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全麻342例儿童斜视矫正术的眼位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虹 《实用眼科杂志》1992,10(12):738-739
  相似文献   

2.
在日常清醒状态下,人的双眼视线平行是由两类因素控制的,一类是静力学因素或称解剖因素,另一类是动力学因素,即除去意志作用以外的一切神经因素,包括构成双眼视觉的一切无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直视  相似文献   

3.
4.
儿童斜视手术一般在全麻下进行,由于麻醉后眼位呈现生理性休息状态,故眼位与术前相比多发生变化。致使术中无法判断手术效果,给儿童斜视手术带来一定困难,常常不能获得一次矫正。为了探索全麻下眼位变化的规律,作者于1987年开始对儿童斜视手术全麻下眼位进行了观察,现报导于下:  相似文献   

5.
儿童斜视是眼科常见疾病。斜视不但影响容貌 ,更重要的是没有双眼单视功能。为改变外观 ,促进双眼单视功能的恢复 ,儿童时期矫正斜视非常重要。斜视矫正手术只有在患者能充分合作的前提下 ,才能顺利地操作及保证手术前估计的手术量能较精确地实施。因学龄前后的儿童多难以承受局麻下手术 ,故我们对 13岁以下儿童都施行全麻。随着医学的发展及麻醉学的进步 ,在全麻下行儿童斜视矫正手术的年龄大大提前。故对护理的要求也更高。自 1993年以来 ,我科成功地在全麻下施行儿童斜视矫正术 30 0例 ,均取得满意的效果 ,下面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一、…  相似文献   

6.
小龄儿童的斜视矫正手术,一般都需在全麻下进行,由于全麻后眼位偏斜的情况多有变化以及全麻术手术时中观察眼位不易准确等原因,常使手术不能达到预期矫正效  相似文献   

7.
斜视的生理病理仍然了解得很不够,然而婴幼儿内斜视估计与内直肌有关的二个异常可能是引起的原因:即内直肌缩短限制其伸长的能力, 或因动眼神经的通道或中枢功能不良引起痉挛状态所致。如行全身麻醉,可想到在某些情况下,是否能消除痉挛,内斜视趋于正位。相反,如内斜视是因肌肉解剖异常引起,无疑在全麻下不能有所影响。本文是研究麻醉对眼位的影响,并将此影响与内直肌伸长能力进行比较。方法:211例婴幼儿的内斜视,年龄2~8岁,从未接受过手术。麻醉:前45分钟肌肉注射阿托品(15μg/Kg)和苯巴比妥栓剂(3mg/Kg),用氟烷进行诱导,逐渐增加其浓度。用琥珀胆硷  相似文献   

8.
斜视矫正术后眼心反射一例钟兆贝在眼科,由于牵拉眼球或压迫眼球等操作可引起心率相对减慢、或各种心律失常的表现,称为眼心反射。眼心反射常在眼外肌手术时发生,此外,也见于白内障摘除手术时压迫眼球(降低眼压措施)以及眼球摘除手术和眶内容摘除手术时等,每分钟心...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青少年共同性斜视术后眼位矫正偏差的发生原因和影响因素。方法 对88例共同性斜视手术后晚期存在眼位偏差的19例患者分别进行了手术年龄、斜视类型、眼轴长度、术后时间及术眼视觉功能等方面的比较观察和临床分析。结果 通过对本组的资料分析发现,年龄愈小发生术后眼位偏差的机会愈大,内科以矫正过度多见,外支矫正不足多见;斜视术后眼球有向外偏移和眼球向术前回复的倾向;眼轴长度对术后眼位偏差没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0.
11.
目的:观察采用普通显微器械显微镜下斜视矫正术的可行性。方法:把斜视病例分为两组:显微镜下斜视矫正术组:36例各类斜视患者,均采用显微技术在显微镜下行斜视矫正术。直视下斜视矫正术组:45例,直视下行斜视矫正术。结果:追踪观察2wk~6mo,显微镜下斜视矫正术组:术后反应轻,结膜水肿、充血消褪较快,伤口愈合好,无1例并发症发生。直视下斜视矫正术组:术后发生肌肉滑脱的2例,球结膜伤口充血、结膜下出血、水肿者40例,结膜瘢痕10例,结膜囊肿2例,结膜息肉3例。结论:显微镜下斜视矫正术较传统直视下斜视矫正术具有较明显优势,可以清晰地看清肌肉、血管、及针在巩膜内的走行、深浅,使手术较易掌控,可以使手术量及手术操作准确无误,缩短手术时间、避免出血、穿透巩膜等直视下手术常见的并发症的发生,同时组织分离准确,操作减少,也直接减轻了术后反应,缩短了术后恢复时间,适合所有需斜视手术患者,优势为初学者易掌握巩膜进针深度。  相似文献   

12.
13.
斜视儿童在经过系统的屈光矫正,弱视治疗后,如斜视未能得到纠正,尽早为其施行手术矫正斜视,对于双眼视功能的重建和恢复有着极重要的临床意义。学龄前后的一些儿童斜视患者有时难于承受局麻下手术,这样的患者在全麻下手术是必要的。自86年以来,我院眼科为部份学龄前后的斜视儿童  相似文献   

