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比较利拉鲁肽联合二甲双胍与格列美脲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2月—2013年5月期间在该院诊疗的110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将11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55例)和对照组(55例),观察组采用利拉鲁肽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对照组采用格列美脲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降低水平比较,差异无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体质指数及低血糖事件发生率对照组优势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拉鲁肽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降糖效果与格列美脲联合二甲双胍降糖效果相当,但利拉鲁肽联合方案对BMI影响小,低血糖发生率低,用药更为安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比较利拉鲁肽联合二甲双胍与格列美脲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2月—2013年5月期间在该院诊疗的110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将11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55例)和对照组(55例),观察组采用利拉鲁肽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对照组采用格列美脲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降低水平比较,差异无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体质指数及低血糖事件发生率对照组优势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拉鲁肽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降糖效果与格列美脲联合二甲双胍降糖效果相当,但利拉鲁肽联合方案对BMI影响小,低血糖发生率低,用药更为安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比较利拉鲁肽与格列美脲对血糖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伴肥胖患者疗效。方法64例单用二甲双胍血糖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伴肥胖患者,在保留二甲双胍1500mg/日基础上,随机分为利拉鲁肽组和格列美脲组,治疗24周,观察患者血糖、HbA,c、BMI、血脂及低血糖发生率。结果两组治疗对改善FBG、2hPG、HbA。C疗效相当,对HDL-C无明显改善。利拉鲁肽还可降低BMI、TG、TC、LDL.C,且低血糖发生率更低。结论利拉鲁肽较格列美脲更适于2型糖尿病伴肥胖患者。  相似文献   

4.
目的 系统评价利拉鲁肽与格列美脲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T2DM)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WanFang Database、CBM和CNKI数据库,纳入利拉鲁肽与格列美脲联合二甲双胍治疗T2DM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检索时限截至2016年1月.由2位研究者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筛选文献、提取资料、进行质量评价,采用RevMan5.3软件进行荟萃分析.结果 共纳入13个RCT.荟萃分析结果显示:与格列美脲联合二甲双胍组相比,利拉鲁肽联合二甲双胍组能更有效地降低HbA1c(WMD:-0.36,95% CI:-0.67~-0.06,P=0.02)及体重(WMD:-3.11,95% CI:-3.72~-2.51,P<0.000 01);低血糖发生率低(WMD:-0.15,95% CI:-0.19~-0.11,P<0.000 01);但胃肠道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更高(WMD:0.18,95% CI:0.09 ~ 0.27,P<0.000 1);降低空腹及餐后血糖效果相当.结论 与格列美脲联合二甲双胍组相比,利拉鲁肽联合二甲双胍组能更好的控制血糖、降低体重且低血糖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应用利拉鲁肽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肥胖症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3-06~2015-05收治的2型糖尿病合并肥胖症患者62例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1例。对照组给予二甲双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利拉鲁肽,治疗12周。观察两组患者血糖、体重控制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各项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观察组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h PG)、糖化血红蛋白、腰臀比及体质量指数(BMI)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9.68%和6.4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2型糖尿病合并肥胖症患者给予利拉鲁肽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能有效控制血糖,改善体质量,且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选取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80例,随机平分为对对照组应用二甲双胍,观察组加用利拉鲁肽。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HbA_(1c))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LVEDD和LVPWT小于对照组,LVEF和E/A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利拉鲁肽联合二甲双胍治疗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效果显著,血糖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药物对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该院收治的88例糖尿病患者进行药物治疗,随机分组,实验组52例患者采用利拉鲁肽和二甲双胍的联合治疗,对照组36例患者仅使用二甲双胍的治疗,对比患者的血糖指标。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和饭后2 h的血糖指标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后两组患者空腹血糖和饭后2 h的血糖指标差异较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患者选择利拉鲁肽和二甲双胍的综合治疗,能够使血糖指标得到明显改善,并减少不良反应,值得推荐。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药物对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该院收治的88例糖尿病患者进行药物治疗,随机分组,实验组52例患者采用利拉鲁肽和二甲双胍的联合治疗,对照组36例患者仅使用二甲双胍的治疗,对比患者的血糖指标。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和饭后2 h的血糖指标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后两组患者空腹血糖和饭后2 h的血糖指标差异较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患者选择利拉鲁肽和二甲双胍的综合治疗,能够使血糖指标得到明显改善,并减少不良反应,值得推荐。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肥胖2型糖尿病应用利拉鲁肽加二甲双胍治疗对微炎症状态影响。