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探讨Crk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Crk在125例乳腺癌和20例乳腺良性肿瘤组织中的表达,分析其与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结果Crk在乳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39.2%,明显高于在乳腺良性肿瘤中的表达(χ^2=6.447,P=0.011),Crk表达与乳腺癌组织学分级(χ^2=4.965,P=0.026)有关,与TNM分期(r=0.258,P=0.004)、淋巴结转移(r=0.261,P=0.004)和HER-2(r=0.287,P=0.021)呈正相关;Crk表达阳性组和阴性组的5年特异生存率分别为38.4%和6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8)。结论Crk蛋白在乳腺癌组织中表达上调,其高表达提示乳腺癌生物学恶性度较高,预后不良。对乳腺癌患者组织标本进行Crk检测,有助于指导乳腺癌患者的个体化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抑癌基因PTEN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SABC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了62例乳腺癌、15例癌旁及12例正常乳腺组织中PTEN蛋白表达水平,结合临床病理指标进性分析。结果 乳腺癌组PTEN蛋白阳性表达率(56.5%)显著低于癌旁组(86.7%)和正常组(100.0%),P均〈0.05;癌旁组(86.7%)低于正常组(100.0%),P〉0.05。伴有淋巴结转移的乳腺癌中PTEN蛋白阳性表达率(32.1%)显著低于无淋巴结转移乳腺癌(61.8%),P〈0.05;浸润性癌PTEN蛋白阳性表达率(44.4%)显著低于早期浸润性癌(75.0%),P〈0.05;PTEN蛋白表达与肿瘤大小、PTNM分期无关,P〉0.05。结论 PTEN蛋白在乳腺癌的发生、发展、侵袭转移中可能起着重要作用。PTEN蛋白表达水平可以作为判定乳腺癌病理生物学行为的客观指标。  相似文献   

3.
吴作友  陈斌 《肿瘤学杂志》2010,16(10):805-808
[目的]分析BRMS1表达与乳腺癌临床病理因素之间的关系,探讨BRMS1蛋白在乳腺癌转移中可能存在的作用机制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63例乳腺癌组织标本中BRMS1蛋白的表达,随机抽取相应的癌旁组织32例及乳腺良性病变组织29例作为对照组,结合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分析。[结果]BRMS1在乳腺癌组织中阳性率为36/63(57.1%),癌旁组织中阳性率为29/32(90.6%),乳腺良性病变组织中阳性率为100.0%(29/29),乳腺癌组织中BRMS1表达率显著低于癌旁组织和乳腺良性病变组织。BRMS1表达与年龄、肿瘤大小、病理分型无关,与淋巴结转移、临床病理分期有关。[结论]BRMS1蛋白在乳腺癌组织中表达下调,其表达下调可能与乳腺癌的侵袭转移相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生物学指标c-erbB-2、p53、PCNA、nm23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乳腺癌预后因素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1180例乳腺癌组织切片c-erbB-2、p53、PCNA、nm23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 c-erbB-2表达与患者年龄(≥35岁)、临床期别、腋淋巴结状态、组织学分级呈负相关,与ER、PR受体呈正相关;p53蛋白的表达与患者临床期别、组织学分级、病理类型呈负相关,与腋淋巴结状态呈正相关;PCNA的表达与患者临床期别、腋淋巴结状况呈负相关,与ER、PR呈正相关;nm23蛋白的表达与患者腋淋巴结状态呈负相关,与病理类型、ER、PR呈正相关.结论生物学指标c-erbB-2、p53、PCNA、nm23应与临床预后因素(临床期别、组织学分级、腋淋巴结状态及病理类型等)联合应用,有助于提高对乳腺癌预后评价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生物学指标c-erbB-2、p53、PCNA和nm23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乳腺癌预后因素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1180例乳腺癌组织c-erbB-2、p53、PCNA和nm23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 c-erbB-2表达与患者年龄(≥35岁)、肿瘤临床期别、腋淋巴结状态、组织学分级呈负相关,与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呈正相关;p53蛋白表达与患者临床期别、组织学分级、病理类型呈负相关,与腋淋巴结状态呈正相关;PCNA表达与患者临床期别、腋淋巴结状况呈负相关,与ER、PR呈正相关;nm23蛋白表达与患者腋淋巴结状态呈负相关,与病理类型、ER、PR呈正相关.