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探讨吡格列酮对2型糖尿病(T2DM)患者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自身对照的方法,选取T2DM合并MCI患者56例,在常规降糖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盐酸吡格列酮15 mg/d口服治疗,疗程2年。于治疗前检测空腹胰岛素(FINs),C肽(FCP),空腹血糖(FPG),血压,血脂,血尿酸(UA),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I,转化生长因子(TGF)-β1,以及动态血糖监测;同时给予蒙特利尔认知评价量表(MoCA)、MMSE以及P300评定;治疗1年和2年后再次抽血化验上述指标和心理评定。结果与治疗前比较,在吡格列酮治疗2年后糖化血红蛋白(Hb A1c)、FINs水平、HOMA-IR、P300潜伏期缩短,TGF-β1水平下降,IGF-I水平显著增加(P<0.05);Mo CA评分显著增加、MMSE评分显著增加、P300潜伏期和波幅显著降低(P<0.01)。结论吡格列酮治疗能够改善和延缓T2DM患者的认知功能减退,治疗需要时间长,可能与改善胰岛素抵抗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胰岛素增敏剂盐酸吡格列酮对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胰岛素抵抗、血压、血脂的影响.方法对102例体质指数(BMI)≥25 kg/m2且使用磺脲类+双胍类药物后糖化血红蛋白(HbA1c)>7.0%的T2DM患者,在重新制定合理的饮食和运动的基础上,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使用盐酸吡格列酮15 mg/d连用12周,对照组使用原药物,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BG)、餐后两小时血糖(2hPG)、空腹胰岛素(FIns)、餐后2小时胰岛素(2hIns)HbA1c、甘油三酯(TG)、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血压(BP)、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等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12周后,治疗组FBG、HbA1c、Ins、BP、TG、LDL-C及HOMA-IR较较对照组均下降.结论盐酸吡格列酮能减轻胰岛素抵抗,降低血糖,改善脂代谢.  相似文献   

3.
选择350例应用盐酸吡格列酮治疗T2DM患者,观察12周,结果FPG,h2PG,HbAIc均低于治疗前,(P〈0.01);TC、TG、BMI下降,(P〈0.05);胰岛素敏感性指数明显升高(P〈0.01)。结论盐酸吡格列酮(瑞彤)可显著降低血糖,可做为基础用药。  相似文献   

