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 观察肺癌患者三维适形放疗后放射性肺炎的发生情况,探讨放疗前肺功能参数在预测非小细胞肺癌放射性肺炎方面的价值.方法 对81例接受三维适形放射治疗并符合入组条件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进行放疗前基础肺功能测定,并记录剂量体积参数,观察放疗后放射性肺炎的发生情况,对患者临床资料、肺功能参数、剂量体积参数等指标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评价肺功能参数预测放射性肺炎的价值.结果 全组患者中17例出现≥2级放射性肺炎,占21.0%(17/81),其中2级15例,3级2例,无4、5级放射性肺炎发生.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放疗前肺功能指标FEV1.0、FEV1.0/FVC、DLCO及放疗计划指标PTV体积、双肺MLD、V5、V20、V30,均影响患者≥2级放射性肺炎的发生(P<0.05).≥2级放射性肺炎组患者肺功能参数FEV1.0、FEV1.0/FVC、DLCO指标值均低于0、1级放射性肺炎组,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FEV1.0、FEV1.0/FVC、DLCO等相关肺功能指标值并非≥2级放射性肺炎的独立影响因素,仅双侧肺脏MLD、V5、V20及V30为患者≥2级放射性肺炎发生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 基础肺功能参数FEV1.0、FEV1.0/FVC、DLCO在≥2级急性放射性肺炎预测方面具有一定价值,肺功能受损是放射性肺炎的高危因素,但并非影响放射性肺炎的独立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中下段食管癌三维适形调强放疗中放射性肺损伤的相关因素,为食管癌放疗的选择提供依据。方 法  选取本院2011 年 5 月至2014 年 5 月治疗的72 例食管癌患者,应用美国瓦里安直线加速器Ix-6074、Eclipse 11 放疗计 划系统制作计划,处方剂量(60~68)Gy/(30~34)F,95% 计划靶区达到处方剂量前提下,用剂量体积直方图比较肺组 织受照射时剂量体积与放射性肺损伤的关系,并探讨临床因素与放射性肺损伤的相关性。结果  随访发现1 年总生存率为 94.44%。中下段食管癌患者的肿瘤病变长度、伴有 COPD 及放疗总剂量与IMRT 后放射性肺损伤发生相关。72 例患者中9 例发生放射性肺损伤(12.50%),V10、V15、V20、V30、肺Dmean 在放射性肺损伤与未发生放射性肺损伤患者中相比较 有显著性差异(均P<0.05),而 V5、V25、V35、V40、肺 Dmax和肺Dmin在两组间相比无显著性差异(均P>0.05)。 结论  V10、V15、V20、V30、肺Dmean 剂量是放射性肺损伤发生的关键因素,食管癌三维适形调强放疗中放射剂量学因 素可较好预测放射性肺损伤发生。  相似文献   

