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将65例2型糖尿病(T2DM)合并DCAN患者,随机分成HBO治疗组35例,对照组3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加20次HBO治疗。治疗前后均测定心率、血压、血清钾和FPG及HbA1c,全部进行24小时动态心电图及心率变异性(HRV)分析。结果治疗组较对照组治疗前后心率、血压、血清钾和FPG及HbA1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SDNN、SDANNr、MSSD、PNN50、LF、HF和LF/HF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压氧治疗可以提高糖尿病患者心脏自主神经病变。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稳心颗粒对糖尿病自主神经病变(DAN)患者心率变异性的影响.方法 DAN患者6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予稳心颗粒9 g,每日3次,口服,共12周;对照组给予甲钴胺(弥可保)500 μg,每日3次,口服,共12周.用药前后分别记录24 h动态心电图,评价患者心率变异性指标的变化.结果 两组治疗后心率变异指标:总体标准差(SDNN)、均值标准差(SDANN)、差值均方平方根(rMSSD)、爱丁堡指教(PNN50),频域指标:低频功率(LF)、高频功率(HF)、低频与高频比值(LF/HF)较治疗前均显著升高(P<0.05).结论 稳心颗粒可以提高糖尿病自主神经病变患者心率变异性.  相似文献   

3.
将于2015年1月~2017年2月就诊糖尿病心脏自主神经病变患者92例平分,常规组采用常规方法进行治疗;中西医组在常规组基础上给予桂枝汤加减治疗。结果:中西医组糖尿病心脏自主神经病变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差异。两组治疗前SDNN水平、rMSSD、HF无显著差异,P0.05。中西医组患者治疗后SDNN水平、rMSSD、HF均明显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桂枝汤加减治疗糖尿病心脏自主神经病变的临床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病情和心率变异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患者治疗前后心率变异性(heart rate variability,HRV)的变化。方法选取48例T2DM患者作为糖尿病组,另选取5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观察 T2DM患者治疗前后 HRV 时域指标 SDNN、SDANN、rMSSD、PNN50和HRV频域指标LF、HF、LF/HF、VLF的变化,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糖尿病组治疗前HRV时域和频域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相比,糖尿病组治疗后HRV时域指标SDNN、SDANN、rMSSD、PNN50和 HRV 频域指标 LF、HF、VLF 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P<0.05)。结论 T2 DM患者存在心脏自主神经调节功能异常,以迷走神经受损为主,治疗后自主神经调节功能有不同程度的恢复。  相似文献   

5.
2型糖尿病患者心率变异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对心率变异性的影响。方法:对31例2型糖尿病患者和健康对照组进行24 h动态心电图监测,并测定心率变异性时域指标SDNN、SDNNIndex、SDANN、rMSSD、PNN50和频域指标TF、LF、HF、LF/HF和24h平均心率。结果:2型糖尿病患者心率变异性指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或P<0.01)。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心率变异性减低,提示心脏自主神经功能受损。  相似文献   

6.
杨浩  姜涛  宋秀霞 《山东医药》2011,51(17):13-15
目的探讨胰岛素短期强化治疗对2型糖尿病(T2DM)患者代谢指标和心脏自主神经病变的影响。方法将100例初诊T2DM患者随机分为胰岛素短期强化治疗组(观察组)、常规口服降糖药物治疗组(对照组),每组50例。治疗4周后,比较两组患者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 c)、血脂改善及心脏自主神经病变情况。结果观察组血糖达标时间为(3.84±1.03)d,较对照组(8.02±1.84)d明显缩短(P〈0.05)。治疗4周后,HbA1 c、TG、LDL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还可以有效预防糖尿病心脏自主神经病变发生(P〈0.05),且对已有心脏自主神经病变的患者也有改善作用。结论胰岛素短期强化治疗T2DM患者,不仅可以有效控制血糖和血脂,还可以预防和改善心脏自主神经病变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美国麻醉医师协会体质分级(ASA-PS)对围术期心脏自主神经功能的评价意义。方法选择择期非心脏手术老年患者93例,按照患者的ASA-PS分级对应分为A1组(Ⅰ级)10例、A2组(Ⅱ级)41例、A3组(Ⅲ级)33例及A4组(Ⅳ级)9例。采用动态心电图监测术前1 d、术后1 d、术后2 d的长时程心率变异性频域指标:低频功率(LF),高频功率(HF),总功率,极低频功率(VLF),LF/HF。