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目的:探讨尿道损伤患者修复重建术后性功能状况及危险因素,以期注重防范,提高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1年1月至2013年4月76例尿道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均予修复重建术,观察术后在性功能上变化情况,并对受影响的患者进行危险因素分析,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法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术前IIEF-5评分平均为(23.13±2.14)分,术后IIEF评分平均为(11.14±1.32)分,术后1年有21例患者出现性功能障碍,发生率为27.63%;危险因素中,单危险因素有文化程度低(高中以下)、年龄小(<30岁)、婚龄短(<10年)、配偶态度、性观念和性心理消极、伴粉碎性骨盆骨折、医师年资低(<10年)、悲观心理(P<0.05);而和尿道损伤类型无关(P>0.05)。其中年龄、文化程度、婚龄、配偶态度、性观念和性心理情况、骨盆骨折类型、医师年资、心理状态是术后性功能障碍独立危险因素(P均<0.05)。结论:尿道损伤后患者修复重建术对患者的影响因素较多,在临床上要加强防范。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尿道损伤患者修复重建术后性功能状况及危险因素,以期注重防范,提高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1年1月至2013年4月76例尿道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均予修复重建术,观察术后在性功能上变化情况,并对受影响的患者进行危险因素分析,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法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术前IIEF-5评分平均为(23.13±2.14)分,术后IIEF-5评分平均为(11.14±1.32)分,术后1年有21例患者出现性功能障碍,发生率为27.63%;危险因素中,单危险因素有文化程度低(高中以下)、年龄小(30岁)、婚龄短(10年)、配偶态度、性观念和性心理消极、伴粉碎性骨盆骨折、医师年资低(10年)、悲观心理(P0.05);而和尿道损伤类型无关(P0.05)。其中年龄、文化程度、婚龄、配偶态度、性观念和性心理情况、骨盆骨折类型、医师年资、心理状态是术后性功能障碍独立危险因素(P均0.05)。结论:尿道损伤后患者修复重建术对患者的影响因素较多,在临床上要加强防范。  相似文献   

3.
目的:总结大阴唇球海绵体脂肪垫(Martius瓣)“屏障”及阴道壁“加固”技术在复杂尿道阴道瘘修复中的作用。方法:回顾2009年1月-2012年3月采用Martius瓣“屏障”技术及阴道壁“加固”术修复复杂尿道阴道瘘7例。年龄12—35岁,平均22岁;产伤1例,车祸致下尿路生殖道损伤6例,瘘孔大小2.0~3.Ocm;合并尿道狭窄2例、后尿道闭锁2例、阴道狭窄3例。探讨了补瘘与处理合并症时机,介绍了手术方法及术后处理。结果:7例全部1次修复成功,随访6~24个月。5例排尿通畅,最大尿流率12~20ml/s,2例后尿道闭锁者术后出现尿线变细,扩张一次后治愈。1例膀胱颈闭锁者术后有轻度压力性尿失禁。阴道狭窄者均满意康复。结论:Martius瓣“屏障”及阴道壁“加固”术可明显提高复杂尿道阴道瘘修复成功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结合丝裂霉素C对前列腺增生(BPH)患者尿道狭窄及性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82例BPH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的治疗方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1例,研究组应用TURP结合丝裂霉素C治疗,对照组则行传统开放性手术,对比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在关注前后的三项指标的变化,即生活质量评估(QOL)、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最大尿流率(Q max),同时对患者在术后勃起功能障碍发生率和逆行射精发生率等指标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治疗后研究组IPSS降低较对照组更显著(P0.05);在治疗3个月之后对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最大尿流量进行对比,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最大尿流量都有所提高,其中研究组的患者提升更为显著(P0.05);研究组治疗后9个月勃起功能障碍发生率为41.4%(17/41),显著低于对照组68.2%(28/41)(P0.05);研究组治疗后9个月逆行射精发生率为24.3%(10/41),明显低于对照组43.9%(18/41)(P0.05);研究组治疗后出现1例尿道狭窄,无肺部感染,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2.1%,对照组治疗后出现6例尿道狭窄,并发症总发生率达36.5%,比较两组尿道狭窄发生率和并发症发生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URP术联合丝裂霉素C灌注治疗BPH对患者的性功能的影响不大,具有疗效确切、并发症少以及尿道狭窄发生率低等优势,手术后出现逆行射精情况,表示TURP对术后射精功能有一定程度上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尿道损伤引起性功能障碍的原因并评价尿道损伤及修复重建手术对性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泌尿科于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150名尿道损伤与修复重建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比前尿道损伤患者与后尿道损伤患者的术前和术后勃起功能障碍的发病率。