3.
王常禄  傅深  王家明  刘俊  庄志邈  吕长兴 《肿瘤》2012,32(6):448-452
目的:确定全肺切除术后胸部放疗引起放射性肺炎的预测参数,并设立参考阈值。方法:2007年4月-2010年10月前瞻性、连续纳入44例全肺切除术后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所有患者术后均接受胸部放疗(三维适形放疗或调强放疗)。记录肺平均剂量(mean lung dose,MLD)以及接受5Gy及以上剂量照射的肺体积占总肺体积的百分比V5以及V10、V15、V20和V30。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评估这些参数与放射性肺炎之间的关系,找出预测能力较强的参数并确定安全阈值。结果:所有44例患者中,发生2级以上放射性肺炎的有13例(29.5%),其中发生3级的4例,无患者发生4和5级放射性肺炎。所有的放射性肺炎均发生在放疗后9个月内,其中84.6%(11/13)的放射性肺炎发生在放疗后6个月内,中位时间为放疗后2个月。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下面积最大的3个参数分别为V5(0.824)、MLD(0.806)和V10(0.801),参考阈值分别为21.5%、450cGy和8.5%。4例发生3级放射性肺炎的患者,MLD>800(804~887)cGy,V5>28%(28%~42%),V10>20%(20%~36%)。结论:全肺切除术后行胸部放射治疗是安全而可行的,为避免发生2级以上的放射性肺炎,建议余肺剂量限定于V5<21.5%(敏感度为78.6%、特异度为84.6%),MLD<450cGy(敏感度为79.6%、特异度为65.4%),V10<8.5%(敏感度为85.7%、特异度为61.5%)。为避免发生3级以上的放射性肺炎,建议余肺MLD<800cGy。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非小细胞肺癌三维适形放疗后放射性肺炎发生的相关因素并建立数学预测模型.方法 收集行三维适形放疗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107例.全组患者均为根治性放疗,剂量采用常规放疗,分割方式为2Gy/f,处方剂量60 ~78 Gy,中位剂量66 Gy.不同组别患者放射性肺炎的发生情况单因素分析采用x2检验.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影响放射性肺炎发生的独立预后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评价其临床诊断性能.结果 本组患者放射性肺炎发生率为62.6%,≥2级放射性肺炎的发生率为38.3%,其中2级23例(21.5%),3级14例(13.1%),4级4例(3.7%).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放射性肺炎的发生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T分期、射野数目、临床靶区(clinical target volume,CTV)的体积、CTV的平均剂量、计划靶区(planning target volume,PTV)体积、PTV的平均剂量、双肺体积和双肺Dmean、V5、V10、V15、V20、V25、V30、V35、V40方面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T分期、双肺Dmean、V20、V40为影响≥2级放射性肺炎发生的独立因素(均P<0.05).在此基础之上,建立放射性肺炎的预测模型为Y=ex/(1+ex),其中x=-5.797-0.986×T分期+1.193×肺平均剂量+1.259 × V20+ 1.329×V40.结论 T分期、双肺Dmean、V20和V40为影响接受三维适形放疗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发生≥2级放射性肺炎发生的独立因素,建立的数学预测模型对这类患者≥2级放射性肺炎的发生有较好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胸部肿瘤三维适形放疗患者放射性肺炎发生情况,分析其与各临床、剂量学因素关系,探讨低剂量区体积对放射性肺炎的预测价值.方法 2005-2008年本科收治的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及食管癌患者共161例接受了三维适形放疗,其中局部晚期NSCLC患者53例,处方剂量60 Gy分30~34次,均行长春瑞滨+顺铂同期化疗;食管癌患者108例,处方剂量58~70 Gy分29~35次,单纯放疗46例,余62例接受亚叶酸钙+氟尿嘧啶+顺铂同期化疗.对急性放射性肺炎进行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Logistic因素分析及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结果 随访率100%.全组急性放射性肺炎总发生率为57.8%(93例),其中NSCLC组为94%(50例,4、5级各1例),食管癌组为39.8%(43例,无≥4级病例).等级相关分析结果显示患者性别(r=0.19,P=0.016)、大体肿瘤体积(r=0.52,P=0.000))、平均肺剂量(r=0.33,P=0.000)、肺正常组织并发症概率(r=0.30,P=0.000)、接受5、10、15、20、25、30 Gy照射的肺体积百分比(肺V5~V30,r=0.21~0.29,P=0.000~0.027)均与放射性肺炎发生相关.Logistic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肺V5(X2=7.07,P=0.008)、大体肿瘤体积(X2=10.21,P=0.001)是预测≥2级放射性肺炎最有价值指标.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曲线下面积为0.684,P=0.000;曲线界值为V5=55%.肺V5≥55%组与<55%组≥2级放射性肺炎发生率分别为43%(36/84)和18%(14/77).结论 平均肺剂量、正常组织并发症概率、V5~V30可较好预测放射性肺炎的发生,其中V5可能是最有价值的预测性指标.当V5>55%时≥2级的急性放射性肺炎的发生率可能会明显增加,制定治疗计划时除平均肺剂量、V20、V30外,还应将低剂量区体积限制在适当范围内.  相似文献   

