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剂量丙种球蛋白佐治小儿MODS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 (IVIG)佐治小儿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 (MODS)的临床疗效。 [方法 ]对符合MODS诊断标准的 6 3例患儿随机分治疗组与对照组 ,两组按MODS常规治疗 ,治疗组加用IVIG 4 0 0mg/kg·d ,共用 1~ 3天 ,以动态危重评分及预后判定疗效。 [结果 ]治疗 1、3、5、7d天后 ,二组动态危重评分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病死率治疗组(37 5 % )明显低于对照组 (6 4 5 % ) (P <0 0 1)。 [结论 ]IVIG辅助抢救小儿MODS可缩短病程 ,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丙种球蛋白在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中的作用。方法:41例ITP患儿分成两组,观察组22例用丙种球蛋白400mg/(kg.d)联合地塞米松1mg/(kg.d)静滴,连用5天后,改用强的松1.5mg/(kg·d)分次口服。对照组19例用地塞米松1mg/(kg·d)静滴,连用5天后,改强的松1.5mg/(kg·d)分次口服。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4周时的显效率分别为77.3%和68.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用药后第5天血小板恢复正常的例数分别为17例(77.3%)和8例(42.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丙种球蛋白治疗ITP可使血小板上升至安全水平的时间明显缩短。  相似文献   

3.
目的 使用静脉丙种球蛋白治疗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者 ,观察其疗效。方法  6 0例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 ,随机分为A组 (子一般抗病毒、抗感染、退热等对症治疗 )和B组 (在对症治疗基础上加用静脉丙种球蛋白 40 0mg/kg .d连用 3— 5天 ) ,观察治疗前后体温改变及肝脾缩小程度。结果 丙种球蛋白治疗组和一般对症治疗组比较 ,体温下降较快 ,肝脾缩小明显 ,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结论 适当选择丙种蛋白静脉用于传单患儿 ,可缩短病程 ,明显提高临床治愈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小剂量肝素治疗小儿喘憋性肺炎的疗效。方法 将 80例喘憋性肺炎患儿随机分为两组 ,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 ,肝素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 ,加用肝素 10~ 15U/kg·d ,静脉滴注。结果 肝素组的喘憋时间、肺部罗音消失时间及住院天数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 (P <0 .0 1)。结论 肝素用于喘憋性肺炎的辅助治疗可缓解临床症状 ,缩短肺炎病程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大剂量丙种球蛋白(IVIG)对毛细支气管炎患儿的疗效及对白细胞介素2(IL-2)水平的影响.方法毛细支气管炎患儿86例,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40例和大剂量IVIG组37例.大剂量IVIG组在常规治疗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IVIG 1.0 g/(kg·d),连用2 d,并分别在患儿入院时及入院第5天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IL-2水平.结果大剂量IVIG组的临床症状及哮音消失时间与常规治疗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两组患儿治疗前后IL-2水平测定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IVIG治疗毛细支气管炎有较确切的临床疗效,但单剂IVIG(1.0 g/kg)对血清细胞因子的抑制作用不明显.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痢特灵保留灌肠对细菌性痢疾的疗效。方法 :将确诊为细菌性痢疾的 6 0例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2组患儿均给予静点先锋霉素V 5 0mg (kg·d)~ 10 0mg (kg·d) ,酌情给予对症支持治疗 ,在此基础上治疗组给予痢特灵保留灌肠 ,先用生理盐水 15 0mL~ 30 0mL清洁灌肠 ,10min后 ,用痢特灵 5mg (kg·d)~ 10mg (kg·d)加入生理盐水 2 0mL~ 5 0mL保留灌肠 ,1次 d ,连用 2d~ 3d。结果 :治疗组热退及止泻时间均比对照组明显缩短 (P <0 0 1)。结论 :痢特灵保留灌肠治疗细菌性痢疾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糖皮质激素联合丙种球蛋白(IVIg)静脉注射治疗成人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08年1月~2011年12月我院收治的50例ITP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5例)和对照组(25例):对照组给予糖皮质激素方案规范治疗;治疗组在上述治疗措施的基础上加用IVIg400mg/kg·d-1静脉滴注,疗程5天。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76%,治疗组总共有效率达92%,2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皮质激素联合丙种球蛋白(IVIg)静脉注射治疗成人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较单用糖皮质激素疗效更好。  相似文献   

8.
