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选取2015年3月至2016年4月糖尿病患者100例,随机平分研究组加用二肽基肽酶Ⅳ抑制剂治疗。两组均实施胰岛素治疗。结果:研究组糖代谢各相关指标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 0. 05);对照组患者各不良反应发生率均高于研究组(P 0. 05)。结论:胰岛素与二肽基肽酶Ⅳ抑制剂联合治疗T2DM,可降低空腹、餐后、糖化血红蛋白等。 相似文献
2.
《糖尿病新世界》2016,(22)
目的探讨二肽基肽酶-4(DDP-4)抑制剂治疗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该院2015年8月—2016年8月接诊的86例血糖控制不良的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n=43),对照组给予阿卡波糖治疗,观察组给予DDP-4西格列汀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的血糖、血糖达标率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后的FPG、2hPG、HbAlc水平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较对照组下降更为明显(P0.05)。观察组血糖达标率为88.37%,较对照组的67.44%显著提高(P0.05)。结论 DDP-4抑制剂治疗2型糖尿病,能够有效降低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且无明显不良反应,是一种有效、安全的降糖药物。 相似文献
3.
目的 评价二肽基肽酶-4 (DPP-4)抑制剂与二甲双胍联合治疗T2DM的疗效. 方法 受试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在原二甲双胍治疗的基础上加用DPP-4抑制剂或安慰剂,并于治疗前及治疗第12周检测相关指标的变化. 结果 试验中,DPP-4抑制剂组有2例、安慰剂组有1例出现低血糖.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DPP-4抑制剂组血糖、HbA1 c均下降[FPG:(9.25±1.69)vs(6.79±0.88) mmol/L;HbA1 c:(8.79±1.71)%vs(6.76±2.09)%,P<0.05],安慰剂组各指标变化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DPP-4抑制剂组血糖、HbA1c较安慰剂组降低[FPG:(6.79±0.88)vs(8.61±1.12) mmol/L;2 hPG:(8.68±0.91)vs(9.98±1.35) mmol/L;HbA1c:(6.76±2.09)%vs(8.33±1.45)%,P<0.05].无论组内还是组间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体重、血脂及肝肾功能的变化差异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DPP-4抑制剂与二甲双胍联用可有效降低患者血糖及HbA1c水平,未发现体重增加,且不影响患者肝肾功能. 相似文献
4.
肠促胰素是一类由肠道分泌的葡萄糖依赖性的促胰岛素分泌因子,主要由胰高糖素样肽-1(GLP-1)和糖依赖性胰岛素释放肽(GIP)组成,其中GLP-1在2型糖尿病的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二肽基肽酶4(DPP-4)是灭活GLP-1的关键酶,其抑制剂是一种新型的口服降糖药,可以提高血液中内源性GLP-1和GIP水平,有效降低血糖并有良好的耐受性。本文就DPP-4抑制剂治疗2型糖尿病的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5.
二肽基肽酶-Ⅳ抑制剂治疗2型糖尿病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二肽基肽酶-Ⅳ抑制剂是治疗2型糖尿病的新药,能显著增强胰高血糖素样肽-1的活性,而且新近研究发现,它可能通过调节脂肪组织中神经肽Y的抗亲脂作用而影响脂肪组织代谢.该药物在降低血糖水平的同时可以保护胰岛β细胞,与吡格列酮、二甲双胍、罗格列酮等联用时,降低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Alc的作用更强,而低血糖、体重增加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因此,对该药物治疗作用的深入研究必将成为热点. 相似文献
6.
《中国糖尿病杂志》2015,(12)
目的探讨α糖苷酶抑制剂与二肽基肽酶-4(DPP-4)抑制剂联合治疗T2DM患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将120例T2DM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采用α糖苷酶抑制剂与DPP-4抑制剂联合治疗,对照组单独应用DPP-4抑制剂治疗,随访16周,测定治疗前后血糖及生化指标,观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治疗对C-RP的影响。结果治疗后,观察组FPG[(9.02±1.11)vs(7.14±1.41)mmol/L]、2hPG[(15.28±1.08)vs(9.85±1.59)mmol/L]、HbA_1c[(8.24±1.92)%vs(6.68±1.24)%]及C-RP[(8.82±1.71)vs(5.14±1.21)mg/L]水平降低;观察组HbA_1c的达标率高于对照组[76.67%(46/60)vs 63.33%(38/60)](P0.05)。两组血糖指标和C-RP水平治疗前后差值(Δ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α糖苷酶抑制剂与DPP-4抑制剂联合应用与单独应用DPP-4抑制剂相比,治疗T2DM效果更好,且降低血清C-RP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7.
