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针对北京市门头沟区学生午餐方式及食堂供餐现状进行分析,为相关部门提出合理化建议。方法选取北京市门头沟区全部学校进行学生午餐就餐方式及学校食堂供餐情况进行问卷调查。结果门头沟区中小学生午餐就餐方式,41%学校食堂用餐,33%吃外送营养餐,26%回家用餐;学校食堂19所均已取得餐饮服务许可证,食堂量化分级均在B级以上,仅6所城镇地区学校食堂有营养师,仅1所食堂按年级分别为学生制作午餐食谱。结论食品卫生状况得到了保证,但由于学校缺乏营养师,仅32%的学生食堂能提供营养餐,仅1所学校食堂按年级分别制作学生午餐食谱。因此,相关部门加大资金投入,有条件聘请营养师,同时加强营养知识宣传,使学生认识健康膳食、均衡营养对身体健康的重要性,使学生自觉养成合理膳食的饮食行为和良好的生活习惯。  相似文献   

2.
了解昌平区中小学生午餐用餐现况,为制定相关改善策略和营养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普查的方式,对昌平区辖区全部117所中小学校午餐用餐情况进行问卷调查,内容包括中小学校午餐供应方式、用餐人数、菜品种类、送餐及自供餐食堂管理等.结果 117所中小学校中,仅36所学校设置食堂,3所学校外送学生午餐,食堂和外送餐用餐学生20 459人,有29 914人回家用餐;自办食堂的10所学校,每年向食堂投入(3~26)万元,其中用于午餐原材料购置的费用为(1~7)万元;58.33%的学校(21/36)有专人负责学生午餐食谱和菜品搭配,但仅13.89% (5/36)的食堂有营养师;16.67%(6/36)的食堂菜谱考虑考试等特殊时段的供餐,38.89% (14/36)的食堂菜谱有过考虑学生生长发育阶段,69.44%(25/36)食堂菜谱考虑季节变化,86.11% (31/36)的食堂食谱定期更换;47.22% (17/36)的学校午餐采用统一标准发放,83.33%(30/36)的学校明确规定教师要监督学生用餐;外送午餐有1~4个菜品,托管食堂午餐有1~8个菜品,自办食堂有2~14个菜品;17家统一标准发放午餐的食堂,对不够吃的学生均采取加餐的方式提供额外饭菜;32所学校存在剩饭剩菜现象,报告率主食>素菜>半荤半素>荤菜;区教委对辖区户籍的1 877名住宿中小学生实行餐补.结论 昌平区中小学校食堂明显不足,午餐营养质量与感官质量均有待进一步提高,学校营养教育有待加强,学生饮食行为有待改善.  相似文献   

3.
了解北京市中小学生的午餐用餐、供餐现况,为改善学生营养状况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普查法,对北京市范围内的全部中小学校(含职业高中)进行问卷调查,由校医完成问卷.结果 北京市中小学生的午餐用餐方式分为外送餐、托管食堂、学校自办食堂、回家吃(包括带饭和小饭桌)4种,学生选择比例分别为26.22%,16.28%,24.27%,33.24%.外送餐、托管食堂、自办食堂从出餐到用餐的中位时间间隔分别为110,30,20 min.食谱由供餐公司和学校制定,没有统一标准,平均价格分别为8.83,8.67,7.70元.除北京市政府对农村与乡镇地区每名住宿生提供每月160元的伙食补助外,学生和学校基本不享有其他任何补贴.结论 学校应根据自身情况,选择最合适的学生就餐方式,配备营养师,合理搭配食谱,同时强化课堂营养教育,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饮食习惯.  相似文献   

4.
北京市东城区学生营养午餐供餐单位带量食谱配制状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东城区学生营养餐供餐单位周带量食谱状况和营养师配备情况,为提高学生营养餐质量提供依据。方法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对北京市东城区全部自办食堂、承包食堂和送餐公司共58家供餐单位营养师、营养分析软件配备情况、周带量食谱进行调查。结果 58家供餐单位学生营养午餐周带量食谱配制率为67.24%,承包食堂最低(50.00%);所有带量食谱均未做到全部基本营养素达标,5种及以上基本营养素达标率仅占28.21%;钙、维生素C、核黄素均达标率为7.69%;供餐单位有资质的营养师(27.59%)和营养分析软件(56.90%)配备率低,且存在外聘兼职营养师现象。结论学生营养午餐周带量食谱配制状况不尽人意,营养餐食谱营养素未做到科学合理均衡,应提高对学生营养餐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加强常态管理和监督。  相似文献   

