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经颅磁刺激(transcranialmagneticstimulation,TMS)作为一项新的神经生理刺激技术,目前已广泛用于记忆、运动、言语、视觉和注意功能的定位研究,被誉为神经精神科21世纪的研究工具[1]。对帕金森病(parkinson'sdisease,PD),TMS不仅有助于诊断、病理生理、疗效观察,而且具有显著的治疗作用等。  相似文献   

2.
重复经颅磁刺激在帕金森病研究和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重复经颅磁刺激是通过时变磁场在颅内产生电流的一种无痛性技术 ,能引起神经膜的去极化和动作电位的产生。可以作为研究皮质脊髓生理的新型手段 ,广泛地应用于帕金森病的研究。同时还可以作为一种新型治疗工具应用于该病的治疗。  相似文献   

3.
帕金森病的经颅磁刺激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颅磁刺激作为一项全新的神经生理刺激技术,已在实验室和临床广泛应用。对帕金森病而言,经颅磁刺激可用于研究其病理生理、诊断、疗效评价,同时经颅磁刺激还能改善帕金森病的运动障碍症状。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经颅磁刺激(TMS)治疗帕金森病的疗效和安全性。 方法电子检索中外文数据库,辅以文献追溯检索。按磁刺激频率,将其分为高频刺激(&rt;1 Hz)和低频刺激(≤1 Hz)进行分别统计,用RevMan 5.0软件进行Meta分析。 结果低频、高频磁刺激治疗后,统一帕金森病评定量表(UPDRS)总分真刺激组比假刺激刺激组降低,分别为(WMD=-10.71, 95%CI[-19.05, -2.37], P=0.01)和(WMD=-6.00, 95%CI[-11.14, -0.86], P=0.02),真、假刺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高频磁刺激组UPDRS运动评分比假刺激组降低,(WMD=-6.15, 95%CI[-9.36, -2.95], P<0.01),真、假刺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低频磁刺激UPDRSⅢ运动评分、UPDRSⅠ精神评分、UPDRSⅡ日常生活活动评分、低频或高频治疗后the Schwab and England日常生活活动(ADL)评分真、假刺激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TMS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帕金森病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6.
经颅磁刺激作为一种非侵入性神经调控方法已应用于多种神经疾病的治疗,近些年研究人员尝试应用该技术对帕金森病运动症状、情绪障碍、认知障碍、睡眠4个方面进行治疗.本文就经颅磁刺激对帕金森病疗效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增加人们对经颅磁刺激的认识,并为帕金森病的临床治疗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7.
经颅磁刺激(transcranialmagneticstimulation,TMS)作为一种无创脑刺激技术,在探索癫痫的病理生理机制,研究抗癫痫药物的作用原理及临床效果,以及癫痫手术术前脑功能区定位等方面有独特作用。近年来还有研究探索TMS的抗癫痫效果,提示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可能有治疗癫痫的潜力,甚至在癫痫发作期可能用于终止发作。然而,鉴于rTMS的抗癫痫效果可被癫痫灶的位置等因素所局限,尚需更多的实验来验证rTMS抗癫痫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帕金森病失眠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本院帕金森病失眠患者60例,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2周。比较两组患者入院第2天及完成治疗后第1天睡眠质量、运动障碍、焦虑、抑郁及日常生活能力得分情况。结果入院第2天两组患者睡眠质量、运动障碍、焦虑、抑郁及日常生活能力得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完成治疗后第1天观察组睡眠质量、运动障碍、焦虑及抑郁得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日常生活能力得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2周后可提高帕金森病失眠患者的睡眠质量,降低患者运动障碍程度,降低失眠患者的焦虑抑郁程度,可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年龄在经颅磁刺激(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TMS)运动诱发电位(motor evoked potentials,MEPs)中,两侧生理刺激阈值的不同。方法 76例健康者,右利手63例,依年龄不同分为3组:青年组22例(19—39岁);中年组20例(40—59岁);老年组21例(60—82岁)。左利手13例,为青年组健康者(19—39岁)。应用8字形磁刺激器分别刺激左右侧运动皮层,记录对应拇短展肌(abductor pollicis brevis muscle,APBM)运动诱发电位,测定其在静息和随意收缩时刺激阈值的变化。结果 右利手青年组和中年组,右侧APBM运动诱发电位的皮层刺激阈值明显低于左侧APBM(P&;lt;0.01);而老年组双侧刺激阈值无明显区别;左利手青年组,左侧APBM运动诱发电位的皮层刺激阈值明显低于右侧。结论 推测TMS运动诱发电位双侧皮层刺激阈值在各年龄组的不对称变化主要与运动皮层的功能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0.
樊越波 《中国康复》2015,30(3):181-184
孤独症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s,ASD),简称孤独症,作为一种广泛性发育障碍,是异常神经发育的结果,但是病因仍然不明。最近,有研究者开始关注异常的皮层兴奋性和可塑性在孤独症病因学中的重要意义。研究发现孤独症与大脑微型柱的异常有关[1],孤独症个体大脑微型柱更窄,数量更多,这样可能会导致微型柱神经环路的过度兴奋,破坏了皮层兴奋和抑制的平衡,影响微型柱活动的功能特异性。  相似文献   

