查结果将所有患者分成无视网膜病变组、非增殖性视网膜病变组、增殖性视网膜病变组3组;按照肾脏受损程度,并以尿微量蛋白(ALB)排泄水平将所有患者分成无尿蛋白组、微量尿蛋白组及临床尿蛋白组3组。对比分析各组患者的临床及生化指标,探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与糖尿病肾病的相关性。结果根据视网膜病变分组的3组之间的糖尿病肾病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受损程度加重,糖尿病肾病也逐渐加重,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与糖尿病肾病间呈正相关性。结论由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与糖尿病肾病在病变程度上存在正相关性,因此临床通过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能够预测肾功能受损程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患病率及其发生、发展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4年4月—2016年2月在该院内分泌科住院且行眼底照相的2型糖尿病患者175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合并有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分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DR)80例,非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DR组)95例,分别比较年龄、病程、身高、体重、血压、计算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尿素氮、肌酐、甘油三酯、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24 h尿蛋白等生化指标两组间比较,DR的危险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其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关系。结果 175例DM患者中,DR组80例(45.7%),DR中增值性糖尿病患者5例(6.25%),NDR组95例(54.3%)。两组病例之间性别、BMI、FPG、HbAlc、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舒张压、空腹血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R组病程、甘油三酯、血肌酐、血尿素氮、24 h尿蛋白、年龄、收缩压与NDR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0.02、0.028、0.016、0.03、0.013、0.023,P0.05)。所得结果通过非条件Logistic回归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证实:糖尿病病程为糖尿病患者中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OR=1.25,P0.005)。结论 DR的发生多种因素有关,其中病程是其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2月间该院收治的糖尿病患者211例,按照2003年国际分期标准分为无明显病变组(NDR)112例,轻、中、重度非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NPDR)83例,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PDR)16例。记录患者的一般资料,眼底检查情况,血糖、血脂等实验室检查指标、肾功能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NPDR、PDR发生率均随病程增加而明显提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NDR、NPDR、PDR患者的病程、糖尿病起病年龄、空腹血糖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NPDR组患者空腹血糖水平明显高于NDR组患者,NDR组与PDR组、NPDR组与PDR组患者空腹血糖水平之间无明显差异。NDR、NPDR、PDR患者肾功能损伤情况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病程、高血糖、肾功能损伤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长期控制患者血糖、定期进行肾功能和眼科检查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有关的危险因素。方法 分析住院治疗的541例2型糖尿病患者与有关DR的危险因素。结果 (1)541例2型糖尿病患者中有153例(28.28%)合并有不同程度DR;(2)年龄、病程、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收缩压、血浆胰岛素水平、胰岛素分泌指数和尿微量白蛋血排泄率(UAER)与DR发病有关;(3)I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UAER和病程为两个独立且具有预报DR作用的变量。结论 众多因素与DR发生有关,其中UAER和病程是两个最重耍的DR危险因素,且UAER具有早期预报DR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解糖尿病足(DF)合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危险因素。方法 132例DF患者根据是否合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分组,合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再根据是否存在增殖性视网膜病变分组。比较组间资料,明确DF合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及发生增殖性视网膜病变的危险因素。结果存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者96例,与非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比较,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具有年龄更小、糖尿病病程更长的特点(P0.01、P0.001),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更高(P0.05),空腹C肽(Cps)、血清白蛋白(Alb)、红细胞计数(RBC)、血红蛋白(Hgb)更低(P0.05),脑梗死患病率更高(P0.05)。回归分析显示糖尿病病程(OR=1.091,95%CI为1.025~1.162)为DF合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年龄(OR=0.909,95%CI为0.861~0.906)为保护因素。糖尿病病程对DF合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预测能力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为0.658(95%CI为0.556~0.760,P0.01),当糖尿病病程取最佳临界值11.5年时,其预测DF合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敏感性为53.10%,特异性为80.60%,准确性为60.60%。