丙种球蛋白治疗川崎病的临床应用价值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丙种球蛋白(IVIG)治疗川崎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IVIG组给予IVIG400mg·kg~(-1)·d~(-1),连用5d,加阿司匹林50mg·kg~(-1)·d~(-1),热退后减至5mg·kg~(-1)·d~(-1);常规组单用阿司匹林50mg·kg~(-1)·d~(-1),热退后减至5mg·kg~(-1)·d~(-1)。结果:IVIG组冠状动脉病变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发热,结膜,口腔充血,手足硬肿,淋巴结肿大消退时间皆比常规治疗组明显缩短,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结论:诊断川崎病后IVIG宜早用,注射剂量及使用时间以400mg·kg~(-1)·d~(-1)连用5d为宜。  相似文献   

9.
许爱云 《九江医学》2004,19(1):14-15,17
目的 :探讨头孢派酮与思密达保留灌肠治疗小儿急性菌痢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将 80例菌痢随机分为甲、乙、丙 3组 ,3组均在综合性治疗基础上 ,甲组加头孢哌酮 5 0~ 10 0mg/ (kg·d) ,分 2次加 0 9%NS 2 0~ 10 0mL静脉滴注 ,思密达 3 0 g加 0 9%NS 5 0mL保留灌肠 ,1~ 2次 /日 ;乙组加头孢哌酮 5 0~ 10 0mg/ (kg·d) ,分 2次加 0 9%NS 2 0~ 10 0mL静脉滴注 ;丙组加头孢拉啶 30~ 6 0mg/ (kg·d) ,分 2次加 0 9%NS 2 0~ 10 0mL静脉滴注。3组疗程均 5~ 7d。结果 :甲组疗效明显优于其他两组 ,乙组优于丙组 ,差异均有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头孢哌酮配合思密达保留灌肠 ,有抑菌及排菌作用 ,可保护肠粘膜功能 ,并且能缩短病程 ,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丙种球蛋白静脉注射对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疗效。方法在大量维生素C、能量合剂等基础治疗前提下,用丙种球蛋白400mg/(kg·d),1次/d,连用5d。结果治疗组42例中,显效28例,有效10例,无效4例,临床总有效率为90·48%。与对照组73·81%比较,差异显著。结论小儿病毒性心肌炎在基础治疗的前提下,应用丙种球蛋白治疗,临床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治疗川崎病的最佳方法。方法 将 6 5例川崎病患儿根据用药情况分为A组 (单用阿斯匹林 )、B组 (阿斯匹林加静脉丙种球蛋白 0 .4 g/ (kg·d) ,用 3~ 5d)、C组 (阿斯匹林加静脉丙种球蛋白 1~ 2 g/(kg·次 ) ,用 1次、D组 (单用肾上腺皮质激素 ) ,对各组疗效进行对比与分析。 结果 A组、B组、C组平均退热时间分别为 5.6d、2 .8d、1.8d ,冠状动脉扩张发生率分别为 38.9%、14.3%、4 .5%。经t或 χ2 检验处理 ,差异显著 (P <0 .0 1) ,治疗效果C组 >B组 >A组。D组均发生冠状动脉瘤 (10 0 % )。结论 C组疗法可作为治疗川崎病预防冠状动脉损害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治疗川崎病的疗效。方法 :89例患儿分为两组 ,对照组 (n =5 9)给予阿斯匹林治疗及对症支持治疗等 ;治疗组 (n =30 )除上述常规治疗外 ,于病程早期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 40 0mg/ (kg·d) ,于 2小时~ 3小时内静脉输入 ,疗程 4天~ 5天。结果 :总热程对照组为 14.8天± 6 .9天 ,治疗组为 10 .9天±2 .7天 ,差异有显著意义 (P <0 .0 5 ) ;冠状动脉损害发生率 ,对照组为 2 6 .0 % ,治疗组为 4.0 % ,差异有显著意义 (P <0 .0 5 ) ;对照组中冠状动脉损害可见多发性扩张和巨大动脉瘤 ,治疗组均为轻度扩张。结论 :早期大剂量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确可降低川崎病冠状动脉损害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 ,并缩短热程。  相似文献   

13.
