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金强  冯振中 《肿瘤学杂志》2020,26(9):772-775
摘 要:[目的] 探讨HLA-KIR-MICA基因及其自然杀伤细胞(natural killer cell,NK)受体免疫应答与三阴性乳腺癌(triple negative breast cancer,TNBC)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我院治疗的TNBC女性患者400例,同时选取100例健康成年女性作为对照组。采用HLA分型法检测HLA等位基因、MICA基因和KIR基因;采用Real-time PCR法检测HLA等位基因、MICA基因和KIR基因转录水平;检测NK细胞免疫球蛋白经MICA检测后的表达量差异及与预后的关系。[结果] TNBC患者的等位基因中,HLA-KIR* 17(48.5% vs. 28.0%,P<0.001)、HLA-KIR*1003(45.3% vs. 34.0%,P=0.042)、HLA-KIR*14(32.5% vs. 19.0%,P=0.008)、MICA*13(40.8 % vs. 20.0%,P<0.001)、MICA*20(33.3% vs. 15.0%,P<0.001)基因占比均高于对照组;HLA-KIR*02(16.5% vs. 49.0%,P<0.001)、HLA-KIR*12(48.3% vs. 77.0%,P<0.05)、MICA*04(10.8% vs. 44.0%,χ2=61.538,P<0.001)、MICA*17(34.8% vs. 69.0%,P<0.001)和MICA*15(33.8% vs. 66.0%,P<0.001)基因占比均低于对照组;两组HLA-KIR*0801和MICA*0601基因占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 PR)比,稳定(SD)+疾病进展(PD)的HLA-KIR*17、HLA-KIR*1003、MICA*13、MICA*20基因占比降低(均P<0.05),HLA-KIR*14、HLA-KIR*02、HLA-KIR*12、MICA*04、MICA*17和MICA*15基因占比增高(均P<0.05)。[结论] HLA-KIR*17、HLA-KIR*1003、MICA*13、MICA*20及HLA-KIR*14、HLA-KIR*02、HLA-KIR*12、MICA*04、MICA*17、MICA*15等位基因可能与TNBC发生相关,可能起到抑制或延缓TNBC发生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新疆地区维吾尔族与汉族宫颈癌患者HLA-DQB1等位基因频率差异,探索HLA-DQB1与临床特征和近期疗效之间的关系.方法 纳入2013-05-1-2013-12-30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收治的68例维吾尔族及20例汉族宫颈癌患者,采集外周血并分离提取DNA,检测HLA-DQB1基因.比较不同临床特征和近期疗效之间基因频率的差异.结果 维吾尔族HLA-DQB1* 03基因频率为33.1%,低于汉族的5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维吾尔族HLA-DQB1*02基因频率为30.9%,高于汉族的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维吾尔族HLA-DQB1* 04、HLA-DQB1* 05和HLA-DQB1* 06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5.9%、8.8%和21.3%,汉族HLA-DQB1*04、HLA-DQB1*05和HLA-DQB1*06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5.0%、12.5%和17.5%,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HLA-DQB1各等位基因频率在不同年龄分组及HPV16表达分组之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有效(CR+PR)患者HLA-DQB1*03基因频率为42.9%,高于治疗无效(SD+ PD)患者的2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等位基因频率在两组之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新疆地区维吾尔族宫颈癌患者HLA-DQB1* 03基因频率低于文献报道,HLA-DQB1* 02基因频率高于文献报道;HPV16阳性患者HLA DQB1* 04基因频率高于HPV16阴性患者;治疗有效患者HLA-DQB1* 03等位基因频率高于治疗无效患者;HLA-DQB1* 03等位基因可能与近期疗效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中国北方胃癌高、低发区人群HLA-DPB1等位基因多态性分布与胃疾病及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PCR-RFLP)技术分析863例研究对象的HLA-DPB1等位基因多态性;酶联免疫吸附方法(ELISA)检测血清Hp-IgG.结果:1)中国北方地区人群中检出4种DPB1等位基因多态:DPB1*1401(65%)最高,其次依次为*1701(5.4%)、*0901(4.0%)和*0301(0.9%).2)胃癌高、低发人群DPB1*0901和*1701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901x2=36.145,P<0.01;*1701:x2=35.526,P<0.01).3)胃癌与非癌对照组问DPB1*0901、*1401、*1701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P是否感染组问DPB1*0901、*1401、*1701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叉.