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朱虹  刘畅  赵贵辛 《山东医药》2013,53(17):47-49
目的 探讨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水平与糖尿病肾病(DN)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 选择2型糖尿病(T2DM)患者207例,根据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水平,将其分为单纯T2DM(A组),早期DN(B组),临床期DN、肾功能正常(C组),临床期DN、肾功能异常(D组)四组;另选55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各组血清IGF-1,电化学发光法检测尿白蛋白,再计算UAER,常规检测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 h 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等.分析各检测指标与DN病变程度的相关性.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各患者组血清IGF-1明显升高(P均<0.01),且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均<0.01);多因素逐步回归分析显示,血清IGF-1水平与UAER呈正相关(P<0.01),与FPG、2 hPG、HbA1c无相关性(P均>0.05).结论 血清IGF-1水平与DN患者的病变程度有相关性,可作为T2DM患者DN早期发病的预测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1型糖尿病肾病(T1DN)患者血清护骨素(OPG)水平与尿蛋白的关系。方法选取98例1型糖尿病(T1DM)患者作为病例组,根据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分为正常白蛋白尿组(T1DM组)、尿蛋白组(T1DN组);40例同期年龄、性别相匹配的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NC组)。以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血清OPG含量。结果与NC组比较,T1DM组和T1DN组血清OPG增高(P0.05);与T1DM组比较,T1DN组血清OPG增高(P0.05)。血清OPG与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 PG)、糖化血红蛋白(Hb A1c)、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UAER呈正相关。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血清OPG是T1DN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 T1DN患者血清OPG水平明显升高,血清护骨素作为重要的血管条件因子,可能在T1DN的发生中起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血小板内皮细胞黏附分子-1(PECAM-1)在2型糖尿病(T2DM)血管病变发生中的作用.方法 ELISA法检测T2DM血管病变患者(A组,19例)、T2DM患者(B组,18例)及健康对照组(C组,16例)患者血清PECAM-1水平,高效液相法检测糖化血红蛋白(HbA1c),同时检测血糖及外周血小板计数并比较.结果 A组、B组血清PECAM-1、血糖水平均高于C组(均P<0.01),A组血清PECAM-1、血糖水平均高于B组.A组中血清PECAM-1与HbAlc呈正相关(r=0.686,P=0.001).B组中PECAM-1与血糖、HbA1c呈正相关(r=0.580,0.592;P<0.05).结论 T2DM患者血清PECAM-1高表达是糖尿病患者微血管病变发生的促发因素之一,PECAM-1水平监测可预测患者血管病变病情发展.  相似文献   

4.
《内科》2017,(2)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糖尿病肾病(DN)的危险因素。方法分析2014年1月至2016年7月我院收治的112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病历资料,根据尿白蛋白排泄率将患者分为单纯T2DM组与T2DM合并DN组,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对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糖尿病肾病的危险因素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HDL-C)、糖化血红蛋白(Hb Al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2DM合并DN组患者的病程,舒张压(DBP)、收缩压(SBP)、空腹血糖(FP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C)水平,视网膜病变与周围神经病变发生率明显高于单纯T2DM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病程长、血压高、血脂高、血糖高以及周围神经病变是T2DM患者合并DN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病程长,血压、血糖和血脂水平较高以及周围神经病变是T2DM患者合并DN的主要独立危险因素,临床上应定期监测患者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及时纠正和控制血压、血糖和血脂代谢紊乱,从而有效降低DN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5.