结果 4组术前总功率、HF、LF、VLF,术后2 d总功率、LF、LF/HF、VLF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P0.01)。A4组术前总功率、LF、VLF明显低于其他3组,HF明显低于A1组(P0.05,P0.01),且A3组LF、LF/HF、VLF明显低于A2组(2.00±0.50 vs 2.23±0.41,1.08±0.05 vs 1.11±0.07,2.74±0.55 vs 2.98±0.41,P0.05)。与术前比较,A1组,A2组和A3组术后1 d总功率、VLF,术后2 d总功率、HF、LF、VLF明显降低,A2组和A3组HF及LF明显降低(P0.05,P0.01)。A3组术后2 d总功率、LF、LF/HF、VLF明显低于A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36±0.53 vs 2.62±0.47,1.66±0.45 vs 1.90±0.41,1.08±0.06 vs 1.11±0.06,2.21±0.54 vs 2.48±0.48,P0.05)。结论 ASA-PS高的患者心率变异性各指标有降低趋势,ASA-PS对手术前后自主神经调节心脏功能的紊乱有评价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电针对2型糖尿病大鼠糖尿病心脏自主神经病变(DCAN)的心率变异性(HRV)频阈值的表现与差异。方法 6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糖尿病(DM)模型组、电针1组、电针2组。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3组给予高脂高糖喂养4 w后,采用链脲佐菌素(STZ)连续2 d 25 mg/kg腹腔注射制作实验性DM大鼠模型。造模2 w后,空白对照组和DM模型组不予治疗;电针1组选内关、曲池、后三里、三阴交;电针2组选肺俞、心俞、胰俞、脾俞、肾俞。每日治疗1次,6 d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4个疗程,疗程间休息1 d。检测4组大鼠各阶段体重、空腹血糖(FPG)、随机血糖(RBS)及治疗前后低频标化(LFnorm)、高频标化(HFnorm)、低频(LF)/高频(HF)等指标。结果造模2 w后,DM模型组、电针1组、电针2组大鼠体重下降,FPG、RBS水平上升明显,心率加快,LFnorm、HFnorm、LF/HF显著上升,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电针治疗4 w后,DM模型组体重下降,FPG、RBS水平持续上升,心率减慢,LFnorm、HFnorm、LF/HF下降,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电针组均表现为体重轻度上升;FPG下降,心率回升,LFnorm、HFnorm、LF/HF回升,与DM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电针1、2组HRV频阈值回升率分别为:LFnorm(60.76%/24.38%)、HFnorm(91.54%/81.65%)、LF/HF(43.10%/20.69%)。结论电针肢体腧穴对DM模型大鼠FPG有良好的调整作用,且优于躯体选穴组。电针对于自主神经系统具有一定的调节作用,能够降低交感神经的活性,提高迷走神经张力,调节自主神经的平衡性,增高HRV。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温胆片对频发室性早搏病人心率变异性(HRV)、心室晚电位(VLP)的影响,评价其治疗室性早搏的临床疗效。方法 60例符合24h动态心电图诊断的频发室性早搏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以温胆片(4粒,每日3次)口服,对照组以美托洛尔(25mg,每日2次),疗程4周,对比两组治疗前后HRV指标变化,包括时域指标(SDNN、rMSSD、pNN50)和频域指标(LF、HF、LH/HF);观察两组治疗前后VLP指标变化(包括TQRS、LAS40、RMS40)及VLP阳性患者的转阴率。结果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治疗后SDNN、rMSSD、pNN50、HF均有显著升高(P0.05或P0.01),LF、LF/HF则明显降低(P0.05)。治疗后,TQRS、LAS40较前缩短,而RMS40较前增高(P0.05),治疗组及对照组对频发室性早搏VLP阳性患者转阴率分别为57.1%和75.0%。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室性早搏总有效率分别为70.0%和66.7%。结论温胆片能有效治疗频发室性早搏,其不仅可以改善心率变异性,而且可以通过缩短TQRS、LAS,提高RMS对VLP阳性病人有一定的转阴作用而改善频发室性早搏病人的预后,推测其机制可能同提高心脏迷走神经张力,抑制交感神经张力,改善心脏自主神经失衡状态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慢性失眠对老年糖尿病患者静息心率(RHR)及心率变异性(HRV)的影响。方法入选老年患者236例,分为健康对照组62例,单纯糖尿病组64例,糖尿病合并失眠组110例,其中糖尿病合并失眠组按失眠病程分为<5年组(40例),59年组(38例)和≥10年组(32例)。所有患者行常规心电图及24 h心电图检查,并对RHR,HRV时域指标窦性R-R间标准差(SDNN)、窦性R-R间期标准差(SDANN)、窦性R-R间期标准差均值(SDNN index)、窦性R-R间期差值>50 ms(r MSSD)和R-R连质差异均值的平方根(PNN50),频域指标低频(LF)、高频(HF)及LF/FH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单纯糖尿病组和糖尿病合并失眠组HRV各时域指标及频域指标LF、HF降低,RHR及LF/HF增高(P<0.05)。