结论:HLA-DPB1*0901、*1701等位基因多态存在胃癌高、低发区人群分布差异,未发现HLA-DPB1等位基因多态与胃癌易感性及Hp感染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人类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及人类白细胞抗原(HLA)-DQB1等位基因多态性与南疆维吾尔族女性官颈癌的关系.方法 采用导流杂交基因芯片技术,检测190例南疆维吾尔族女性宫颈癌组织和190例正常维吾尔族女性宫颈组织21种HPV亚型的感染情况.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序列特异性寡核苷酸探针(PCR-SSO)检测其5个HLA-DQB1等位基因的基因频率.结果 (1)在对照组中,HPV感染17例,感染率为8.9%.190例宫颈癌中,HPV感染133例,感染率为70.0%,高于对照组(P<0.05).其中HPV16的感染率最高,为64.7%,也明显高于对照组(3.7%,P<0.05).其他亚型的感染率均远低于HPV16,依次为HPV18(2.6%)、HPV68(2.1%)、HPV45(1.6%)、HPV58(1.6%)、HPV39(1.6%)、HPV31(1.1%)、HPV56(1.1%)及HPV59(0.5%),中国汉族人常见类型HPV53和低危型HPV6的感染率均为0.5%.(2)宫颈癌组和对照组的HLA-DQBI*03基因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携带HLA-DQB1*03基因者罹患宫颈癌的风险降低31.7%(OR=0.683),其他等位基因与维吾尔族女性宫颈癌的发生无关.(3)携带HLA-DQB1*06基因的宫颈癌患者HPV和HPV16的感染率高于非HLA-DQB1*06携带者(P值分别为0.046和0.025),携带HLA-DQB1*06等位基因的维吾尔族女性更容易被HPV和HPV16感染(OR分别为1.808和1.879).其他等位基因与HPV及HPV16感染无关.结论 南疆维吾尔族女性宫颈癌患者的HPV感染率高于非宫颈癌女性,均以HPV16感染为主.HLA-DQB1*03可能为南疆维吾尔族女性罹患宫颈癌的保护基因.HLA-DQB1*06为HPV和HPV16感染的易感基因.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糖类抗原(CA)153、CA125、P16基因和人乳头瘤毒(HPV)-LI在宫颈癌和癌前病变中的诊断意义。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间宝鸡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行宫颈液基细胞学(TCT)联合HPV检测的78例宫颈癌患者,根据检查结果分为宫颈癌组(32例)和宫颈上皮内瘤变组(CIN组,46例),并选取78例体检正常女性作为对照组。采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三组受检者血清中的CA153和CA125水平,并用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P16和HPV-L1蛋白水平,分析CA153、CA125、P16和HPV-L1在宫颈癌和癌前病变中的诊断价值。结果三组受检者的CA153和CA125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且宫颈癌组患者、CIN组患者及对照组受检者的CA153和CA125水平均依次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三组受检者的CA153、CA125、P16和HPV-L1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且宫颈癌组患者、CIN组患者及对照组受检者的CA153、CA125、P16和HPV-L1阳性率均依次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CA153、CA125、P16和HPV-L1单项诊断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均较低,四项联合诊断的敏感度和特异度较高。结论CA153、CA125、P16和HPV-L1联合检测可提高宫颈癌和癌前病变的诊断敏感度和特异度,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HLA-B等位基因多态性与新疆地区鼻咽癌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纳入226例患者作为鼻咽癌组,207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健康对照组。采用PCR-SSP法对HLA-B等位基因进行检测。采用χ2检验两组之间、汉族和维吾尔族之间、鼻咽癌不同临床特征之间HLA-B等位基因频率差异。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并Logrank单因素分析与HLA-B等位基因频率关系。结果 鼻咽癌组HLA-B*46等位基因频率高于健康对照组(P=0.000),且HLA-B*46等位基因频率在汉族存在差异性(P=0.000),而维吾尔族未发现差异性(P>0.05)。<30岁组HLA-B*44等位基因频率高于≥30岁组(P=0.029);分化型非角化性癌和T1+T2期HLA-B*48等位基因频率分别高于未分化型非角化性癌和T3+T4期(P=0.029)。鼻咽癌5年OS、DFS、DMFS、LRFS率与HLA-B*46(P=0.118~0.502)、HLA-B*44(P=0.761~0.804)及HLA-B*48(P=0.308~0.727)表达状态无关。结论 HLA-B*46等位基因可能为新疆地区汉族鼻咽癌的易感基因,而HLA-B*44可能与较早发病年龄有关,HLA-B*48可能与病理类型及T分期有关。故HLA-B等位基因可能与鼻咽癌发生、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7.
