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2 毫秒
1.
双歧杆菌细胞壁组分免疫调节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比较两种方法制备的双歧双歧杆菌细胞壁组分即双歧杆菌完整肽聚糖 (WPG)和细菌裂解物 (BL)的免疫调节作用。方法:分别以化学提取法和超声法制备双歧杆菌完整肽聚糖和细菌裂解物。采用淋巴细胞转化法和溶血空斑法分别研究它们对细胞和体液免疫的调节作用。结果:与对照组比较,BL对T细胞有明显的刺激作用(P<0.05) ,WPG无此作用(P>0.05) ;二者对B细胞都有明显的刺激作用(P<0.05或P<0.01)。结论:双歧双歧杆菌的BL和WPG均有免疫调节作用 ,前者优于后者 ,预示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血液与痰标本中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与肺炎克雷伯菌,掌握鲍曼不动杆菌与肺炎克雷伯菌在血液与痰标本中的差异性,以及这两种细菌的耐药变迁,为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提供有力证据。方法:采用回顾性的方法对我院2003年1月至2009年9月血液与痰标本中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与肺炎克雷伯菌培养和药敏实验的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美洛培南(MEM)、头孢哌酮/舒巴坦(CSL)、左氧氟沙星(LEV)对鲍曼不动杆菌杆菌及肺炎克雷伯菌的保持了良好的抗菌活;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对鲍曼不动杆菌与肺炎克雷伯菌的治疗效果不佳;2003年至2009年两种细菌耐药总体趋势是先快速上升再缓慢下降。结论:临床医生长期大量使用抗生素,使得革兰阴性菌的耐药率逐年升高,但近年来由于医院加强了医院感染的监测,大力宣传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耐药率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3.
刘少华  刘琪 《重庆医学》2013,42(20):2384-2386
目的分析2008~2010年重庆市某院临床分离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情况。方法收集该院临床送检标本8 921份,采用Micro Scan A/s-4系统进行细菌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细菌培养阳性3 822份,阳性率为42.84%,经统计,临床分离菌处于前5名的是:铜绿假单胞菌(677例)、鲍曼/溶血不动杆菌(648例)、大肠埃希菌(494例)、肺炎克雷伯菌(491例)、金黄色葡萄球菌(215例);对大多数药物耐药率较高的有鲍曼/溶血不动杆菌、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以及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对各种药物的敏感性平均为45%;另外鲍曼/溶血不动杆菌的检出率上升很快,有超过铜绿假单胞菌的趋势。结论建立该院细菌耐药数据库,为临床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在CHO细胞中表达功能性BPIm23-Fcγ1重组抗菌蛋白,检测该种抗菌蛋白对临床常见耐药性革兰阴性菌(G-菌)(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杆菌)的抑杀作用。方法用pSNAV-signal-syn BPIm600-Fcγ1700转染CHO-K1细胞,通过Dot blot筛选获得高表达BPIm23-Fcγ1目的蛋白的阳性细胞克隆,经PF-CHO培养基扩大培养,获得分泌表达的BPIm23-Fcγ1重组抗菌蛋白。采用离子交换层析、Western blot和ELISA方法纯化、鉴定目的重组蛋白。采用微量细菌定量药敏试验法检测目的抗菌蛋白对耐药性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杆菌的抑杀作用。结果获得了高表达BPIm23-Fcγ1目的重组蛋白的阳性细胞克隆,目的蛋白表达量约为25~50 mg/L。目的蛋白经Western blot和ELISA方法检测证实确为BPIm23-Fcγ1重组蛋白。该重组抗菌蛋白对耐药和非耐药性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杆菌具有同等抑杀作用。结论获得了功能性BPIm23-Fcγ1重组抗菌蛋白,该重组蛋白(0.4 mg/L)能有效抑杀耐药性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杆菌。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肺炎克雷伯菌和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性的动态变化及在不同标本间的差异性。方法:选择收集的血液、胸水、痰、尿液等各类标本。通过药敏试验和细菌分离,对可疑菌落进行鉴定。