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分析老年糖尿病很低血糖患者的临床护理方式,为临床护理提供参考。方法根据2014年1月—2016年2月该院接收的老年糖尿病很低血糖患者进行分析研究,将患者分成了常规组合个体化组,常规组使用普通护理,个体化组使用个体护理,对两组的临床护理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个体化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有效率比常规组高,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个体组患者的遵医嘱行为、饮食行为、运动行为要比常规组高,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组的社会功能、心里健康等指标在护理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护理后,个体组的各项指标比常规组优秀,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糖尿病合并低血糖患者接受个体化护理,可以让患者的血糖水平得到改善,提升患者的遵医嘱行为,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临床中可以进行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个案管理在老年糖尿病患者护理中的作用。方法将2015年6月—2017年2月8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作研究对象并随机分组。常规组实施常规护理管理,个案组实施个案管理。比较两组糖尿病治疗总有效率;患者对糖尿病知识认知情况、遵医口服降糖药情况、日常合理饮食情况、运动锻炼情况;干预前后患者血糖相关指标、生存质量评分。结果个案组糖尿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常规组(P0.05);个案组患者对糖尿病知识认知情况、遵医口服降糖药情况、日常合理饮食情况、运动锻炼情况优于常规组(P0.05);干预前两组血糖相关指标、生存质量评分相近(P0.05);出院时个案组血糖相关指标、生存质量评分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个案管理在老年糖尿病患者护理中的作用确切,可提高患者的疾病认知,并提高其运动锻炼、合理饮食和遵医用药行为,改善患者血糖水平和生存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糖尿病全程健康教育的意义。方法将2016年1—12月110例糖尿病患者作为对象,依据数字表法分组,各有55例。对照组施行常规口头健康教育,全程宣教组施行全程健康教育。比较两组糖尿病知识达标率;遵医用药行为评分、遵医控制饮食评分、遵医运动行为评分、遵医血糖监测评分;干预前后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SAS评分、SF-36评分;低血糖出现率。结果全程宣教组糖尿病知识达标率高于对照组(P0.05);全程宣教组遵医用药行为评分、遵医控制饮食评分、遵医运动行为评分、遵医血糖监测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SAS评分、SF-36评分相近(P0.05);干预后全程宣教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SAS评分低于对照组,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全程宣教组低血糖出现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糖尿病全程健康教育的意义在于可减轻患者焦虑情绪,提高其对糖尿病相关知识的认知,提高其在用药和日常生活方面的遵医行为,可有效控制血糖,促进血糖达标,预防低血糖,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值得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护理中应用多样性护理方式的价值。方法选择该院2016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收治住院治疗的52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随机实施分为实施常规护理的对照组和实施多样性护理的观察组。对比两组患者遵医行为情况、血糖和血脂达标情况、生活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用药及运动等遵医行为、血糖及血脂达标率、生活质量指标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多样性护理可以提高患者遵医行为,提高血糖、血脂控制水平,促进患者生活质量的提升。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老年糖尿病患者采用护理干预对患者遵医行为以及血糖变化的主要影响。方法选取该院2016年1月—6月收治的52例老年糖尿病患者根据随机分组法分为实验组(常规护理前提下加强综合护理干预)和对照组(仅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血糖控制优良率以及遵医行为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25例血糖控制优良,对照组患者21例控制优良,实验组患者血糖控制优良率(96.2%)明显高于对照组(80.8%),两组患者血糖控制优良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运动治疗(80.8%)、药物规范治疗(84.6%)、饮食控制(76.9%)、血糖监测(80.8%)等行为遵从率明显高于对照组46.2%、53.8%、50%、5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糖尿病患者常规护理前提下加强综合护理干预可大大提高患者的遵医行为依从率,更好的控制患者血糖变化情况,可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实施社区糖尿病护理对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效果。方法在该院近两年所医治的糖尿病患者中选取74例,按不同的护理方式平均分为A组和B组,各37例。A组患者在出院后不再进行任何干预,B组患者在出院后则进行社区糖尿病护理,6个月后统计并比较两组患者遵医嘱用药、合理运动、健康饮食、戒烟戒酒、定期检查、自我监测血糖等方面的遵医行为,监测并比较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和餐后2 h血糖控制情况。结果 B组患者在遵医嘱用药、合理运动、健康饮食、戒烟戒酒、定期检查、自我监测血糖等方面的遵医行为都显著优于A组(P0.05); B组患者的空腹血糖和餐后2 h血糖控制情况也明显优于A组(P0.05)。结论实施社区糖尿病护理对于患者的遵医行为有明显的促进效果,能使患者自觉地进行遵医嘱用药、合理运动、健康饮食、戒烟戒酒、定期检查、自我监测血糖等行为,有利于血糖的控制、从而延缓病情的发展,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所以值得进一步推广于医疗实践。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护理干预措施对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业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4年8月该院收治的66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则进行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血糖水平、遵医行为。结果观察组血糖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控制饮食、按时服药、戒烟戒酒、血糖监测、适当运动等各项遵医行为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糖尿病患者采取全面的护理干预措施,可有效提高其遵医行为。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中医护理干预对老年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和血糖控制的影响。