方法将2015年5月—2017年7月收治的100例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数字表法分对照组和联合用药组。对照组采用二甲双胍0.85 g/次口服治疗,2次/d,治疗16周;联合用药组应用利拉鲁肽加二甲双胍治疗,二甲双胍同上,利拉鲁肽初始剂量0.6 mg皮下注射,1次/d,一周后调整剂量至1.2 mg,第3周后加量至1.8 mg。比较两组肥胖2型糖尿病转归;不良反应发生状况;干预前后患者血糖指标、体质指数、微炎症状态。结果联合用药组肥胖2型糖尿病转归优于对照组(P0.05);联合用药组不良反应发生状况少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血糖指标、体质指数、微炎症状态相近(P0.05);干预后联合用药组血糖指标、体质指数、微炎症状态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肥胖2型糖尿病应用利拉鲁肽加二甲双胍治疗效果确切,可有效控制血糖,降低体质指数,控制体重,且对微炎症状态有减轻作用,可减少并发症发生,促进患者转归,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分析不同降糖方法对2型糖尿病肥胖患者治疗的疗效差异。方法选取该院在2017年4月—2018年4月收治的140例肥胖糖尿病患者,按照不同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70例,应用口服二甲双胍治疗方法)和实验组(70例,应用二甲双胍联合利拉鲁肽治疗方法 )。采用统计学分析两组肥胖糖尿病患者治疗前后的空腹血糖水平、餐后2h血糖、胰岛素抵抗指数和胰岛素分泌指数,不良反应发生率(低血糖反应、恶心、腹泻)。结果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空腹血糖水平、餐后2 h血糖、胰岛素抵抗指数和胰岛素分泌指数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肥胖糖尿病患者的低血糖反应、恶心、腹泻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肥胖糖尿病患者应用二甲双胍联合利拉鲁肽治疗的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利拉鲁肽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1年6月—2013年6月该院收治的136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8例,对照组采用二甲双胍治疗,观察组在给予利拉鲁肽联合二甲双胍治疗,16周后对比治疗前后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体质指数、餐后2 h血糖水平、胰岛素敏感指数及Hb Alc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空腹血糖均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拉鲁肽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显著,不良反应率低,值得应用及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二甲双胍联合利拉鲁肽治疗2型糖尿病伴肥胖症的效果并总结护理体会。方法收集2型糖尿病伴肥胖症患者106例,根据患者入院日期的单双号数分为对照组51例和观察组55例。对照组采用二甲双胍和甘精胰岛素治疗,观察组采用二甲双胍和利拉鲁肽治疗。两组患者的护理措施相同。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以及餐后2 h血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观察组患者的体质量控制效果显著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3.6%vs 23.5%),P均0.05。结论采用二甲双胍联合利拉鲁肽治疗2型糖尿病伴肥胖症能够有效控制体质量,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配合有效的护理措施能够进一步保证治疗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利拉鲁肽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1年6月—2013年6月该院收治的136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8例,对照组采用二甲双胍治疗,观察组在给予利拉鲁肽联合二甲双胍治疗,16周后对比治疗前后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体质指数、餐后2 h血糖水平、胰岛素敏感指数及Hb Alc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空腹血糖均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拉鲁肽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显著,不良反应率低,值得应用及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格列美脲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老年糖尿病的临床价值。方法以老年糖尿病患者50例作为该次观察对象,采用远程随机法分为2组,A组接受格列美脲联合二甲双胍治疗,B组仅接受二甲双胍治疗,对比2组老年糖尿病患者治疗效果的差异性。结果实验组老年糖尿病患者经格列美脲联合二甲双胍联合治疗后的血糖水平(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以及糖化血红蛋白)均明显较仅接受二甲双胍治疗的对照组优(P0.05);实验组老年糖尿病患者治疗后的低密度脂蛋白值、高密度脂蛋白值、胆固醇值、甘油三酯值均与对照组老年糖尿病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实验组老年糖尿病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几率明显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老年糖尿病患者接受格列美脲联合二甲双胍治疗的价值较高,利于血糖的控制,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利拉鲁肽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接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120例作为该次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各60例。研究组患者采用利拉鲁肽联合二甲双胍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仅使用二甲双胍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前的血糖水平、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与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血糖水平均有同程度的降低,研究组患者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1.6%,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均未发生不良反应事件。结论利拉鲁肽联合二甲双胍对2型糖尿病进行治疗,可有效的控制患者血糖水平,改善临床症状,且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较少,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单纯使用二甲双胍血糖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分别联合利拉鲁肽及甘精胰岛素治疗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纳入2012年2月至2013年5月在北京军区总医院内分泌科门诊就诊的单纯使用二甲双胍超过3个月血糖控制不佳[糖化血红蛋白(Hb A1c)7%]的2型糖尿病患者40例,其中男性28例,女性12例,年龄34~70岁,平均年龄(51.5±7.3)岁。所有患者在继续服用盐酸二甲双胍片(≥1500 mg/d)的基础上,随机分为两组,利拉鲁肽组和甘精胰岛素组,每组各20例。分别联合应用利拉鲁肽及甘精胰岛素治疗12周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Hb A1c、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血脂、体质指数(BMI)及低血糖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与治疗前比较,利拉鲁肽组治疗后BMI[(28.32±0.35)kg/m2 vs.