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究2型糖尿病患者给予米格列醇及伏格列波糖口服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差异。方法于2017年1—11月选择该院门诊及住院治疗的108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4例,观察组给予米格列醇口服治疗,对照组给予伏格列波糖口服治疗,疗程3个月,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FPG)、餐后血糖(2 hPG)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变化、体重指数(BMI)变化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前,观察组的FPG指标、2 hPG指标、Hb A1c指标及BMI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空腹血糖(FPG)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餐后血糖(2 hPG)及糖化血红蛋白(Hb A1c)指标均较用药前明显下降(P0.05),观察组较对照组下降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体重指数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胃肠道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米格列醇对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餐后血糖升高有明显效果,且能有效降低糖化血红蛋白,效果优于伏格列波糖,不良反应较小,适宜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伏格列波糖片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该次选取2型糖尿病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收治时间2016年1月—2017年5月,分为对照组(给予阿卡波糖片)40例、观察组(给予伏格列波糖片)40例,并对80例患者的治疗效果、血糖水平(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及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观察且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效果对比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即观察组(97.50%)高于对照组(75.00%),(P0.05)。两组2型糖尿病患者在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等指标对比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即观察组空腹血糖(7.25±1.25)mmol/L、餐后2 h血糖(10.05±1.20)mmol/L、糖化血红蛋白(7.12±1.32)%,对照组空腹血糖(8.52±2.15)mmol/L、餐后2 h血糖(12.02±2.21)mmol/L、糖化血红蛋白(8.21±1.45)%。两组2型糖尿病患者在不良反应对比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即观察组5.00%,对照组25.00%。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伏格列波糖片治疗具有极高临床价值,不仅可以改善血糖水平,并且还能进一步减少不良反应,具有安全、可靠等优势,值得应用及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伏格列波糖与阿卡波糖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方法该次研究选取的研究对象为2016年3月—2017年3月期间在该院进行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将120例患者根据红蓝球分组法分为2组,60例/组。红球—对照组(阿卡波糖),蓝球—观察组(伏格列波糖)。将两组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比对。结果观察组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后的空腹血糖水平、餐后2 h血糖水平、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同对照组数据相近(P0.05),但两组治疗后的数据较治疗前下降明显(P0.05),且观察组的下降幅度更大;对比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观察组各项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均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2型糖尿病患者的治疗中,伏格列波糖、阿卡波糖均具有良好的降糖作用,但伏格列波糖的用药安全性更高,更适合应用在临床中。  相似文献   

4.
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20年2月T2DM患者80例的临床资料,用伏格列波糖治疗的40例归为对照组,西格列汀治疗+伏格列波糖治疗的40例归为观察组,结果治疗后,较对照组,观察组空腹血糖(FBC)、餐后2h血糖(2hPBC)、糖化血红蛋白(HbAlc)、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均更低,空腹胰岛素(Flns)、胰高血糖素样肽(GLP-1)均更高,(P<0.05)。结论伏格列波糖联合西格列汀治疗,治疗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伏格列波糖用于合并糖耐量减低(IGT)老年冠心病患者的干预效果。方法 60例合并IGT的老年冠心病患者均给予常规冠心病治疗和糖尿病健康教育及饮食运动方案治疗,随机分为伏格列波糖观察组(n=30)和阿卡波糖对照组(n=30),治疗1年,比较两组治疗效果以及两组治疗后患者的血糖转归情况、心血管不良事件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空腹血糖(FPG)、餐后2小时血糖(2 h 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均低于治疗前,胰岛β细胞功能(HOMA-β)比治疗前改善(P<0.05);观察组FPG水平、2 h PG、HbA1c、HOMA-IR指数降低水平优于对照组;胰HOMA-β改善优于对照组,血糖转归率、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伏格列波糖能够降低血糖,延缓IGT进展为糖尿病,改善HOMA-β,降低HOMA-IR,减少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且不良反应少,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甘精胰岛素联合伏格列波糖治疗老年糖尿病的临床有效率。方法选取2016年10月—2018年10月为研究时期,对象82例在此时间内接受治疗的老年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参照组(格列齐特联合伏格列波糖)和治疗组(甘精胰岛素联合伏格列波糖)。比较两组不同疗法的临床效果。结果组间比较,治疗组患者的空腹、餐后2 h、糖化血红蛋白控制效果更为显著,临床疗效更为确切,用药不良反应少,数据间比较,数据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糖尿病患者治疗期间,采用甘精胰岛素联合伏格列波糖治疗,患者血糖水平明显得到控制,临床治疗有效性更高,适合临床推荐。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比甘精胰岛素+阿卡波糖和单一阿卡波糖两种治疗方案对于老年糖尿病患者治疗的疗效,以探索和实践老年糖尿病的理想治疗方案。方法 2017年4月—2019年2月选取9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为观察对象,依据治疗方案的差异性对其进行分组,将采用单一阿卡波糖治疗的患者划归为对照组(45例),将采用甘精胰岛素+阿卡波糖治疗的患者划归为观察组(45例),以血糖控制疗效、空腹血糖水平、餐后2 h血糖水平、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不良反应发生率为观察指标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血糖控制总有效率更高,空腹血糖水平、餐后2 h血糖水平、糖化血红蛋白水平等指标更优,以上指标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糖尿病给予甘精胰岛素+阿卡波糖联合治疗方案治疗,对于临床疗效的提升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临床应用价值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老年糖尿病患者用维格列汀及阿卡波糖治疗效果及对不良反应发生率、血糖水平的影响。方法取2018年2月—2019年5月该院收治的10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为对照组、治疗组。对照组(50例)用维格列汀治疗,治疗组(50例)用维格列汀及阿卡波糖联合治疗,对比血糖水平、血清C肽水平、胰岛素指标、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空腹血清C肽及餐后2 h血清C肽、空腹胰岛素指标及餐后2 h胰岛素指标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糖尿病患者用维格列汀及阿卡波糖治疗,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9.