方法该院在2015年1月—2015年8月期间共收治了68例糖尿病患者,从中选取60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将60例糖尿病老年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中医护理干预。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的遵医行为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护理后,两组患者的遵医行为评分明显高于护理前,观察组患者的遵医行为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两组患者的血糖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护理后,两组患者的血糖水平明显低于护理前,观察组患者的血糖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治疗老年糖尿病患者时,应尽量给予患者中医护理干预,有助于控制患者的血糖水平,改善患者的遵医行为,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值得大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社区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效果及血糖控制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3年6月98例社区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对照组46例接受常规健康指导,观察组52例实施社区护理干预,随访调查患者出院后遵医行为及血糖控制效果。结果从遵医嘱情况来看,观察组患者自我血糖监测、饮食控制、按时服药、定期检查等遵医率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干预后观察组空腹血糖水平、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社区糖尿病患者加强社区护理干预,对患者遵医嘱、血糖控制等有积极作用,是改善患者生存质量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社区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效果及血糖控制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3年6月98例社区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对照组46例接受常规健康指导,观察组52例实施社区护理干预,随访调查患者出院后遵医行为及血糖控制效果。结果从遵医嘱情况来看,观察组患者自我血糖监测、饮食控制、按时服药、定期检查等遵医率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干预后观察组空腹血糖水平、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社区糖尿病患者加强社区护理干预,对患者遵医嘱、血糖控制等有积极作用,是改善患者生存质量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延续性护理服务对老年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方法收集自2013年6月—2014年2月该院10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观察组采用延续性护理服务,对比分析两组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结果观察组患者在血糖控制和对低血糖知识的认知方面都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糖尿病患者采用延续性护理服务能更好的控制患者血糖水平,提高患者的遵医行为和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延续性护理服务对老年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方法收集自2013年6月—2014年2月该院10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观察组采用延续性护理服务,对比分析两组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结果观察组患者在血糖控制和对低血糖知识的认知方面都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糖尿病患者采用延续性护理服务能更好的控制患者血糖水平,提高患者的遵医行为和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医学营养干预结合血糖控制指导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及遵医行为的影响。方法从2017年3月—2018年9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选取92例进行研究,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医学营养干预结合血糖控制指导,对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血糖水平及遵医行为进行观察。结果两组干预前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的上述血糖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干预前的饮食管理、血糖监测、遵医服药、运动管理等遵医行为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的上述遵医行为评分明显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学营养干预结合血糖控制指导有助于控制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也能提高其遵医行为,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糖尿病患者实施社区护理干预对遵医行为的影响。方法选取该社区2016年3月—2018年9月收治的108例糖尿病患者作为实验对象,按照硬币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中患者为54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研究组予以社区护理干预,对两组遵医行为、血糖控制效果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保持生活规律、运动疗法、自我监测、饮食控制、药物控制等遵医行为均优于对照组,其FBG、2 h PG、HbA1c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社区护理干预对控制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提高其遵医行为作用显著,值得选择和全面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临床护理路径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2012年3月—2014年7月收治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50例,将其进行随机分组,分别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5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临床护理路径,比较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以及遵医行为。结果观察组患者的饮食控制、规律用药、运动依从及血糖监测的遵医比例均优于对照组患者,而且观察组患者的空腹血糖值和餐后2 h血糖值分别为(5.87±1.07)mm Hg和(7.46±1.68)mm Hg,数据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不仅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遵医行为,而且可改善患者血糖水平。  相似文献   

16.