与单纯糖尿病组相比,糖尿病合并失眠组HRV各时域指标及频域指标LF、HF降低明显,LF/HF增高明显(P<0.05)。糖尿病合并失眠组中失眠病程59年组(38例)和≥10年组(32例)。所有患者行常规心电图及24 h心电图检查,并对RHR,HRV时域指标窦性R-R间标准差(SDNN)、窦性R-R间期标准差(SDANN)、窦性R-R间期标准差均值(SDNN index)、窦性R-R间期差值>50 ms(r MSSD)和R-R连质差异均值的平方根(PNN50),频域指标低频(LF)、高频(HF)及LF/FH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单纯糖尿病组和糖尿病合并失眠组HRV各时域指标及频域指标LF、HF降低,RHR及LF/HF增高(P<0.05)。与单纯糖尿病组相比,糖尿病合并失眠组HRV各时域指标及频域指标LF、HF降低明显,LF/HF增高明显(P<0.05)。糖尿病合并失眠组中失眠病程59年组和≥10年组的HRV各时域指标及频域指标LF、HF降低,RHR及LF/HF增高(P<0.05);失眠病程≥10年组的HRV各时域指标及频域指标LF、HF较59年组和≥10年组的HRV各时域指标及频域指标LF、HF降低,RHR及LF/HF增高(P<0.05);失眠病程≥10年组的HRV各时域指标及频域指标LF、HF较59年组进一步降低,RHR及LF/HF进一步增高(P<0.05)。结论慢性失眠可加重老年糖尿病患者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其中失眠病程越长,糖尿病患者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程度更明显。  相似文献   

11.
心率变异性(HRV)是一种简单、无创评估心脏自主神经功能的方法。本文对30例Ⅱ型糖尿病(NIDDM,下同)者(A组)与35例正常人(B组)的HRV资料作分析。结果 A组的HRV降低(P<0.05),合并有心肌缺血者,HRV明显低下(P<0.05)。体位改变后,B组的LF/HF比值上升,A组的LF/HF比值下降,提示A组病人自主神经径路受损,迷走神经张力减低,自主神经调节功能低下。HRV的应用为糖尿病性神经病变的诊断、评估疾病的发展、预后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参芎注射液辅助治疗对急性心肌梗死病人心室重构及血清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6月收治的90例急性心肌梗死病人,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45例。对照组给予替罗非班联合氯吡格雷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参芎注射液治疗,两组均治疗2周。比较两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血清bFGF、VEGF水平及左室各参数指标。结果治疗2周后,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3.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明显高于对照组,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和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血清bFGF、VEGF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心绞痛发作次数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替罗非班联合氯吡格雷治疗基础上加用参芎注射液辅助治疗急性心肌梗死,能够提高临床疗效,改善心室重构,提高血清bFGF、VEGF水平。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静脉注射利多卡因在全麻诱导气管插管期间对2型糖尿病患者自主神经系统功能的影响。方法 70例择期腹部手术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成利多卡因组(n=35,诱导前静脉注射1.5 mg/kg利多卡因)和对照组(n=35,诱导前静脉注射等容量氯化钠溶液),分别于麻醉诱导前(T0)、麻醉诱导后1 min(T1)、麻醉诱导后3 min(插管前,T2)及插管后1 min(T3)、6 min(T4)用心率变异功率谱分析技术观察患者的心率变异性(HRV)改变。结果与T0比较,T1T2时,利多卡因组低频段(LF)和总功率频段(TP),对照组LF,高频段(HF),低频/高频比(LF/HF)及TP均显著降低(P<0.05),利多卡因组LF低于对照组,HF高于对照组(P<0.05);T3T2时,利多卡因组低频段(LF)和总功率频段(TP),对照组LF,高频段(HF),低频/高频比(LF/HF)及TP均显著降低(P<0.05),利多卡因组LF低于对照组,HF高于对照组(P<0.05);T3T4,两组LF,HF及TP均较T0显著升高(P<0.05),而利多卡因组的LF/HF较T0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对照组的LF/HF较T0显著升高(P<0.05);利多卡因组LF、TP升高程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HF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T0比较,T1T4,两组LF,HF及TP均较T0显著升高(P<0.05),而利多卡因组的LF/HF较T0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