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目的 探讨川崎病( KD)患儿治疗前后外周血中CD4^+CD25^+调节性T细胞( Treg)与Th17细胞比例的变化,以指导临床治疗及评估预后。方法 选择KD患儿32例( KD组)及健康幼儿28例(对照组);抽取对照组幼儿和KD组患儿使用免疫球蛋白+阿司匹林治疗前及治疗后热退3天时清晨空腹静脉血,采用ELISA双抗体夹心法检测血清中白细胞介素-15( IL-15)、白细胞介素-17(IL-17)和白细胞介素-23(IL-23)水平;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中Treg细胞和Th17细胞比例。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KD组患儿治疗前血清中IL-15、IL-17和IL-23水平均显著增高(t值分别为-4.35、-3.98和-4.11,P<0.05);经治疗后,血清中IL-15、IL-17和IL-23水平均有显著降低(t值分别为3.74、2.94和3.06,P<0.05)。 KD组患儿外周血中Treg细胞比例明显降低(t=2.54,P<0.05),经治疗后可基本回升至对照组水平,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显著性(t=-2.13,P<0.05);Th17细胞比例明显升高(t=-1.87,P<0.05),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有明显降低(t=2.71,P<0.05)。结论 Treg细胞与Th17细胞之间的失衡可能在川崎病的发病中起重要作用,其比例的变化对指导临床用药及评估病情和预后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外周血中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水平与不明复发性流产(URSA)患者Th17/Treg细胞的关系。方法选取2016年2-8月期间在该院就诊的早孕期妇女209例,其中URSA早孕妇女109例(观察组),正常早孕妇女100例(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两组研究对象间细胞外周血中Th17、Treg及Th17/Treg比值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方法检测血浆HMGB1、IL-17、IL-6、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及IL-10表达水平,分析HMGB1与各指标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外周血CD3~+CD8~+IL-17~+Th17细胞/CD4~+T淋巴细胞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CD4~+CD25~+Foxp3~+Treg细胞/CD4+T淋巴细胞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孕妇Th17/Treg比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HMGB1、IL-17、IL-6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TGF-β及IL-10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孕妇外周血HMGB1水平与Th17相关细胞因子IL-17、IL-6表达呈正相关(r=0.663,P0.05;r=0.732,P0.05),与Treg相关细胞因子TGF-β、IL-10表达呈负相关(r=-0.783,P0.05;r=-0.831,P0.05)。结论 URSA孕妇机体外周血HMGB1水平增高,其可通过调节Th17/Treg水平参与URSA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激素抵抗性哮喘(SRA)患者外周血CD4^+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Treg)及白细胞介素10(IL-10)、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哮喘患者79例,分为SRA组(31例)和激素敏感性哮喘(SSA)组(48例).同时选取健康体检者45例作为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CD4^+CD25^+Foxp^3+ Treg的表达水平,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IL-10和TGF-β1水平.结果 SRA组和SSA组CD4^+CD25^+Foxp^3+ Treg在CD4+T细胞中的比例和绝对值分别为0.0225±0.0063、(1.09±0.23)×10^7/L和0.0345±0.0094、(1.35±0.14)×10^7/L,均较对照组[0.0537±0.0128、(2.06±0.27)×10^7/L]明显下降,且SRA组的下降程度更加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RA组和SSA组血清TGF-β1水平均较对照组明显下降[(138.12±23.26)、(176.25±40.37) ng/L比(281.22±47.15) 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RA组血清IL-10水平较对照组明显下降[(516.43±86.33) ng/L比(763.02±90.19) 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SSA组血清IL-10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SRA组血清IL-10和TGF-β1水平均较SSA组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RA组和SSA组血清IL-10和TGF-β1水平与CD4^+CD25^+Foxp^3+ Treg水平呈明显正相关(P<0.01).