结论生物学指标c-erbB-2、p53、PCNA、nm23与临床期别、组织学分级、腋淋巴结状态及病理类型等联合应用,有助于提高对乳腺癌预后评价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OTUB1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SP法分别检测78例乳腺癌组织和30例癌旁正常乳腺组织标本中OTUB1蛋白的表达水平,并分析该蛋白与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 OTUB1在乳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66.7%(52/78)]显著高于癌旁正常乳腺组织[30.0% (9/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1.851,P=0.001).OTUB1表达与乳腺癌患者淋巴结转移(x2=5.029,P=0.025)、术后分期(x2=4.478,P=0.034)、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 (HER-2)表达(x2=8.775,P=0.003)、P53表达(x2 =4.708,P=0.030)、雌激素受体(ER)表达(,=10.364,P=0.001)、分子分型(x2=10.934,P=0.012)有关,而与年龄(x2=2.194,P=0.139)、绝经状态(x2=1.843,P=0.175)、肿瘤大小(x2=0.643,P=0.423)、组织学分级(x2=3.580,P =0.167)、孕激素受体(PR)表达(x2=3.371,P=0.066)及Ki-67表达(x2=1.345,P=0.246)无关.结论 OTUB1蛋白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上调,并与淋巴结转移、术后TNM分期、HER-2、P53、ER表达及分子分型有关,提示OTUB1蛋白的表达与乳腺癌的发生、转移相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检测Beta Protein 1(BP1)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并探讨其与乳腺癌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方法:运用RT-PCR及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45例乳腺癌组织和相应癌旁组织中BPl的表达.结果:RT-PCR检测乳腺癌组织中BP1 tuRNA阳性率为75.6%(34/45),相应癌旁组织中BP1 mRNA阳性率为17.8%(8/45);免疫组织化学检测乳腺癌组织中BP1蛋白阳性率为66.7%(30/45),相应癌旁组织中BP1蛋白阳性率为13.3%(6/45).癌组织中BP1的表达均明显高于癌旁组织,P<0.05.BP1高表达与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及c-erbB-2有相关性,P<0.05,而与患者年龄、绝经状况、病理类型、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和Ki-67无相关性.结论:BP1基因可能参与乳腺癌的发生并可能成为乳腺癌中新的治疗靶点;BP1蛋白具有成为新的肿瘤分子标志的可能性,联合检测BP1与ER、PR及c-erbB-2蛋白的表达可以更好地指导临床治疗和判断预后.  相似文献   

8.
乳腺癌组织PTEN和Survivin及COX-2基因蛋白表达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第10号染色体同源缺失磷酸酶-张力蛋白基因(PTEN)、存活素(Survivin)及环氧合酶-2(COX-2)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免疫组化Envision法检测112例乳腺癌组织中ER、PR、c-erbB-2、PTEN、Survivin及COX-2表达,检测20例乳腺增生症中PTEN、Survivin及COX-2表达.结果:乳腺癌组织中PTEN、Survivin及COX-2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8.2%(54/112)、59.8%(67/112)及61.6%(69/112),乳腺增生症中分别为90.0%(18/20),0(0/20)及15.0%(3/20).PTEN表达与肿瘤组织学分级、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以及ER、c-erbB-2、Survivin和COX-2表达均有明显相关性,P<0.01.Survivin表达与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以及ER、c-erbB-2和PTEN表达均有明显相关性,P<0.05.COX-2表达与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以及ER、c-erbB-2、PTEN表达均有明显相关性,P<0.05.PTEN表达与Survivin、COX-2表达均呈显著负相关(P<0.01),而Survivin表达与COX-2表达呈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检测PTEN、Survivin及COX-2基因蛋白的表达对于评估乳腺癌的生物学行为具有重要价值.PTEN表达下调与Survivin和COX-2表达上调可能在乳腺癌的发生和进展中发挥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9.