目的测定2型糖尿病(T2DM)老年患者血清中脂蛋白a〔Lp(a)〕与胱抑素C(Cys C)的表达水平及其与T2DM微血管并发症之间的关系。方法研究对象分为正常对照组45例,T2DM非老年对照组60例,T2DM无肾病组68例,T2DM肾病组82例。检测4组研究对象的Lp(a)和Cys C水平,评估老年T2DM患者微血管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包括糖尿病肾病(DN)、视网膜病变及神经性病变。其中,DN根据24 h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分为单纯糖尿病组(SDM)、早期糖尿病肾病组(EDN)及临床糖尿病肾病组(CDN)。结果老年T2DM无肾病组和肾病组的血清Lp(a)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老年T2DM组Lp(a)(含无肾病组和肾病组)高于T2DM非老年组(P0.05)。Lp(a)水平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及神经性病变患者血清中未高于无上述并发症的患者(P0.05);在SDM、EDN及CDN组中,Lp(a)水平随着UAER的升高而增加(P0.05)。Cys C水平在视网膜病变及周围神经病变的患者中较无并发症患者高(P0.05);在EDN和CDN组中,Cys C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P0.01)。结论 Lp(a)和Cys C可反映DN对机体损害的严重程度及肾小球滤过功能的损害程度;血清Lp(a)水平与DN的严重程度有显著相关性;Cys C是监测和诊断视网膜病变及神经性病变有价值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血清Ghrelin水平与2型糖尿病、冠心病的关系,分析Ghrelin与冠心病和2型糖尿病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3年1—6月期间齐鲁石化中心医院80例受试对象,其中包括28例冠心病(CHD)患者、26例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T2DM+CHD)患者以及26例体检健康者为对照组,应用酶联免疫分析技术(ELISA法)检测3组的血清Ghrelin水平,检测3组的血脂水平、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水平;比较3组之间的血清Ghrelin水平、血脂、血糖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CHD组的FPG、2 h PG、Hb A1c、TG、TC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DL-C水平增高(P0.05),HDL-C水平减低(P0.05);与对照组及CHD相比,T2DM+CHD组FPG、2 h PG、Hb A1c、TG、TC、LDL-C明显增高(P0.05),HDL-C明显减低(P0.05);CHD组、T2DM+CHD组的血清Ghrelin水平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2DM+CHD组的血清Ghrelin水平显著低于CH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Ghrelin水平可用于评估2型糖尿病、冠心病的发病及病情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Cys)C早期诊断糖尿病肾病(DN)的意义。方法 2型糖尿病患者140例按照尿清蛋白排泄率(UAER)分为糖尿病组(UAER30 mg/24 h,n=94)和DN组(UAER≥30 mg/24 h,n=46),并选取同期体检的健康者6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三组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 PG)、糖化血红蛋白(Hb A1c)及尿微量清蛋白(m Alb)、肾功能相关指标及Cys C水平。结果 DN组和糖尿病组FPG、2 h PG、Hb A1c、m Alb、尿素氮(BUN)、血肌酐(Scr)、尿β2微球蛋白(MG)及Cys C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DN组FPG、2 h PG、Hb A1c、m Alb、BUN、Scr、β2-MG及Cys C水平显著高于糖尿病组(P0.05)。DN组BUN、Scr、β2-MG及Cys C阳性率显著高于糖尿病组和对照组,DN组Cys C阳性率显著高于同组的BUN、Scr、β2-MG阳性率(P0.05)。Cys C对DN早期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分别为86.96%、90.26%和85.24%,灵敏度显著高于BUN、Scr和β2-MG(P0.05),特异度显著高于β2-MG(P0.05),准确度显著高于BUN、Scr和β2-MG(P0.05)。结论血清Cys C早期诊断DN具有较高的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及白细胞介素(IL)-18水平与2型糖尿病(T2DM)患者大血管病变的关系。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T2DM住院患者60例,依据是否存在大血管病变分为T2DM组26例和T2DM大血管病变(T2DM-M)组34例,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50例为对照组,检测各组血糖血脂相关指标、TNF-α及IL-18水平。结果 T2DM和T2DM-M组TNF-α和IL-18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T2DM大血管病变组高于T2DM组(均P0.05);T2DM组和T2DM-M组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 A1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T2DM-M组的FPG、Hb A1c、TG显著高于T2DM组(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TNF-α和IL-18为T2DM大血管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血清TNF-α和IL-18共同参与了T2DM患者大血管病变过程,降低血清TNF-α和IL-18水平有助于预防和改善大血管病变程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与老年2型糖尿病肾病(DN)的相关性。方法根据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水平,将180例老年2型糖尿病(T2DM)患者分为单纯DM组、早期DN组和临床DN组,对其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NC)、淋巴细胞(LC)、糖化血红蛋白(Hb A1c)、肌酐(Cr)、尿素氮(BUN)等指标检测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随着UAER水平的增高,WBC、NC、NLR、Hb A1c水平逐渐升高,而LC水平逐渐降低,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LR与UAER、Cr、BUN呈正相关(r=0.613、0.283、0.300,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NLR、Hb A1c升高是DN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NLR升高与老年2型DN发生发展密切相关,监测NLR水平,有助于了解老年DN病情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周围神经病变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将279例T2DM患者按照有无周围神经病变(DPN)分为DPN组(126例)与非DPN组(153例),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及生化指标,并采用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探讨DPN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DPN组患者年龄较非DPN组大、病程较非DPN组长、FPG、2h PG、Hb A1c、Scr水平均较非DPN组高,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患者性别、吸烟史、饮酒史、有无DN和DR、BMI、SBP、DBP、TC、TG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DM病程、2h PG、Hb A1c是DPN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年龄、DM病程、2h PG、Hb A1c是T2DM患者发生DPN的相关危险因素,T2DM患者中的高龄、DM病程较长、2h PG和Hb A1c较高的群体更容易并发DPN。