5.
学生营养食谱的制定应遵循平衡膳食的原则,根据食物营养特点和我国人民的饮食习惯及中小学生生理特点,进行合理选料、科学搭配,以满足中小学生生长发育的需要[1].午餐在一天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能量与营养素应占全天总量的35%~40%[2],北京市学生午餐主要由学生食堂和公司承担,其中学校食堂供餐占65.3%,企业供餐占4.8%[3].本文通过对北京市昌平区供餐学校的午餐带量食谱进行调查,了解带量食谱食物种类、数量及其营养素供应量与推荐摄入量的差异,从而为指导学校提供结构合理、能量适宜、营养均衡的午餐,为促进《学生餐营养指南》实施推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了解西城区学生营养餐用餐现状以及改进需求,为政府制定营养干预策略,防控学生超重肥胖和营养不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在北京市西城区143所中小学校中开展学生午餐用餐、供餐情况调查;在3所学校600名学生和568名家长中开展学生午餐满意度及其营养相关知识态度行为调查.结果 分别有53.5%,43.5%学生午餐就餐方式为外送餐、食堂,其平均用时分别为2.1,0.8h.在学生剩饭菜种类中,素菜剩饭比例最高,其次为主食剩饭.分别有20.1%,26.7%学生认为午餐口味、荤素搭配比较好或者非常好.女生吃完午餐比例低于男生.53.2%家长希望由学校食堂提供午餐.结论 外送餐用时较长,学校食堂缺少营养师,均要进一步改进;学生、教师、家长均需要增强营养知识培训,在教师监督和家长指导帮助下,培养学生良好饮食习惯.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启动后学校食堂及供餐状况变化,为提高学校食堂供餐成效提供基础数据.方法 2012-2017年,在"营养改善计划"覆盖的中国中西部22个省699个国家试点县中,每年按照食堂供餐、企业供餐和混合供餐3种模式,随机抽取不少于10%的小学和初中,采用问卷调查方法,收集学校食堂建设及食堂...  相似文献   

8.
评价2016年“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以下简称“营养改善计划”)覆盖地区学校食堂建设情况并比较“计划”开展4年来的变化,为进一步推进农村学校食堂供餐提供基础数据.方法 从实施“营养改善计划”的699个国家试点县中,每个县按照学校食堂供餐、企业(单位)供餐和家庭(个人)托餐3种供餐模式各随机抽取20%~30%的小学和初中作为调查学校,当某种供餐模式不足2所小学或2所初中时,则抽取该供餐模式下所有学校作为调查学校,共收集8 235所学校的信息.结果 82.7%的学校有食堂,既有食堂又有餐厅的学校占70.7%,有食堂和餐厅同时配备桌椅的学校占60.2%,上述比例均呈现西部地区高于中部地区,食堂供餐模式的学校比例高于企业供餐和其他供餐模式的学校,九年一贯制学校高于小学和初中.70.3%的学校多数学生在餐厅吃饭,分别有24.4%,9.7%和4.5%的学校多数学生在教室、操场和宿舍吃饭.2013-2016年,“营养改善计划”覆盖学校配备食堂的比例由60.8%上升为82.7%,有食堂和餐厅的学校比例由42.2%上升至70.7%,学校食堂和餐厅配备桌椅的比例由31.7%上升至60.2%.结论 2013-2016年“营养改善计划”实施地区试点学校食堂建设比例和硬件配套情况普遍提高,但仍有待进一步加强和完善.  相似文献   

9.
分析中国2016学年“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监测学校食堂供餐情况,以期为提高学校食堂供餐效能提供基础数据.方法 监测地区覆盖699个试点县,每个县从不同供餐模式(食堂供餐、企业/单位供餐和家庭/个人托餐)的学校中各随机抽取不低于10%的小学和初中,采用问卷调查收集监测学校基本情况、食堂供餐等信息,对8 007所有食堂的学校进行分析.结果 学校食堂提供早、午、晚餐的比例分别为67.4%,91.5%和61.3%.寄宿制学校食堂提供早、午、晚餐的比例分别为82.4%,95.6%和82.4%,均高于非寄宿制学校(26.4%,80.4%和2.7%)(P值均<0.01).80.7%的学校学生餐食谱由食堂人员制定,食品安全(94.8%)和营养搭配(91.9%)是其最主要考虑的因素.由食堂人员配餐或在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协助下配餐的学校使用配餐软件的比例为16.0%.结论 部分寄宿制学校食堂未供应三餐;大部分学校由食堂人员自己配餐,使用配餐软件的比例有限.应进一步加强对学校食堂人员的培训和指导,规范学校食堂供餐.  相似文献   

