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心脏病(CHD)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表达特点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江西省鄱阳东湖医院心内科住院的105例CHD患者为CHD组。根据CHD不同类型分为稳定型心绞痛(SAP)组、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组和急性心肌梗死(AMI)组,分别为42、36和27例。根据CHD患者冠脉狭窄程度分为中度组和重度组,分别为67例和38例。另选取同期体检的30例健康人群为健康组。检测并比较健康组和CHD不同亚组血清Hcy、hs-CRP水平,采用Pearson法分析CHD患者血清Hcy、hs-CRP、冠脉狭窄程度间的相关性。结果 SAP组、UAP组和AMI组血清Hcy、hs-CRP水平均显著高于健康组(P 0. 05),SAP组、UAP组和AMI组血清Hcy水平依次升高(P 0. 05),AMI组血清hs-CRP水平显著高于SAP组和UAP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中度组和重度组CHD患者血清Hcy、hs-CRP水平均显著高于健康组(P 0. 05),且重度组血清Hcy、hs-CRP水平高于中度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 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CHD患者血清Hcy与hs-CRP呈正相关(r=0. 547,P 0. 05),血清Hcy、hs-CRP与冠脉狭窄程度呈正相关(r=0. 705、0. 438,P 0. 05)。结论血清Hcy、hs-CRP水平与CHD发生有紧密关联,与冠脉狭窄程度呈正相关。因此,临床加强血清Hcy、hs-CRP水平检测对CHD评估和风险预测具有显著价值。  相似文献   

2.
王瑛  韩辉  傅君 《中国急救医学》2004,24(6):450-451
目的 探讨C -反应蛋白 (CRP)预测急性冠脉综合征 (ACS)的价值以及CRP与ACS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狭窄程度的关系。方法 用免疫速率散射比浊法测定 79例ACS患者血清CRP水平 ,并与 5 0例稳定型心绞痛 (SAP)患者进行对照 ;同时根据ACS患者冠状动脉造影结果 ,对冠状动脉病变的狭窄程度进行评分 ;用统计学方法分析ACS患者血清CRP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狭窄程度积分间的关系。结果 ACS组的对数转换CRP(logCRP)水平显著高于SAP组 (P <0 0 0 1) ;ACS组患者血清CRP水平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积分之间无相关性 (r =0 0 0 4 5 ,P >0 5 )。结论 CRP可作为预测ACS的指标之一 ;CRP水平不能反映ACS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的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冠心病(CHD)患者血浆中的同型半胱氨酸(HCY)、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纤维蛋白原(培)与CHD的关系,为.CHD的诊治提供可靠的依据。方法对拟诊为冠心病的75例患者行冠状动脉造影(CAG)检查[其中稳定性心绞痛18例(SAP组),不稳定性心绞痛22例(UAP组),急性心肌梗死20例(AMI组),冠脉造影阴性者(非冠心病)15例(NC组)],并测定其血浆HCY、hs-CRP、fg水平。结果CHD组患者血浆HCY水平与NC组相比显著增高(P〈0.05),AMI、UAP、SAP3组HCY比较,水平依次降低,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HD组患者血清hs—CRP水平与NC组相比显著增高(P〈0.05),AMI、UAP组与SAP组相比,hs—CRP含量较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AMI、UAP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HD组患者血浆fg水平与NC组相比显著增高(P〈0.05),AMI组与UAP、SAP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UAP、SAP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冠心病患者HCY、hs—CRP、fg水平在冠状动脉单支病变、双支病变、三支病变组依次增高,两两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但单支病变组hs-CRP、fg水平与NC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血浆HCY、hs—CRP、fg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及病变支数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CRP)在动脉粥样硬化形成和发展中的作用以及与冠心病严重程度之间的关系。方法:入选126例患者均进行了冠状动脉造影,其中急性心肌梗死(AMI)组26例,不稳定心绞痛(UAP)组30例,稳定性心绞痛(SAP)组30例,对照组40例。又将冠状动脉造影异常者分为单支血管病变(SVL)组46例和多支血管病变(MVL)组40例。结果:冠心病各亚组血清CRP含量均较对照组升高(P0.05),其中UAP组和AMI组CRP升高明显(P0.01);UAP组血清CRP浓度高于SAP组(P0.01);AMI组血清CRP浓度高于SAP组(P0.01)和UAP组(P0.01)。MVL组血清CRP浓度高于SVL组(P0.01)。