张海燕  李迅 《肿瘤学杂志》2018,24(12):1186-1190
摘 要:[目的] 研究人类白细胞抗原(human leukocyte antigen,HLA)DPA1、DPB1基因多态性与维吾尔族霍奇金淋巴瘤(Hodgkin’s lymphoma,HL)遗传易感性的关系。[方法] 采用DNA直接测序分型(sequence based typing,SBT)法,检测40例维吾尔族HL患者和80名健康体检者的DPA1、DPB1基因多态性,对两组间的HLA-DPA1、DPB1等位基因频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病例组分别检出3、10个低分辨等位基因型,对照组中分别检出3、9个低分辨等位基因型,HLA-DPA1、DPB1基因座位上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均满足Hardy-Weninberg遗传平衡检验(P>0.05)。(2)维吾尔族HL患者中HLA-DPA1*03,DPB1*57,DPA1*01-DPB1*05,DPA1*01-DPB1*57,DPA1*02-DPB1*05,DPA1*02-DPB1*57,DPA1*03-DPB1*05 基因频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LA-DPA1、DPB1基因与维吾尔族人群的HL发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人类白细胞抗原-E(HLA-E) 基因多态性与中国张家口地区汉族女性乳腺癌遗传易感性的关系。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序列特异性引物(PCR-SSP)法对中国张家口地区200例乳腺癌患者和114例健康对照人群HLA-E等位基因进行检测。结果 乳腺癌患者和健康对照组均检出两种等位基因:HLA-E*0101和HLA-E*0103;共检出三种基因型:HLA-E*0101/ HLA-E*0101、HLA-E*0101/HLA-E*0103和HLA-E*0103/ HLA-E*0103。其中HLA-E*0103等位基因和HLA-E*0103/HLA-E*0103基因型在乳腺癌患者组的分布频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且携带HLA-E*0103/ HLA-E*0103基因型的个体乳腺癌发病风险明显增加(OR=2.05,P=0.004)。结论 HLA-E基因多态性与中国张家口地区汉族女性乳腺癌遗传易感性相关,并且HLA-E*0103/ HLA-E*0103等位基因可能是易感基因。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人辅酶Ⅱ依赖性视黄醇脱氢/还原酶在新疆汉族妇女宫颈病变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为新疆地区宫颈癌高危人群的识别、预防及诊断提供依据.方法:依据病理诊断结果,将80例新疆地区汉族妇女宫颈组织标本分为4组,正常及慢性炎症组20例、CINⅠ组20例、CINⅡ-Ⅲ组20例、宫颈鳞癌组20例,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不同级别宫颈病变中DHRS4基因的表达.结果:DHRS4基因在正常及慢性炎症组、CINⅠ组、CINⅡ-Ⅲ组、宫颈鳞癌组标本中阳性表达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别进行组间比较,正常宫颈及慢性炎症组与宫颈CINⅠ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正常宫颈及慢性炎症组与宫颈CINⅡ-Ⅲ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正常宫颈及慢性炎症组与宫颈癌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宫颈 CINⅠ组与宫颈癌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CINⅡ-Ⅲ组与宫颈癌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DHRS4基因在人体宫颈鳞癌组织中高表达,且随着宫颈病变的进展表达阳性率逐渐升高,可能与宫颈疾病及其癌变的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10.
背景与目的:CD44分子是众多肿瘤细胞的标志分子,其表达水平与肿瘤细胞的恶性程度有关。该研究探讨CD44基因中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位点与云南汉族人群宫颈癌和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易感性的相关性。方法:选取了CD44基因中的两个SNP位点rs13347和rs8193,采用TagMan基因分型的方法,分析这两个多态性位点在497例宫颈癌患者和500例健康对照个体以及483例NSCLC患者和471例健康对照个体中的分布特征,并分析CD44基因中的多态性位点与云南汉族人群宫颈癌和NSCLC的相关性。结果:rs13347和rs8193位点等位基因和基因型在宫颈癌组和对照组中的分布频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NSCLC组和对照组的比较中:rs13347和rs8193位点等位基因在NSCLC组和对照组中的分布频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0和P=0.004);这两个位点基因型在NSCLC组和对照组中分布频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7和P=0.020);其中rs13347位点等位基因C在NSCLC组中的分布频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可能是NSCLC发生的风险因素(OR=1.250,95% CI:1.035~1.509),rs8193位点等位基因C在对照组中的分布频率显著高于NSCLC组,可能是NSCLC发生的保护性因素(OR=0.768,95%CI:0.641~0.921)。单倍型分析结果显示,rs13347C-rs8193T和rs13347T-rs8193C在NSCLC组和对照组中的分布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和0.022);该结果说明单倍型rs13347C-rs8193T可能是云南汉族人群NSCLC发生的风险性因素(OR=1.316,95%CI:1.096~1.579)。结论:CD44基因中的两个SNP位点rs13347和rs8193可能与云南汉族人群宫颈癌发病风险无关,而可能与云南汉族人群NSCLC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