结果:①前尿道损伤组患者术前勃起功能障碍发生率为46.67%,术后1周勃起功能障碍发生率为49.33%,术后1年勃起功能障碍发生率为29.33%;②后尿道损伤组患者术前勃起功能障碍发生率为54.67%,术后1周勃起功能障碍发生率为52.00%,术后1年勃起功能障碍发生率为38.67%;③两组术前与术后1周的勃起功能障碍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1年的勃起功能障碍发生率要明显小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造成尿道损伤及修复重建手术中勃起功能障碍的原因有血管性、神经性、心理性三方面,尿道端端吻合术并不会加重或增加勃起功能障碍的发病率,术后远期有部分患者可恢复勃起功能。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对前列腺增生患者尿道狭窄及性功能的影响。方法:76例前列腺增生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观察组采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对照组行传统开放性手术,其中20例行SPP术及18例行Madigan术。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膀胱冲洗时间、留置尿管时间、平均输血量、住院时间及术前术后IPSS、QOL、Qmax的变化,及两组患者术后9个月勃起功能障碍发生率、逆行射精发生率、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平均输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留置尿管时间、术后膀胱冲洗时间、住院时间分别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3个月复查,观察组患者的IPSS较对照组降低更显著,观察组患者的QOL评分、Qmax较对照组升高更显著(P〈0.05)。观察组术后9个月勃起功能障碍发生率为44.7%(17/38),对照组SPP术术后9个月勃起功能障碍发生率为45.0%(9/20),对照组Madigan术术后9个月勃起功能障碍发生率为33.3%(6/18),组间比较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逆行射精发生率为55.3%(21/38),对照组SPP术术后逆行射精发生率为45%(9/20),对照组Madigan术术后逆行射精发生率为11.1%(2/18),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对照组Madigan术术后逆行射精发生率明显低于观察组和对照组SPP术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达10.5%,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尿道狭窄发生率2.6%,明显低于对照组(13.2%)(P〈0.05)。结论: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对前列腺增生疗效确切,具有出血少、并发症少、尿道狭窄发生率低等优点,但其与开发性手术对性功能的影响差异不大,且开放性手术中Madigan术式较TURP更具优势,其逆行射精的发生率明显低于TURP,说明TURP对术后射精功能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等离子双极电切(PKRP)与前列腺单极电切(TURP)治疗前列腺增生(BPH)术后对性功能的影响程度及其它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将我院2008年至2013年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的患者226例分为PKRPl05例、TURP121例两组,采用勃起功能国际问卷(IIEF25)调查和阴茎硬度测试患者术前术后性功能变化,对术前与术后包括性欲、阴茎勃起硬度、逆行性射精等情况进行比较,分析两种手术对性功能的影响程度。结果:两组病例显示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切除术(PKRP)与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均对性功能有一定的影响,但两组之间有差异(P〈0.05)。结论:两种手术方法对性功能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PKRP对性功能的影响小于TURP,术前术后心理干预也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索提高后尿道狭窄治疗效果的方法。方法选取2016年10月至2018年12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九二四医院泌尿男科诊治的35例后尿道狭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年龄范围12岁~72岁,平均45岁。全部病例均经膀胱尿道造影确诊,后尿道狭窄长度1 cm~4.5cm,平均2.5cm。3例合并前尿道狭窄。