结论 CD4^+CD25^+Foxp^3+ Treg、IL-10和TGF-β1之间的相互作用在SRA的发生、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而通过增加外周血CD4^+CD25^+Foxp^3+ Treg数量,稳定其功能,增加IL-10和TGF-β1表达,可能是治疗SRA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慢性乙型肝炎(乙肝)患者经聚乙二醇干扰素和阿德福韦抗病毒治疗前后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Treg)的变化情况。方法慢性乙肝患者35例,其中聚乙二醇干扰素α 2a(40 KD)治疗(干扰素组)18例,阿德福韦酯治疗(阿德福韦组)17例;另收集肝炎病毒标志物阴性,肝功能正常的健康志愿者12例作对照。采集两治疗组治疗前及治疗12、24、48周时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以流式细胞技术检测CD4+CD25+Treg细胞/PBMCs的百分比,并分析其与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乙肝病毒(HBV)DNA的相关性。结果Treg/PBMCs的百分比,干扰素组和阿德福韦组在治疗前分别为(3.72±1.15)%和(3.63±1.02)%,与正常对照组(2.47±0.90)%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t分别为2.51、2.48,均P<0.05)。干扰素组经治疗后,CD4+CD25+Treg细胞的比例逐渐下降,治疗12、24、48周时的比率分别为(2.87±0.76)%、(2.75±0.72)%和(2.51±0.69)%,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t分别为2.41、2.58、2.95,P分别<0.05、<0.05、<0.01)。阿德福韦组经治疗后,CD4+CD25+Treg细胞的比例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CD4+CD25+Treg细胞与ALT的变化呈正相关(r=0.52,P<0.01),而与HBV DNA无明显的相关性(r=0.25,P>0.05)。结论慢性乙肝患者外周血CD4+CD25+Treg细胞升高,聚乙二醇干扰素抗病毒治疗能改善患者的免疫功能状态,降低CD4+CD25+Treg细胞比例;而阿德福韦抗病毒治疗对CD4+CD25+Treg细胞无影响。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CD4+T细胞四大亚群及淋巴细胞亚群在小儿哮喘中的临床意义。方法以2011年9月至2014年9月在广饶县中医院儿科进行治疗的哮喘患儿100例作为研究组,选取同期进行健康体检的儿童100例作为对照组。两组儿童均在早晨空腹情况下抽取静脉血5mL于3小时内进行标本处理,利用流式细胞仪器测量外周血中Th1、Th2、Th17、外周血Treg及淋巴细胞亚群。结果研究组患儿外周血Treg占CD4+T细胞的比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4.01,P<0.05);Th1占CD4+T细胞的比率在两组间无明显统计学差异(t=1.03,P>0.05);Th2占CD4+T细胞的比率明显高于对照组(t=5.32,P<0.05);Th17占CD4+T细胞的比率明显高于对照组(t=6.94,P<0.05)。研究组CD3+所占百分率明显低于对照组(t=4.56,P<0.05);研究组CD4+所占百分率的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t=5.61,P<0.05);研究组CD8+所占百分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t=5.04,P<0.05);研究组CD16+56+的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t=6.77,P<0.05)。两组间的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淋巴细胞百分比较对照组低(t=7.99,P<0.05);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明显高于对照组(t=12.58,P<0.05);单核细胞百分比的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t=12.06,P<0.05)。结论 CD4+T淋巴细胞内细胞因子(Th1/Th2/Th17)、Treg及淋巴细胞亚群可作为判断哮喘免疫反应的标准,对疾病的诊断、预防、治疗以及疗效的评价都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原因不明复发性流产(URSA)女性患者外周血中Th17/Treg细胞及其相关细胞因子的表达和意义。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5年12月本院妇产科门诊收治的URSA患者32例和20例正常早孕女性,采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外周血中Th17细胞和CD4~+CD25~+Treg细胞、Foxp3~+CD4~+CD25~+Treg细胞频数;同时检测血清中IL-17、IL-22、IL-10和IL-35细胞因子表达水平,荧光定量PCR检测外周血和蜕膜中Treg细胞的转录因子(Foxp3)和Th17细胞的转录因子ROR-γt的相对mRNA表达水平。结果 URSA组外周血Th17细胞的百分率高于正常对照组,CD4~+CD25~+Treg细胞和Foxp3~+CD4~+CD25~+Treg细胞的百分率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URSA组外周血的IL-22和IL-17A表达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IL-10和IL-35表达水平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URSA组的外周血和蜕膜组织中的Treg细胞的转录因子Foxp3的mRNA表达低于正常对照组,Th17细胞的转录因子ROR-γt的mRNA表达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h17/Treg细胞平衡失调,可能是URSA发生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7.