14.
15.
目的探讨个性化显微斜视矫正术对儿童斜视患者眼表症状、散光及泪膜稳定性的影响。方法 40例(60眼)儿童斜视患者行斜视矫正术,随机分为A、B2组。A组采用常规角膜缘结膜切口斜视矫正术20例(30眼),B组在角膜地形图引导下做穹隆部结膜切口斜视矫正术20例(30眼),分别于术前、术后1周及2周时检测2组患者眼表症状、眼表指数(ocular surface disease index,OSDI)、泪膜四项、前表面平均屈光度(Km)和散光值。结果术前2组角膜前表面平均屈光度、散光值、眼表症状、OSDI及泪膜四项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术后1周患者角膜前表面平均屈光度及散光值与术前相比:A组明显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B组变化不明显,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术后2周2组患者角膜前表面平均屈光度及散光值与术前相比:A组恢复至术前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B组变化不明显,差异也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术后1周2组患者眼表症状眼数、OSDI、泪膜破裂时间(break-up,time,BUT)及角膜荧光素染色(fluorescein staining,FL)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基础泪液分泌试验(schirmerⅠtest,ST)及泪河高度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术后2周时患者的眼表症状眼数、OSDI、BUT、ST及泪河高度已基本恢复至术前水平(均为P>0.05)。术后1周与术前相比:2组患者眼表症状眼数、OSDI、FL、BUT、ST及泪河高度均变化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术后2周与术前相比:2组患者眼表症状眼数、OSDI、BUT、ST、泪河高度及FL均恢复至术前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对于儿童斜视患者,个性化显微斜视矫正术可以部分矫正患者部分角膜散光,并可以较早稳定泪膜、减轻眼表症状,提高患者的视觉质量。  相似文献   

16.
儿童斜视矫正术后的立体视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报告168例儿童斜视术后有60例获得立体视觉,功能治愈率达35.7%。结果表明:斜视儿童术后立体视恢复与手术年龄、斜视度大小和术后眼位矫正程度等因素密切相关(P<0.01)。作者认为,手术时机的最佳选择取决于斜视类型和儿童初诊年龄。手术正位率是立体视重建和恢复的必不可少的因素。  相似文献   

17.
患者,女,7岁,因双眼共转性内斜视于1994年3月30日入院.1994年4月6日在全麻下行双眼内斜视矫正术.术后40分钟左右,患儿未完全清醒,突然口腔及鼻腔涌出血性物,咖啡色,有血凝块,约150ml,同时出现呼吸困难,唇面青紫.查体:双眼伤口无出血,瞳孔直径约6mm,光反射迟钝.心律不齐,脉搏140次/分,呼吸16次/分,血压10.0/7.0kPa(1kPa=7.5mmHg).考虑因呼吸道分泌物及上消化道出血致呼吸  相似文献   

18.
斜视是儿童的常见眼病,早期发现与早期矫正眼位非常重要.斜视矫正手术不仅可使患儿有望获得双眼单视功能,而且对其外观的改善及身心的健康成长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全麻下儿童斜视矫正手术的顺利实施依赖于护士严密的观察及护理,术中患儿会出现多种护理问题,如手术安全核查、麻醉的护理配合、眼心反射的观察与处理、静脉补液问题等等.回顾我院手术室2010年7月至2011年8月完成的128例全麻下儿童斜视矫正手术的术期观察和护理,报告如下.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128例中男56例、女72例,年龄1~8.5岁,平均(5.5±0.72)岁.单眼38例,双眼90例.手术方法全角直肌后徙、缩短术,下斜肌切断+部分切除术,上斜肌断腱肌止端移位术.手术历时6~30min.均顺利度过手术期,无护理并发症发生,术后安全返回病房.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采用普通显微器械显微镜下斜视矫正术的可行性。方法 36例不同类型斜视患者,均采用显微技术在显微镜下行斜视矫正术。结果术后观察2周~6个月,术后反应轻,结膜水肿、充血消退较快,伤口愈合好,无1例并发症发生。结论显微镜下斜视矫正术较传统直视下斜视矫正术具有较明显优势,视野清晰、手术时间短、并发症少、术后反应轻,适合所有斜视手术病人。  相似文献   

20.
目的:回顾性分析显微镜下斜视矫正术的优越性。方法:斜视患者387例,男224例,女163例,年龄3~65岁,其中共同性斜视296例,麻痹性斜视65例,A-V征19例,垂直分离性斜视7例。全部病例均在显微镜下完成斜视矫正术,对复杂性斜视手术行睫状前血管分离保留。结果:术后23例欠矫,8例过矫,斜视矫正率达92.0%,有效率达100%。无1例发生眼前节缺血;手术视野清晰,操作准确,损伤小;手术并发症极少,局部反应轻微,恢复快。结论:显微镜下斜视手术与以往常规肉眼下斜视手术相比,无论从减轻手术创伤提高手术的准确性和减少手术并发症上,都有诸多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