11.
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在帕金森病中的康复治疗作用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 探讨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 (rTMS)对帕金森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 3 5例帕金森病 (PD)患者予以低频rTMS治疗 ,以 60 %最大刺激强度刺激双侧额叶 ,每侧刺激 3 0次 ,频率 0 .5Hz,每日 1序列 ,连续治疗共 7次为 1个疗程。于治疗前、后观察WPDEF评分、汉密尔顿抑郁分级量表 (HAMD)及中枢静止期 (CSP)等指标变化 ,评估rTMS在PD康复及治疗中的作用。结果 低频rTMS治疗后WPDEF评分减少 (P <0 .0 1)。TMS CSP延长 ,HAMD降低 (P <0 .0 5) ,其差异具有显著性。治疗的近期总有效率为 86% ,远期效果有待进一步观察。结论 低频rTMS治疗在减轻PD主要临床症状的同时也能改善其伴随的抑郁状态 ,适用于PD的康复辅助治疗 ;其作用机理为低频rTMS可能增强皮质内抑制而延长CSP ,促进多巴胺的释放 ,以及改善PD伴随的抑郁心境  相似文献   

12.
<正>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患者在65岁以上老年人中约占2%,其生活不能自理,给家庭、社会带来沉重负担。经颅磁刺激(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TMS)为PD治疗开辟了新领域。本文仅就TMS促进皮质纹状体投射通路的再建及神经重塑的生物学作用的研究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3.
重复经颅磁刺激在慢性疼痛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惊飞  郭铁成 《中国康复》2010,25(2):147-149
慢性疼痛涉及许多神经病理机制,如周围或中枢神经的可塑性改变,包括感觉神经元的异常、过度兴奋、中枢致敏、下行抑制作用减弱等,常并发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出现倦怠、抑郁和退缩等精神症状且对一般的镇痛药不敏感。Migita等第1次利用经颅磷刺激(TMS)刺激中枢性疼痛患者初级运动皮质(M1区),使嬲南减轻30%并持续1h。此后大量文献报道重复性经颅磷刺激(rTMS)能缓解慢性疼痛。本文就rTMS在治疗慢性疼痛中的应用做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联合神经肌肉电刺激(NMES)治疗帕金森病吞咽功能障碍的治疗效果。 方法 纳入符合英国(United Kingdom)脑库原发性帕金森病临床诊断标准的帕金森病伴吞咽障碍患者90例,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rTMS组(采用rTMS联合NMES治疗)和假刺激组(采用NMES联合假rTMS治疗),每组45例。分别于治疗前、治疗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及治疗完成后3个月时,采用洼田饮水试验和标准吞咽功能评定量表(SSA)对2组患者的吞咽障碍严重程度及其吞咽功能进行评定,并比较治疗前后不同时间点2组患者的洼田饮水试验评分、SSA评分及临床疗效。 结果 ①治疗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及治疗后3个月时组内比较,rTMS组患者的洼田饮水试验及SSA评分较组内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F=82.004,P<0.001;F=33.753,P<0.001),假刺激组亦较组内治疗前明显改善(F=53.673,P<0.001;F=19.208,P<0.001);②治疗1个疗程、2个疗程及治疗后3个月时组间比较,rTMS组患者的洼田饮水试验评分明显优于同时间点假刺激组(t=2.212,P=0.031;t=2.398,P=0.017;t=2.119,P=0.028),且同时间点的SSA评分亦明显优于假刺激组(t=2.188,P=0.021;t=2.417,P=0.019;t=2.507,P=0.016);③治疗2个疗程后,rTMS组患者的总有效率(95.56%)明显高于假刺激组(80.0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75,P=0.024)。 