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多发性骨髓瘤的基因表达谱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MM患者与正常人骨髓基因的差异表达。方法 :应用cDNA芯片技术对 1 0例初诊多发性骨髓 (MM)患者和 1 0名正常骨髓的单个核细胞的mRNA进行检测。结果 :在 2 0 4 8条基因中共发现差异表达基因5 6 6条。在MM中 2 37条表达增加 ,32 9条表达降低。结论 :MM的发生发展涉及多基因的改变 ,cDNA芯片技术可高效研究多个基因的表达水平  相似文献   

2.
多发性骨髓瘤的基因表达谱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研究MM患者与正常人骨髓基因的差异表达。方法:应用cDNA芯片技术对10例初诊多发性骨髓(MM)患者和10名正常骨髓的单个核细胞的mRNA进行检测。结果:在2048条基因中共发现差异表达基因566条。在MM中237条表达增加,329条表达降低。结论:MM的发生发展涉及多基因的改变,cDNA芯片技术可高效研究多个基因的表达水平。  相似文献   

3.
多发性骨髓瘤是一种常见的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在血液系统恶性肿瘤中居第二位,目前仍不可治愈.且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生存时间跨度大,短至数月,长达15年以上,这说明骨髓瘤患者间存在遗传异质性,表现为分化程度不一及细胞和分子遗传特征的差异.阿肯色州立医学院骨髓瘤研究治疗中心是世界上接受和治疗骨髓瘤病人最多的医院,我们采集了初诊和大剂量化疗后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浆细胞,经纯化后用基因芯片技术得到了全基因组表达谱,并成功地用于多发性骨髓瘤分子水平的诊断、预后和指导治疗.根据基因表达谱的不同,我们确定了多发性骨髓瘤含有7个不同的遗传亚型.经监督聚类,找出可作为骨髓瘤高风险标志的70个基因,这些基因与病人的存活时间显著相关,且它们30%位于1号染色体上.CKS1B基因就是一个位于染色体1q21,与病人短期内死亡高度相关的重要候选瘤基因.通过深入的基因功能研究证明此基因通过SKP2和p27(kip1)依赖和非依赖机制影响多发性骨髓瘤细胞的增殖,本研究为建立针对性抑制CKS1B治疗方案治疗高风险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4.
目的:正常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MSC)在与骨髓瘤细胞相互作用过程中,MSC的全基因表达谱的改变目前尚未有报道,本研究就对此进行研究并进一步探索多发性骨髓瘤的发病机制。方法:正常人骨髓MSC与骨髓瘤细胞株在Transwell共培养体系培养前后,用全基因表达芯片检测MSC全基因mRNA的表达谱,比较正常MSC在与骨髓瘤细胞共培养(MC组)或共培养后去除骨髓瘤细胞后继续单独培养的MSC(MA组),和MSC单独培养的对照组(MK组)基因表达谱的变化。结果:MC组与MK组相比较,在所有分析的10 000个基因中共发现837个差异基因(837/10 000,8.37%),其中有472个基因表达上调(472/837,56.39%),365个基因表达下调(365/837,43.61%)。而MA组与MK组相比较,共发现367个差异基因,其中有218个基因表达上调(218/367,59.40%),149个基因表达下调(149/367,40.60%)。从芯片结果中筛选出MMP1、FGFR2、ANGPTL4、MFAP5、TGM2、STC1、CCL7和IL-32这8个基因,经定量PCR验证后的结果与基因芯片结果相一致。结论:骨髓瘤细胞可以诱导正常骨髓MSC多种基因表达改变,并且有些改变即使在骨髓MSC脱离骨髓瘤细胞后仍可存在;此外,初步筛选到8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7个基因在多发性骨髓瘤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既往未见报道,有待今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5.
雄黄对多发性骨髓瘤细胞株RPMI 8226细胞基因表达谱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应用cDNA芯片研究雄黄作用多发性骨髓瘤细胞株RPMI8226细胞后对其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应用包含4096条人类基因的cDNA表达谱芯片,检测雄黄作用于RPMI8226细胞前及48h后基因的表达。结果:在mRNA水平上,164条基因显著改变,53条基因上调,111条基因下调。结论:雄黄作用RPMI8226细胞株后可引起一系列基因改变,许多基因涉及了多发性骨髓瘤的发病机制,其中BTG1,TXNIP及ALK1基因可能与RPMI8226细胞的分化和凋亡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3例多发性骨髓瘤骨髓穿刺液中的瘤细胞进行了透射电镜、扫描电镜、以及AP、MPO两项超微细胞化学的观察.骨髓瘤细胞表现为细胞分化不良,高核浆比例,核内常染色质为主.浆内多种细胞器发育异常,粗面内质网丰富,排列形式多样化,常见扩张现象.胞浆内易见形态各异的包涵体及Russell小体.瘤细胞的表面结构以半球形和小泡状突起为主.其超微细胞化学表现为MPO弱阳性,AP强阳性.文中讨论了瘤细胞各种超微结构特征与功能的关系,以及与正常浆细胞的鉴别要点.  相似文献   

7.