乳腺癌组织中MMP-TIMP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乳腺癌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 (MMP)和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 (TlMP)的表达及其与肿瘤浸润转移的关系 ,揭示乳腺癌的浸润转移机制。方法 :应用S P免疫组化方法检测 82例乳腺癌组织和 30例乳腺非癌组织中MMP 2、MMP 9、TIMP 1的表达情况及其与组织学分级的关系。结果 :①在 82例乳腺癌组织中 ,MMP 2、MMP 9和TIMP 1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 52 .4 % (4 3/ 82 )、53.7% (4 4 /82 )和 32 .9% (2 7/ 82 ) ,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②MMP 2表达与乳腺癌组织学分级相关 ,级别越高其阳性表达率就越高 (Ⅰ级 /Ⅲ级P <0 .0 1) ;MMP 9、TIMP 1的表达在各组织学分级中虽有差别 ,但无显著性 (P >0 .0 5)。③MMP 2 /MMP 9与TIMP 1的表达平行关系无显著性 (P >0 .0 5)。④MMP 2或 /和MMP 9阳性表达与腋窝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 (P <0 0 5) ,TIMP 1的表达与腋窝淋巴结转移无显著相关 (P >0 0 5)。结论 :乳腺癌组织中MMP 9的高表达与肿瘤转移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EphA2和Ephri-1nA1蛋白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130例乳腺癌组织中EphA2和EphrinA1的蛋白表达水平及其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结果:130例乳腺癌组织中,EphA2和EphrinA1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2.31%和59.23%;EphA2蛋白在乳腺癌的阳性表达率与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和组织学分级显著相关,P(0.05.EphrinA1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与临床分期、组织学分级显著相关,P<0.05.EphA2和EphrinA1蛋白阳性染色共同定位于大致相同的肿瘤区域和血管内皮细胞,两者在乳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显著相关,P<0.05.结论:EphA2和EphrinA1可能与乳腺癌的发生发展有关.它们的联合检测有助于客观评估乳腺癌的生物学行为,可用来指导临床用药和预测预后.  相似文献   

11.
12.
13.
目的: 探讨RhoA和Ezrin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方法: 选用2008年1月至12月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收治的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术后石蜡标本86例。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肿瘤组织中RhoA和Ezrin的表达情况,分析其临床病理意义及两者的相关性。 结果: 86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RhoA的阳性表达率为60.47%,显著高于乳腺正常导管上皮组织的20%(P<0.05);Ezrin的强阳性表达率为65.12%,显著高于乳腺正常导管上皮组织(P<005)。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RhoA的阳性表达和Ezrin的强阳性表达与患者年龄无关(P>0.05),与腋淋巴结转移、组织学分级和TNM分期有关(均P<005)。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RhoA的阳性表达和Ezrin的强阳性表达呈正相关(P<001)。 结论: 乳腺浸润性导管癌高表达RhoA和Ezrin,并在导管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胸苷激酶1(TK1)、增殖细胞核抗原Ki-67在三阴性乳腺癌(TNBC)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09年6月至2010年12月在青岛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行保乳根治术或改良根治术的乳腺癌患者的肿瘤组织切片120例,其中TNBC60例,非TNBC60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乳腺癌组织中TK1、Ki-67的表达,并分析二者在TNBC中的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TK1在TNBC和非TNBC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3.33%、51.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3.713,P=0.000).Ki-67在TNBC和非TNBC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8.33%、31.