结论 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神经肌肉电刺激可显著改善帕金森病患者的吞咽功能,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探讨在疗养工作中开展经颅磁刺激治疗的前景。方法根据疗养院服务对象的情况运用经颅磁刺激的相关参数进行有针对性的治疗保健。结果经颅磁刺激治疗与疗养工作紧密结合,在疗养院中是大有用武之地的。结论经颅磁刺激在疗养院有很好的应用和发展前景,应尽快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治疗帕金森病(PD)合并焦虑、失眠患者的疗效。方法:将PD 合并焦虑、失眠患者64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观察组在常规PD药物治疗基础上接受右 侧前额叶背外侧区1 Hz的低频rTMS治疗;对照组接受常规PD药物治疗基础上接受右侧前额叶背外侧区 假性磁刺激治疗;均治疗4周。比较治疗前、后2组患者的运动功能、焦虑状态及失眠情况的变化。结果:治 疗前,2组的运动障碍疾病协会修订统一帕金森病评定量表(MDS-UPDRS-Ⅲ)评分、Hoehn-Yahr评分、焦虑 自评量表(SAS)评分、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的上 述量表评分与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上述量表评分均低于同组治疗前,且低于对照 组治疗后(均P<0.05)。结论:低频rTMS治疗可能有助于改善PD合并焦虑、失眠患者的运动功能和焦虑状 态,提高其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单周期、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对原发性帕金森运动障碍的作用强度和时程.方法 应用两阶段交叉设计.24例原发性帕金森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第一组先接受初级运动皮质的rTMS,1周后再接受枕叶皮质的rTMS;第二组先接受枕叶皮质的rTMS,1周后接受初级运动皮质的rTMS.刺激强度为80%运动诱发电位阔值.频率为0.5 Hz.初级运动皮质的刺激靶点中心在手部运动皮质区,每个靶点刺激脉冲数1 000个.刺激后测评统一帕金森病评分量表(UPDRS)运动分量表评分以及自评量表评分.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性rTMS后的UPDRS运动评分最大改善率分别为(34.2±7.5)%和(36.5±8.7)%,疗效时程分别为(39±12)min和(35±11)rain,均分别高于对照性rTMS后的最大改善率(7.2±3.1%、7.4±3.8%)以及疗效时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顺序对疗效的作用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单周期、低频、80%运动诱发电位阈值强度的rTMS可以在治疗帕金森病后短时程改善运动障碍.  相似文献   

18.
阿尔茨海默病(AD)是导致痴呆的最常见病因之一,随着AD的患病率逐年上升,为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目前针对AD仅以药物为主要治疗手段,但效果有限.根据目前的AD研究框架,更多被提及的是针对淀粉样蛋白沉积、病理性tau及神经元变性的研究,这些研究方法具有昂贵、有创等不利因素,亟需开发更新颖且有效的AD诊断和治疗方法.经颅...  相似文献   

19.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常见的病因尚未完全阐明的精神疾病,尽管临床治疗已取得很大进展,但某些残留症状如幻听和阴性症状等仍然影响着患者的社会功能与生活质量.重复经颅磁刺激是一种新型无创性物理治疗技术,目前已被用于精神分裂症、抑郁症、焦虑症、强迫症等精神障碍的治疗,并取得了突出的疗效,为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症状提供了一个新的治疗途径.  相似文献   

20.
经颅磁刺激与经颅直流电刺激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经颅磁刺激和经颅直流电刺激技术在基本原理、安全性、脑功能检测、临床应用治疗方面进行比较,以便于合理地选择和有效利用这两种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