10.
了解南京市小学生午餐满意度的影响因素,为相关部门制定小学生午餐改善措施及干预政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南京市21所学校4~6年级学生进行午餐满意度调查。结果学校自办食堂提供的午餐在荤素搭配满意度、午餐口味满意度、卫生情况满意度和午餐整体满意度方面,均显著高于社会送餐公司提供的午餐。不同年级、供餐方式、荤素搭配、饱腹感、午餐花费、营养摄取均衡、午餐口味以及卫生状况,对午餐满意度的影响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其中学校食堂供餐、荤素搭配满意、高饱腹感、花费偏高、对卫生情况满意、营养摄取均衡、口味健康,是提高午餐满意度的因素;而高年级是降低满意度的因素。结论午餐满意度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应鼓励学校自办食堂为学生提供午餐,加强午餐的营养均衡和菜品搭配,并不断加强对学生科学膳食的教育。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长沙市义务教育学校企业供餐模式和学校自办食堂模式的午餐满意率及剩饭情况,为相关部门制定义务教育学校午餐改善措施及干预政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于2018年4-5月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抽取长沙市8所义务教育学校共2 203名中小学生进行午餐情况问卷调查.结果 学生对午餐总体满意率为78.8%,其中女生、小学...  相似文献   

12.
了解中国城市中小学供餐情况及学生满意度,为加强学校供餐管理和改善午餐质量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随机整群抽样方法,从北京、上海、哈尔滨、石家庄、广州、长沙、蚌埠、平湖等8个城市的67所中小学中,随机抽取小学二年级、小学五年级、初中二年级学生共15 170名进行调查.结果 在学校就餐的学生有13 297名,占87.7%.调查学校共67所,采用自办食堂、托管食堂、送餐企业供餐的学校分别有26,14,27所,分别占38.8%,20.9%,40.3%;其中21所学校的午餐提供纯牛奶或酸奶,占31.3%.学生对学校午餐整体上非常满意、比较满意、一般、比较不满意、非常不满意的比例分别为40.8%,28.1%,20.1%,7.3%,3.6%;其中初二学生满意率(56.9%)低于小二和小五学生(77.1%,73.5%),自办食堂供餐学生的满意率(73.8%)高于托管食堂和送餐企业供餐的学生(60.5%,66.2%).学生对学校午餐各项因素的满意率顺位从高到低分别为就餐环境(75.3%)、饭菜份量(71.6%)、饭菜卫生(71.1%)、食物搭配(65.4%)、饭菜外观(60.5%)、饭菜口味(55.9%).结论 学生对学校午餐的满意率尚可,饭菜口味是学生不满意的主要因素.应鼓励学校自办食堂为学生提供午餐,在满足学生正常营养需求的前提下,改善饭菜口味.  相似文献   

13.
为找出我市学生集体午餐卫生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制定卫生监督管理对策 ,我们对已开办集体午餐的 2 1所学校进行了调查。1 对象和方法  龙岩市的 7所中学、6所小学、8所幼儿园及托儿所 ,根据《学生集体用餐卫生监督检查方案》进行现场调查。2 结果2 .1 基本情况  2 1所学校食堂均已办理“卫生许可证”。供应学生普通午餐。食谱由食堂自行制定 ,未开展膳食营养计算。采用分餐制。统一餐具 ,集中蒸气消毒或煮沸消毒。定人定岗 ,体检率 10 0 %。墙上均张贴卫生管理制度。表 1  2 1所中小学校、幼儿园、托儿所食堂布局场所间数 %专用食品…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北京市中小学校食堂现状及其在学生营养健康教育中所起的作用,为加强学校食堂建设和学生营养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对房山区9所中小学校食堂及366名在校就餐的学生进行膳食及营养教育相关情况的问卷调查。结果 食堂硬件设备较好,但饮食服务人员文化程度较低,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者占86.0%,极少接受营养知识培训。在食堂就餐的学生较多,但食堂几乎从未结合学生饮食开展过任何形式的营养健康宣教。学生营养知识普遍欠缺,并且通过学校获得营养相关知识的机会少,只占18.0%;83.3%的学生希望食堂能够增加饮食营养宣传和指导服务。结论 学校食堂建设应与学生营养健康教育相结合。  相似文献   

15.
分析2013年“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以下简称“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地区营养改善措施,为更好地推广农村学生营养改善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699个实施“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的国家试点县均为常规监测县,从中分片抽取50个县(每个试点省1~3个县)作为重点监测县;按照分层随机抽样的原则,每个县分别从学校食堂供餐、企业(单位)供餐和混合供餐等3种供餐模式抽取20%~30%的小学和初中作为监测学校.采用“县基本情况调查表”和“学校调查表”收集县和学校的基本信息、补助金额、经费使用方式以及执行“营养改善计划”过程中存的困难等.结果 2013年“学生营养改善计划”供餐模式以学校食堂供餐(45.1%)和企业供餐(48.8%)为主,学校食堂供餐多采用“免费提供一顿饭”的方式(68.5%),企业供餐多采用“课间加餐”(99.9%)的方式.食品安全(70.6%)和学校食堂建设(68.5%)是“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实施的过程中各监测县面临的主要问题.除“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外,有12.1%的监测学校开展了地方营养改善,主要形式为“营养知识的宣传教育”(87.7%).绪论 “学生营养改善计划”主要为“免费供餐”或“课间加餐”;试点县面临存在食品安全、食堂建设等问题,应进一步加强对试点县科学合理供餐指导.  相似文献   