为探讨单剂大剂量丙种球蛋白对川崎病的疗效,对21例确诊的川崎病患儿联合应用丙种球蛋白和阿司匹林治疗,并进行疗效分析.结果表明,单剂大剂量丙种球蛋白[1 g/(kg*d)]治疗较单一阿司匹林疗效显著(P<0.05),总热程缩短(P<0.05),心电图异常发生率由23.8%降至9.5%,冠状动脉损害发生率由33.3%降至19.0%.提示单剂大剂量丙种球蛋白对川崎病患儿临床疗效显著,尤其对心血管病变有良好的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14.
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治疗川崎病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免疫球蛋白 (IgG)治疗川崎病 (KD)的临床疗效 ;方法 :将 72例KD患者随机分为 3组 :A组 1 6例 ,单服阿斯匹林 (ASP) ( 3 0~ 50 )mg/ (kg·d) ,热退后减至 ( 3~5)mg/ (kg·d) ;B组 2 6例 ,静脉滴注丙种球蛋白 (IVIG) 4 0 0mg/ (kg·d)连用 5天 ;C组 3 0例 ,予丙种球蛋白 2 g/kg单剂静脉滴注。B、C两组均同时联用阿斯匹林 ,方法同A组。 3组患儿其他用药基本一致。观察其退热时间、冠状动脉病变 (CAD)发生率及其恢复时间 ;结果 :A组病例平均退热时间为 ( 4.6± 1 .4)天 ,CAD的发生率为 50 % ( 8/ 1 6 ) ,CAD平均恢复时间为 ( 1 49.7± 1 6 .5)天 ;B组病例平均退热时间为 ( 2 .0± 0 .4)天 ,CAD发生率为 2 3 .1 % ( 6 / 2 6 ) ,CAD平均恢复时间为 ( 81 .5± 2 2 .5)天 ;C组病例平均退热时间为 ( 1 .0± 1 .2 )天 ,CAD的发生率为 2 0 .0 % ( 6 / 3 0 ) ,CAD平均恢复时间为 ( 6 0 .3± 1 3 .8)天。B、C组与A组CAD发生率比较P <0 .0 5,差异有显著性 ,B组、C组相比P >0 .0 5,差异无显著性 ;CAD平均恢复时间经检验 :tAB=4.51 3 ,P <0 .0 1 ,差异有非常显著性 ;tAC=8.2 97,P <0 .0 1 ,差异有非常显著性 ,tBC=1 .796 ,P >0 .0 5,差异无显著性 ;平均退热时间经检验 :tAB=8.955,P <0 .0 1 ,差异有非常显著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甲基强的松龙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及副作用。方法 :毛细支气管炎患儿 79例 ,随机分为 3组 :甲基强的松龙组 (治疗Ι组 ) 30例 ,地塞米松组 (治疗Ⅱ组 ) 2 3例 ,对照组 2 6例。Ⅰ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甲基强的松龙 2mg kg-1/次加入 10 %葡萄糖液 2 0~ 30mL静脉滴注 ,每日 2次 ,连用 5d ;Ⅱ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地塞米松 0 3mg·kg-1/次静脉推注 ,每日 2次 ,连用 5d。对照组常规综合治疗。结果 :在喘憋、哮鸣音消失天数、住院日缩短等方面治疗Ⅰ组与Ⅱ组、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意义。临床应用未见糖皮质激素的毒副作用。结论 :该方法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6.
低分子肝素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梗死后心绞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联合小剂量阿司匹林治疗梗死后心绞痛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分组,将40例梗死后心绞痛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低分子肝素0.3 ml,皮下注射1次/天,连用7天,加服阿司匹林150 mg/d.对照组:口服阿司匹林150 mg/d.观察治疗前后、梗死后心绞痛发作频率及发作持续时间的变化,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低分子肝素联合小剂量阿司匹林治疗后心绞痛发作频率减少,发作持续时间缩短,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01).且无明显并发症.结论:低分子肝素联合小剂量阿司匹林治疗梗死后心绞痛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7.