经会阴径路行倒"Y"切口,分离球部及阴囊部尿道,在狭窄处切断尿道,充分切除后尿道瘢痕组织,采用自制"灯笼式"后尿道吻合器在显示器直视下用3-0可吸收线间断行后尿道吻合6针~8针。27例行狭窄后尿道切除后端端吻合,8例采用阴囊纵隔带蒂皮瓣卷管成尿道后与后尿道行端端吻合。结果手术时间50 min~120min,平均75min,术后2周~3周拔出导尿管,随访2个月~28个月,平均14个月。35例患者术后排尿通畅,不需尿道扩张,最大尿流率15ml/S。一次性手术治愈率94%。2例术后再狭窄,1例行尿道扩张治愈,1例再次行狭窄部切除吻合治愈。结论采用自制"灯笼式"后尿道狭窄吻合器行后尿道吻合术治疗瘢痕性后尿道狭窄,吻合方便,手术时间短,成功率高,是一种较好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分析良性前列腺增生常用的手术方式,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对于患者的性功能影响。方法:选取奉节县人民医院从2013年4月至2016年4月收治的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共68例,观察组患者采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前列腺增生,对照组则采用传统的开放式手术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结果以及患者性功能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要比对照组好,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以及膀胱冲洗时间均要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术后的勃起功能有所下降,其他性功能手术前后没有显著性差异。患者的射精情况对比手术前后也没有显著性差异,但手术后患者出现逆行射精情况增加。结论: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时对患者的性功能会有一定影响,主要是会影响患者勃起功能以及出现逆行射精。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剥离式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对前列腺增生症患者性功能影响,以期对前列腺增生的诊疗提供借鉴。方法:选取在2012年4月至2014年6月入住我院的前列腺增生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6例和对照组30例,分别予以剥离式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组、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比较指标:患者一般情况,手术时间,切除组织重量,术中出血量,术后膀胱冲洗时间,术后拔尿管时间,术后住院天数,术后3个月IPSS、Q_(max)、RU,术前术后12个月的HEF-15评分,并发症等疗效指标。结果:两组患者年龄、前列腺质量、IPSS评分、QOL评分、Q_(max)、RU、HEF-15(相互满意度、勃起功能、性欲、总体满意度、性高潮满意度)等性功能评分无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围手术期情况比较:手术时间比较,P0.05,差异无显著意义;而术中出血、切除组织重量、膀胱冲洗时间、拔除导尿管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等的比较,P0.05,差异有显著意义。术后随访情况比较:Q_(max)、RU、IPSS评分、QOL评分等情况的比较,P0.05,差异无显著意义;而再次出血情况等的比较,P0.05,差异有显著意义。两组前列腺增生症患者性功能比较:术后12个月HEF-15总分及相互满意度、勃起功能、性欲、总体满意度、性高潮满意度评分与术前比较,P0.05,差异有显著意义。术后两组前列腺增生症患者性功能组间比较,P0.05,差异无显著意义。结论:剥离式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出血更少,住院时间短,相应降低手术风险,不影响前列腺增生症患者术后性功能的恢复,并发症无明显增多。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输尿管镜经尿道和经皮耻骨上膀胱微创技术治疗尿道损伤疗效。方法:将66例闭合性尿道损伤患者按手术方式不同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经尿道和经皮耻骨上输尿管镜尿道会师术)和对照组(开放手术或经会阴尿道吻合术)。对比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用时、住院时间、最大尿流量,统计并发症发生率及治疗总有效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住院时间、手术用时更短,术中出血量更少,术后最大尿流率达(22.30±1.76)m L/s,与对照组的(17.54±2.33)m L/s差异明显;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12.12%)低于对照组(51.52%),观察组无勃起障碍发生;治疗总有效率(96.97%)高于对照组(81.82%)。P均0.05。结论:与传统手术比较,输尿管镜经尿道和经皮耻骨上膀胱微创技术治疗尿道损伤具有以下优势:(1)术野好,操作精确,无需解剖,有效缩短手术时间;(2)创伤小,不伤及支配勃起功能的神经和血管,术后无勃起障碍,尿道狭窄发生少,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3)不促进康复进程,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术后最大尿流量。  相似文献   

12.
