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 毫秒
1.
目的对纳米制剂生物安全性评价研究进行了综述。方法查阅相关文献33篇,从纳米制剂的给药途径,结构与粒径,纳米材料或载体以及生物学评价方法等多个角度对纳米制剂的安全性评价研究进展进行了分别综述,并对中药纳米制剂的特点及潜在性安全进行相关评价。结果不同纳米制剂的给药途径、粒径、结构,应用的纳米载体或纳米材料不同均会对细胞或组织的损害具有不同程度影响,同时,评价手段不同也会对评价结果乃至结论产生影响;对于多组成多成分的中药纳米制剂,更应尽快找出有效评价方法对其毒性作用做出有效评价,避免盲目的进行中药纳米制剂的开发。结论纳米制剂为一类新型有效的药物制剂,研究者不仅应致力于其制剂学的开发研究,也应从安全性角度对其进行有效评价,制定统一的评价标准是目前纳米制剂科研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紫草是中医外治法的常用中药,对皮肤疾患、创面感染和局部炎症效果显著,用于治疗水火烫伤、皮肤溃疡、湿疹、银屑病、白癜风和特应性皮炎等疾病。临床和市售紫草外用制剂以软膏剂、搽剂和栓剂等传统剂型为主。现代研究证明,微囊、纳米胶束、纳米纤维膜、纳米凝胶等新型外用纳米制剂可显著改善紫草药效物质的稳定性,提高局部药物的浓度和靶向性,并使其具有良好的体外释药性能。本文对紫草外用传统制剂的品种及应用情况和紫草新型外用纳米制剂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以期为紫草外用制剂的应用与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纳米药物因其新颖的理化特性已成为医药研发的热点领域.然而,粒径微小、形状和表面的性质也决定其容易通过血脑屏障、神经末梢等途径进入神经系统,存在潜在的神经毒性风险.目前,国内外对纳米神经毒理学的研究并未跟上纳米技术的快速发展,对纳米药物神经毒性风险评估尚未形成特异性的指导原则和评价策略.本文详述了纳米药物或纳米颗粒的神经...  相似文献   

4.
胡椒既是传统的香料作物,也是重要的医药原料。胡椒(碱)具有比较广泛的药理作用。以胡椒(碱)为主效成分研制出五类外用健康产品:胡椒清洁除菌液、胡椒漱口液、胡椒阴部护理液、胡椒贴膏与胡椒生态冻疮膏;实验表明它们都具有良好的防治功效。  相似文献   

5.
五倍子外用制剂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近年已报道的五倍子外用制剂的研究情况进行综述,介绍了五倍子的外用制剂、临床应用等情况,并对中药外用剂型的优缺点进行了阐述,旨在为五倍子外用制剂的进一步开发及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鉴于疯牛病(BSE)在全世界的流行,并会引起人类新变异克 雅氏病(vCJD) ,此文就牛源性产品的生物安全性问题进行了分析讨论,介绍了我国药品管理当局对此类产品的管理政策,说明牛源性产品减少人类vCJD危险主要需要控制的因素,同时介绍了美国医药研究和制造协会对牛源性产品其风险性进行评估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纳米药物晶体的制备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纳米药物晶体可解决多数难溶性药物的溶解度和溶出度问题,近年来成为难溶性药物给药系统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文着重综述了纳米药物晶体的制备技术,如沉淀法、分散法、乳化法和微乳化法、超临界流体结晶法等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8.
随着纳米科技的快速发展,纳米混悬剂在药剂学领域日益受到关注.纳米混悬剂是纯药物亚微米颗粒的胶状分散体系,依靠表面活性剂维持稳定.本文综述了纳米混悬剂的物理稳定性问题,包括沉淀、团聚、晶体生长和晶型变化等,概述了纳米混悬剂的稳定机制并探讨了解决其稳定性问题的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9.
严佳  钟桂香  贺全山 《中国药业》2010,19(19):86-88
目的了解近年来新的外用制剂剂型及包装材料研究进展。方法综述巴布剂、凝胶剂、泡沫剂等新剂型的特点,介绍各类包装材料的应用。结果与结论外用制剂在临床应用广泛,应不断开发新的剂型,满足患者的需要。  相似文献   