6.
食管癌三维适形放疗中肺和食管损伤的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食管癌三维适形放疗中肺及食管损伤情况,对其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寻找合理的预测性指标。方法44例首程治疗的食管癌患者接受三维适形放疗,全组处方剂量58~70 Gy,中位处方剂量66 Cy,24例行常规分割放疗,余20例行后程加速照射,即常规分割照射30~40 Gy/3~4周后再加速照射,3 Gy/次,1次/d,5次/周。对三维适形计划及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单因素、多因素分析,评价肺及食管损伤。结果(1)全组患者完全缓解33例,部分缓解10例,总有效率为98%(33/44),1年总生存率为69%。(2)全组急性放射性肺炎0级20例(45%),1级15例(34%),2级7例(16%),3级2例(5%),未见4级;后程加速照射组1级放射性肺炎发生率似高于常规照射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5%:25%,P=0.163)。与放射性肺炎发生相关的剂量学因素包括全肺平均剂量,肺NTCP,肺V_(20)、V_(30)、V_(30)、V_(35)。临床资料中仅GTV体积与放射性肺炎发生相关;多因素分析显示全肺平均剂量为放射性肺炎发生的独立影响因素。(3)全组急性放射性食管炎0级1例(2%),1级24例(55%),2级15例(34%),3级4例(9%),未见4级;后程加速照射组2、3级食管炎发生率似高于常规照射组但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剂量学因素(全肺平均剂量(MLD),肺NTCP,肺V_(20)、V_(25)、V_(30)、V_(35))可以较好地预测放射性肺炎的发生,全肺平均剂量是放射性肺炎的独立影响因素,后程加速照射有可能加重食管的急性期反应,但对放射性肺炎的发生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7.
熊小敏  杨萍  左唯乂  吴鹏 《癌症进展》2018,16(7):847-849,892
目的 观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放疗前后肺功能的动态变化.方法 选择82例NSCLC患者,均给予三维适形调强放疗.于放疗前及放疗后1、3个月测量第一秒用力呼气量(FEV1)、用力肺活量(FVC)及肺一氧化碳弥散量(DLCO);记录剂量-体积直方图(DVH)参数,包括靶体积20(V20)、靶体积30(V30)及全肺平均剂量(MLD);观察放射性肺炎的发生情况并比较其与肺功能(FEV1、FVC、DLCO)的关系,分析放射性肺炎分级与DVH参数的关系.结果 NSCLC患者放疗后1个月FEV1、FVC均高于放疗前,DLCO低于放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放疗后3个月NSCLC患者的FVC、FEV1与放疗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DLCO低于放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82例NSCLC患者中发生放射性肺炎10例,其中1级4例、2级2例、3级4例.放疗后3个月,发生放射性肺炎与未发生放射性肺炎的患者FEV1、FVC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DLCO均低于放疗前,且发生放射性肺炎的患者DLCO低于未发生放射性肺炎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放射性肺炎1级患者的V20、V30及MLD均低于2~3级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放疗对NSCLC患者肺功能的影响是一个渐变的过程,通过观察肺功能的动态变化可以预测放射性肺炎的发生风险,建议NSCLC患者在放疗早期实施必要的临床干预.  相似文献   

8.
胸部肿瘤放疗所致急性放射性肺炎的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研究胸部肿瘤放疗所致急性放射性肺炎的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88例胸部肿瘤患者进行三维立体定向适形放疗(3DCRT)后发生急性放射性肺炎与基础肺功能,肺V30,性别,年龄,卡氏评分,化疗,病理类型,吸烟的关系.3结果: 临床有急性放射性肺炎症状者10例,占11.4%,其中Ⅰ级7例,Ⅱ级3例,有影像学改变的18例,占20.5%.放射性肺炎与患者的基础肺功能,肺V30及化疗有关(P<0.05). 结论: 肺部有慢性疾病致基础肺功能异常患者,放疗后化疗和3DCRT治疗时肺V30可能引起急性放射性肺炎.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老年食管癌患者三维适形放疗后放射性肺炎(RP)发生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行三维适形放疗的90例老年食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放疗物理参数。结果 15例患者出现RP;RP相关因素有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再程放疗、放疗剂量、照射野数、肺V5、V10、V15、V20、V25、V30、V40等;性别、吸烟史、糖尿病、临床分期与RP的发生无关。结论 V10、V15、V20、MLD和COPD是RP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接受三维适形放射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发生放射性肺炎的相关因素。方法:62例不能手术切除局部晚期NSCLC患者放疗前1周行肺功能检测,分析患者性别、年龄、临床分期、病理类型、病变部位、同步化疗、吸烟状况、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病与否、肿瘤位置、肿瘤体积和剂量参数V10、V20、V30以及肺功能指标与放射性肺炎的关系。结果:62例患者中11例发生放射性肺炎,其中3例发生于放疗中,8例发生于放疗后1个月内。单因素分析有统计学差异的相关因素为肺功能状态、肿瘤体积、肺剂量体积参数(P=0.002,P=0.000,P=0.032);经过Logistic回归模型多因素分析,放疗前合并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病、病变位于肺下叶、肿瘤直径>5cm以及V30>25%为放射性肺损伤发生的显著相关因素(P=0.047,P=0.035,P=0.040和0.002)。结论:放射性肺损伤是多因素综合影响结果,对肺部有慢性疾病患者应优选治疗方案,且控制肺V30<25%。  相似文献   