对照组的LF/HF较T0显著升高(P<0.05);利多卡因组LF、TP升高程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HF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T0比较,T1T2时,两组HR,SP,DP均显著降低(P<0.05);组间比较,利多卡因组SP,DP降低程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两组间HR的改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3T2时,两组HR,SP,DP均显著降低(P<0.05);组间比较,利多卡因组SP,DP降低程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两组间HR的改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3T4,两组HR,SP,DP较麻醉诱导后均显著升高(P<0.01)。组间比较利多卡因组HR、SP及DP升高程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全麻诱导气管插管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自主神经功能一定干扰,静注利多卡因能明显抑制插管操作引起的对自主神经功能的干扰,有利于维护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围插管期心脏的自主神经调节功能。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陈宝田颈椎方治疗交感型颈椎病的疗效及对心率变异性的影响。方法将2014年10月至2015年4月该院收治的80例交感型颈椎病(气血两虚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两组同时给予甲钴胺、维生素B1并行坐位枕颌牵引等基础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服陈宝田教授颈椎方,疗程均为60 d。对比分析两组治疗后中医辨证、颈椎磁共振疗效及治疗前后24 h心率时域变异性〔每5 min平均NN标准差均值(SDANN)、全程全部NN间期的标准差(SDNN)、心率变异三角指数(HRVTI)以及全程相信NN间期之差的均方根(RMSSD)〕和5 min心率频域变异性〔高频范围功率(HF)、低频范围功率(LF)以及LF/HF〕指标。结果观察组的中医辨证总体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而两组的颈椎磁共振总体疗效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的SDANN、SDNN、HRVTI、RMSSD和HF值均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LF值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SDANN、SDNN、HRVTI、RMSSD和HF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LF和LF/HF值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陈宝田颈椎方在治疗交感型颈椎病具有良好的中医辨证疗效,在改善患者自主神经活动上优于单纯药物、牵引等基础治疗。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七氟醚与丙泊酚对于老年冠心病患者麻醉诱导期心率变异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81例老年冠心病患者,依据盲抽法分为对照组(n=40)与观察组(n=41)。对照组予以丙泊酚麻醉诱导,观察组予以七氟醚麻醉诱导,比较两组麻醉诱导期心率变异性情况。结果与T0相比,T1、T2两组LF、HF水平下降,且T2时间点LF、HF、LF/HF水平高于T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T0、T1、T2时间点LF/HF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观察组T1、T2时间点LF水平较对照组低,HF水平较对照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冠心病患者采用七氟醚麻醉诱导效果确切,对心率变异性影响较小,可有效维持患者保持平稳,值得临床广泛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无创正压通气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心血管疾病发生率的影响。方法抽取2014年6月-2015年9月我院66例OSAHS患者,通过随机数表法分组,各33例。研究组选用经鼻持续正压通气(CPAP)模式,对照组选用普通氧疗,两组均持续治疗3d。对比治疗前后两组呼吸参数;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最低血氧饱和度(Sp O2)、平均Sp O2、最长呼吸暂停时间、平均呼吸暂停时间]、心率变异参数;夜间正常呼吸频率间期标准差(SDNN)、相邻呼吸频率间期均方根(r MMSD)、高频(HF)、低频(LF)及LF/HF]、血清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氧化应激指标(8-异前列醇素、硝基酪氨酸)水平变化情况,统计两组心血管疾病发生率。