结论:CRP在冠心病患者中有不同程度升高,且与冠心病严重程度相关,临床上检测外周血CRP浓度,在诊断冠心病和预测冠心病严重程度方面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检测载脂蛋白C3(APOC3)在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变化。方法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并分组比较20例冠状动脉无狭窄的心脏病患者和195例冠状动脉有狭窄的心脏病患者外周血总APOC3及亚组APOC3(HDL-APOC3、TRL-APOC3)水平。结果冠状动脉狭窄的心脏病患者血清APOC3水平高于无狭窄的心脏病患者(P0.05),冠心病(CHD)患者(至少1支冠状动脉直径狭窄≥50%)血清APOC3水平高于非CHD患者(P0.05),APOC3各亚组分(HDL-APOC3、TRL-APOC3)在各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意义,不同程度狭窄组患者之间APOC3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血清总APOC3浓度在冠脉狭窄患者中高表达,但与狭窄的程度无显著关系。APOC3可以作为CHD的潜在独立风险因子。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定量分析人血清CRP水平 ,试探其在冠心病的发生发展中所起的作用和在诊断中的价值。采用透射比浊法 ,应用HITACHI70 6 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稳定型心绞痛(SAP)组 35例、不稳定型心绞痛 (UAP)组 37例、急性心肌梗死 (AMI)组 31例 ,和健康对照组 4 1例的CRP水平。结果 相对健康对照组 ,SAP、UAP、AMI三组的CRP均有升高 ,UAP、AMI组与健康对照组相比 ,CRP值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但SAP与健康对照组间比较却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另外CRP与TC之间呈显著性相关 (P <0 .0 5 )。结果表明 :CRP可反应…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检测在冠心病(CHD)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结合临床检查及冠脉造影情况,将150例冠心病患者分为稳定性心绞痛(SAP)、不稳定性心绞痛(UAP)、急性心肌梗死(AMI)3个组。分别测定150例冠心病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并与50例健康人做对比。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CHD组血清Hs—cRP均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AMI组患者血清的Hs—CRP浓度明显高于UAP组(P〈0.01);UAP组患者血清的hs—cRP浓度明显高于SAP组(P〈0.01),且AMI组治疗后Hs—CRP浓度显著下降;冠心痛阳性检出率HS—CRP(90.7)〉CK(41.3%j〉CK—MB(34.6%)。结论血清HS—CRP水平高低与CHD病情密切相关,可作为冠心病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敏感性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HD)患者血清补体C1q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于2015年10月至2016年3月,选择住院治疗CHD患者92例,根据临床类型分为稳定性心绞痛(SAP)组和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组。以同期体检健康者5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各组受试者血清C1q水平。结果 ACS组血清C1q水平高于对照组和SAP组(P0.05),SAP组与对照组C1q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HD患者血清C1q水平变化与病情进展相关,检测血清C1q有助于判断患者病情及指导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清妊娠相关血浆蛋白A(PAPP—A)、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时间分辨免疫荧光分析法检测30例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21例不稳定心绞痛(UAP)患者、25例稳定性心绞痛(SAP)患者和20名正常对照者血清PAPP—A,同时用乳胶增强比浊法检测血清hs—CRP。结果SAP组血清PAPP—A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无差异(P〉0.05);UAP组和AMI组血清PAPP—A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和SAP组(P均〈0.01),但UAP组血清PAPP—A水平与AMI组比较无差异。SAP组血清hs—CRP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UAP组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和SAP组(P〈0.01),但低于AMI组(P〈0.01)。ACS组血清PAPP—A水平与血清hs—CRP水平呈正相关(r=0.53,P〈0.01)。结论ACS患者血清PAPP—A与hs—CRP水平均明显升高,且hs—CRP与PAPP—A之问存在明显相关性。PAPP—A水平升高可能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不稳定性有关,提示可作为识别ACS的早期血清学标志物。  相似文献   

10.