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老年2型糖尿病(T2DM)周围神经病变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IL)-1β、同型半胱氨酸(HCY)、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s VCAM)-1水平。方法老年T2DM周围神经病变患者36例为观察组,健康志愿者36例为对照组。观察两组血清IL-1β、HCY、s VCAM-1水平、肿瘤坏死因子(TNF)-α、IL-6、C反应蛋白(CRP)水平及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 PG)、糖化血红蛋白(Hb A1c)水平变化。结果观察组s VCAM-1、IL-1β、HCY、TNF-α、IL-6、CRP、空腹胰岛素(FNS)、餐后胰岛素(PNS)、空腹C肽(FCP)、餐后C肽(PCP)、胰岛素抗体(INS-Ab)、Ab、FPG、2 h PG、Hb A1c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胰高血糖素样肽(GLP)-1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清IL-1β、HCY、s VCAM-1水平变化可随着老年T2DM患者周围神经的变化发生改变。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血清可溶性单核巨噬细胞血红蛋白清道夫受体(sCD163)水平与2型糖尿病(T2DM)背景性视网膜病变的关系.方法 选择42例T2DM患者,其中T2DM伴背景性视网膜病变者20例(BDR组)、T2DM无视网膜病变者22例(NDR组).另外选择年龄、性别与之匹配的2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所有受试者均检查眼底、检测sCD163、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 h PG)、肌酐(Cr)、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胰岛素水平(FINS)和尿微量白蛋白,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及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结果 BDR组、NDR组与对照组相比较:血清SBP、FPG、2hPG、HbA1c、HOMA-IR、sCD163、hsCRP、UAE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DR组与NDR组相比较:病程、血清SBP、FPG、2hPG、HbA1c、sCD163、hsCRP、UAE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年龄、BMI、DBP、Cr、TC、TG、LDL-C、HDL-C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清sCD163水平与T2DM患者背景性视网膜病变的发生密切相关,可作为T2DM患者背景性视网膜病变早期诊断和随访的指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RBP)、胱抑素C(Cys C)、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糖尿病肾病(DN)中的变化及意义。方法将124例2型糖尿病患者(DM)根据24 h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AER)随机分为正常白蛋白尿(NA)组35例,微量白蛋白尿(MA)组45例和临床白蛋白尿(CP)组44例,另选取35名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记录各组临床资料,测定各组生化指标,应用ELISA法测定各组血清RBP、Cys C、VEGF水平。结果 NA组、MA组、CP组BMI、腰臀比(WC)、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h FBG)、糖化血红蛋白(Hb Alc)、餐前C肽(CP)、餐后2 h C肽(2h CP)、胰岛抵抗指数(HOMA-IR)、血肌酐(Cr)、尿素氮(BUN)、RBP、Cys C、VEGF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与NA组比,、MA组、CP组BMI、WC、FPG、2 h FBG、Hb Alc、CP、2h CP、HOMA-IR、Cr、BUN、RBP、Cys C、VEGF水平较高(P0.05),而CP组血清RBP、Cys C、VEGF水平高于MA组。经Spearman单因素分析,RBP与UAER、BUN、Cr呈正相关(P0.05),Cys C与UAER、BNU、Cr呈正相关(P0.05),VEGF与Hb Alc、HOMA-IR、RBP、Cys C呈正相关(P0.05)。结论血清RBP、Cys C、VEGF水平与DN发生有密切的关系,血清RBP、Cys C、VEGF水平可作为DN早期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对糖尿病肾病(DN)患者的辅助治疗作用。方法 95例DN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治疗组在常规疗法的基础上静注丹红注射液(20 ml/d),检测治疗前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AER)以及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 A1c)、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尿素(Urea)、肌酐(Cr)、餐后2 h血糖(2 h PG)等指标。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90.0%)显著高于对照组(64.4%)。治疗前后两组DN患者的各项指标均无显著差异(P0.05);对照组常规治疗后FPG、2 h PG、UAER水平显著降低;治疗组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显著降低了FPG、2 h PG、Hb A1C、TC、TG、LDL-C、Urea与UAER水平,提高了HDL-C水平;且治疗组治疗后的Hb A1c、TC、TG、LDL-C、Urea与UAER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后(P0.05)。结论丹红注射液对DN患者具有明显的辅助治疗作用,可降低血糖、血脂水平,改善肾功能。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糖尿病肾病(DN)患者血清抵抗素与胰岛素抵抗(IR)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检测61例2型糖尿病(T2DM)患者(DN组31例、无DN组30例)及30例健康对照者的血清抵抗素、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及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分析血清抵抗素水平与各检测指标的相关性。结果与对照组比较。DN组、无DN组的血清抵抗素、FPG、Fins、Homa-IR均明显升高(P均〈0.05);与无DN组比较,DN组上述指标虽有升高趋势,但均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相关分析显示,DN组血清抵抗素水平与FPG、Fins、Homa-IR均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抵抗素与DN患者的IR密切相关,检测T2DM患者的血清抵抗素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可反映其肾脏病变。  相似文献   

16.