10.
外用凝胶剂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外用凝胶因其优良的成型性、韧弹性、载药量大、释药性好和无毒无刺激性的优点,在治疗皮肤疾病方面广泛应用,根据国内外凝胶剂的研究现状,本文分析了凝胶剂与其它外用剂型的差别,并对其常用基质、制备工艺以及与新技术结合方面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1.
国内双氯芬酸外用剂型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傅建军 《中国药业》2003,12(7):79-80
近几年双氯芬酸的各种局部用药新剂型被不断研制开发,在临床广泛应用,发挥了良好的药物作用,避免全身用药所起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2.
纳米药物由于粒径小等特性,极易进入体内,并透过多种生理屏障与免疫细胞或细胞表面蛋白相互作用,发生特异性反应,诱发免疫应答,增强或降低机体的免疫功能。此外,免疫系统自身的复杂性和纳米药物类型多样性增加了研究纳米药物免疫毒性的难度。纳米药物对机体可能具有免疫抑制或免疫刺激包括抗原性、佐剂特性和炎症反应等免疫学特性,不同的纳米药物也已发现可以诱导机体产生不同程度的免疫反应。本文就纳米药物的免疫学特性、免疫系统与纳米药物的相互作用以及不同纳米药物免疫毒性研究方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3.
外用药物及材料治疗烧烫伤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烧烫伤是因物理、化学、放射线等诸多因素作用于机体而造成的一种极其复杂的外伤性疾患。目前主要采用外用药物治疗。笔者对治疗烧烫伤的外用药物和材料的研究和应用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4.
目前药动学研究方兴末艾,国内对药动学技术要求越来越高。综述了外用制剂的药物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等过程各自的研究进展;对外用制剂的应用现状和代谢特点进行了介绍,重点归纳了药物有效成分的药动学研究方法和检测技术。同时还指出药动学研究的重要性和今后外用制剂药动学研究中应该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目的 随着纳米技术在医学领域的应用,纳米药物和纳米材料的安全性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纳米药物毒性效应机制和安全性评价研究对加速纳米药物临床转化进程,确保纳米药物临床应用的安全有效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方法 对纳米药物特殊的理化性质影响纳米药物安全性的内在机制、纳米药物安全性评价的方法框架和具体的检测手段进行了综述。结果与结论纳米药物与生物系统的相互作用是纳米药物对机体造成毒性效应的主要原因,这种相互作用又主要取决于纳米粒的理化性质,包括粒径、形态、可变形性、表面性质、生物可降解性和生物相容性等。由于纳米药物复杂的结构组成和特殊的理化性质,传统药物的安全性评价方法并不完全适用于纳米药物,需要采取基于级联检测的毒理学评价方案并对特殊的理化性质进行充分表征。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国内外纳米氧化锌安全性评价及化妆品法规管理现状,为我国对纳米原料与纳米化妆品监管提供参考。方法:通过文献研究,总结目前国内外纳米氧化锌的毒理学研究进展及世界主要国家及地区对纳米氧化锌的化妆品法规管理现状。结果:透皮吸收试验发现防晒霜中的纳米氧化锌主要聚集在人体皮肤角质层和毛囊皮脂腺开口处,微量锌可经皮肤吸收进入血液,但不能确定是以氧化锌还是锌离子的形式吸收。体外彗星试验结果显示纳米氧化锌引起人表皮细胞、人鼻粘膜细胞DNA损伤。亚急性经口毒性试验发现纳米氧化锌通过氧化应激介导小鼠肝脏细胞DNA损伤和凋亡。纳米氧化锌对小鼠具有生殖发育毒性。急性吸入毒性试验显示纳米氧化锌导致大鼠肺脏、肝脏组织损伤。亚慢性毒性试验显示纳米氧化锌高剂量组(536.8 mg·kg-1)SD大鼠出现贫血及轻度到中度胰腺炎,纳米氧化锌的未观察到有害作用水平(NOAEL)为268.4 mg·kg-1。欧盟、美国、中国台湾已出台了一系列化妆品纳米材料的法规或文件,指导化妆品行业开展纳米材料的安全性评价。结论:化妆品中纳米氧化锌对人体具有潜在安全风险,我国应尽快制定化妆品中纳米原料的相关管理政策。  相似文献   

17.
邵安良  陈亮  李静莉 《中国药事》2023,(12):1386-1390
目的:为了解纳米医疗器械的产品、国内外监管和标准化工作进展提供参考。方法:通过查阅国内外资料,从纳米医疗器械的产品、国内外监管现状、国内外标准化工作等方面进行全面的分析和总结。同时结合作者课题组在纳米医疗器械安全性评价领域所做的研究工作,总结相关的标准转化工作。结果与结论:目前纳米医疗器械产品种类和标准均不多,许多新兴产品仍在不断发展中,相关的监管及标椎化工作需提前谋划布局,需要各方加强合作。  相似文献   

18.
MRI即核磁共振成像技术,又名自旋成像,是利用人体组织中某原子核的核磁共振现象,将所得射频信号经过电子计算机处理,重建出人体某一层面的图像的诊断技术。MRI是继CT后医学影像学的又一重大进步。1973年Lauterbur首次实现了MRI,此后,其以极快的速度得到了发展。MRI技术以其非侵入性、无辐射伤害、对软组织的分辨率高、多核多参数成像、任意层面扫描  相似文献   

19.
顺铂磁性纳米药物的安全性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帅君  谢民强  王蕾  龙镇  李仲汉  张宏征 《中国药房》2008,19(25):1941-1943
目的:初步评价顺铂磁性纳米药物的安全性。方法:以昆明种小鼠和豚鼠为实验动物,经尾静脉注射顺铂磁性纳米药物进行急性毒性实验和全身过敏性实验,并以顺铂注射液为对照,比较2种制剂的半数致死量(LD50)和过敏反应强度。结果:小鼠顺铂磁性纳米药物及顺铂注射液的LD50分别为15.618、18.087mg·kg-1,但未见前者对豚鼠有致敏作用,后者过敏反应为阳性。结论:顺铂经改性为磁性纳米药物后在一定剂量范围内毒性并没有明显增加,没有致敏作用。  相似文献   

20.
黄蜀葵花为锦葵科植物黄蜀葵的干燥花冠,药用历史悠久.化学研究表明,黄蜀葵花的主要活性成分为黄酮类化合物,其中以金丝桃苷,槲皮素,异槲皮苷三者含量最高.近年来的药理及临床研究表明,黄蜀葵花具有广泛的药理活性,其外用可治疗溃疡以及烧烫伤.本文结合相关的药理作用机制,对黄蜀葵花外用的临床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探讨黄蜀葵花作为外用制剂的药用价值,为该中药作为外用制剂的进一步开发和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