结果:鲍曼不动杆菌的临床分离株数在3年内呈现出逐年增加的趋势,抗菌药物的耐药率表现为下降的趋势;肺炎克雷伯菌的临床分离株数在3年内呈现出逐年增加的趋势,抗菌药物的耐药率表现为下降的趋势,ICU和呼吸内科标本中分离的肺炎克雷伯菌和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性均有明显的差异(P<0.05)。结论:肺炎克雷伯菌和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性因不同的情况而出现动态变化,以及在不同标本间也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重症监护病房感染患者的细菌分布及细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性。方法 对254例感染患者进行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药敏试验采用K-B法,同时对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进行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确证试验测定,葡萄球菌进行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MRS)测定。结果 254例感染患者共分离出260株细菌,主要为大肠埃希菌57株、肺炎克雷伯菌42株、不动杆菌37株、铜绿假单胞菌32株、金黄色葡萄球菌34株、白色念珠菌20株、肠球菌16株。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ESBLs分离率达51%、57%,葡萄球菌MPS占79%。结论 重症监护病房的感染源主要为革兰氏阴性杆菌。另外,金黄色葡萄球菌与白色念珠菌也不容忽视。所分离出的菌株呈高度耐药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本院常见病原菌的构成及其对抗生素的耐药情况。方法 采用法国梅里埃ATBexpression半自动细菌分析仪及其配套的ATB药敏检测条进行细菌检测和药敏试验。结果本院主要病原菌为革兰阳性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40株、革兰阴性杆菌中肠杆菌科大肠埃希菌103株、肺炎克雷伯菌110株、非发酵菌铜绿假单胞菌141株、不动杆菌66株。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利福平、环丙沙星、万古霉素、复方磺胺甲恶唑耐药较少。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不动杆菌对三代头孢、复方哌拉西林较敏感,其中肺炎克雷伯菌对氨基糖苷类、喹诺酮耐药较少。结论临床上在应用抗生素时应结合实验室检查,合理使用以减少耐药菌的产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cAMP受体蛋白(cAMP receptor protein,crp)对肺炎克雷伯菌生物学特性的影响。方法:通过细菌生长特性、荚膜染色、超黏性试验和离心试验观察肺炎克雷伯菌crp缺失株体外生物学特性的改变。结果:肺炎克雷伯菌crp缺失株生长菌落较小,生长速度较慢,细菌形态由杆状变为圆形,离心不易沉淀于Ep管底部。结论:crp调控子可能会影响肺炎克雷伯菌的生长、细菌形态和荚膜含量等生物学特性。该研究为肺炎克雷伯菌crp基因功能进一步研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住院患者呼吸道革兰阴性杆菌检出率和耐药性情况.方法:采用VITEK-AMS微生物全自动分析仪,对2002年1月至2003年6月我院住院患者痰液和下呼吸道分离获得的583株革兰阴性菌进行药敏试验,观察细菌对常用抗生素的药物敏感性.结果: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检出率居前4位,分别占所检出革兰阴性杆菌的22.0%、20.4%、18.2%和10.0%.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的产酶菌株分别为30.2%和39.7%,且产酶菌株的耐药性明显高于非产酶菌株.大多数细菌对头孢菌素类抗生素耐药,而对亚胺培南和含酶抑制剂的复合药物敏感.结论:呼吸道分离的革兰阴性杆菌耐药性严重,开展细菌药物敏感性检测,有利于指导临床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究胆道感染患者的细菌分布状况与相应的药敏试验结果.方法 :择取2014年10月到2016年10月期间由笔者医院收治的80例胆道感染患者,取其胆汁作为标本,给予细菌培养+药敏试验,对试验结果给予分析与鉴别.结果 :病原菌共检出42株,细菌培养试验的阳性率为52.5%,其中有大肠埃希菌20株(47.62%)、铜绿假单胞菌9株(21.43%)、肺炎克雷伯菌8株(19.05%)、肠球菌属5株(11.9%).肠球菌属对亚胺培南有0%的耐药率,其他主要革兰阴性杆菌对氨苄西林具有100%的耐药率,对亚胺培南有0%的耐药率.结论 :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以及肠球菌属均是胆道感染患者的主要致病菌,通过药敏试验结果合理选择抗菌药物可以有效治疗胆道感染.  相似文献   

11.
