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 :探讨术后X线监视下改良超滑导丝引导鼻肠管放置法在胃、食管腔镜手术中的方法及技巧。方法:选择胃食管腔镜手术60例(ASAⅠ-Ⅱ级),随机分成两组,均于术后放置鼻空肠营养管。观察组30例采用术后X线监视下新型超滑导丝引导方法放置鼻空肠营养管;对照组30例采用术后X线监视下普通带导丝鼻空肠营养管放置法。比较分析两组临床资料,置管成功率,平均置管时间。结果:观察组30例均成功放置空肠营养管至空肠上端,其中8例采用改良方法置管成功。术后早期实施了肠内营养;对照组10例成功放置空肠营养管至空肠上端。观察组置管成功率100.0%高于对照组置管成功率33.3%,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平均操作时间8±3min短于对照组平均操作时间13±3min,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O5)。结论:采用X线监视下改良超滑导丝引导放置鼻空肠营养管于胃、食管腔镜手术是一种较为合适的方法,能进一步提高置管成功率。  相似文献   

2.
老年胃癌术后胃肠减压及早期肠内营养置管方式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老年胃癌术后胃肠减压及早期肠内营养的最佳方法。方法我科2005年1月-2007年1月行老年胃癌手术105例,根据置管情况随机分成普通鼻胃管+普通空肠营养造口管(或鼻肠管)纽、经鼻置三腔胃肠管组和胃造口置三腔胃肠管组,对3组胃管方法在胃肠减压和早期肠内营养方面进行临床研究和评估。结果术中胃造口置三腔胃肠管进行胃肠减压同时能早期行肠内营养,鼻咽部不适、恶心呕吐、肺炎等并发症发生率明显较低,能较好达到预期营养目标。结论术中胃造口置三腔胃肠管进行胃肠减压和早期肠内营养,并发症低、耐受性好,尤其适合老年胃手术患者。  相似文献   

3.
王开成  刘良燕  鲁厚清 《安徽医学》2009,30(10):1206-1208
目的评价X线辅助下联合放置鼻空肠营养管、鼻胃管在危重症早期胃肠道管理中的安全性、有效性。方法选择17例不能经胃直接肠内营养的早期危重病患者,在X线辅助下将带有金属导丝的鼻空肠营养管置入空肠,再将鼻胃管自对侧鼻腔置入胃内减压引流行早期肠内营养。结果X线下可将鼻空肠营养管放置至Treitz韧带30cm以远的空肠部位和将带有金属导丝的鼻胃管置入胃部,置管成功率100%,置管时间24-52min,平均(35±10.6)分钟,置管后导管在位良好,喂养及引流过程顺利,空肠管留置时间7-21天,平均(14±6.5)天,发生鼻窦炎1例,余无明显并发症发生。结论x线下联合放置鼻空肠营养管、鼻胃管是一种操作简便、快捷、安全、有效的置管技术,对危重症患者早期胃肠道管理提供了一种更为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改良减压组合营养管(改良管)在晚期胃癌姑息性胃肠吻合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随机病例对照研究,分析31例手术不可切除且伴幽门梗阻的胃癌晚期患者,均进行了姑息性胃空肠吻合术,13例术中置改良减压组合营养管(实验组),另18例术后置鼻胃管减压(对照组),予以观察其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病例平均生存时间6.65±3.63:4.52±2.11个月(P<0.05)。胃瘫的发生率为23.1%:22.2%(P>0.05),胃瘫的康复实验组平均14.33±2.52d,对照组29.75±9.57d(P<0.05)。实验组13例患者对应用改良管均表示满意,对照组仅7例能耐受鼻胃管,另11例表示患者难以忍受鼻胃管带来痛苦(P<0.01)。结论:改良减压组合营养管在姑息性胃肠吻合术后胃瘫的治疗中有效,并能提高晚期胃癌患者的生存期和术后舒适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经鼻胃镜下放置空肠营养管对术后胃瘫患者胃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38例术后胃瘫患者,经鼻胃镜下放置空肠营养管肠内营养术前,术后进行比较。结果:38例胃瘫患者在营养指标、体重指数等方面,经鼻胃镜置入空肠营养管肠进行肠内营养后,以上指标均优于肠内营养前,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鼻胃镜下放置空场营养管能有效促进术后胃瘫患者胃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胃镜联合X线下使用Seldinger技术置入鼻胆管行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在三腔营养管置管困难患者中的可行性.