《临床医学工程》2016,(6):721-722
目的分析主动免疫疗法(LIT)对原因不明复发性流产(URSA)患者子宫内膜免疫状态的调节作用,探讨LIT疗效的可能预测指标。方法选取2015年7月至2015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30例URSA患者,均予LIT治疗,对比治疗前后患者子宫内膜黄体期淋巴细胞表型比例。结果治疗后患者子宫内膜黄体期CD4+/CD8+、CD56+CD16+/CD56+CD16-、Th1/Th2均明显下降,Treg/Th17明显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主动免疫疗法对URSA患者子宫内膜黄体期T淋巴细胞亚群、NK细胞亚群、Treg细胞、辅助T细胞免疫表型均有明显影响,上述指标中可能包含预测LIT对URSA患者疗效的可靠指标。  相似文献   

8.
陈晋广  赖维  姜昱 《中国医师杂志》2012,14(8):1027-1029
目的采用“血分论治”方法治疗寻常型银屑病患者,观察其外周血Th17、Treg细胞变化,探讨“血分论治”银屑病的作用机制。方法选择32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血热证组17例,血瘀证组15例),分别给予清热凉血方、益气活血方治疗,于治疗前后流式细胞分析法检测外周血Th17细胞和CD4+CD25+Treg细胞亚群的变化。同时选择15例健康人为对照组。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Th17/Treg[(4.21±0.52)%、(3.32±0.43)%]显著高于对照组[(1.79±0.18)%,P〈0.01];中药治疗后均明显下降[(2.41±0.22)%、(2.02±0.12)%,P〈0.05]。患者Th17/Treg表达水平与PASI评分呈正相关(r=0.471,P〈0.05)。结论“血分论治”寻常型银屑病可通过调节Th17/Treg水平发挥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白介素37(IL-37)在变应性鼻炎(AR)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s)的表达水平及对相关细胞因子的免疫调控分析。方法选取120例AR患者作为研究组,另选择同期健康志愿者12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各组血清IL-37蛋白及mRNA表达,辅助性T细胞1(Th1)、Th2、Th17、CD4+CD25+调节性T细胞(Treg细胞)和Foxp3+CD4+CD25+Treg细胞百分比及相关细胞因子水平;提取2组PBMCs,并应用浓度为100、200 ng/mL的重组人IL-37蛋白(rIL-37)干预,分析干预前后相关细胞因子水平变化。结果研究组血清IL-37水平及IL-37 mRNA表达均显著低于对照组,Th1细胞、Th17细胞百分比及Th1/Th2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Th2细胞、CD4+CD25+Treg细胞、Foxp3+CD4+CD25+Treg细胞百分比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IL-1β、IL-6、IL-17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IL-4、IL-10、IL-27、IFN-γ、TGF-β1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IL-37与IL-1β、IL-6、IL-17存在负相关性,与IL-4、IL-10、IL-27、IFN-γ、TGF-β1存在正相关性(P<0.05)。rIL-37干预后,研究组IL-1β、IL-4、IL-6、IL-10、IL-17、IL-27、IFN-γ、TGF-β1各指标变化更加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00 ng/mL组干预PBMCs细胞各细胞因子变化水平相较于100 ng/mL组各指标变化更显著(P<0.05)。结论变应性鼻炎患者IL-37表达明显下降,进而影响了Th1/Th2、Th17/Treg细胞平衡,导致抑炎因子水平降低,促炎因子水平升高,在AR发病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检测老年多重耐药菌(MDRO)肺炎患者辅助性T细胞(Th)和调节性T细胞(Treg)及其细胞因子干扰素-γ(IFN-γ)、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17(IL-17)、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的表达水平,探讨Th和Treg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在老年MDRO肺炎患者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6年8月-2018年4月,在昆明医科大学附一院住院期间确诊为院内MDRO肺炎的老年患者30例,再根据是否需要呼吸或循环支持,将患者分为老年重症肺炎组14例、老年普通肺炎组16例,纳入同期健康体检老年人11名作为对照组。分离30例老年MDRO肺炎患者及11例健康老年人外周血的单个核细胞,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Th1、Th2、Th17、Treg细胞各占CD4+T细胞的比例。