96例合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DF患者中39例为增殖性视网膜病变,与非增殖性视网膜病变组比较,增殖性视网膜病变组的糖尿病病程更长(P0.05),重型DF比例、截肢率更高(P0.05、P0.01),Alb、RBC、Hgb更低(P0.05、P0.01)。回归分析显示糖尿病病程(OR=1.062,95%CI为1.003~1.125)为DF合并增殖性视网膜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糖尿病病程对DF合并增殖性视网膜病变预测能力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681(95%CI为0.567~0.795,P0.01),当糖尿病病程取最佳临界值16.5年时,其预测DF合并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灵敏感度为53.80%,特异性为82.50%,准确性为70.83%。结论糖尿病病程为DF合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F合并增殖性视网膜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糖尿病病程大于11.5年的DF患者合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风险明显升高。糖尿病病程大于16.5年的DF患者合并增殖性视网膜病变的风险明显升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尿微量蛋白检测在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中的应用及其意义。方法将2013年12月—2014年12月在该院内分泌科治疗的50例糖尿病肾病早期患者作为观察组,将同期50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尿微量蛋白定量检测结果及其阳性率。结果观察组空腹血糖、尿微量蛋白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尿微量蛋白阳性率也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尿微量蛋白检测在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中作用明显,对本病的早期治疗及病情评估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别就冠心病合并糖尿病与单纯冠心病患者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并对患者的临床特点进行概述。方法选择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100例(设立为研究组),选择时间段在2016年4月—2017年7月,同期选择单纯冠心病患者100例(设立为对照组),对组间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患者的病程、尿微量白蛋白、DBP、TC等指标数据中,研究组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主要以研究组的数据指标更高;经过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发现,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的主要危险因素有:吸烟史、尿微量白蛋白、病程、TG、TC、DBP、HCy指标。结论吸烟史、尿微量白蛋白、病程、TG、TC、DBP、HCy指标是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与并发症发生率之间存在关联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与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变化及其与微血管病变的关系。方法选择2型糖尿病患者81例,按患者的尿白蛋白排泄率分为早期肾病组41例和临床肾病组40例。同时行眼底镜检查分为背景性视网膜病变组58例和增殖性视网膜病变组23例。正常对照组30例。均检测其血清hsCRP、oxLDL、血脂、糖化血红蛋白(HbAlc)、尿微量白蛋白(MAU)、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水平等,并进行各项指标之间的相关分析。结果糖尿病患者血清oxLDL和hsCRP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人,临床肾病组显著高于早期肾病组,增殖性视网膜病变组显著高于背景性视网膜病变组。hsCRP与oxLDL水平正相关(r=0.4023,0.0005)。结论高水平的oxLDL和hsCRP对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发生发展均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临床和仪器等检查,综合分析诊断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探讨其临床特点与发病相关危险因素的变化。方法:筛选434例2型糖尿病患者,收集其一般临床数据,如病史、身高、体重、血压、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PPG)、空腹血浆胰岛素(FIns)水平和血脂指标等,结合神经传导速度(NCV)、定量感觉检查(QST)(包括温度觉、振动觉、触觉和痛觉)结果,将其分为有或非糖尿病神经病变组,统计分析神经病变发病情况以及与这些指标的关系。结果:入选糖尿病患者的NCV检查异常率为52.3%,QST异常为62.9%,综合分析结果异常为63.6%,随着年龄和糖尿病病程的增长,神经病变的发生率增加;神经病变组的年龄、糖尿病病程、糖尿病家族史、吸烟史、饮酒史、身高、体重指数、收缩压、PPG、FIns水平、尿微量蛋白、血肌酐(Scr)等数据明显高于非神经病变组,并与神经病变发病相关(P<0.05),这些指标中年龄、身高、糖尿病病程、PPG、FIns水平、Scr是神经病变发病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结合临床和仪器检查综合分析诊断糖尿病神经病变符合疾病的实际特点,最大限度地减少漏诊;分析后的发病相关危险因素与其他诊断方法相似。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江苏省2型糖尿病患者视网膜病变患病情况并分析其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以调查问卷形式收集患者年龄、性别、病程、相关并发症、降糖药物的使用情况等,留取血标本检测HbA1c。并用单因素)(2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和判定DR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在受调查的2966例糖尿病患者中,1528例有应答,应答率为51.5%,应答者平均年龄(57.71±11.12)岁,应答者中患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者199例,患病率为13.0%。年龄、糖尿病病程、高血压、尿微量白蛋白异常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显著危险因素。结论江苏省2型糖尿病患者中视网膜病变较2006年全国糖尿病视网膜病发病率低,早期规律的眼底检查及危险因素的预防对阻止DR的发生发展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6.
