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73 毫秒
1.
目的 探讨护士职业倦怠与压力源、人格特征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护士职业倦怠测评表、护士工作环境中常见的压力源量表、人格特征的三种积极表现量表对102名护士进行测评.结果 102名护士职业倦怠总分平均(15.67±7.83)分,72.6%护士职业倦怠处于中度及以上;压力源评分排在首位的是工作量太大;护士人格特征三种积极表现中,坚信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够改变现状的评分最低;压力源4方面与职业倦怠均呈显著相关,人格特征三种积极表现与低成就感显著相关.结论 基层医院护士存在不同程度的职业倦怠,与压力源、人格特征相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精神科护士工作压力源现状及影响因素,探讨精神科护士工作压力与职业倦怠的相关性,为护士减压干预措施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一般资料问卷、中国护士工作压力源量表(CNSS)和护士职业倦怠感量表(NBS),对山东省某三级甲等精神病专科医院的189名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精神专科护士的工作压力总体处于中等偏上水平,排在前2位为护理专业及工作方面的问题和工作量及时间分配问题;23~40岁年龄段的护士、男护士、初级职称、工作年限≤20年的护士压力较高(P0.05,P0.01);工作压力与职业倦怠的各个维度均有相关性(P0.05,P0.01)。结论:管理者应重视精神科护士的工作压力,积极采取干预对策减轻护士压力,维护心理健康,降低其职业倦怠程度,从而更好地为患者服务。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巴林特小组结合"角色扮演"活动在神经重症监护室(neurological intensive care unit,NICU)护士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 2017年1-6月,便利抽样法发选择海军军医大学长海医院NICU的12名护士为研究对象,12名护士成立巴林特小组,共开展12次巴林特小组结合"角色扮演"活动。采用护士工作压力源量表、中文版护士职业倦怠量表(nursing burnout scale,NBS)在活动前后对护士进行评价并比较。结果活动后,NICU护士工作压力源量表的总分及时间与工作量、患者护理、管理与人际关系维度的得分均低于活动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NBS量表的情绪衰竭、个人成就感维度得分及职业倦怠的发生率均低于活动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巴林特小组结合"角色扮演"活动,可有效减轻NICU护士的工作压力,缓解其职业倦怠。  相似文献   

4.
我院急诊科护士职业倦怠状况及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调查急诊科护士职业倦怠的状况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职业倦怠量表和护士工作压力源量表对我院急诊科以及大内科、大外科系统的各21名护士的职业倦怠和工作压力状况进行调查比较.结果 急诊科护士情感枯竭、去人性化、个人成就感降低3个维度得分与大内科、大外科相比差异显著;急诊护士压力源主要来源于时间分配及工作量、工作环境及仪器设备、患者护理、管理及人际关系4个方面.结论 急诊科护理人员面对多种压力源,极易产生职业倦怠症,管理者应采取有效手段缓解护士的工作压力,维护其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三级甲等儿童医院护士的职业倦怠与离职意愿的相关性.方法 随机抽取我院201名护士为研究对象,采用职业倦怠量表及离职意愿量表对护士的一般情况、职业倦怠程度及离职意愿进行问卷调查.应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采用方差分析(ANOVA)法对职业倦怠及离职意愿相关因素进行组间比较,采用多重线性回归分析职业倦怠与离职意愿之间的关系.结果 201名护士的职业倦怠发生率为60.7%,NBS平均(165.11±27.78)分;离职意愿得分(13.20±4.08)分;离职意愿得分与职业倦怠得分成显著正相关.结论 管理部门应采取有效措施,减轻儿科护士工作负担及压力,减轻儿科护士的职业倦怠感,降低护士离职倾向,稳定儿科护士队伍.  相似文献   

6.