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检测血清中相关细胞因子IFN-γ、IL-4、IL-17、TGF-β的表达水平。结果重症肺炎组Th1以及Treg细胞占CD4+T细胞的比例分别为(1.743±0.606)%、(0.978±0.271)%,较健康对照组低(P<0.05),血清中的IFN-γ及TGF-β的表达量较健康对照组低(P<0.05),且重症肺炎组的TGF-β表达量较普通肺炎组低(P<0.05);重症肺炎组的Th17细胞占CD4+T细胞的比例及IL-17A的表达量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增加(P<0.05)。结论老年MDRO肺炎患者的Th1、Treg细胞所介导的免疫反应受抑制,Th17/Treg细胞失平衡,并与病情严重程度有关系。这为研究抗感染免疫治疗新策略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宫颈癌(cervical carcinoma,CC)手术对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HPV)感染和外周血辅助性T细胞17(T Helper cell 17,Th17)、调节性T细胞(Regular T cell, Treg)及炎症因子的影响,为评价和优化手术治疗效果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6年10月-2019年10月于海口市妇幼保健院住院的40例HPV阳性早期CC患者作为研究组,选取同期40例HPV阳性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Ⅱ~Ⅲ级患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术后宫颈HPV检测情况进行分析;对两组患者手术前、后血清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6、IL-17、IL-23、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TGF-β)、IL-10水平进行检测和对比;对两组患者手术前、后外周血CD4+CD25+Treg细胞比例、CD4+CD17+Th17细胞比例、Th17/Treg细胞比值进行检测和对比。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术后分别有25例、20例患者术后宫颈HPV检测由阳性转为阴性,两组HPV转阴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患者术前血清TGF-β、IL-6、IL-23水平高于对照组,外周血CD4+CD25+Treg细胞比例、CD4+CD17+Th17细胞比例、Th17/Treg细胞比值均高于对照组,术后1个月,两组患者的上述指标均较术前下降,研究组患者血清TGF-β、IL-6、IL-23水平的降低幅度高于对照组,外周血CD4+CD17+Th17细胞比例、Th17/Treg细胞比值的降低幅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宫颈HPV检测阳性CC患者的外周血CD4+CD25+Treg细胞比例、CD4+CD17+Th17细胞比例、Th17/Treg细胞比值均高于宫颈HPV检测阴性CC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C及癌前病变患者均存在着Th17/Treg细胞功能失衡,且CC患者更加严重,手术治疗能够有效纠正此种免疫失衡状态,但术后HPV阳性患者的Th17/Treg细胞功能失衡程度仍高于HPV转阴患者,临床医生应重视复查术后宫颈HPV、充分评价术后免疫炎症状态,从而预测复发风险。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儿童斑秃患者外周血Th17及Treg细胞相关细胞因子水平的变化及意义,从免疫学角度分析T淋巴细胞在儿童斑秃发病机制中发挥的作用。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50例儿童斑秃患者血清中Th17及Treg细胞相关细胞因子(IL-17、IL-6、TGF-β)水平,并与同期50例健康体检儿童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外周血IL-17、IL-6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TGF-β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中,不同脱发面积、病程长短、病情活动与否及是否初发间IL-17、IL-6、TGF-β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IL-17与IL-6水平呈显著正相关(r=0.760,P<0.001),而IL-17、IL-6与TGF-β水平均呈显著负相关(r值分别为-0.659、-0.642,P<0.001)。结论儿童斑秃的发病可能与Th17及Treg细胞相关细胞因子表达水平异常有关,其中Th17细胞相关细胞因子表达亢进,Treg细胞相关细胞因子表达下降。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获得性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合并结核菌(HIV/TB)感染患者免疫重建炎性综合征(Immune reconstitution inflammatory syndrome,IRIS)发生危险因素及辅助性T细胞17(Th17)与调节性T细胞(Treg)水平变化。