阿卡波糖和格列吡嗪联合治疗Ⅱ型老年糖尿病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阿卡波糖和格列吡嗪联合治疗Ⅱ型老年糖尿病的临床价值。方法 将90例Ⅱ型老年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联合组,阿卡波糖组和格列吡嗪组。联合组服用阿卡波糖和格列吡嗪,阿卡波糖组服用阿卡波糖,格列吡嗪组服用格列吡嗪,三组均连续治疗16周。结果联合组空腹血糖和餐后二小时血糖分别低于阿卡波糖组和格列吡嗪组,空腹及餐后二小时胰岛素低于格列吡嗪组,阿卡波糖组治疗前后胰岛素变化无显著性差异。联合组和阿卡波糖组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采用格列本脲联合二甲双胍的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3月—2020年6月该院接收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126例纳入研究。通过随机分组的方式予以处理,分为甲组和乙组,每组63例。甲组接受常规胰岛素皮下注射治疗,乙组在此基础上接受格列本脲治疗。对比两组的血糖指标、妊娠结局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前,两组的空腹血糖水平、餐后2 h血糖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乙组的空腹血糖水平、餐后2 h血糖水平与甲组比较明显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的HOMA-β、HOMA-IR等胰岛β细胞功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乙组的HOMA-β、HOMA-IR等胰岛β细胞功能与甲组比较明显更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组的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为44.4%,乙组的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为12.7%,乙组的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与甲组比较明显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3%,乙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9%,乙组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甲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妊娠期糖尿病的临床治疗中,采用格列本脲联合二甲双胍的方案可以起到很好的作用,不仅能够控制其血糖水平,改善其不良妊娠结局,而且安全性很高,不良反应很少。  相似文献   

11.
目的为了探究门冬胰岛素与格列吡嗪对老年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效果,完善院内对老年糖尿病患者的治疗对策。方法根据某院2015年1月—2017年6月所收治的212例老年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治疗资料,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A(格列吡嗪)和对照组B(门冬胰岛素30),每组患者106例,对比两组患者空腹血糖浓度、餐后2 h血糖浓度、糖化血红蛋白含量。结果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空腹血糖浓度、餐后2 h血糖浓度、糖化血红蛋白含量,对照组A与对照组B对比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空腹血糖浓度、餐后2 h血糖浓度、糖化血红蛋白含量,对照组B明显优于对照组A,其对比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患者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照组A与对照组B对比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浓度偏高,使用门冬胰岛素30的治疗效果优于格列吡嗪,且门冬胰岛素30的药物适应人群广,药物起效快、药效稳定可以多种药物联合使用,且无不良反应,应于临床重点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西格列汀与阿卡波糖对初发2型糖尿病的治疗效果及胃肠道相关激素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2012年5月—2013年12月收治的58例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各29例,A组患者给予西格列汀治疗,B组患者给予阿卡波糖治疗,对两组患者血糖控制情况(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及胃肠道相关激素(胃饥饿素及胃泌素)变化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后两组间血糖、血脂及体重质量指数变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治疗后空腹、餐后2 h胃饥饿素及胃泌素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上述指标则无显著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西格列汀与阿卡波糖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疗效均良好,但西格列汀可显著降低患者空腹及餐后胃饥饿素,更安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西格列汀与阿卡波糖对初发2型糖尿病的治疗效果及胃肠道相关激素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2012年5月—2013年12月收治的58例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各29例,A组患者给予西格列汀治疗,B组患者给予阿卡波糖治疗,对两组患者血糖控制情况(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及胃肠道相关激素(胃饥饿素及胃泌素)变化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后两组间血糖、血脂及体重质量指数变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治疗后空腹、餐后2 h胃饥饿素及胃泌素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上述指标则无显著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西格列汀与阿卡波糖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疗效均良好,但西格列汀可显著降低患者空腹及餐后胃饥饿素,更安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伏格列波糖联合胰岛素治疗肥胖型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在2013年2月—2015年2月期间来该院接受治疗的124例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就诊号将其随机分为观察和对照两组,每组62例,分别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的血糖相关指标水平。给予所有患者科学饮食及运动指导,同时均给予两组患者每天2次的胰岛素皮下注射,并根据患者血糖水平检测的具体情况进行剂量调整。另外,在对照组上述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观察组患者伏格列波糖治疗,3次/d,0.2 mg/次,连续治疗8周,分别检测两组患者的血糖指标,观察治疗前后的变化情况。结果分别比较观察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空腹血糖水平(FPG)、饭后2 h血糖水平(2 h PBG)、糖化血红蛋白值(Hb A1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别比较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空腹血糖水平(FPG)、饭后2 h血糖水平(2 h PBG)、糖化血红蛋白值(Hb A1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最后将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后的FPG、2 h PBG、Hb A1C分别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伏格列波糖联合胰岛素法治疗肥胖型2型糖尿病疗效显著优于单一胰岛素治疗法,且对血糖水平的控制效果更明显,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磷酸西格列汀与阿卡波糖分别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肥胖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9年10月—2020年10月福建师范大学校医院收治的76例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随机分为A组和B组,每组38例。