李长鸽  田晓华  冯丽娜  张瑞 《护理研究》2014,(26):3236-3237
[目的]了解重症监护病房(ICU)护士工作压力、应对方式及职业倦怠现状,明确职业压力、应对方式与职业倦怠的相关性,为减轻ICU护士职业倦怠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于2013年10月采用护士工作压力源量表、简易应对方式量表、职业倦怠量表对唐山市工人医院13个重症监护室204名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护士工作压力总均分为(2.36±0.42)分,其中工作量及时间分配是护士最主要的工作压力源,评分为(2.95±0.67)分。ICU护士积极应对评分为(1.78±0.46)分,与全国常模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消极应对评分低于全国常模,ICU护士情感枯竭得分为(26.60±10.23)分,个人成就感得分为(26.20±9.78)分,去人格化得分为(6.99±5.31)分。相关性分析显示,ICU护士职业压力、消极应对与情感枯竭、去人格化呈正相关,积极应对与个人成就感呈正相关。[结论]ICU护士职业压力愈大情感枯竭、去人格化程度愈高,积极应对方式可提高护士的个人成就感,消极应对方式易使情感枯竭、去人格化程度增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护士职业倦怠、工作特征与工作压力的现状并评估三者的关系。方法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中文版护士职业倦怠量表(maslach burnout inventory,MBI)、护士压力源量表、工作特征量表(job characteristics inventory)对423名护士进行调查。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探讨护士工作特征、工作压力与职业倦怠三者的关系,根据Pearson相关分析,建立路径关系模型,对护士职业倦怠、工作特征与工作压力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路径分析。结果职业倦怠量表中护士情感耗竭维度的得分(26.04±11.64)分、工作冷漠感维度(7.39±2.14)分、个人无成就感维度(33.87±8.64)分,三者高度倦怠感分别占50.83%、39.01%、49.41%;护士工作特征总分(104.52±15.51)分;工作压力总分(109.32±18.93)分。工作压力在工作特征与职业倦怠之间有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54.40%。结论护士职业倦怠较严重。护理管理者应采取有效的措施降低护士的工作压力感,从多个维度改善护士的工作特征,从而降低护士职业倦怠水平。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ICU护士职业压力、应对方式及职业倦怠现状,明确职业压力、应对方式与职业倦怠的相关性,为减轻ICU护士职业倦怠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13年10月1~30日对我院13个重症监护室的204名护士,采用护士工作压力源、简易应对方式、职业倦怠量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护士工作压力总分为(2.36±0.42)分,其中工作量及时间分配是其护士最主要工作压力源(2.95±0.67)分。ICU护士积极应对方式(1.78±0.46)分,与全国常模无差异,消极应对方式(1.16±0.54)分,低于全国常模,ICU护士情感枯竭(26.60±10.23)分,个人成就感(26.20±9.78)分,去人格化维度(6.99±5.31)分。相关性分析显示,ICU护士职业压力、消极应对与情感枯竭、去人格化呈正相关,积极应对与个人成就感呈正相关(P0.05)。结论:ICU护士职业压力愈大,情感枯竭、去人格化程度愈重,积极应对方式可提高护士的个人成就感,消极应对方式易使情感枯竭、去人格化程度增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妇幼专科医院不同科室护士职业倦怠状况。方法运用护士职业倦怠量表对妇幼专科医院的349名护士进行调查。结果护士职业倦怠总分为(138.18±22.42)分,中、重度职业倦怠检出率为44.13%。不同科室护士在职业倦怠总分、压力源、职业倦怠、人格积极特征和职业倦怠结局方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临床护士是职业倦怠的高发人群,应得到社会各方面的重视,采取相应对策帮助其缓解职业倦怠,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护理服务。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新建肿瘤病房护士工作压力与职业倦怠及社会支持的关系。方法 2017年1月—2017年12月应用工作压力量表、职业倦怠感量表、社会支持量表对本院新建肿瘤病房30名护士进行调查,应用Pearson相关分析法分析新建肿瘤病房护士工作压力与职业倦怠及社会支持的关系。结果新建肿瘤病房护士工作压力总评分、情感耗竭、去人性化、个人成就感及社会支持总评分分别为(91.02±3.36)分、(22.36±4.36)分、(7.25±2.10)分、(20.12±3.78)分、(30.02±3.52)分。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可知,工作压力总评分、工作量及时间分配、管理及人际关系分别与情感衰竭、去人格化呈正相关(P0.05),而与个人成就感、社会支持总评分、支持利用度呈负相关(P0.05)。结论新建肿瘤病房护士工作压力及职业倦怠感较明显,护理管理者应重视这一问题,并给予肿瘤护士足够的社会支持,以减轻护士工作压力及职业倦怠感,以提高新建肿瘤病房护理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调查深圳市社区护士职业倦怠、职业认同及工作压力现状,并分析职业认同及工作压力对职业倦怠的影响。方法采用职业倦怠量表、护士职业认同评定量表和护士工作压力源量表,对深圳市50个社区健康服务中心的298名社区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深圳市社区护士职业倦怠程度高于常模(P<0.01);179名(60.07%)社区护士职业认同偏低;职业认同、工作压力对职业倦怠的3个维度均有显著预测效果(P<0.01或P<0.05)。结论深圳市社区护士职业倦怠现象不容忽视,提高社区护士职业认同等内在动力是预防职业倦怠发生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2.