纳入108例胰岛素泵强化治疗的T2DM尿病患者,随机平分为胰岛素泵强化治疗期间对照组配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规范化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药物治疗、饮食治疗、运动治疗、自我监测、遵医携泵等遵医嘱行为评分,比对照组均高,P0.05。观察组血糖达到目标的时间比对照组短;用药量比对照组少;P0.05。观察组低血糖发生率1.85%,酮症酸中毒发生率3.70%,比对照组11.11%和9.26%均低,P0.05。结论:规范化护理能够提高胰岛素泵强化治疗效果,减少低血糖和酮症酸中毒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集束化护理对糖尿病患者低血糖发生率的效果。方法纳入该院2017年2月—2019年2月收治的糖尿病患者12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分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60例)、研究组(接受集束化护理,60例),两组护理周期均为1个月,比较护理前、护理1个月后血糖指标、低血糖发生率、遵医行为、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护理1个月后2 hPG、FBG、低血糖发生率显著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遵医行为、护理满意度显著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集束化护理可显著降低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以及低血糖发生率,提高遵医行为及护理满意度,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老年糖尿病患者的低血糖预见性护理的效果。方法选择该科自2014年1月—2015年6月收治的老年性糖尿病患者所有患者18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1例,对照组给予糖尿病常规护理,观察组在糖尿病常规护理基础上,针对老年糖尿病患者发生低血糖的诱因,采取加强健康宣教、指导患者合理饮食、合理应用降糖药物、适当运动,严密观察病情、监测血糖等一系列预见性护理措施,观察两组患者低血糖的发生率。结果对照组91例发生低血糖32例,发生率为35.2%,观察组91例发生低血糖8例,发生率为8.8%,P0.05。结论在临床工作中,护理人员应充分认识到糖尿病并发低血糖的严重性和危害性,做好低血糖的预见性护理工作,在最大程度上减少疾病的致残率和病死率,改善患者的病情及预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糖尿病并发高血压护理中实施人性化服务的方式及价值。方法选择该院2016年10月—2019年6月收治的100例糖尿病并发高血压患者作为该次课题研究的观察对象,并随机分两组,常规护理组(n=50)予以常规护理,人性化服务组(n=50)予以人性化服务,观察两组的护理实施情况,并评估效果。结果与常规护理组相比,人性化服务组患者的遵医采纳健康饮食方案的比例、遵医坚持运动锻炼的比例、遵医服用药物的比例明显提高,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时,两组接受空腹血糖指标、餐后2 h血糖指标、收缩血压和舒张血压评估,空腹血糖指标、餐后2 h血糖指标、收缩血压和舒张血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时,人性化服务组的空腹血糖指标、餐后2 h血糖指标、收缩血压和舒张血压较常规护理组均显著降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人性化服务理念引入糖尿病并发高血压患者的护理中,可提高患者的遵医率,改善其空腹血糖指标、餐后2 h血糖指标、收缩血压和舒张血压。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的临床护理要点进行分析。方法收集2015年8月~2016年1月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50例随机分两组。常规组施行常规护理,实验组施行人性化护理。比较两组患者高血压合并糖尿病干预效果;护理满意评分、病房环境舒适评分、遵医行为评分;护理前和护理后患者平均血糖水平、平均血压水平的差异。结果实验组患者高血压合并糖尿病干预效果高于常规组,P0.05;实验组护理满意评分、病房环境舒适评分、遵医行为评分高于常规组,P0.05;护理前两组平均血糖水平、平均血压水平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实验组平均血糖水平、平均血压水平改善幅度更大,P0.05。结论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给予人性化临床护理效果确切,环境舒适度高,可提高患者遵医行为,有效改善患者血糖和血压水平,提升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