(26.75±1.10)kg/m2]、空腹血糖[(10.23±2.14)mmol/L vs.(7.06±1.09)mmol/L]、餐后2小时血糖[(14.68±4.43)mmol/L vs.(9.35±1.84)mmol/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2.76±0.97)mmol/L vs.(2.05±0.97)mmol/L]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Hb A1c[(8.84±1.15)%vs.(7.34±0.66)%]下降,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与治疗前比较,甘精胰岛素组治疗后空腹血糖[(9.78±1.06)mmol/L vs.(6.72±1.58)mmol/L]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Hb A1c也[(8.34±0.48)%vs.(7.44±0.28)%]下降,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与甘精胰岛素组治疗后比较,利拉鲁肽组治疗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发生低血糖,利拉鲁肽组有3例出现轻微胃肠道反应,甘精胰岛素组无胃肠道反应。结论单纯使用二甲双胍3个月后血糖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联合应用利拉鲁肽及甘精胰岛素治疗安全有效,利拉鲁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刘英  陈欣  江霞 《山东医药》2015,(10):83-84
目的探讨利拉鲁肽对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0例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利拉鲁肽组(30例)和二甲双胍组(30例)。两组均予控制饮食、降压、调脂、抗血小板聚集及扩冠等基础治疗;在此基础上利拉鲁肽组于每日早餐前皮下注射利拉鲁肽0.6 mg,二甲双胍组分别于早晚餐前服用二甲双胍500 mg。治疗前及治疗24周后分别测定静脉血空腹血糖(FPG)、餐后血糖(PPG)、糖化血红蛋白(Hb A1c),采用心脏超声检查舒张末期室间隔厚度(IVST)、左心室后壁厚度(PWT)、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射血分数(LVEF)及舒张早期最大峰值速度/舒张晚期最大峰值速度(E/A)等心功能指标。结果两组治疗后FPG、PPG、Hb A1c均低于治疗前(P均<0.05),两组治疗后FPG、PPG、Hb A1c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利拉鲁肽组治疗后LVEF、E峰、E/A增加,A峰、IVST、PWT、LVEDD降低(P均<0.05)。二甲双胍组治疗后LVEF、E/A增加,LVEDD降低(P均<0.05);而E峰、A峰、IVST、PWT较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二甲双胍组比较,利拉鲁肽组LVEF、E峰、E/A增加,A峰、IVST、PWT、LVEDD降低(P均<0.05)。结论利拉鲁肽可降低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的血糖水平,并可改善心功能。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究格列美脲与二甲双胍联合预混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方法将该院2016年2月—2018年2月内分泌科收治的70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患者口服降糖药物(格列美脲+二甲双胍)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的基础上联合预混胰岛素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药物治疗3个月后,两组患者血糖各项生化指标较治疗前均有所降低,观察组患者糖化血红蛋白检测值为(6.31±0.90)%,空腹血糖检测值为(7.16±1.05)mmol/L,餐后2 h血糖检测值为(8.27±1.52)mmol/L,较对照组明显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体重指数无明显变化,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血糖达标时间为(8.12±1.63)d,对照组患者血糖达标时间为(14.65±2.07)d,观察组患者低血糖发生率为5.71%,对照组患者低血糖发生率为22.86%,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格列美脲与二甲双胍联合预混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的效果显著优于单独口服降糖药,能够有效控制患者血糖,缩短患者血糖达标时间,且不改变患者体重指数,低血糖发生率较低,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评价拜糖平与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及药物副作用。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5年2月该院100例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计算机随机数字表系统进行分组,拜糖平组以拜糖平为降糖药物,二甲双胍组以二甲双胍为降糖药物。对比两组治疗效果、安全性、干预前后血糖水平的变化、低血糖反应发生率、血糖达标率。结果二甲双胍组治疗总有效47例,为94.00%,拜糖平组92.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出现轻微腹泻、腹胀、排气次数增多等不良反应,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干预后血糖指标FBG、2 hPBG、HbA1c均显著降低,跟治疗前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拜糖平组2 hPBG降低更显著,跟二甲双胍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甲双胍组FBG降低更显著,跟拜糖平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低血糖反应发生率、血糖达标率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拜糖平与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均有确切的疗效,可有效改善患者血糖水平,且用药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但相对来说,拜糖平对降低餐后2 h血糖作用更显著,二甲双胍则对降低空腹血糖作用更显著,在临床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相应的药物。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利那鲁肽对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05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二甲双胍组(55例)和利拉鲁肽组(50例),二甲双胍组在甘精胰岛素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二甲双胍,起始剂量0.25 g/次,3次/d,耐受后增至0.5g/次;利拉鲁肽组在甘精胰岛素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利拉鲁肽,起始剂量0.6 mg,皮下注射,1次/d,耐受后增至1.2 mg.治疗12周后,比较两组患者腰围、体质量、空腹血糖(FPG)、餐后血糖(2 h 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胰岛素(FINS)、TG、TC、SBP和DBP.结果 治疗12周后,两组血糖、HbA1C、胰岛素抵抗指数及血浆TG、TC均显著降低(P均<0.01);利拉鲁肽组腰围减小、体质量减轻、BMI减小(P均<0.01),而二甲双胍组没有变化(P均>0.05);利拉鲁肽组降低FPG、HbA1C、TG及TC的效果与二甲双胍组相当(P均>0.05),但降低2hPG、改善胰岛素抵抗及降低SBP的效果优于二甲双胍组(P均<0.01).结论 利拉鲁肽可有效控制血糖,减轻患者体质量,改善胰岛素抵抗,降低SBP,更适合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