三种细菌生物被膜中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检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检测肺炎克雷伯菌、大肠杆菌、铜绿假单胞茵三种细菌的生物被膜(Biofilm,BF)中超广谱β-内酰胺酶(Extended-spectrum β-lactamases,ESBLs)的产生.方法用改良平板培养法在硅胶膜上建立肺炎克雷伯菌、大肠杆茵、铜绿假单胞茵BF的体外模型.用银染法及扫描电镜对BF进行鉴定.用双纸片试验检测ESBLs,等电聚焦电泳测定β-内酰胺酶的等电点.结果三种细菌的各30株中,BF肺炎克雷伯菌组(A2组)中ESBLs的产生率最高,为14株(46.7%),其浮游茵组(A1组)检出8株(26.7%);BF大肠杆菌组(B2组)其次为10株(33.3%),其浮游菌组(B1组)检出6株(20.0%);BF铜绿假单胞茵组(C2组)为3株(10%),其浮游组(C1组)为2株(6.7%).浮游菌组中ESBLs的产生率低于BF茵组,其中肺炎克雷伯菌及大肠杆菌的BF组和浮游茵组的检出率之间有显著差异,P<0.05.A2组共检出14株产生ESBL,有4种ESBL,等电点分别为8.2(4株)、7.6(8株)、6.3(1株)和5.6(1株),A1组检出8株产生ESBLs,为3种ESBLs,等电点分别为8.2(2株)、7.6(5株)和5.6(1株);B2、B1组检出2种相同等电点分别为7.6(B1组4株,B2组6株)、8.2(B1组2株,B2组4株)的ESBLs;C1、C2组检出1种等电点为6.4的ESBLs(C1组2株,C2组3株).以pI为7.6的β-内酰胺酶的检出率为最高,其次是pI为8.2的酶.结论BF肺炎克雷伯茵比BF大肠杆菌、铜绿假单胞菌更易产生ESBLs,检出的ESBLs以SHV型为主.  相似文献   

12.
碳青霉烯类药物的不合理使用,导致碳青霉烯类药物耐药的菌株数量激增。碳青霉烯类耐药菌株中,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占据重要比例。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杆菌自1997年被首次报道后,至今在全球多个国家均有报道,有些地区甚至出现了暴发流行。对比前几年细菌耐药监测数据,我国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杆菌的检出率呈不断上升趋势。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与碳青霉烯类敏感肺炎克雷伯菌相比,具有更高的致死率。本文就流行病学现状、相关危险因素、防治措施方面对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重庆两家三甲医院肺炎克雷伯菌(K.pneumoniae)菌毛变化及流行病学,以指导临床诊断及治疗。方法2007年7月至2008年7月共收集这两家医院检验科细菌室158株K.pneumoniae,用PCR方法和血凝实验/血凝抑制实验对其菌毛进行分型。结果145株K.pneumoniae产生Ⅲ型菌毛,7株产生Ⅰ型菌毛,其中2株两种菌毛都产生,还有6株不产生菌毛。结论这两家医院主要感染的是产生Ⅲ型菌毛的K.pneumoniae,而且主要是引起呼吸道感染,这对于临床寻求针对Ⅲ型菌毛K.pneumoniae感染的抗生素替代疗法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椰汁体外对4株双歧杆菌生长的促进作用.方法 利用4株常见的双歧杆菌作为受试菌,以菌液D(600)值、pH值、活菌计数以及发酵牛乳凝乳时间和乳液pH值等为指标,来研究椰汁对4种双歧杆菌增殖和活性的促进作用.结果 按照25% (V/V)添加椰汁时,4株双歧杆菌菌体浓度(光密度值及活菌计数)均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其中两歧双歧杆菌、青春双歧杆菌以及长双歧杆菌甚至高于双歧因子阳性对照组(P<0.05).4株双歧杆菌发酵含有椰汁的牛乳后,两歧双歧杆菌、青春双歧杆菌和长双歧杆菌的凝乳时间均较空白对照组和阳性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婴儿双歧杆菌却未出现凝乳现象,但4株双歧杆菌pH值均低于空白对照组和阳性对照组(P<0.05).结论 椰汁有可能成为一种良好的双歧因子,并可作为双歧杆菌的天然培养基.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初步建立一种对肺炎克雷伯菌引起血流感染的快速检测方法。