李百云 《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13):3060-3062
目的 研究老年糖尿病肾病与下肢血管病变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型糖尿病(T2DM)患者274例,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性别、年龄、糖尿病(DM)病程、DM家族史、冠心病史、高血压史、周围神经病变、视网膜病史、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及体重质数(BMI)等一般临床资料及空腹血糖(FPG)、餐后2小时血糖(2 h PG)、糖化血红蛋白(HbA1 c)、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肌酐(Cr)和尿微量白蛋白等临床辅助检查资料.结果 DM下肢血管病变与DM病程、DM家族史、冠心病史、高血压史、FPG、2 h PG、HbA1c及尿微量白蛋白正相关(r≥0.286,P<0.05),与HDL-C负相关(r=-0.153,P<0.05);与T2 DM组比较,糖尿病肾病(DN)组患者年龄、DM病程、DM及冠心病家族史比例、视网膜病史比例、SBP、BMI、FPG、2hPG、HbA1c、TC、TG、Cr及微量白蛋白均有相关性(P<0.05),其发生下肢血管病变的危险性是DN患者的3.15倍.结论 DM病程、DM家族史、冠心病史、高血压史、FPG、2hPG、HbA1c、HDL-C及尿微量白蛋白是DN患者发生下肢血管病变的独立危险因子.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高迁移率族蛋白(HMG)B1等炎性因子在老年糖尿病肾病(DN)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收集2型糖尿病(T2DM)患者100例的血液标本,依据24 h尿白蛋白定量(24 h UPQ)分为单纯糖尿病组(T2DM组)和DN组各50例;体检正常者50人为对照组。检测各组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 A1c)、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各组血清中HMGB1、白细胞介素(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浓度。结果 T2DM患者血清中HMGB1、IL-6、TNF-α的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DN组与T2DM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HMGB1等炎性因子介导的炎性反应在DN的发生发展中占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老年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与糖尿病肾病(DN)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方法 72例老年T2DM患者根据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分为:正常白蛋白尿组(A组)30例,微量白蛋白尿组(B组)22例,临床白蛋白尿组(C组)20例;另设健康对照组(D组)30例.采用免疫透射比浊法测定各组血清hsCRP浓度,比较T2DM各组与对照组的hsCRP水平.结果 T2DM各组血清hsCRP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且随UAER的增高而升高.结论 hsCRP为DN的发病危险因素之一,且随DN病程的进展,hsCRP水平逐渐升高.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利拉鲁肽对2型糖尿病(T2DM)患者炎症反应及血清脂联素(APN)的影响。方法选择该院内分泌科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T2DM患者42例为T2DM组,选择同期健康检查者42例作为对照组,T2DM组采用利拉鲁肽皮下注射治疗,连续使用12 w。观察两组治疗前及T2DM组治疗前后体质指数(BMI)、收缩压(SBP)、舒张压(DBP)、总胆固醇(TC)、总甘油三酯(TG)、空腹血糖(FPG)、口服糖耐量测试(OGTT)2 h血糖(2 h PG)、糖化血红蛋白(Hb A1c)、白细胞介素(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血清APN的改变。结果治疗前,T2DM组BMI、FPG、OGTT 2 h PG、Hb A1c、IL-6、TNF-α、hs-CRP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血清APN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T2DM患者治疗后,FPG、OGTT 2 h PG、Hb A1c、IL-6、TNF-α、hs-CRP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血清APN水平显著高于治疗前(均P0.05)。结论利拉鲁肽治疗T2DM患者,不仅能有效控制血糖,而且能显著降低炎症水平、血清APN水平,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空腹血糖(FPG)、胰岛素(INS)和甘油三酯(TG)变化对血浆内皮素(ET)分泌及糖尿病(DM)微血管并发症的影响。方法按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将已确诊为2型糖尿病(T2DM)的83例患者分为3组,T2DM1组(UAER〈20μg/min)、T2DM2组(UAER 20-200μg/min)、T2DM3组(UAER〉200μg/min);测定其FPG、INS和TG,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ET水平,并与30例正常人对照。结果①T2DM各组除了T2DM1组TG、ET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外,其余各项均有极显著差异(P〈0.001);②T2DM2组与T2DM1组、T2DM3组与T2DM2组TG、INS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0.05),其余项目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P〈0.001)。结论①FPG、INS、TG、ET随着糖尿病肾病(DN)的进展而升高;②血浆ET水平与FPG,TG,INS含量呈正相关,与体重指数、年龄、病程无相关性;③ET参与DN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