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评价糖尿病合并脑出血患者接受钻孔微创血肿清除术的效果。方法选择该院于2019年1—10月收治的74例糖尿病合并脑出血患者展开研究,分组方式参照随机数字表法,37例归为实验组,剩余37例归为对照组。对照组患者行常规开颅手术治疗,实验组患者行钻孔微创血肿清除术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以及治疗前后的生活质量、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实验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91.8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9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73,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生活质量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较为接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合并脑出血患者接受钻孔微创清除术,临床效果较为确切,而且可以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对患者预后发展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钻孔微创血肿清除术治疗糖尿病合并脑出血的效果。方法选取该科2017年10月—2018年10月收治的糖尿病合并脑出血患者66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3例,观察组采用钻孔微创血肿清除术,对照组采用开颅血肿清除术。结果观察组血肿清除率为(90.5±5.4)%,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FPG、2 hPG显著低于对照组,ADL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钻孔微创血肿清除术治疗糖尿病合并脑出血效果显著,能有效清除血肿,促进患者恢复。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立体定向颅内微创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7月—2017年12月在新疆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行外科手术治疗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62例,根据手术方式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2例。对照组患者行常规开颅血肿清除术,观察组患者行立体定向颅内微创血肿清除术。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效果、术前及术后1周颅内压(ICP)、术前及术后1个月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FDS)。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术前两组患者ICP、NFD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1周IC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后1个月观察组患者NFDS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立体定向颅内微创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较好,可有效减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行颅内血肿微创穿刺粉碎清除术的实际效果,总结其临床价值。方法回顾2011年06月~2013年10月高血压脑出血患者75例,将其分成微创组35例,对照组40例,为对照组患者应用传统开颅手术,为微创组患者在应用颅内血肿微创穿刺粉碎清除术,临床治疗后,对比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评分及临床治疗有效率。结果与治疗前相比,两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有所降低,但对比两组数据,差异显著(P0.05);从临床治疗有效率看,微创组为88.57%。对照组为65.00%,经统计、对比,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微创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结论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行颅内血肿微创穿刺粉碎清除术,疗效确切,值得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神经内镜辅助下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HCH)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5月—2016年12月青岛市西海岸新区中心医院收治的HCH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行去骨瓣开颅颅内血肿清除术,观察组患者行神经内镜辅助下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血肿清除请情况、不良事件发生率、预后、入院时及术后3个月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血肿清除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预后优于对照组(P0.05)。入院时两组患者ADL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观察组患者ADL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神经内镜辅助下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HCH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有效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及不良事件的发生,有利于改善患者预后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软通道微创穿刺血肿清除术在治疗急性脑出血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保守治疗,实验组患者则采用软通道微创穿刺血肿清除术治疗。结果实验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2.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颅内血肿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均显著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减少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脑出血应用软通道微创穿刺血肿清除术能最大限度地清除颅内积血,减轻患者神经功能损伤,提升患者生活质量,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对脑出血患者术后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88例脑出血患者根据家属意愿分为两组.内科保守治疗组(对照组)46例,给予内科保守治疗;微创血肿清除术(微创组)42例,在CT引导下行颅内血肿清除术.应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和修订致残量表(mRS)对术后1个月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和疗效进行评估.结果 治疗1个月后两组患者NIHSS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P<0.05),且微创组NIHSS评分明显低于较对照组(P<0.05);根据致残量表,微创组总有效率为69.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7.8%(P<0.05);微创组死亡2例,对照组死亡5例,两组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与内科保守治疗相比能改善脑出血患者神经功能,并可降低致残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评价糖尿病合并脑出血患者采取钻孔微创血肿清除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该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该院于2018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84例糖尿病合并脑出血患者分成两组,每组42例;其中,对照组患者实施传统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观察组患者则实施钻孔微创血肿清除术治疗,进一步对两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评价。结果①治疗前,两组在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以及糖化血红蛋白3项血糖指标水平方面,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积极治疗后,观察组上述3项血糖指标水平均显著要比对照组低(P0.05)。②在术后血肿清除率上,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在卧床时间及住院时间方面,观察组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③在日常生活能力评定量表(ADL)评分上,术前两组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显著要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糖尿病合并脑出血患者,采取钻孔微创血肿清除术治疗具备显著的疗效,可改善患者的血糖水平,提高术后血肿清除率,缩短卧床时间及住院时间,并改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分析优质护理干预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Minimally invasive evacuation of intracranial hematoma,MIEIH)治疗高血压脑出血(hypertensive cerebral hemorrhage,HICH)中对预后的改善作用。方法将2019年5月至2020年5月在我院接受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的120例高血压脑出血病人进行研究,根据随机抽签法进行分组,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各60例。参照组病人在完成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后对其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则是在完成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后对其进行优质护理,比较两组病人对经过护理后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恢复情况以及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的情况。结果实验组病人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恢复情况显著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实验组病人的生活质量恢复情况也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优质护理运用于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过程中能够有效地降低患者的不良反应,提升患者的术后生活质量,提高MIEIH对于高血压脑出血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联合中药治疗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64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2例,对照组采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中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8.8%,观察组为8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过程中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治疗前两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D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14d、28d后NDS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联合中药治疗脑出血疗效优于单用微创手术治疗,且不良反应少,使用方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尹浩军  李英 《山东医药》2010,50(5):65-66