大剂量丙种球蛋白对毛细支气管炎患儿的辅助治疗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大剂量丙种球蛋白(IVIG)对毛细支气管炎患儿的疗效及对白细胞介素2(IL-2)水平的影响。方法毛细支气管炎患儿86例,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40例和大剂量IVIG组37例。大剂量IVIG组在常规治疗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IVIG1·0g/(kg·d),连用2d,并分别在患儿入院时及入院笫5天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IL-2水平。结果大剂量IVIG组的临床症状及哮音消失时间与常规治疗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两组患儿治疗前后IL-2水平测定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IVIG治疗毛细支气管炎有较确切的临床疗效,但单剂IVIG(1·0g/kg)对血清细胞因子的抑制作用不明显。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注射用氢化可的松琥珀酸钠治疗儿童哮喘的疗效。方法 :将 3 0例哮喘患儿随机分为两组 (治疗组和对照组 ) ,平均年龄为 3岁~ 12岁。治疗组 15例 ,给予注射用氢化可的松琥珀酸钠 5mg/kg·次 - 1 ~ 10mg/kg·次 - 1 ,加入 10 %葡萄糖中静点 2次 /d ;对照组 15例 ,给予地塞米松 0 1mg/kg·次 - 1 ~ 0 .3mg/kg·次 - 1 ,加小壶 1次 /d ,两组同时加用氨茶碱 4mg/kg·次 - 1 ,缓慢静点 ,2次 /d ,疗程均为 5d ,其余抗感染、吸氧等治疗均相同 ,比较其疗效。结果 :治疗组有效者 3例 ,显效者 11例 ,无效者 1例 ,有效率(有效 +显效 ) 93.3 % ;对照组有效者 5例 ,显效者 6例 ,无效者 4例 ,有效率 73.3 % ,治疗组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 (χ2 =6 75 ,P <0 0 5 )。结论 :对有喘息、哮鸣音症状的 3岁~ 12岁的哮喘患儿 ,应及时应用注射用氢化可的松琥珀酸钠 ,可以短时间内缓解临床症状 ,而且该药为水溶性制剂 ,吸收快 ,副作用小 ,价格低廉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静脉用丙种球蛋白 (IVIG)与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 (HD MP)联合治疗对抢救极重度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ITP)的价值。方法 对 32例入院时PLT <10× 10 9/L、出血倾向严重的极重度急性ITP患儿随机分为两组 :①IVIG+MP组 ,IVIG 4 0 0mg/kg·d-1连用 5d及MP15~ 30mg/kg·d-1连用 3d后改为强的松口服。②IVIG组 4 0 0mg/kg·d-1连用5d ,改为强的松口服。结果 IVIG +MP组用药 2 .1± 1.2d出血开始减轻 ,4 .5± 1.8dPTL上升至 10 0× 10 9/L ,6 .7± 1.3dPTL达到峰值 2 74± 75× 10 9/L。IVIG组用药 3.5± 1.4d出血倾向开始减轻 ,6 .8± 1.6dPTL上升至 10 0× 10 9/L ,9.1± 1.2d达到峰值 196± 72× 10 9/L。两组 3项指标均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结论 在极重度急性ITP伴严重出血倾向患儿的抢救中 ,IVIG、MP联合治疗比单用IVIG治疗作用更迅速 ,疗效更好 ,可替代新鲜血及血小板输注治疗严重出血倾向患儿。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应用不同方案丙种球蛋白治疗小儿急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疗效。方法  46例病人随机分成 2组。大剂量短程组 (Ⅰ组 )采用丙种球蛋白 40 0mg·kg-1·d-1静脉滴注 ,连用 5d ;中剂量长程组 (Ⅱ组 )采用丙种球蛋白 2 0 0mg·kg-1·d-1静脉滴注 ,连用 5d ,以后每周 1次 ,连用 4次 ,1个月后再用 1次。结果  2组止血时间、血小板开始上升时间、血小板达到峰值时间、血小板峰值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而治疗 4周时血小板计数 ,Ⅱ组明显高于Ⅰ组 (P <0 .0 1)。用丙种球蛋白后血中血小板相关免疫球蛋白 (PAIgG)含量Ⅱ组明显低于Ⅰ组 (P <0 .0 1)。结论 丙种球蛋白中剂量长程疗法治疗小儿急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长期疗效优于大剂量短程疗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