通过治疗1例男性尿道异物患者,结合既往尿道异物患者治疗相关文献,分析此类患者的临床资料,不同尿道异物伤需选择适当的治疗方案,更为重要的是术后必要的心理治疗。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对比分析丝氨酸蛋白酶在女性绝经前后、尿道综合征患者和健康者之间的变化,探讨女性绝经前后丝氨酸蛋白酶与尿道综合征的相关性,以期为尿道综合征患者的预防、诊断、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6月至2016年6月经确诊的女性尿道综合征患者200例作为实验组,同期女性健康志愿者191例为对照组,对比两组血清游离丝氨酸蛋白酶的变化,分析丝氨酸蛋白酶与尿道综合征的相关性。把391例受测者依据月经状况分成绝经前和绝经后两组,对比分析两组丝氨酸蛋白酶的变化。结果:实验组的血丝氨酸蛋白酶检出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绝经后组的丝氨酸蛋白酶检出率高于绝经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女性血清中的丝氨酸蛋白酶可能因雌激素水平下降,使绝经后高于绝经前。女性尿道综合征与丝氨酸蛋白酶有关。  相似文献   

14.
15.
目的:探讨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ALA-PDT)治疗尿道尖锐湿疣(UCA)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试验组采用ALA-PDT对80例UCA进行治疗,每周治疗1次,共 1-3次;对照组采用CO2激光对63例UCA进行治疗.两组治疗后第3周判定临床疗效,随访时间均为3个月.结果:试验组皮损清除率为98.96%,复发率11.39%(9/79);对照组皮损清除率为100%,复发率30.16%(19/63).经统计学处理,两组皮损清除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复发率对照组明显高于试验组(P〈0.01).试验组仅少许患者出现轻度水肿、刺痛,对照组几乎所有患者均出现不同程度的疼痛、糜烂和浅表溃疡,但二者均未出现疤痕及尿道狭窄等较严重副作用.结论:ALA-PDT具有疗效好、复发率低、副作用小等优势,可作为UCA的治疗选择之一.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微波联合光动力疗法治疗男性尿道口尖锐湿疣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将76例男性尿道口尖锐湿疣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微波联合光动力治疗,先用微波灼烧较大的疣体组织,再将5-氨基酮戊酸采用自制管状敷药器涂抹在病灶处,保留3 h后采用635 nm红光照射20~30 min,能量密度100 J/cm2;对照组仅采用微波治疗。每周治疗1次,共3周。结果实验组患者经过3次治疗后,治愈率90.6%,复发率9.4%,不良反应主要为照射时尿道灼痛和刺激,术后尿道分泌物增多。对照组患者经过3次微波治疗后,治愈率为39.1%,复发率高达60.9%,不良反应较严重,部分患者出现瘢痕。结论微波联合光动力疗法治疗男性尿道口尖锐湿疣,治愈率高达90.6%,不良反应小。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ALA-PDT)治疗尿道口尖锐湿疣(CA)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60例尿道口尖锐湿疣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实验组采用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治疗,每周1次,连续3次;对照组用CO2激光治疗,外涂百多邦软膏,每周复查1次,连续3次,治疗结束后第4,8,12周评估疗效。结果治疗组痊愈率93.3%(28/30),复发率10.7%(3/28),不良反应为光照时疼痛,术后出现轻度红肿、排尿痛;对照组治愈率100%,复发率43.3%(13/30),不良反应为术中出血、术后疼痛、局部感染、溃疡及瘢痕形成。实验组复发率(10.7%)显著低于对照组(43.3%)(P〈0.01)。结论 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治疗尿道口尖锐湿疣疗效好,复发率低,局部不良反应轻,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