儿童医院护理人员工作压力源及工作倦怠感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儿童医院护理人员工作的主要压力源及工作倦怠现状,分析工作压力源对工作倦怠的影响。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方法,应用护士工作压力源量表、工作倦怠感量表对某儿童医院758名护理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儿童医院护理人员的工作压力主要来自工作量及时间分配、专业及工作和患儿护理方面。儿童医院护理人员的倦怠得分明显高于常模及综合医院护理人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回归分析显示,工作压力源是影响工作倦怠的重要因素。结论医院及护理者应根据儿童医院护理人员工作压力源及工作压力倦怠感的关系,采取积极措施加以干预,保障护理人员的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护士职业倦怠与工作压力源、社会支持的相关性。方法对4家综合医院的医生(138人)、护士(162人)分别进行量表测查,其中对护士进行工作倦怠量表(MBI)、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SSS)、中国护士工作压力源量表的测查,医生仅进行工作倦怠量表的测查,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护士的MBI测查结果显示情绪衰竭、非人性化评分显著高于医生,而工作成就感评分则显著低于医生;护士职业倦怠水平明显高于医生,2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护士职业倦怠程度高者,其社会支持评分低于职业倦怠程度低者;而其工作压力源评分均显著高于职业倦怠程度低者。护士职业倦怠情绪衰竭、非人性化评分与社会支持、工作压力源呈负相关,而工作成就感评分与社会支持、工作压力源呈正相关。结论护士职业倦怠状况应引起护理管理者的重视,及时采取相应措施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乐山市临床护士职业倦怠状况,探讨护士职业倦怠与职业价值观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职业倦怠量表和护士职业价值观量表对四川省乐山市13家二、三级医院的473名在职注册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1)调查对象职业倦怠各维度得分为:情感耗竭(19.91±7.00)分、工作冷漠感(8.63±3.60)分、个人成就感(27.62±5.83)分。(2)调查对象职业倦怠各维度得分因护士的人事关系、行政职务、婚姻状况、护龄和技术职称等情况的不同而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3)情感耗竭维度和工作冷漠感维度得分与职业价值观某些维度得分呈显著负相关(P0.05),个人成就感维度得分与职业价值观各维度得分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建议管理者根据不同群体护士的特点,从多角度关心他们,以减轻其职业倦怠感,也可以通过提高其职业价值观来减轻其职业倦怠感。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乌鲁木齐市临床护理人员职业倦怠现状,以填补新疆地区护理人员职业倦怠实证研究方面的空白。方法:采用一般情况问卷及职业倦怠问卷量表对497名护理人员职业倦怠进行测量。结果:不同医院类型、科别、年龄、工龄、学历、职称、职务、民族、婚姻状况等对护理人员职业倦怠各维度都有影响,尤其对情绪耗竭和消极怠慢两方面影响较显著(P<0.01)。与国外Maslach常模比较,本次调查倦怠状况高于国外常模,具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新疆护理人员的职业倦怠总的来说不严重,但情绪耗竭已初露端倪。医院管理者应通过多种途径预防缓解其压力,护理人员自身也应加强心理调控,以防止职业倦怠的进一步加深和蔓延。  相似文献   

16.
目的调查分析护士工作压力源、工作倦怠感及相关影响因素,为认识和降低工作压力与倦怠感,提高护士的工作效率及护理质量提供参考。方法2011年9月-2012年2月,我们采用问卷调查法,对上海市宝山地区2所2级甲等医院和1所3级乙等医院的912名临床护士的工作压力源和工作倦怠感进行调查,并与文献进行比较。结果工作压力源的五大主要问题分数均高于文献(P〈0.001);工作冷漠感分数高于文献(P〈0.001);成就感低落分数低于文献(P〈0.001);工作倦怠感与工作压力源、被辱骂次数相关(P〈0.01),与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erceived stress scale score,PSSS)分、年龄和荣誉呈负相关(P〈0.01);工作冷漠感与职称呈负相关(P〈0.01);成就感低落与学历呈负相关(P〈0.01)。结论护士工作压力源与倦怠感较严重,护理管理者应采取积极干预措施,降低护士工作压力源与倦怠感。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急诊科护士职业倦怠的发生情况及职业倦怠与大五人格特征的相关性。方法:采取按比例分层抽样方法,使用职业倦怠问卷、大五人格问卷对急诊科护士93人进行调查。结果:急诊科护士职业倦怠的发生率高,发生程度重,且倦怠的3个维度均高于常模(P<0.01);急诊科护士职业倦怠的3个维度与大五人格特征的5个维度具有一定程度的相关性。结论:急诊科护士自身及医院管理层均应重视人格特征对职业倦怠的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18.
激励化管理应对精神科护士职业倦怠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激励化管理应对精神科护士职业倦怠的效果。方法将8个精神科病区99名护士分为观察组4个病区49名护士和对照组4个病区50名护士,对照组应用精神科传统管理,观察组应用激励化管理;采用Maslach职业倦怠量表,评价激励化管理对精神科护士职业倦怠的影响。结果激励化管理后护士职业倦怠中情绪衰竭、去人格化评分降低,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两组个人成就感分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激励化管理可降低精神科护士职业倦怠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综合性医院门诊护士职业倦怠现状及其与工作压力、社会支持的相关性。方法利用职业倦怠量表、工作压力量表、社会支持量表,以简单随机抽样方法抽取江苏省盐城市3所综合性医院,对其中86名门诊护士进行调查,采用SPSS11.7软件对反馈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86名门诊护士中25.58%处于高度情绪衰竭状态,53.49%处于中度情绪衰竭状态;11.63%处于高度去人格化状态,75.58%处于中度去人格化状态;8.14%感到较低的个人成就感,75.58%感到中度的个人成就感。中专、大专、本科护士职业倦怠中情绪衰竭维度得分分别为(21.70±7.28),(26.02±7.52),(21.33±8.39),三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67,P〈0.05);职业倦怠中情绪衰竭、个人成就感与工作压力相关(r分别为0.277,-0.262;P〈0.01或P〈0.05),情绪衰竭与社会支持呈负相关(r=-0.555,P〈0.01)。结论综合性医院门诊护士职业倦怠程度较高,本身工作压力的降低及获取更多的社会支持能缓解其职业倦怠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