目的探讨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联合神经节苷脂治疗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8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微创组、联合组(微创+神经节苷脂),比较各组临床疗效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变化。结果联合组、微创组、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73.08%、61.54%、46.15%,病死率分别为19.23%、13.07%、42.31%,联合组、微创组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1),联合组总有效率高于微创组(P〈0.05)。与对照组比较,联合组、微创组不同时间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或〈0.01);第21天,联合组、微创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联合神经节苷脂治疗脑出血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以糖尿病合并脑出血患者为例,进一步分析评估钻孔微创血肿清除术在其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该次将该院在2017年4月—2018年4月收治的糖尿病合并脑出血患者88例作为研究的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其中对照组44例采取传统开颅血肿清除手术治疗,观察组44例采取钻孔微创血肿清除术治疗,进一步对两组手术效果进行对比评估。结果①观察组血肿清除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复查血肿清除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卧床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②治疗后,观察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以及糖化血红蛋白指标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临床中,针对糖尿病合并脑出血患者采取钻孔微创血肿清除术治疗具备显著的疗效,血肿清除率高,并使患者的血糖水平得到有效控制;因此,值得采纳及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微创钻孔引流术和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中老年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疗效及预后差异。方法 52例中老年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微创组和开颅组各26例,分别接受微创钻孔引流术和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后21 d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的血肿量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及术后死亡率。结果手术治疗21 d后,微创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6.15%)高于开颅组(76.92%)(P0.05)。两组治疗后1、3、5 d血肿量均显著低于治疗前且逐渐减少(P0.05),微创组血肿量均显著少于同期开颅组(P0.05)。手术治疗3个月后,微创组评分显著高于开颅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死亡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微创钻孔引流术治疗中老年高血压脑出血疗效确切,可显著改善临床症状及预后,安全可靠,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3月新疆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1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80例。对照组患者入院后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行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14 d后血肿体积、血肿周围水肿体积、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Barthe指数(BI)评分。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血肿体积及血肿周围水肿体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4 d后观察组患者血肿体积及血肿周围水肿体积小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NIHSS评分、B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4 d后观察组患者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BI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确切,可有效减小颅内血肿及血肿周围水肿,有利于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合并糖尿病的脑出血患者行微创血肿清除术的护理对策。方法选择2019年1—8月在该院治疗的156例合并糖尿病的脑出血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n=78)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n=78)在此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记录并对比两组患者第3天以及第5天血肿清除情况、神经功能评分量表(SSS)、生活能力评分量表(ADL)、肢体功能评分量表(FM)等指标评分、护理满意度及总并发症发生率情况。结果研究组血肿清除率(89.74%)、护理满意度(94.87%)高于对照组血肿清除率(64.10%)及护理满意度(76.92%),而空腹血糖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护理后SSS评分、ADL评分以及FM评分均优于护理前,且研究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总并发症发生率(35.90%)明显高于研究组总并发症发生率(15.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可以明显提高合并糖尿病的脑出血实施微创血肿清除术的护理满意度及各康复指标。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微创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7月~2015年1月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98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9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开颅血肿清除术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钻孔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进行治疗,并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术中的出血量和手术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治疗总有效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可以明显减少手术中的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钻孔微创血肿清除术治疗糖尿病合并脑出血的应用效果。方法 2014年2月—2017年9月医院采用钻孔微创血肿清除引流术(n=56)纳入观察组,骨窗血肿清除术(n=89)纳入对照组,均为出血量在20~40 mL合并糖尿病的脑出血。对比近远期疗效。结果观察组手术血清除率(61.5±11.3)%低于对照组(69.4±12.0)%,观察组卧床时间、住院时间分别为(6.3±3.5)d、(16.4±4.6)d低于对照组(8.1±2.5)d、(19.5±3.3)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基本自理率20.0%高于对照组7.1%,拄拐率、偏瘫发生率分别为20.0%、56.4%低于对照组36.9%、79.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钻孔微创血肿清除术治疗糖尿病合并脑出血疗效肯定,尽管手术清除血肿的效果并不如开窗手术,但是远期的疗效可能更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11月—2013年10月我院收治的神经内科住院患者88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4例。观察组采取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对照组采取内科保守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3周后美国国立卫生脑卒中量表(NIHSS)评分及Barthel Index(BI)评分。结果治疗前两组NIHSS评分和B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周后,观察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BI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NIHSS改善率和BI改善率高于对照组,病死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脑出血临床疗效显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比微创钻孔引流术和小骨窗颅内血肿清除术对高血压性基底节区中等量脑出血的疗效和预后。方法选取2016年5月至2018年5月广西省象州县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84例高血压基底节区中等量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微创钻孔引流术(研究组)和小骨窗颅内血肿清除术(对照组),每组各42例。比较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血肿清除率、术后并发症和再出血情况;记录术后3周时患者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和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以及术后3个月时日常生活能力(ADL)评级和病死率。采用SPSS 22.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根据数据类型,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或卡方检验。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患者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显著减少,肺部感染、消化道出血发生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2组血肿清除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患者术后3周时的GOS[(3.4±0.6)和(3.1±0.9)分,P=0.347]和GCS[(11.6±1.3)和(11.2±1.7)分,P=0.539]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术后3个月内,对照组和研究组患者病死率[4.76%(2/42)和2.38%(1/42),P=0.557]、术后3个月时ADL优良率[78.57%(33/42)和88.09%(37/42),P=0.242]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小骨窗颅内血肿清除术和微创钻孔引流术治疗对高血压基底节区中等量脑出血均有较好的疗效,能有效清除血肿,而微创钻孔引流术手术时间更短,并发症更少,应用价值更优。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比高血压脑出血微创钻孔引流与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1月~2015年1月未死亡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行微创钻孔引流术患者30例为研究组;行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患者30例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意识恢复、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癫痫的差异。结果两组治疗后意识恢复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癫痫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脑出血行微创钻孔引流术治疗,疗效显著,患者术后意识恢复快,住院时间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