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6.133,P=0.000).TNBC患者TK1的表达与组织学分级(x2=6.125,P=0.013)相关,与发病年龄(x2=0.809,P=0.369)、绝经状态(x2=1.615,P=0.204)、肿瘤大小(x2=0.054,P=0.816)、淋巴结转移(x2=0.672,P=0.412)无关.TNBC患者Ki-67的表达与组织学分级(x2=13.145,P=0.000)、淋巴结转移(x2=6.182,P=0.013)相关,与绝经状态(x2=1.018,P=0.313)、发病年龄(x2=2.377,P=0.123)、肿瘤大小(x2=2.401,P=0.121)无关.TNBC患者TK1阳性表达与Ki-67阳性表达呈正相关(r =0.369,P=0.023).生存分析显示,TK1阳性和阴性者的5年无瘤生存率分别为28.20%和66.70%,Ki-67阳性和阴性者的5年无瘤生存率分别为24.30%和64.3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4.194,P=0.041;x2 =4.540,P=0.033).结论 TK1、Ki-67在TNBC中均高表达,且其表达与组织学分级和患者生存期相关,可作为判断预后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乳腺癌组织中组蛋白脱乙酰基酶1(HDAC1)和DNA甲基转移酶1(DNMT1)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组织芯片和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105例乳腺癌组织和37例癌旁组织中HDAC1和DNMT1蛋白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ER、PR之间的关系。结果 (1)HDAC1蛋白在105例乳腺癌中的阳性表达率为64.76%,在癌旁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35.14%,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1);DNMT1蛋白在乳腺癌中的阳性表达率为55.24%,在癌旁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24.32%,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1);(2)HDAC1和DNMT1蛋白的表达与患者年龄、瘤体大小、组织学类型、组织学分级、腋窝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均无相关性(>0.05);(3)乳腺癌组织中HDAC1和DNMT1蛋白在ER或PR阴性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分别高于其在ER或PR阳性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0.01)。HDAC1与DNMT1蛋白表达具有一定的相关性。结论 乳腺癌组织中HDAC1和DNMT1蛋白过表达与肿瘤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患者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PD-L1)、PD-L2及磷酸化蛋白激酶B(p-AKT)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取山西省肿瘤医院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有详细随访记录的68例DLBCL患者存档石蜡标本,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PD-L1、PD-L2和p-AKT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DLBCL患者PD-L1蛋白阳性率为22.1%(15/68),与是否为生发中心B细胞(GCB)亚型(χ^2=5.591,P=0.018)、临床分期(χ2=3.969,P=0.046)、国际预后指数(IPI)评分(χ^2=4.178,P=0.041)和治疗缓解率(χ^2=6.587,P=0.010)有关;PD-L2蛋白阳性率为14.7%(10/68),与是否结外转移有关(χ^2=6.772,P=0.009);p-AKT蛋白阳性率为61.8%(42/68),与年龄是否≥60岁(χ^2=6.227,P=0.013)、美国东部肿瘤协作组(ECOG)评分(χ^2=4.005,P=0.045)、B症状(χ^2=10.187,P=0.001)和治疗缓解率(χ^2=4.096,P=0.043)有关.单因素分析显示PD-L1蛋白阳性表达组总生存(OS)率及无进展生存(PFS)率低于阴性表达组(均P<0.05).非GCB亚型患者PD-L1蛋白阳性表达组的OS率及PFS率均低于阴性表达组(均P<0.05).p-AKT蛋白阳性表达组较阴性表达组有较差的OS率及PFS率(均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PD-L1蛋白表达与PD-L2、p-AKT蛋白表达相关(r=0.380,P=0.001;r=0.273,P=0.025),且PD-L1、p-AKT共表达提示预后更差(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PD-L1和p-AKT蛋白高表达均是DLBCL独立的预后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 PD-L1和p-AKT蛋白表达可能参与了DLBCL的发生发展,阻断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及相关配体的通路或联合阻断可能为临床治疗带来更多希望.