方法选取青海省第四人民医院呼吸科2018年1月-2020年1月收治HIV合并TB感染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根据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ighly active antiretroviral therapy,HAART)期间是否发生IRIS分为IRIS组23例及非IRIS组97例。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HIV合并TB感染患者发生IRIS的危险因素;比较两组患者HAART当天、开始后12周、24周HIV RNA载量、CD4+T绝对计数水平,分析两组及IRIS组治疗后不同转归患者炎症因子水平。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开始HAART时CD4+T细胞计数<50个/μl、有机会性感染史、存在淋巴结受累是HIV合并TB感染患者发生IRIS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两组患者基线、治疗12周、治疗24周HIV RNA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IRIS组CD4+T绝对计数低于非IRIS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IRIS组患者血清中IL-17、IL-23表达水平高于非IRIS组,IFN-γ、TGF-β表达水平低于非IRIS组P<0.05);治疗好转组患者血清中IL-17、IL-23表达水平低于无效组,IFN-γ、TGF-β表达水平高于无效组(P<0.05)。结论开始HAART时CD4+T细胞计数水平、有机会性感染史、存在淋巴结受累是HIV合并TB感染者发生IRIS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中应进行针对性预防,Th17/Treg失衡与IRIS的发展及治疗效果存在关联。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T淋巴细胞亚群在宫颈癌患者外周血的表达。方法分别选取2017年1月-2018年6月本院收治的宫颈癌患者24例(UCC组)、同期妇科门诊的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28例(CIN组)、HPV感染患者32例(HPV组)以及健康体检对照组20例(HC组)为研究对象。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4组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Th1、Th2、Th17、Treg细胞的百分率,ELISA法检测相关细胞因子IL-4、IL-17和TGF-β的表达水平。结果与CIN组、HPV组和HC组比较,UCC组外周血的Th2细胞百分比、Th17细胞百分比、Treg细胞百分比和Th17/Treg比值明显上升,而Th1细胞百分比和Th1/Th2比值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PV组和H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CIN组、HPV组和HC组比较,UCC患者外周血的IL-4、IL-17和TGF-β细胞因子表达水平明显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PV组和H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h1/Th2和Th17/Treg的免疫失衡参与了宫颈上皮内瘤变向宫颈癌的发生、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重组人干扰素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Ⅰ的临床效果评价。方法选取2016年10月-2019年12月舟山市妇女儿童医院HR-HPV持续感染围绝经期CINⅠ患者9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n=48)、对照组(n=48)。研究组采取光动力疗法联合重组人干扰素治疗,对照组采取光动力疗法治疗。比较两组血清VEGF-C、Th17/Treg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7(IL-17)、IL-6、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表达、疗效、HPV转阴率、阴道微生态指标(阴道分泌物pH值、Nugent评分)、HPV-DNA病毒载量。结果研究组治疗后血清IL-17、IL-6、TGF-β、VEGF-C低于对照组,阴道分泌物pH值、Nugent评分及HPV-DNA病毒载量低于对照组,总有效率、HPV转阴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光动力疗法联合重组人干扰素治疗HR-HPV持续感染围绝经期CINⅠ患者,能显著降低血清VEGF-C、Th17/Treg细胞因子表达,改善阴道微生态、病毒载量,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患者肠源性内毒素血症(intestinal endotoxemia, IETM)中与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 cells,Treg)、Th17细胞相关免疫调节细胞因子的表达变化。