随着对肿瘤发生发展机制研究的不断深入,认识到新生血管在肿瘤的发生、生长、浸润、转移中起着重要作用。Folkman等发现,肿瘤的发展有赖于肿瘤血管网生成,并证实如没有血管的供应,肿瘤的体积就不可能超过几立方毫米。Hanaham等B0提出了“血管形成开关平衡假说”:即新生血管的启动是由生长因子与抑制因子的比例决定。已知的血管生长因子包括: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碱性成纤维细胞因子(FGF-2)、转化生长因子(TGF-β)及血小板源性内皮生长因子(PDGF)等。其中VEGF是作用最强、  相似文献   

8.
Dong Y  Zhu P  Ma M 《中华医学杂志》2001,81(20):1230-1233
目的 确定多发性骨髓瘤(MM)骨髓活检标本中是否存在人类疱疹病毒8型(HHV8)感染,病毒负荷量的差异与临床表现之间的关系。方法 实时荧光定量PCR确定骨髓活检标本中的HHV8病毒的负荷量,采用筑巢式PCR扩增患者外周血、骨髓穿刺和骨髓活检标本中HHV8 KS330233Bam片段,用逆转录-PCR方法了解HHV8病毒的致病基因病毒源白细胞介素-6(vIL-6)和病毒源干扰素调节因子-1(vIRF-1)的表达情况。结果 多数MM患者的骨髓活检标本可检出HHV8,荧光定量PCR发现阳性率为69.6%(16/23);筑巢式PCR时的阳性率为82.6%(19/23),骨髓穿刺和外周血标本的阳性率分别为4%(1/25)和0。临床分析表明病毒的检出可能与化疗有关。vIRF-1在骨髓活检标本中表达率很高,为83.3%(10/12), vIL-6的表达率为0。结论 多发性骨髓瘤和HHV8感染有关,高表达的vIRF-1在多发性骨髓瘤发病的过程中可能起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测程序化细胞死亡分子5(programmed cell death 5,PDCD5)表达蛋白对地塞米松诱导人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 MM)细胞(KM3)凋亡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不同浓度的重组人程序化细胞死亡分子5 (human recombinant PDCD5, rhPDCD5)蛋白单独或/和地塞米松(dexamethasone,DXM)同时加入处于对数生长期的KM3细胞,共同培养一段时间,收集细胞后行以下检测:(1)Annexin V-FITC & PI双染法应用流式细胞术(flowcytometry,FCM)检测KM3细胞凋亡率;(2)蛋白免疫印迹方法检测KM3细胞中caspase-3活性;(3)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KM3细胞survivin蛋白表达。结果:KM3细胞凋亡率,在rhPDCD5和DXM联用组较单用组明显增加,且浓度较高PDCD5蛋白组作用更明显。KM3细胞caspase-3蛋白活性,在rhPDCD5和DXM联用组较单用组明显上调,高浓度PDCD5蛋白组(20 mg/L)的caspase-3活化较低浓度 (10 mg/L)组明显。KM3细胞survivin蛋白表达,在rhPDCD5和DXM联用组较单用组表达明显下调,并且浓度较高的PDCD5蛋白组survivin表达下调更明显。结论:PDCD5蛋白可直接作用于多发性骨髓瘤细胞使细胞凋亡,并对地塞米松诱导的KM3细胞凋亡有明显的促进作用。PDCD5蛋白可能通过激活caspase-3和下调survivin蛋白表达发挥其促进多发性骨髓瘤细胞凋亡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报告多发性骨髓瘤λ轻链型并发NK/T细胞淋巴瘤(鼻型)1例,该病预后较差,本例以MPT、CHOP方案治疗6个疗程,联合鼻部放疗1个疗程,症状缓解,近期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究染色体重塑分子SNF5血清差异性表达用于早期诊断乳腺癌的可行性。 方法 选择2010年8月-2015年8月间于宁波大学医学院附属鄞州人民医院病理检查证实的196例乳腺癌患者(0期23例、Ⅰ期46例、Ⅱ期29例、Ⅲ期67例、Ⅳ期31例,平均年龄36.3岁)为研究对象,并选择同期在该院健康体检的64名志愿者(平均年龄37.9岁)为对照组。采用实时定量PCR检测2组外周血血清中SNF5的表达水平。采用统计学软件对2组SNF5水平进行统计学分析,并采用ROC曲线分析SNF5诊断乳腺癌的价值,进而探究染色体重塑分子SNF5血清差异性表达用于早期诊断乳腺癌的可行性。 结果 乳腺癌患者外周血血清中SNF5水平显著性高于对照组(P<0.05),0、Ⅰ、Ⅱ、Ⅲ、Ⅳ期乳腺癌患者SNF5水平分别是对照组的13、15、15、16、23倍(均P<0.05)。ROC曲线结果显示,SNF5诊断乳腺癌的敏感度与特异度分别为82%和93%,曲线下面积为0.8734(95%CI:0.923~0.944)。 结论 染色体重塑分子SNF5在乳腺癌患者中的表达明显升高,其可作为早期诊断乳腺癌肿瘤的生物标志物,具有敏感度、特异度高的优点。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检测ANGPT1/2基因在多发性骨髓瘤细胞系中的表达.