刘磊  陈蕾  胡悦东  柳力敏 《山东医药》2009,49(36):52-53
目的探讨自然人群中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病率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以自然人群为基础,对我省沈阳市大东地区随机抽样1 534例,调查其基本情况及生活方式,并进行糖尿病筛查,确诊糖尿病者进一步进行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检查。结果1 534例接受检查者中确诊糖尿病148例,接受眼科检查137例,其中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17例(12.41%),高空腹血糖、体质量指数偏大、长病程、饮酒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病呈显著相关。结论高空腹血糖、体质量指数偏大、长病程、饮酒是糖尿病视网膜病的高危因素。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12年9月—2014年9月该院收治的113例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经"荧光眼底造影"结果将患者分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和非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分别统计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信息、收缩压和舒张压、以及餐后2 h血糖、血红化糖蛋白、甘油三酯、等各项血液指标的差异,使用多因素分析方法分析各个因素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相关性。结果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病率59.3%。DR组患者的病程、年龄、收缩压、舒张压、FBG、HbA1c、2hBG、TG、LDL与NDR组的差异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R组患者的其它血液指标与NDR组患者的血液指标无显著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空腹血糖及甘油三酯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关系密切,P0.05。结论空腹血糖及甘油三酯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生有关,空腹血糖及甘油三酯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8.
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血管病变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蔡健  赵昀  张丽琴 《山东医药》2009,49(15):90-91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血管病变的危险因素。方法根据彩色多普勒扫描结果将76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伴下肢血管病变组和无下肢血管病变组,对比分析两组年龄、性别、病程、血压、空腹血糖、糖基化血红蛋白、血脂及24h尿白蛋白。结果与无血管病变组比较,下肢血管病变组糖化血红蛋白、血压、血脂及24小时尿白蛋白等均显著升高。结论高血糖、脂代谢异常、高血压、病程和尿白蛋白排泄增加是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血管病变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治疗过程中出现低血糖的原因,为预防提供参考。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2月期间该院门诊或住院收治糖尿病患者20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是否发生低血糖,分为非低血糖组(n=100)与低血糖组(n=100),比较两组临床与生化指标,分析其相关性,并统计分析低血糖组治疗期间发生低血糖诱发因素。结果两组体质数、年龄、病程、血肌酐水平与尿微量清蛋白定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低血糖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为患者年龄、血肌酐水平与尿微量清蛋白;BMI为发生低血糖保护因素。结论糖尿病治疗过程中出现低血糖,与患者年龄、血肌酐、尿微量清蛋白及BMI明显相关,属于综合作用结果,应加强预防。  相似文献   

20.
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糖尿病足高危因素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足的发病情况及相关危险因素,为临床治疗和预防糖尿病足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26例2型糖尿病患者,按照有无合并糖尿病足分为两组,回顾性分析其各项临床指标及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等因素对糖尿病足发生的影响。结果15%的2型糖尿病患者出现糖尿病足。糖尿病足组与非糖尿病足组相比,其病程、餐后2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肌酐、尿素氮、尿白蛋白、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等因素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其中病程、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进人回归模型并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糖尿病的病程、肾病、视网膜病变、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足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