16.
张倩  张帆  潘慧  甘倩  李荔  胡小琪  马冠生 《中国学校卫生》2016,37(11):1618-1620
评价和比较我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以下简称“农村学生营养改善计划”)不同供餐模式学生餐的食物供应情况,为推广合理的学生营养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记账法对2012年度3 910所和2013年度5 523所实施“农村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的学校食堂食物供应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实施“农村学生营养改善计划”1年后,食堂供餐学校的粮谷、鸡蛋、豆制品和植物油(Z值分别为-5.766,-2.942,-8.182,-2.950,P值均<0.01),企业供餐学校的鸡蛋和牛奶生均供应量均有显著增长(Z值分别为-7.604,-8.018,P值均<0.01).采用多水平混合效应模型分析发现,食堂供餐模式学校的生均粮谷、蔬菜、禽畜、豆制品和植物油供应量高于企业供餐学校,企业供餐模式学校的生均鸡蛋和牛奶供应量高于食堂供餐学校,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我国实施“农村学生营养改善计划”1年后,学校的食物供应量有普遍提高,不同供餐模式变化特点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17.
了解西安市“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以下简称“营养改善计划”)学校食堂的食物供应情况,为学生营养监测及“营养改善计划”的实施提供参考.方法 抽取西安市实施“营养改善计划”区县中6个农村区县,每个区县抽取10%~ 20%食堂供餐的学校,采用记账法对2015年学校食堂的食物供应情况进行调查.结果 共调查58所学校,将学校上报的各种食物分为粮谷类、畜禽肉、蔬菜、鸡蛋、豆制品、植物油六大类.各学校上报的食物种数8~41种不等.粮谷类、鸡蛋、豆制品供应量偏低的学校比例分别为47.6%,74.1%,74.1%.试点地区农村学校6类食物供应量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51.746,P<0.05).不同季节6类食物供应情况分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西安市“营养改善计划”学校食堂食物供应情况的调查需进一步完善.食堂供餐的学校学生膳食结构不合理.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以下简称“营养改善计划”)试点地区学校带量食谱使用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进一步提高学生餐供餐质量提供参考。  方法   2019年在实施营养改善计划的22个省726个国家试点县抽取7 808所学校作为调查对象纳入分析。通过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学校带量食谱使用情况及其相关因素。  结果   有66.6%的监测学校使用带量食谱,其中中部学校使用带量食谱比例为69.7%,高于西部(65.2%)(χ2=15.13,P<0.01)。中部、县城、食堂培训频次为每学期1~2次或每月≥1次、定期培训营养知识、由其他部门提供食谱、制定食谱主要考虑营养搭配、使用配餐软件、提供地方性膳食补助等因素与学校使用带量食谱呈正相关(OR值分别为1.31,0.72,1.44,1.73,1.75,3.20,2.15,2.72,1.17,P值均<0.05)。  结论   营养改善计划国家试点县中小学校的带量食谱使用比例较低,可能受地区经济水平、食堂培训、食谱来源等因素影响。建议强化专业队伍建设及食堂工作人员培训,鼓励学校使用带量食谱,推动科学配餐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中国2013-2017年“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以下简称“营养改善计划”)监测学校电子配餐软件使用和食谱制定等情况,为提高学校供餐质量提供基础数据.方法 2013-2017年,在“营养改善计划”覆盖的中国中西部22个省699个国家试点县中,分别按照食堂供餐、企业供餐和混合供餐3种供餐方式,随机抽取不...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北京市中小学校自供营养餐的营养质量,为改善学生营养午餐提供依据。方法在对北京市东城区6所自供餐学校提供的营养食谱分析的基础上,对东城区自供餐的1所中学、1所小学采用记账法进行为期1周的膳食调查,并通过现场观察法调查用餐学生的剩饭情况;同时采用典型抽样的方式抽取东城区、海淀区10所自供餐学校的中小学生3 761名进行问卷调查,评价学校供餐的感官质量。结果学校自供营养餐中铁、锌、B族维生素供应量达到标准,能量、蛋白质严重超标,钙供给量不足;学生对午餐色、香、味满意度分别为42.1%,42.6%和42.4%,形的满意度最差(25.1%);总体剩饭率为29.8%。结论学校自供餐营养质量、感官质量均有待进一步提高,学校营养教育有待加强,学生饮食行为有待改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