方法 应用实时荧光定量(RQ)-PCR方法检测两种多发性骨髓瘤细胞株U266和P3X63Ag653 (653)中ANGPT1/2的表达.结果 以人脐静脉内皮细胞为对照,ANGPT1在U266和653中的表达升高,与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NGPT2在U266中表达降低,与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ANGPT2在653中明显高表达,与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应用RQ-PCR检测ANGPT1/2在2株多发性骨髓瘤细胞系中表达,为下一步在体内外研究ANGPT-TIE在多发性骨髓瘤中的作用机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应用cDNA芯片技术研究三氧化二砷对多发性骨髓瘤细胞株RPMI8226的作用。方法:采用包含4096个人类基因的cDNA表达谱芯片,检测三氧化二砷作用于RPMI8226细胞24h前后其基因表达的变化。结果:在mRNA水平上,273个基因的表达发生了明显改变,其中121个基因表达上调,152个基因表达下调。结论:三氧化二砷可引起RPMI8226细胞株一系列基因表达的改变。ZFYVE16、TXNIP及ALK1基因可能与RPMI8226细胞的分化与凋亡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5.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oridonin on proliferation and invasion of human multiple myeloma LP-1 cells and the underlying mechanism. Methods: LP-1 cells in culture medium in vitro were treated with oridonin at the different concentration. Cell proliferation was measured by Microwave Theory and Techniques (MTT) assay and cell apoptotic rate was detected by flow cytometry. Morphology of cell apoptosis was observed by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e. Expressions of Bax, Bcl-2, Caspase-3, NF-κB as well as I-κB mRNA were detected by real-time PCR. Results: The MTT assays and flow cytometry revealed that oridonin could inhibit the growth of LP-1 cells and cause apoptosis significantly; the suppression was both in time- and dose-dependent manner. Marked morphological changes of cell apoptosis were found under a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e after the cells were treated with oridonin at 25 μmol/L for 24 h. Along with the apoptotic process, Bcl-2, Caspase-3,NF-κB gene expressions were down-regulated (P<0.05). On the contrast, the Bax and I-κB gene expressions were up-regulated (P<0.05). Conclusion: Oridonin could inhibit the proliferation of LP-1 cells via inducing apoptosis. We concluded that oridonin induces apoptosis in LP-1 cells via activation of caspase-3 as well as down-regulation of Bcl-2 and up-regulation of Bax expression. The results suggested that oridonin could induce apoptosis of LP-1 cells through mitochondria- and caspase3-dependent pathways. Meanwhile, the inhibition of NF-κB and the activation of I-κB indicate pro-apoptotic stimuli. In one word, oridonin might be an important potential anti-myeloma reagent.