方法 对28例常规胃镜下置入三腔营养管困难的患者,在胃镜联合X线下操作置入鼻胆管,通过鼻胆管输注肠内营养液.观察置管操作时间、一次置管成功率、脱管率、患者的耐受性和并发症发生率等.结果 置管操作时间5~15 min,一次置管成功率达100%,脱管率为0,患者耐受性好,术中及术后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在胃镜联合X线下操作置入鼻胆管进行空肠营养的方法,具有很高的安全性和可行性,尤其对解剖结构变异、吻合口或肠段狭窄等胃镜下常规置入三腔营养管困难的患者.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术中置入空肠营养管对于防治胃癌术后胃瘫患者的重要作用。方法对天津第五中心医院普外科2009年7月~2013年7月235例胃癌手术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术中置入空肠营养管165例(实验组)和未置入营养管70例(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残胃功能指标:初始容积、初始压力、最大耐受容积、最大耐受压力、顺应性;比较两组患者胃瘫发生率及治愈时间。结果术后发生胃瘫实验组9.09%(15/165)<对照组18.57%(13/70);两组患者残胃最大耐受容积、最大耐受压力及顺应性有显著性差异(P<0.05)。平均胃瘫治愈时间实验组(12 d)<对照组(21 d)。结论术中置入空肠营养管对胃瘫高危患者不仅起到预防及治疗作用,还缩短胃瘫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对胃癌患者的康复有积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术中预防性置入三腔营养管在胃部手术高危胃瘫患者中的重要作用。方法对我院2005年6月—2012年3月胃部手术高危胃瘫患者110例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随机分为术中预防性置入三腔营养管68例(试验组)和未预防性置入三腔营养管42例(对照组),比较2组患者近端胃功能指标:胃初始容积、初始压力、最大耐受容积、最大耐受压力、顺应性;比较2组营养状况(血清白蛋白浓度)、胃肠减压引流量,胃管拔除时间、胃瘫发生率及治愈时间。结果术后发生胃瘫试验组4.4%(3/68),明显低于对照组16.6%(7/42)(P<0.01),2组患者近端胃最大耐受容积、最大耐受压力及胃的顺应性,营养状况、胃肠减压引流量、胃瘫发生率、胃瘫治愈时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结论术中预防性置入三腔营养管对胃瘫高危患者可以起到预防及治疗作用,能缩短胃瘫治愈时间,同时减轻患者的痛苦及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9.
对20例食管癌病人术后胃瘫在胃镜引导下置入经鼻胃减压空肠营养管,经胃管行胃减压,经肠管行肠道营养,对病人营养液的输入、胃减压、口腔及心理进行综合护理,20例病人l 4d-60d拔管,临床痊愈,无再次插管及手术者;经肠道营养后病人血清前白蛋白较前增高.  相似文献   

10.
姚辉福 《当代医学》2009,15(23):459-460
目的探讨x线透视下十二指肠营养管的置入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从2000年2月至2009年2月,35例患者在x线透视下行经鼻腔十二指肠营养管置入,将营养管头端位于十二指肠空肠连接部.或空肠上段。所涉病人为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瘘患者7例、晚期胃癌8例、胃瘫10例、脑血管病人吞咽困难9例,食管自发破裂1例。结果35例患者均1次成功置入十二指肠营养管,成功率100%。置管时间为5~30min,平均12min。置管操作及使用过程中未出现心律失常、误插、吸入性肺炎、会厌功能紊乱等并发症。经十二指肠营养管注入营养液,患者机能改善明显,体重增加,效果满意。结论X线透视下经鼻十二指肠营养管置入是一种安全、经济、有效的肠内营养途径,具有广泛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心血管氯通道的研究进展任世兰赵国举(郧阳医学院药理室十堰442000)许多不同组织均发现有氯通,在调节电兴奋性、维持正常细胞内pH、细胞容积等生理功能方面有重要作用,但由于缺乏特殊的配体,阻碍了氯通道的分离与纯化。近年分子生物学研究发现囊性纤维化基因...  相似文献   

12.