4.
本文用国产盐酸吡格列酮的Ⅱ期临床试验结果,来分析其对中国人2型糖尿病的疗效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5.
本文用国产盐酸吡格列酮的Ⅱ期临床试验结果,来分析其对中国人2型糖尿病的疗效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6.
徐珏 《山东医药》2010,50(36):6-6
目前在临床上对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常联用胰岛素增敏剂噻唑烷二酮类药物来治疗,以降低胰岛素抵抗从而达到控制血糖,改善胰岛B细胞功能的作用,且疗效显著。但部分患者服用该药物后1周到1个月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双下肢凹陷性水肿,甚至颜面浮肿,给患者带来了不小的困扰和不能坚持服用该类药物。我们用中药防己茯苓汤合五皮饮治疗盐酸吡格列酮所致水肿,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盐酸吡格列酮和盐酸二甲双胍对2型糖尿病患者高脂血症的疗效。方法 采取平行双盲随机对照法,两组病例随机分为盐酸二甲双胍治疗组和盐酸吡格列酮治疗组。治疗12周1个疗程。治疗前及治疗后分别检测血清脂质包括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I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肝功能、肾功能。结果 两种药均有降低甘油三酯、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作用。二甲双胍降低胆固醇的幅度低于吡格列酮,但两种药对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影响幅度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盐酸吡格列酮和盐酸二甲双胍两种药物对2型糖尿病的高脂血症疗效相当。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活化受体γ激动剂吡格列酮对伴糖代谢异常的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VCI)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VCI患者139例,根据诊断分为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VCIND)组71例,血管性痴呆(VaD)组68例。VCIND组予多奈哌齐治疗35例,多奈哌齐加吡格列酮治疗36例;VaD组予美金刚治疗34例,美金刚加吡格列酮治疗34例,治疗前后予阿尔茨海默病评估量表认知分量表(ADAS-cog)评估、糖代谢相关检查,在治疗后6个月及1年时进行随访,观察期为1年。结果在VCIND组中,与多奈哌齐治疗比较,多奈哌齐加吡格列酮治疗1年时ADAS-Cog评分、空腹胰岛素、胰岛素抵抗指数、糖化血红蛋白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1年的观察期内VCIND组ADAS-Cog评分与空腹胰岛素、糖化血红蛋白、胰岛素抵抗指数呈正相关。在VaD组中,与美金刚治疗比较,美金刚加吡格列酮治疗6个月、1年时ADAS-Cog评分、空腹胰岛素明显降低,治疗1年时胰岛素抵抗指数、糖化血红蛋白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在1年的观察期内VaD组ADAS-Cog评分与空腹胰岛素、糖化血红蛋白、胰岛素抵抗指数呈正相关(P<0.05,P<0.01)。结论吡格列酮添加治疗可以改善VCIND及VaD的认知功能;VCIND及VaD认知功能的改善与糖代谢的改善存在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9.
随着全球代谢性疾病的流行,以胰岛素抵抗、肥胖和血糖代谢异常为特征的2型糖尿病的发生显著增加。目前,我国2型糖尿病患者约5000万~6000万人,仍有不断增加的趋势。长期慢性高血糖会引起大血管和微血管并发症,其中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是常见的微血管病变,是当前导致终末期肾病(ESRD)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在糖尿病患者中复合制剂吡格列酮二甲双胍片和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片对降糖的疗效比较。方法选取内分泌科2017年8月—2018年1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共60例,随机分为两组。口服吡格列酮二甲双胍片为对照组,口服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片实验组,两组分别化验静脉空腹血糖,餐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开始服药后12周再次复查空腹血糖,餐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结果两组在12周后空腹血糖,餐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的疗效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和吡格列酮二甲双胍片降糖疗效相同。  相似文献   