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凋亡抑制因子Livin和凋亡促进因子Smac在人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相关性,分析其与乳腺癌转移复发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80例乳腺癌组织和相应的癌旁组织中Livin和Smac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80例乳腺癌组织中LMn蛋白表达的阳性率为63.75%(51/80),显著高于相应的癌旁组织的50.00%(40/80),P=0.003;乳腺癌组织中Srnac表达为42.50%(34/80),显著低于癌旁组织的72.50%(58/80),P=0.000.两者的表达与组织学分级、肿瘤大小、腋窝淋巴结转移、术后复发及c-erbB-2表达密切相关,P<0.05.Livin和Smac的表达呈显著负相关,r=-0.299,P=0.007.结论:Livin的高表迭及Smac的失活可能在乳腺癌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DEC1(differentiated embryonic chondrocyte expressed gene 1)和claudin-1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和相关性及其与临床病理因素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DEC1和claudin-1在154例乳腺癌中的表达情况。结果:在154例乳腺癌中 DEC1的表达升高与乳腺癌的高分级(P=0.002)和淋巴结转移(P=0.048)相关,而与患者年龄(P=0.769)、肿瘤大小(P=0.216)、患者的雌激素水平(P=0.303)及孕激素水平(P=0.127)无相关性。而claudin-1的表达缺失与患者的雌激素水平(P=0.006)和淋巴结转移(P=0.025)相关,而与患者年龄(P=0.538)、肿瘤大小(P=0.801)、肿瘤的分级(P=0.083)及患者的孕激素水平(P=0.195)无相关性。并且DEC1在乳腺癌中的表达与claudin-1的表达显著负相关(P<0.001)。结论:乳腺癌中DEC1的表达与claudin-1的表达负相关,并与肿瘤的高分级相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磷酸化表皮生长因子受体(phosphorylated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p-EGFR)及其信号转导通路下游分子AKT的活化形式磷酸化AKT(phosphorylated AKT,p-AKT)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95例NSCLC组织中p-AKT和p-EGFR蛋白的表达,并分析2种蛋白表达之间的关系及与预后的相关性.结果: p-EGFR的阳性表达率为57.89%(55/95),在低年龄组(33/46)、女性组(24/30)和腺癌组(35/52)的表达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8, P=0.003, P=0.009).p-AKT的阳性表达率为66.32%(63/95),在低分化组(20/23)、有淋巴结转移组(29/37)和肿瘤较小(≤3 cm)组(36/46)的表达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6,P=0.047,P=0.017).单因素分析显示,p-AKT和p-EGFR蛋白表达与预后无关(P=0.854,P=0.729).多因素分析显示,2种蛋白表达与生存时间也无关(P=0.497,P=0.731).p-AKT表达与p-EGFR表达呈正相关性(r=0.204,P=0.047).结论:p-EGFR和p-AKT的阳性表达率对NSCLC患者预后无提示意义,二者均不能成为预后指标.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激活转录因子3(ATF3)和成骨细胞特异性转录因子2(Runx2)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ATF3和Runx2在105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和相应癌旁乳腺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分析其与乳腺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ATF3和Runx2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0.95% (85/105)和69.52% (73/105),显著高于癌旁乳腺组织的11.43%(12/105)和8.57%(9/10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x2=102.097,P=0.000;x2=11.595,P=0.001).ATF3和Runx2的表达与乳腺癌的组织学分级(x2=14.623,P=0.001;x2=24.891,P=0.000)、淋巴结转移(x2 =7.059,P=0.008;x2=6.358,P=0.012)及pTNM分期相关(x2=5.807,P=0.016;x2 =4.902,P=0.027),而与患者年龄(x2=0.274,P=0.601;x2=1.554,P=0.213)及肿瘤大小(x2=2.476,P=0.290;x2=5.261,P=0.072)无关.ATF3和Runx2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呈正相关(C =0.498,P=0.000).结论 ATF3和Runx2可能协同参与了乳腺癌的发生,而且ATF3和Runx2与乳腺癌的浸润、转移及临床分期有关,提示二者可能成为预测乳腺癌恶性程度和评估患者预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