为了建立一套丙氨酸氢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氢基转移酶(AST)、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碱性磷酸酶(ALP)、淀粉酶(AMS)的空间质评评分方案,综合英国的变异指数得分法(VarianceIndexScore,VIS)和美国的能力对比实验(ProficiencyTEST,PT)规定的允许误差范围,对六种酶学测定项目进行评分。结果显示:开展室间质评.六种酶学测定项目得分均有较大改进,成绩分别由218、239、105、118、200、168降低到107、163、79、111、153、140;测定结果变异系数(%)分别由55.91、71.06、61.92、71.09、68.40、144.30降低到43.06、50.85、61.04、63.00、61.91、93.15。表明该方案较实际地反映了酶学项目的室间质评水平,与其它方法具有可比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环境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PM10)与过敏原的关联性,探讨PM10在评估过敏性疾患中的作用.方法:收集2005年1月1日~ 2012年12月3日绵阳市4个监测点PM10浓度,2007年7月1日~2012年12月31日过敏性疾病患者各种过敏原的阳性百分比,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探讨PM10浓度变化对过敏原的影响.结果:f1、f14、f88、fs33、ds1、h1、e1及u80与PM10的Pearson相关系数分别为0.193、0.151、0.133、0.151、0.015、0.168、0.138及0.170,检验P值分别为0.002、0.014、0.030、0.014、0.031、0.027、0.037及0.025.按α=0.05标准认为与PM10存在正相关关系;e2、f13、位、f23、f24、f27、fs34、i6、ms1、ts20、w1及w6,按α=0.05标准,不能认为与PM10存在正相关关系.结论:环境空气PM10与尘螨组合、屋尘、猫毛、律草、鸡蛋白、花生、羊肉、海鱼组合具有明确的相关性,对树组合、普通豚草、艾蒿、狗上皮、蟑螂、霉菌组合、牛奶、花生、牛肉、淡水鱼、虾及蟹等无明确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4.
孔赏 《中医学报》2022,37(1):74-77
中医对腧穴的命名中蕴含了脏象、阴阳、五行、经络、气血津液等学说.以脏象学说命名的腧穴包括五志对应的神堂、魄户、魂门、意舍、志室;五窍对应的舌本(廉泉)、地仓、迎香、阳白、听宫等.以五行学说命名的腧穴包括以肝风的风命名的风池、风市、风府、风门等;以心主神明的神命名的神门、神庭、神阙、本神等;因脾属土,地者,土也,以地命名...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介绍了病蚤属及其医学意义和它所包括的亚属及我国已知的病蚤。重点描述了病蚤亚属产于贵州、云南和广西的6个新亚种,各有特征图,编制了病蚤亚属下各种和亚种的分类检索表,并附有分布地图,蚤—宿主关系表和分类讨论。  相似文献   

16.
[摘要] 目的 探讨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 heart-typefattyacidbindingprotein , H-FABP )在急性冠状动脉综 合征( acutecoronarysyndrome , ACS )早期诊断及预后评估中的价值。方法 采用前瞻性研究对 173 例胸痛发作 12 h 内的患者分别检测 H-FABP 、肌钙蛋白 I ( troponinI , cTnI )及肌红蛋白( myoglobin , MYO )、肌酸激酶( creatine kinase , CK )、肌酸激酶同工酶( creatinekinase-MB , CK-MB )等生化指标,并观察患者住院期间主要不良心脏事件 ( majoradversecardiacevents , MACE )发生情况,收集、统计并分析相关资料。结果 在胸痛发作 0~3h , H-FABP 在急性心肌梗死( acutemyocardialinfarction , AMI )组的阳性率高于 cTnI 、 MYO 、 CK 、 CK-MB ,其差异有统计学意 义( P <0.05 ); H-FABP 的敏感度、阳性预测值、准确度及 Youden 指数均高于 cTnI 、 MYO 、 CK 、 CK-MB 。 在胸痛 发作 >3~6h , H-FABP 在 AMI 组的阳性率与 cTnI 和 MYO 相似( P >0.05 ),但高于 CK 、 CK-MB ( P <0.05 ); H- FABP 的敏感度、阳性预测值、准确度及 Youden 指数与 cTnI 相似,但高于 MYO 、 CK 、 CK-MB 。 在胸痛发作 >6~12h , H-FABP 的阳性率、敏感度与 cTnI 相似( P >0.05 ),其阳性预测值、准确度及 Youden 指数与 cTnI 、 CK 、 CK-MB 相 似,但高于 MYO 。 在 0~12h 内, H-FABP 的特异度与 cTnI 相似,但高于 MYO 、 CK 、 CK-MB 。 H-FABP 在胸 痛发作 3h 内的诊断价值远远高于其他指标。 H-FABP 、 H-FABP+cTnI 的阴性预测值高于 cTnI 、 MYO 、 CK 、 CK-MB 。 AMI 组住院 1 周内 MACE 发生情况, H-FABP 的 OR 值为 2.761 , 95% CI 为 0. 704~0.902 。结论 H- FABP 可作为早期诊断 AMI 的敏感指标,尤其在 3h 内显著优于其他指标。 