11.
2型糖尿病的病理生理特点是肝脏、脂肪、骨骼肌的胰岛素抵抗(IR)及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缺陷.吡格列酮和双胍类药物皆具有降低IR、改善糖代谢的作用,但两者作用机制不同,作用部位也有差别.本文就近年来关于噻唑烷二酮和双胍类药物治疗2型糖尿病的相关研究作一简要综述,从其各自不同作用机制分析其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希望为临床医务工作者今后在相关降糖药物的选用上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盐酸吡格列酮(简称吡格列酮)为胰岛素增敏剂,与胰岛素联用可减少胰岛素用量,降糖、降脂、减轻胰岛素抵抗(IR)。本文观察了吡格列酮联用诺和灵胰岛素(30R)对磺脲类失效,用胰岛素仍效果不佳的老年2型糖尿病的疗效,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2型糖尿病的病理生理特点是肝脏、脂肪、骨骼肌的胰岛素抵抗(IR)及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缺陷.吡格列酮和双胍类药物皆具有降低IR、改善糖代谢的作用,但两者作用机制不同,作用部位也有差别.本文就近年来关于噻唑烷二酮和双胍类药物治疗2型糖尿病的相关研究作一简要综述,从其各自不同作用机制分析其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希望为临床医务工作者今后在相关降糖药物的选用上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国产吡格列酮对2型糖尿病(T2DM)病人血糖、血脂代谢和胰岛素抵抗(IR)的作用,并检测治疗前后血清脂联素水平的变化。方法用随机双盲法、与安慰剂平行对照,比较48例T2DM病人用吡格列酮30mg和安慰剂(1:1)干预治疗12w后的血糖、血脂、IR、血清脂联素水平改变。结果吡格列酮治疗12w后,空腹血糖和餐后2h(2hPG)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与治疗前比较明显下降(P<0·05或P<0·01);空腹胰岛素(FINS)及HOMA模型IR指数(HOMA-IR)较治疗前也减低(P<0·05或P<0·01);血清脂联素水平、高密度脂蛋白(HDL-C)在12w治疗后显著升高,低密度脂蛋白(LDL-C)与治疗前比较明显降低(P<0·05或P<0·01),上述指标与安慰剂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意义(P<0·05或P<0·01)。但是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治疗前后无明显差异。结论国产吡格列酮可改善T2DM病人血糖及血脂代谢,降低IR并升高血清脂联素水平,有助于防治T2DM血管并发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为糖尿病肾病患者联合应用替米沙坦、吡格列酮治疗的实际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4年8月于该院确诊的糖尿病肾病患者46例,按硬币法将其分成实验组23例,对照组23例,应用吡格列酮治疗对照组,联合应用替米沙坦、吡格列酮治疗实验组,对比疗效。结果实验组糖尿病肾病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治疗后,实验组空腹血糖为(5.23±1.12)mmol/L,餐后2 h血糖为(7.78±1.66)mmol/L,血肌酐水平为(84.53±16.45)μmol/L,24 h尿蛋白为(0.82±0.24)g/24 h,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替米沙坦联合吡格列酮治疗糖尿病肾病,效果满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噻唑烷二酮类药物(TZDs)是目前唯一能够改善胰岛素抵抗、保护β细胞功能的抗糖尿病药物.先后上市的有曲格列酮(Troglitazone,TRG)、罗格列酮(Rosiglitazone,RSG)、恩格列酮(Englitazone,ENG)、毗格列酮(Pioglitazone,PIO),目前正待上市的还有达格列酮(Darglitazone)和法格列酮(Farglitazone).其中,TRG于1997年3月在美国上市并用于临床后,发现其引起严重的肝毒性而于2000年3月停用,而目前临床应用最广的格列酮类药是RSG和PIO,本文就对PIO(顿灵)在2型糖尿病治疗中的作用作一阐述.  相似文献   

17.
噻唑烷二酮类药物(TZDs)是目前唯一能够改善胰岛素抵抗、保护β细胞功能的抗糖尿病药物。先后上市的有曲格列酮(Troglitazone,TRG)、罗格列酮(Rosiglitazone,RSG)、恩格列酮(Englitazone,ENG)、毗格列酮(Pioglitazone,PIO),目前正待上市的还有达格列酮(Darglitazone)和法格列酮(Farglitazone)。其中,TRG于1997年3月在美国上市并用于临床后,发现其引起严重的肝毒性而于2000年3月停用,而目前临床应用最广的格列酮类药是RSG和PIO,本文就对PIO(顿灵)在2型糖尿病治疗中的作用作一阐述。  相似文献   

18.
40例大剂量胰岛素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加服盐酸吡格列酮15mg/d,进行为期16周的用药观察。结果:与治疗前比较:空腹及餐后血糖均明显下降(P〈0.05),糖化血红蛋白也下降0.9%(P〈0.05),胰岛素用量减少12U(P〈0.05)。结论:2种药物联合应用可使高血糖得到满意控制,同时可以改善胰岛B细胞功能,降低胰岛素抵抗,增加胰岛素敏感性,减少胰岛素用量,二者起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9.
丛林  李玉会  黄小丽 《山东医药》2005,45(25):54-55
2002年2月~2004年2月,我们应用胰岛索加吡格列酮治疗口服降糖药失败的2型糖尿病(T2DM)患者54例,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惠守东  王金花  惠守红 《山东医药》2009,49(16):100-101
如何提高胰岛素应用的依从性是临床医生面临的实际课题。近年研究认为,胰岛素抵抗在2型糖尿病(T2DM)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所以应用胰岛素增敏剂治疗的理念给临床实践带来巨大变革。近年来我们对原来单独使用胰岛素的患者联合应用吡格列酮,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