结果(1)呼吸参数:治疗前两组AHI、最低Sp O2、平均Sp O2、最长呼吸暂停时间、平均呼吸暂停时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AHI、最长呼吸暂停时间、平均呼吸暂停时间低于对照组,最低Sp O2、平均Sp O2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心血管疾病:研究组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停搏、室性心动过速、复杂心律失常、房性心动过速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心率变异参数:治疗前两组SDNN、r MMSD、HF、LF及LF/HF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SDNN、r MMSD、HF水平高于对照组,LF及LF/HF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血清炎性因子及氧化应激:治疗前两组IL-6、CRP、TNF-α、8-异前列醇素、硝基酪氨酸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各指标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睡眠状况及心率变异性,降低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减轻炎症反应与氧化应激反应。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老年糖尿病(DM)患者手术前后心脏自主神经功能变化与无症状性心肌缺血(SMI)的关系。方法选择择期非心脏手术老年患者54例,其中非DM患者18例(NDM组),DM患者16例(DM组),DM合并SMI患者20例(SMI组)。监测3组患者心率变异性的变化,包括总功率(TP)、高频功率(HF)、低频功率(LF)、极低频功率(VLF)及LF/HF。结果与NDM组比较,DM组及SMI组术前TP、HF显著降低(P<0.05)。3组术后TP、HF、LF及VLF总的趋势是降低,其中SMI组下降最为明显。术后1天,SMI组TP、HF及VLF与术前比较明显降低,TP、HF、LF及VLF与NDM组差异明显(P<0.01,P<0.05),HF和VLF与DM组差异明显(P<0.05)。术后2天,除DM组LF外,3组TP、HF、LF及VLF分别与术前形成明显差异(P<0.05,P<0.01)。结论DM患者合并有心脏自主神经病变,手术应激引起机体自主神经调节心脏功能的进一步紊乱,是造成DM患者围手术期SMI高发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参芎注射液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1)表达的影响。方法入选164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和干预组。检测所有入选患者入院时的PAI-1含量,对照组给予不稳定型心绞痛标准治疗,干预组在不稳定型心绞痛标准治疗基础上,加用参芎注射液治疗。两组患者治疗2周后复查PAI-1含量。结果两组入院时PAI-1的血清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40,P0.05);治疗2周后两组复查PAI-1的血清含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9,P0.05)。结论参芎注射液可降低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急性期血清PAI-1的分子含量,但是对于冠心病患者长期疗效还需要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参麦注射液对糖尿病心脏自主神经病变(CAN)的治疗作用。方法选择糖尿病合并心肌缺血的老年患者98例,将其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接受参麦注射液治疗(50 ml静脉滴注,1次/d),对照组接受丹参注射液治疗(10 ml静脉滴注,1次/d),均连续应用15 d。记录2组心肌缺血的改善情况、最大心率变化、收缩压的降低程度,并对2组间疗效进行对比。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心肌缺血、心率变异性(55.5%)明显改善(P0.01)。观察组CAN体征改善显效率为47.6%,总有效率为89.5%,明显优于对照组的35.8%与73.8%(P0.01);观察组中医证候显效率为53.50%,总有效率为91.5%,明显优于对照组的32.3%与65.8%(P0.01)。结论参麦注射液治疗糖尿病CAN疗效确切,无严重不良反应,而且治疗成本低。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T2DM患者血清胱抑素C(Cys-C)与心率变异性(HRV)的相关性。方法选取T2DM患者222例,根据Cys-C分为高Cys-C(n=112)和低Cys-C组(n=110)。免疫比浊法检测Cys-C,24h动态心电图评估HRV。结果高Cys-C组5min心搏间期均值的标准差(SDANN)低于低Cys-C组[109(89,136)vs 132(105,187)m/s,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Cys-C(log)与SDANN(log)(β=-0.395,P0.01)、低频/高频(LF/HF)(log)(β=-0.141,P0.01)、总功率TP(log)(β=-0.174,P0.01)独立相关。结论 T2DM患者血Cys-C与HRV指标(SDANN、LF/HF、TP)呈负相关,提示高Cys-C与糖尿病心脏自主神经病变(DCAN)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