cTnI 联合 H-FABP 在 6h 内显著提高 cTnI 的阴性预测值,可用于胸痛早期 AMI 排除诊断。 H-FABP 是 AMI 的 MACE 发生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武进区居民寿命现况和变化趋势,预测未来二年居民的寿命状况。方法 以回顾性调查研究的方法统计分析武进区居民1999-2005年病伤死亡死因资料,并以此计算出实际死亡年龄和预期寿命。对未来两年居民死亡年龄和预期寿命的预测采用时间序列预测法中三次曲线预测模型。结果 1999-2005年武进区居民的年平均实际死亡年龄依次为68.20、69.48、69,66、70.01、70.54、70.81和71.49岁;其中男性依次为65培3、67.37、67.38、67.47、68.00、68.40和68.97岁;女性依次为71.14、72.37、72.67、73.40、73.41、73.79和73.84岁。预期寿命依次为73.79、74.80、76.03、76.09、76.42、76.78和77.01岁;其中男性居民依次为71.98、73.28、73.43、73.54、73.76、73.98和74.50岁;女性居民依次为75.67、76.40、78.35、78.61,78.67、78.96和79.62岁。预测2006年、2007年居民的平均死亡年龄分别为72.71岁、74.57岁;预期寿命分别为77.59岁和78.53岁。结论随着武进区居民的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武进区居民无论是实际死亡年龄还是预期寿命均表现出逐年稳步增长的趋势;但男女性间寿命长短差距显著。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老年原发性高血压(EH)相关因素与脉压(PP)的关系.方法 通过对2003~2007年住院治疗的老年高血压病患者309例(男185例,女124例)进行回顾性调查,按脉压(PP)≤60 mmHg、60100 mmHg分为三个组,分析各组的脉压与性别、高血压病程、体重指数(BMI)、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血糖、血脂、左室重量指数(LVMI)、射血分数(EF)、左室短轴缩短率(FS)、颈动脉斑块的相关性.结果 各组BMI、血糖、甘油三脂(TG)、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无明显差异(P〉0.05) 脉压与SBP(r=0.48)、年龄(r=0.25)、高血压病程(r=0.23)、LVMI(r=0.65)、颈动脉斑块(r=0.69)、EF(r=0.31)呈正相关(P均〈0.01),而与DBP(r=-0.90)、FS(r=-0.35)、高密度脂蛋白(HDL)(r=-0.22)呈负相关(P均〈0.01).结论 资料显示脉压与年龄、高血压病程、SBP、DBP、EF、FS、高密度脂蛋白、LVMI、颈动脉斑块等因素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床后倾的不同角度对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患者术中术后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4月全麻下行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两组,每组30例。摆好膀胱截石位,询问患者自觉舒适,开始麻醉诱导插管,气腹后手术开始,观察组将手术床后倾10度,对照组将手术床后倾20度。术后送回病房,统一取床头摇高30度半卧位。观察常规生命体征、心电图、血压、心率等监测;气腹后30 min(T1)、60 min(T2)的气道峰压(Paw)、血气:pH、PaO2、PaCO2、SpO2、BE 等;手术时间;手术麻醉并发症发生情况等。结果观察组气腹后60 min MAP、HR、Paw 分别为(99.2±12.3)mm Hg、(91.0±12.6)次/ min、(22.6 ± 3.7)cm H2 O,对照组分别为(111.0±11.2)mm Hg、(102.2 ±11.2)次/ min、(25.4±3.1)cm H2 O,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血气变化:观察组 pH 值为(7.37±0.07)、PaO2为(210.3 ± 46.1)mm Hg、PaCO2为(39.7± 5.3)mm Hg、SpO2为(98.9±0.8)%、BE 为(-4.4± 0.7)mmovl/ L,对照组 pH 值为(7.28±0.05)、PaO2为(176.4± 46.2)mm Hg、PaCO2为(47.1 ± 4.5)mm Hg、SpO2为(96.1 ±1.2)%、BE 为(-5.4±0.9)mmovl/ 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并发症发生情况,剧烈呛咳喉气管支气管痉挛、球结膜充血水肿短暂失明、恶心呕吐返流误吸窒息、舌后坠呼吸抑制寒战、肠胀气烦躁对镇痛泵效果不满意等:观察组10例次,占33%,对照组18例次,占6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控制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患者头低脚高位床后倾的角度〈10度对预防其呼吸循环等相关并发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本文采用自动微量点滴法测定我省家蝇对常用杀虫剂的抗药性。结果显示:我省家蝇对氯菊酯、溴氰菊酯、巴沙、敌敌畏均有一定的抗性;抗性水平比五年前有不同程度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