11.
We have made initial characterization measurements on a miniature radiation dosimeter which can be used for in vivo radiation measurements. It consists of a radiation sensing field effect transistor (RADFET) mounted in a 0.8 mm OD plastic catheter. The RADFET acts as a dosimeter by storing trapped charge proportional to absorbed dose. The stored charge signal can be differentiated to give dose rate. We report on the techniques for mounting, a circuit for dose readout, drift of the readings, linearity of response, temperature and angular dependence, and unpowered operation of the device.  相似文献   

12.
13.
Beta radiation     
Welsh JS 《The oncologist》2006,11(2):181-183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食管癌常规放射治疗与三维适形放射治疗的技术对比研究,比较应用不同外照射技术时肿瘤靶区适形指数的差异,以及肺等正常组织受照射容积剂量与放射性肺炎并发症发生概率(NTCP)的关系.方法:应用三维治疗计划系统,对28例胸中段EPC分别设计三种照射技术(A:常规3野;B:适形3野;C:适形5野).比较在同一处方剂量(66 Gy)时肿瘤靶区的适形指数,全肺受照射剂量与肺的NTCP的差异.结果:A、B、C三种照射技术比较:1)靶区的适形指数从0.55±0.09提高至0.76±0.04 和 0.78±0.06.2)肺平均剂量从(16.54±2.35) Gy降低至(13.26±1.93) Gy和(3.38±1.61) Gy;肺的V20从(32.95±6.43)%降低至(23.01±6.25)%和(24.8±4.47)%;肺的V30从(17.25±4.96)% 降低至(12.18±3.66)%和(6.75±2.93)%.3)肺的 NTCP从(6.9±6.86)%降低至(1.14±1.11)%和(1±1.02)%.A、B和C三种照射技术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0.结论:三维适形放射治疗技术的靶区剂量分布较理想,显著降低正常肺的照射体积和剂量,减少放射性肺炎NTCP.  相似文献   

15.
宫颈癌盆腔放疗致急性放射性肠炎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总结宫颈癌盆腔放射治疗导致急性放射性肠炎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行盆腔放疗的97例宫颈癌患者,分析腹痛、腹泻症状出现的时间及程度,评价急性放射性肠炎的分级,对比放疗前后血象和KPS的变化情况。结果:急性放射性肠炎多发生在放疗后1周至1个月内,Ⅰ度发生率为41%,Ⅱ度发生率15%,Ⅲ度发生率2%,总发生率为58%;放疗后患者WBC值平均下降23%,PLT值平均下降18%;46%的患者放疗后KPS下降。结论:宫颈癌盆腔放疗患者急性放射性肠炎发生率较高,应引起临床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16.
17.
Measurements of the short circuit current generated by exposure in a Co-60 beam of a type 1N2482 silicon diode have been made following irradiation by 6, 8, 12 and 18 MeV electrons. It is shown that the loss of sensitivity increases with both energy and dose. While the magnitude of the sensitivity loss depends on the individual diode, a dose on the order of 0.5 Mrad of 8 MeV electrons does serve to stabilize the sensitivity.  相似文献   

18.
After local irradiation of the heart or the recto-sigmoid of rats, chronic radiation damage develops after several months, leading to well-defined clinical syndromes of fatal pericarditis and myocardial necrosis or fatal ileus. In both organs, the LD-50 is below 20 Gy, and a pronounced split dose recovery has been measured with fractionated irradiation. In both organs, the primary radiation damage appears to be to the capillaries, which then leads to secondary parenchymal atrophy. Damage to structured vessels and fibrosis was only seen in areas of necrosis, which in the gut might be precipitated by secondary trauma to the atrophic mucosa.  相似文献   

19.
20.
三维适形放疗和调强放疗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蒋国梁 《肿瘤》2003,23(4):261-262
自居里夫妇发现镭并用于肿瘤治疗以来 ,肿瘤的放疗已超过了一个世纪的历程。在这一百余年的历史中 ,放射肿瘤学有了明显的发展。目前放射治疗已是恶性肿瘤的根治手段之一。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 ,在全部恶性肿瘤中 ,4 5 %的病人可以被目前的治疗方法治愈 ,其中 2 2 %被手术治愈 ,18%被放射治疗治愈 ,余下 5 %被药物治愈。若以全部肿瘤病人计算 ,其中的三分之二在其病程的某一阶段可接受根治性或姑息性的放疗。可见放疗已被广泛应用于肿瘤的治疗。然而 ,近 2 0多年以来 ,随着各种肿瘤治疗技术的发展 ,新的抗癌药物和生物治疗的不断出现 ,使肿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