彭雯  张湖萍  文晖  成蓓 《医学临床研究》2007,24(9):1546-1548
[目的]探讨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含量(HCY)在不稳定型心绞痛(UAP)发展过程中的变化.[方法]65例患者分为3组:UAP组(n=23)、稳定型心绞痛(SAP)组(n=22)和对照组(n=20).UAP组又分为有并发症组(n=17)和无并发症组(n=6)两个亚组.入院时取静脉血检查血糖、血脂(标准酶法) 、血清HCY (色谱法) 水平和肝、肾功能、C反应蛋白(CRP,化学发光法)等.UAP组48 h后重复检测HCY、CRP.[结果]①UAP组CRP、HCY血清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②SAP组CRP、HCY血清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③入院时,有并发症组血清HCY和CRP水平高于无并发症组(P<0.05);48 h后,有并发症组的HCY、CRP血清水平较入院时高(P<0.05),而无并发症组较入院时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48 h前后血清HCY和CRP水平的变化,可能反映了疾病的活动程度和预后.  相似文献   

11.
肺炎衣原体和冠心病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肺炎衣原体和冠心病的关系。方法 在非冠心病(NCHD)组、稳定型心绞痛(SAP)组、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组和急性心肌梗死(AMI)组,用血清学和PCR方法检测肺炎衣原体。结果 各组之间血清学无显著性差异。冠心病各组PCR阳性率显著高于NCHD组,UAP、AMI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 肺炎衣原体与冠心病的形成及斑块的不稳定性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粥样硬化程度和血浆脑钠肽(BNP)、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之间的相关性。方法163例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为冠心病的患者分为稳定型心绞痛(SAP)组(79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组(43例)和急性心肌梗死(AMI)组(41例),比较三组患者的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左主干病变、冠状动脉Gensini评分、血浆BNP和hs-CRP水平差异有无统计学意义。结果 三组患者的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左主干病变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SAP组患者的Gensini评分、BNP、hs-CRP水平分别与UAP组和AMI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UAP组和AMI组患者的hs-CRP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Gensini评分、BN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冠心病患者的血浆BNP、hs-CRP水平和冠状动脉病变程度之间存在的相关性,可以反映心肌受损的程度,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血红蛋白清道夫受体(CD163)与冠状动脉斑块形态及稳定性的关系。方法:76例冠心病患者分为急性心肌梗死(AMI)组2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组26例,稳定型心绞痛(SAP)组30例,均经冠状动脉造影(CAG)确诊,20例CAG结果正常者为对照组(N组)。采用流式细胞仪测定各组患者全血单核细胞表面CD163表达水平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分析CD163与冠状动脉斑块形态和稳定性的关系。结果:CD163在AMI组、UAP组、SAP组和对照组中的表达分别为(91.18±7.29)mfi、(67.18±6.12)mfi、(39.26±5.37)mfi和(22.78±4.67)mfi;各组间有显著差异(P〈0.01);AMI组CD163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UAP组、SAP组和N组(P〈0.001)。UAP组CD163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SAP组和N组(P〈0.001)。SAP组CD163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N组(P〈0.001)。各组CD163与hs-CRP水平呈正相关(r=0.657,P〈0.01)。AMI组、UAP组Ⅱ型斑块的发生率显著高于SAP组,Ⅰ型、Ⅲ型斑块发生率显著低于SAP组(P〈0.01)。Ⅱ型斑块易破裂。CD163及hs-CRP水平在Ⅱ型斑块组显著高于Ⅰ型、Ⅲ型斑块组(P〈0.01)。结论:随着冠心病病情加重,CD163的表达水平逐渐升高,它可反映体内动脉粥样硬化相关的炎症程度,Ⅱ型斑块患者CD163表达显著增高,可作为预测斑块稳定性的标志物。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测定冠心病患者的血清C反应蛋白(CRP)和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sICAM-1)水平,探讨CRP及sICAM-1在冠心病发病中的作用。方法:将73例冠心病患者分成稳定型心绞痛(SAP)组(n=20)、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组(n=25)、急性心肌梗塞(AMI)组(n=28),并将SAP组定义为非活动性冠心病组,UAP和AMI组定义为活动性冠心病组;对照组为健康体检者(n=20);分别测定其血清CRP、sICAM-1、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结果:(1)冠心病患者的血清CRP、sICAM-1水平均有增高(P<0.05),且活动性冠心病组CRP、sICAM-1的水平显著高于非活动性冠心病组(P<0.01)。