A组采用磷酸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B组采用阿卡波糖联合二甲双胍治疗。治疗8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体质量指数(BMI)、血糖指标(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餐后2 h血糖)、胰岛功能(空腹胰岛素、胰岛素抵抗指数、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检测结果的变化情况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前,两组BMI、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餐后2 h血糖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后,B组BMI值显著低于A组,但A组的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餐后2 h血糖水平均显著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治疗后的空腹胰岛素、胰岛素抵抗指数显著低于B组,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明显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63%,与B组5.26%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卡波糖联合二甲双胍在减轻体质量方面有良好的效果,磷酸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降糖效果显著,能够更好地改善机体胰岛功能,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阿卡波糖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临床效果。方法对该院2014年8月—2017年8月间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11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研究组(n=55)以及对照组(n=55)。对照组采取二甲双胍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联合阿卡波糖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空腹血糖及餐后2h血糖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治疗后,两组患者空腹血糖及餐后2 h血糖水平有所下降,但研究组水平较对照组更低(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治疗,两组患者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存在一定幅度下降,但研究组水平较对照组更低(P0.05)。结论阿卡波糖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临床效果较优,可稳定患者血糖,进一步控制病情发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甘精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在老年糖尿病患者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该院2018年7月—2019年7月收治的113例老年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经随机数字表法,划分A组(n=56,阿卡波糖)和B组(n=57,甘精胰岛素+阿卡波糖),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血糖指标。结果B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A组;经治疗,B组患者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 hPG)、糖化血红蛋白(HbAlc)水平明显低于A组。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老年糖尿病患者中应用甘精胰岛素+阿卡波糖,临床疗效显著,使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等指标得到了明显改善,安全性强。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和探讨联合使用格列喹酮和阿卡波糖对老年糖尿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160例在该院接受治疗的老年糖尿病患者,随机、平均地将所有患者分成对照组以及观察组,每组分别为80例患者,给予对照组患者格列喹酮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的用药基础上给予阿卡波糖治疗,比较治疗前后两组的空腹血糖(FPG)水平、餐后2 h血糖(2 h PG)水平以及糖化血红蛋白(Hb A1c)水平。结果在治疗结束后,两组患者的FPG、2 h PG以及Hb A1c水平均出现下降,组间比较可知,观察组的2 h PG以及Hb A1c水平在治疗后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糖尿病患者采用格列喹酮联合阿卡波糖的治疗方法 ,其临床疗效要优于单用格列喹酮,能够显著降低患者的2 h PG以及Hb A1c水平,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不同药物方案治疗2型糖尿病(T2DM)的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5月—2020年3月收治的50例T2DM患者,按照随机原则分为甲、乙组,均给予阿卡波糖治疗,乙组在此基础上联合格列吡嗪控释片,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糖、体质量变化及FINS、2 h PINS水平、临床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乙组血糖FPG(6.2±1.5)mmol/L、2 hPG(8.3±3.4)mmol/L、HbA1c(7.1±1.0)%、BMI(21.4±1.8)kg/m~2均低于甲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FINS、2 hPINS水平比较,治疗后,乙组(9.66±3.15)、(33.14±6.70)mIU/L明显高于甲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乙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0%、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0%均优于甲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针对T2DM患者,推荐其采用格列吡嗪控释片与阿卡波糖联合用药治疗法,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阿卡波糖联合优泌乐25R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80例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阿卡波糖联合优泌乐25R)40例,对照组(阿卡波糖联合磺脲类降糖药)40例,疗程12周,分别检测治疗前后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空腹C肽、餐后2 h C肽,观察血糖达标时间、低血糖发生率,并进行比较。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低血糖发生率较低(P0.05),糖化血红蛋白明显下降(P0.01),胰岛β细胞功能明显提高(P0.05)。结论阿卡波糖联合优泌乐25R是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理想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