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应用基因芯片技术,研究微RNA(miR-18la)对人白血病K562细胞基因表达谱的影响。方法 针对miR-18la成熟序列设计并合成miR-181a RNA duplexes,采用OligofectamineTM脂质体法转染K562细胞。应用Agilent HumanlA寡核苷酸基因芯片,检测和分析对照组与微RNA转染组间的基因表达谱差异。结果 从20173个候选基因中,筛选出228个差异表达基因。与对照组K562细胞比较,表达上调的基因有59个,主要有代谢相关基因、抑癌基因、信号转导相关基因、免疫防御相关基因等;表达下调的有169个,主要有原癌基因、DNA结合与转录因子、代谢相关基因、信号转导相关基因、细胞周期及发育相关基因等。RT-PCR技术验证了CTCF、ZAP70、SEMA4C和RALA4个基因表达的变化。结论 微RNA转染K562细胞48h后,影响了细胞内一系列基因的表达。这些基因可能与微RNA的功能相关,同时也是转录后水平上抑制基因表达的调控方式实现的基础。这为进一步深入研究微RNA的功能及其具体的作用机制提供了重要的线索和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PTEN基因在旁效应细胞中的表达变化。方法:采用未照射细胞与直接照射细胞按11共同培养,以及将直接照射细胞培养液离心加入未照射细胞中培养形成2种旁效应细胞模型,对比PTEN mRNA及蛋白表达在2种旁效应细胞、直接照射细胞、未照射细胞中的变化。结果:直接照射的PTEN 蛋白表达与照射剂量有关,照射剂量越大其下调越为明显;PTEN蛋白表达下调程度与细胞的处理方式有关,以受照细胞培养液培养的旁效应细胞表达下调最为显著,且2种旁效应细胞中PTEN蛋白的表达下调程度均高于直接受照细胞(P<0.01)。结论:PTEN蛋白表达与低剂量电离辐射生物学效应及电离辐射旁效应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研究乙酰化转移酶抑制剂(TSA)对人肝癌细胞SMMC-7721基因表达谱的影响,初步探讨TSA对肝癌细胞抑制作用的机制。方法用含有3072个样点,覆盖2748个肿瘤相关的基因的XproTMHC-Ⅲplus基因表达谱芯片来研究TSA对肝癌细胞基因表达的影响。分离纯化采作任何处理的肝癌细胞和用TSA处理过的肝癌细胞的mRNA。制备荧光标记的cRNA靶物(Cy3或Cy5标记)。靶物与基因芯片杂交。用Axon4000B型扫描仪进行芯片荧光信号扫描。利用计算机分析用TSA处理过的肝癌细胞和未处理的肝癌细胞基因表达的差异。结果在2748个基因中,有显著性差异的基因共191个,其中TSA处理组相对于未处理组基因上调2倍以上的有173个,TSA处理组相对于未处理组基因下调0.5倍以下的基因18个。结论TSA通过调控多个基因共同作用采抑制肝癌细胞的生长。这些基因在肝癌的发病中可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骨髓单个核细胞热休克蛋白27(HSP27)表达与多发性骨髓瘤(MM)临床特征的关系。方法收集初治多发性骨髓瘤患者86例,复发难治患者27例,对照组为非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患者,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MM患者分为初治组、复发难治常规化疗组及含硼替佐米化疗组。分别于化疗前、化疗后1、2、3疗程检测骨髓单个核细胞HSP27的表达率及蛋白水平。结果化疗前各组HSP27表达量及蛋白水平趋势为:复发难治组大于初治组大于对照组。初治组中Ⅲ期患者的HSP27明显高于Ⅱ期患者。含硼替佐米化疗方案可明显降低HSP27的表达及蛋白水平,含硼替佐米化疗方案抑制HSP27的表达力度明显优于常规化疗组。化疗后1个疗程HSP27的表达量小于1的患者,其死亡率、复发率明显低于HSP27表达量大于1的患者,且复发时间明显延后。结论骨髓单个核细胞HSP27的表达及蛋白水平与多发性骨髓瘤的分期、治疗应答、预后相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检测肝癌细胞微环境对人未成熟树突状细胞(immature dendritic cells,imDCs)基因表达谱的影响。方法:采用免疫磁珠阴性选择从人外周血分离CD14+单核细胞,在体外经粒-巨噬细胞采落刺激因子和白介素4诱导培养分化为imDCs,与Bel 7402肝癌细胞在Transwell中共培养48 h后,抽提imDCs的总RNA,利用人树突状细胞基因芯片检测其基因表达谱的变化。结果:与肝癌细胞共培养后,共有1 531个基因的表达发生改变(与对照组相比,变化表达倍数≥2),其中上调598个,下调933个,这些基因主要涉及信号转导、免疫应答、细胞黏附等功能。结论:肝癌细胞微环境能够影响imDCs多个基因的表达,这些基因的功能与imDCs的分化、成熟和功能有关,为进一步深入研究肝癌细胞对DCs免疫功能影响的分子机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