2型糖尿病(T2DM)与包括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在内的心血管疾病危险增加有关.某些传统降糖药物可引起心血管疾病的不良后果.新型降糖药物二肽基肽酶-4(DPP-4)抑制剂对T2DM总体心血管事件、心肌梗死面积、心功能的影响仍存在争议.但近期大量临床及动物实验发现,DPP-4抑制剂具有降糖作用以外的抗炎、抗氧化应激、保护内皮等多重心血管益处.同时对高血脂、高血压等心血管危险因素表现出有益作用.短期临床观察未显示出DPP-4抑制剂对心血管系统的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8.
9.
二肽基肽酶-Ⅳ(DPP-4)抑制剂通过抑制DPP-4酶的活性,提高体内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和葡萄糖依赖性促胰岛素肽(GIP)浓度,发挥葡萄糖依赖的促胰岛素分泌作用和抗胰高血糖素作用,从而降低血糖。自2006年上市以来,DPP-4抑制剂以其良好的降血糖疗效、不良反应少(低血糖风险低、体重影响中性)、服用方便等特点,成为2型糖尿病患者理想的降糖药物之一。 相似文献
10.
11.
目的探讨胰岛素治疗基础上加用二肽基肽酶(DPP)-Ⅳ抑制剂较单纯胰岛素治疗对老年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糖控制是否更安全且有效。方法 72例糖化血红蛋白(HbA1c)≥9.0%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按2:1比例随机分为联合组(n=48)和胰岛素组(n=24),在原预混胰岛素70/30治疗基础上联合组加服DPP-Ⅳ抑制剂利格列汀口服治疗,胰岛素组根据病情继续原预混胰岛素治疗或改为其他种类胰岛素进行单纯胰岛素治疗,观察治疗12 w前后空腹血糖(FPG)、餐后血糖(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腰臀比(WHR)以及血压、血脂变化,比较两组达标时间、胰岛素用量和低血糖发生次数等其他不良反应。结果两组心、肝、肾功能皆正常,血、尿常规治疗前后比较无显著异常。联合组低血糖出现次数显著少于单纯胰岛素组(P<0.01),皆无严重低血糖发生。两组FPG皆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联合组2 h PG、HbA1c、血糖达标时间、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皆明显低于胰岛素组(P<0.05),WHR、平均胰岛素日用量皆较胰岛素组显著降低(P<0.01;P<0.001),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明显高于胰岛素组(P<0.01)。结论对老年T2DM患者在胰岛素治疗基础上加服DPP-Ⅳ抑制剂血糖控制效果明显优于单纯胰岛素治疗,胰岛素用量减少,中心性肥胖、血压和血脂改善,低血糖发生率降低。 相似文献
12.
二肽基肽酶Ⅳ抑制剂治疗糖尿病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二肽基肽酶Ⅳ抑制剂能抑制体内二肽基肽酶Ⅳ的活性,保护肠促胰岛素不被降解,它还能刺激胰岛β细胞再生,防止和延缓糖尿病的发生,改善糖耐量异常及增加胰岛素的敏感性。临床试验证明其降糖作用确切,耐受性良好,副作用轻微,发生低血糖罕见,与某些降糖药合用能增加降糖效果。由于它的生理作用广泛而复杂,需进一步研究及进行临床试验以明确其适用范围。 相似文献
13.
二肽基肽酶Ⅳ抑制剂能抑制体内二肽基肽酶Ⅳ的活性,保护肠促胰岛素不被降解,它还能刺激胰岛β细胞再生,防止和延缓糖尿病的发生,改善糖耐量异常及增加胰岛素的敏感性。临床试验证明其降糖作用确切,耐受性良好,副作用轻微,发生低血糖罕见,与某些降糖药合用能增加降糖效果。由于它的生理作用广泛而复杂,需进一步研究及进行临床试验以明确其适用范围。 相似文献
14.
骆天红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12,28(9)
随着对肠促胰素在维持葡萄糖稳定作用认识的日益增多,促进了针对2型糖尿病患者肠促胰素活性缺乏治疗药物的研发.根据肠促胰素治疗药物不同的作用机制,可分为以下2类:(1)胰升糖素样肽1(GLP-1)受体激动剂,包括利拉鲁肽(liraglutide)、艾塞那肽每日2次制剂和艾塞那肽每周1次制剂;(2)二肽基肽酶4(DPP-4)抑制剂,包括西格列汀(sitagliptin)、利拉利汀(linagliptin)、沙格列汀(saxagliptin)和维格列汀(vildagliptin),DPP-4抑制剂可限制内源性GLP-1的降解.这2类药物具有某些共性,如葡萄糖依赖性刺激胰岛素分泌,低血糖发生率低.然而这2类药物在疗效方面的表现却有所不同.本文综述了这2类基于肠促胰素治疗药物的药代动力学及其临床方面的疗效和安全性,阐明了此类药物在2型糖尿病治疗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口服降糖药二肽基肽酶-4(DPP-4)抑制剂对T2DM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对32例口服降糖药及胰岛素治疗血糖控制不佳的T2DM患者使用DPP-4抑制剂进行12周的治疗观察,测定治疗前后BMI、SBP、DBP、TC、TG、FPG、2 hPG、Scr、谷丙转氨酶(AST)、HbA1 c、FC-P及2 hC-P水平.同时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C-P)]及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HOMA-β(C-P)].结果 12周后FPG[(7.94±0.52)mmol/L]、2 hPG[(12.29±1.07) mmol/L]、HbA1c[(8.44±0.50)%]均较治疗前下降(P<0.01),FC-P水平[(6.52±0.13) pmol/L]、2 hC-P水平[(7.83±0.17) pmol/L]及HOMA-β均增加(P<0.01).研究期间均无严重低血糖事件发生. 结论 DPP-4抑制剂可降低T2DM患者FPG、2 hPG、HbA1c水平,同时改善胰岛β细胞功能,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16.