(2)AMI组患者血清CK、CK-MB浓度明显增高,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AMI组患者的CRP、sICAM-1水平分别与CK-MB浓度呈正相关(r=0.678,P<0.01;r=0.643,P<0.01)。结论:炎症参与了冠心病发病的整个过程,而CRP及sICAM-1在此炎症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冠心痛患者血清中CXC趋化因子16(CXCL16)的变化。方法急性心肌梗死(AMI)组16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组26例,稳定型心绞痛(SAP)组27例,对照组19例,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患者血清中CXCLt6浓度并作比较,同时研究其与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Gensini积分之间的关系。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血清CXCL16在SAP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UAP组和AMI组中显著升高,分剐为(2133.7±663.9)μg/LVS(2805.2±601.5)μg/L、(2827.6±677.4)μg/L(均P〈0.01);UAP组与AMI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CXCL16与TNF-α及Gensini积分之间无线性相关(r=0.154、0.195,均P〉0.05)。与对照组相比,血清TNF-α在SAP组、UAP组和AMI组中显著升高(均P〈0.01),其中UAP组高于SAP组(P〈0.01),AMI组高于UAP组(P〈0.01)。与SAP组相比,Gensini积分在UAP组和AMI组中显著升高(P〈0.01),UAP组与AMI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中CXCL6水平升高可能是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冠心病患者血浆人类软骨糖蛋白-39(YKL-40)、同型半胱氨酸(Hcy)、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变化及其与冠状动脉斑块的稳定性、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方法依据临床表现、冠脉造影检查确定入选对象并分为4组:急性心肌梗死组(AMI)、不稳定型心绞痛组(UAP)、稳定型心绞痛组(SAP)和冠脉造影正常的患者为对照组。共99例。依据Gensini积分分为对照组、Gensini积分<30分组,30~60分组,≥60分组。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各组患者血浆YKL-40、Hcy、hsCRP水平,分析各组患者血浆YKL-40、Hcy、hsCRP水平的差异及其与Gensini积分相关性。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冠心病不同临床类型组血浆YKL-40、Hcy及hsCRP水平明显升高(P<0.01),血浆YKL-40、Hcy、hsCRP水平在AMI组、UAP组、SAP组依次降低;且随着Gensini积分升高,血浆YKL-40、Hcy及hsCRP水平逐渐升高(P<0.05),两者呈正相关。结论血浆YKL-40、Hcy、hsCRP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和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不稳定性相关,病变越重、斑块越不稳定,血浆YKL-40、Hcy、hsCRP水平越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血清白细胞介素(IL)-8水平和外周血白细胞总数与冠心病病情及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 296例老年冠心病患者按临床诊断分为3组:急性心肌梗死(AMI)组100例、不稳定性心绞痛(UAP)组100例、稳定性心绞痛(SAP)组96例和健康对照组100例。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各组血清IL-8的水平,并比较各组间的差异。同时对冠心病患者的外周血WBC总数变化及其与血清IL-8水平进行直线相关分析。结果 AMI组、UAP组及SAP组的血清IL-8水平均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AMI组、UAP组IL-8水平明显高于SAP组;AMI组和UAP组结果相似;冠心病患者血清IL-8与外周血WBC总数变化呈正相关。结论血清IL-8升高可能是老年患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标志,参与了冠心病的发病过程,血清IL-8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可溶性CD14(sCD14)和人巨细胞病毒(HCMV)感染与冠心病(CHD)病情变化的关系。方法应用ELISA法测定120例CHD病人血清sCD14和HCMV—IgG的浓度,其中急性心肌梗死(AMI)、不稳定型心绞痛(UAP)和稳定型心绞痛(SAP)病人各40例,并与4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AMI、UAP与SAP组SCD14和HCMV—IgG的浓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意义(F=132.94、49.07,q=9.70~27.58,P〈0.01)。AMI、UAP与SAP病人sCD14和HCMV-IgG比较,差异有显著性,且以AMI病人增高最明显(q=2.92~17.88,P〈0.05、0.01)。结论血清sCD14浓度升高和HCMV感染程度可能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有关,对冠状动脉病变程度有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