方法:应用ELISA法分别对80例CHB患者和20例健康对照者的血浆IL-10、TGF-β、IL-6、IL-17、IL-23及内毒素水平进行检测。根据测定的内毒素水平,将CHB患者分为内毒素阳性组和内毒素阴性组。结果:CHB患者血浆IL-10、TGF-β、IL-6、IL-17、IL-23水平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Z值分别为5.265、6.859、6.894、5.028、6.877,均P〈0.01)。内毒素阳性组患者明显高于内毒素阴性组和健康对照组(H值分别为45.833、48.423、48.984、75.184、75.814,均P〈0.01)。结论:CHB患者IETM时血浆中与Treg、Th17细胞相关细胞因子水平进一步增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氨溴索联合布地奈德雾化治疗新生儿肺炎对辅助型T细胞17/调节型T细胞(Th17/Treg)、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选择乐山市人民医院儿科新生儿病房2019年3月—2020年9月收治的新生儿肺炎12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n=60)和对照组(n=60)。对照组采用布地奈德雾化治疗,研究组采用布地奈德+氨溴索进行雾化治疗;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两组治疗前后血清中白细胞介素-17(IL-17)、白细胞介素-23(IL-23)、干扰素-γ(IFN-γ)、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晚期蛋白氧化产物(AOPP)及抗氧化指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水平。结果120株检出病原中细菌共62株,占51.67%,真菌7株,占5.83%,病毒51株,占42.50%,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检出率较高;研究组疗效优于对照组(Z=1.734,P=0.005);研究组发热消退时间、咳嗽、气喘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IL-17、IL-23、AOPP水平下降,IFN-γ、TGF-β、SOD、GSH-Px水平上升,较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 d后研究组IL-17、IL-23、AOPP水平低于对照组,IFN-γ、TGF-β、SOD、GSH-Px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氨溴索联合布地奈德雾化治疗可有效治疗新生儿肺炎感染,其机制可能与调节Th17/Treg免疫平衡,降低机体氧化应激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乳腺炎小鼠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变化。方法采用金黄色葡萄球菌乳头管灌注法制备乳腺炎模型小鼠;将小鼠分为空白组(B)、对照组(C)、感染24 h(M1)、感染72 h(M2)、感染120 h(M3)5个试验组,于试验结束时观察各试验组小鼠健康状况、乳腺组织病理变化,并测定各试验组小鼠体温、体质量、外周血细胞分类数量、乳腺组织菌落数,测定白细胞介素-6(IL-6)、IL-17A、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蛋白表达水平。结果模型小鼠(M1、M2、M3)的健康状况、病理切片观察和乳腺组织学指标均低于B、C组,体质量、细菌菌落数、炎症细胞数目与B、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着感染天数增多,细菌菌落数与炎症细胞数目呈增长趋势(P<0.05);模型小鼠(M1、M2、M3)乳腺组织IL-6、IL-17A、TGF-β1、TNF-α蛋白表达水平和Th17/Treg细胞亚群数目及比例高于B、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致产后小鼠实验性乳腺炎模型小鼠的乳腺状况、相关细胞因子表达水平、Th17/Treg细胞亚群数目及比例随感染天数增加。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Th17细胞及相关细胞因子与慢性乙型肝炎(CHB)病情的关系。方法采用RT-PCR检测慢性乙型肝炎轻度、中度、重度患者及健康对照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中Th17细胞的特异性转录因子RORC mRNA及相关细胞因子TGF-β、IL-23、IL-6、IL-22、IL-1βmRNA表达水平,采用ELISA法检测CHB患者及健康对照PBMCs培养上清液中IL-17、IL-22的水平,比较不同组各生物指标分布的差异。结果与健康对照组相比,CHB患者PBMCs中RORC、TGF-β、IL-23、IL-17、IL-6、IL-1βmRNA含量随病情加重而升高,IL-22mRNA随病情加重而降低。CHB患者PBMCs培养上清液中IL-17、IL-22水平,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结论 Th17细胞以及诱导Th17分化相关的细胞因子参与了CHB病情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