《内科急危重症杂志》2015,(4)
目的:探讨基础胰岛素联合二肽基肽酶Ⅳ(DPP-4)抑制剂在治疗2型糖尿病方面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2型糖尿病(FBS11.1 mmol/L)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0例,全部患者均给予生活方式干预,治疗组给予地特胰岛素联合西格列汀100 mg,1次/d,餐前口服;对照组给予地特胰岛素联合瑞格那奈1 mg,3次/d,3餐前口服治疗。结果:经治疗16周后,治疗组患者在空腹及餐后2 h血糖(PBG、2h PBG),糖化血红蛋白(Hb A1C),血脂谱,体重指数(BMI)较前明显下降(P0.05);与对照组比较,结果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2组患者比较,胰岛β功能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但治疗组改善情况更为明显(P0.05);治疗期间2组患者均未出现低血糖反应,未见其它临床不良反应,2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患者血糖达标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血糖达标中位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础胰岛素联合DPP-4抑制剂在治疗2型糖尿病方面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且治疗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7.
二肽基肽酶-4(DPP-4)抑制剂是一类新型口服降糖药,自上市以来,其降糖疗效得到广泛认可,同时具有低血糖风险小、不增加体重、服用方便等优势.此外,DPP-4抑制剂具有独立于降糖之外的心血管保护作用——降压、降脂、抗炎、抗动脉粥样硬化及改善心功能等.既往回顾性研究证实,DPP-4抑制剂可降低心血管风险,但因其研究设计的局限性,证据级别尚显不足.自2008年美国FDA公布新上市降糖药物心血管安全性的要求后,大量前瞻性的以心血管事件为终点的DPP-4抑制剂临床试验逐渐开展起来,其中,沙格列汀的SAVOR及阿格列汀的EXAMINE研究最早公布结果,结果提示均不增加心血管风险.但这两个试验也发现了一个特殊信号,即因心力衰竭导致的住院率增加.未来,还会有更多的试验公布,如西格列汀的TECOS研究,利格列汀的CAROLINA研究,期待这些结果能为T2DM伴心血管疾病及高危患者治疗药物的选择提供更多强有力的循证医学证据. 相似文献
18.
2型糖尿病(T2DM)主要的发病机制包括胰岛素抵抗和胰岛功能异常两个方面.胰岛素抵抗表现为肌肉、脂肪等外周组织对胰岛素介导的葡萄糖摄取降低、肝糖输出增加.胰岛功能异常表现为β细胞葡萄糖刺激的胰岛素分泌功能减退和α细胞不适当分泌胰高血糖素.二甲双胍已被广泛推荐作为一线用药,其发挥降糖作用的主要机制是改善胰岛素抵抗.近年来,二肽基肽酶-4(DPP-4)抑制剂作为新型的口服降糖药受到广泛的关注,其主要通过改善胰岛功能异常而改善血糖控制.临床研究表明,DPP-4抑制剂与二甲双胍的联合治疗可给T2DM患者带来更多益处.本文将从有效性和安全性两个方面对二者的联合治疗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胰升血糖素样肽-1 (GLP-1)受体激动剂和二肽基肽酶-4(DPP-4)抑制剂对于治疗T2DM的临床疗效. 方法 将T2DM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DPP-4组和GLP-1组,每组各40例.26周后,观察两组治疗疗效及各项指标的变化. 结果 26周后,两组FPG及HbA1c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与DPP-4组比较,GLP-1组下降更明显. 结论 GLP-1治疗T2DM的疗效优于DPP-4,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0.
二肽基肽酶4(DPP4)抑制剂是一类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的新型口服降糖药,具有控制血糖、改善胰岛素抵抗等作用,并且不会诱发低血糖和增加体重。近些年其抗炎、抗动脉粥样硬化、改善心肌代谢、减少心肌梗死面积等潜在心血管保护作用受到广泛关注。现将DPP4抑制剂心血管保护作用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