方法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PCR),从血培养阳性瓶中提取细菌基因组DNA,以特异性引物扩增16S rRNA靶片段,同期进行细菌培养鉴定的对照。结果检测142份已知肺炎克雷伯阳性标本,65份非肺炎克雷伯阴性对照,52份双盲样本显示敏感性为100%(146/146)特异性为100%(113/113),整个实验可在2h内完成。结论较传统的培养鉴定法而言,以16SrRNA作为实时荧光定量靶基因可快速检测肺炎克雷伯菌,具有很好的研究价值与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常见细菌感染引起的菌血症患者的血脂水平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以正常健康体检人群为对照,用化学比色法检测大肠杆菌菌血症组、肺炎克雷伯氏菌肺炎亚种菌血症组和其它细菌菌血症组的总胆固醇(Tch)、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A(ApoA)和载脂蛋白B(ApoB);用激光扫描法检测中性粒细胞(NEU)水平。结果菌血症的中性粒细胞(NEU)数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增加,菌血症的Tch、TG、HDL-C、LDL-C和ApoA均较正常对照组显著下降,菌血症与对照组间ApoB无显著性差异;大肠杆菌组、肺炎克雷伯氏菌肺炎亚种组和其它细菌组之间的NEU、Tch、TG、HDL-C、LDL-C、ApoA和ApoB水平,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菌血症患者血脂水平显著下降,大肠杆菌组、肺炎克雷伯氏菌肺炎亚种组和其它细菌组之间的血脂水平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产肺炎克雷伯型碳青霉烯酶(KPC)肺炎克雷伯菌检测方法以及肺炎克雷伯菌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耐药机制、可能的治疗药物.方法 选取K-B法证实的耐碳青霉烯肺炎克雷伯菌36株纳入本研究,使用改良Hodge试验、Carba NP试验对菌株进行验证,随后采用PCR扩增、产物琼脂糖凝胶电泳实验,并对电泳阳性条带进行基因测序鉴定.结果 K-B法药敏试验显示36株耐碳氢烯类肺炎克雷伯菌,随后行Hodge验证,33株(91.7%)是产KPC肺炎克雷伯菌,对碳氢烯类耐药而对替加环素及米诺环素仍然敏感.对Hodge试验阳性33株再行Carba NP试验确证,其中27株(87.9%)阳性,6株(12.1%)阴性;对Hodge试验阳性33株行PCR扩增及电泳实验,共有27株出现目标条带(340 bp)提示阳性,与Carba NP试验结果相一致.对出现目标条带的27株肺炎克雷伯菌再进行KPC-2耐药基因PCR扩增产物测序,均为KPC-2型耐药基因.结论 K-B法药敏试验加随后改良Hodge试验验证对于筛查、发现KPC肺炎克雷伯菌具有较高的符合度,为发现KPC肺炎克雷伯菌有效筛查方法.K-B法药敏试验证实对KPC肺炎克雷伯菌,替加环素等可能是有效治疗的药物之一.Hodge试验检测的KPC肺炎克雷伯菌,存在12.1%(6/33)的假阳性率.Carba NP 试验及PCR扩增检测一致性好,具有确证产KPC肺炎克雷伯菌作用.随后的测序研究结果表明检测出的KPC肺炎克雷伯菌均为KPC-2,该型是引起肺炎克雷伯菌对碳青酶烯酶耐药的主要机制.  相似文献   

18.
肺炎克雷伯杆菌β-内酰胺酶的分子特性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Zhang Y  Li J  Zhao M 《中华医学杂志》2002,82(4):279-283
目的 探讨头孢哌酮(MIC≥8mg/L)加舒巴坦后头孢哌酮的最低抑菌浓度(MIC)降低2倍以上的肺炎克雷伯杆菌β-内酰胺酶分子特性。方法 用PCR扩增和DNA测序方法,测定分子量及等电点以及酶动力。结果 4株为克雷伯杆菌含有TEM型基因,2株肺炎克雷伯杆菌TEM型酶的氨基酸序列与TEM-1相比在117位及118位发生了氨基酸变异。4株肺炎克雷伯杆菌都产生2种以上的酶,等电点从5.4-9.3,相对分子量从23000-34000。酶动力学研究表明,肺炎克雷伯杆菌中99592及99607产生的酶能够水解头孢他啶、头孢噻肟及头孢曲松,并且99592的酶活性大于99607的酶活性。结论 肺炎克雷伯杆菌可能产生新的抑制剂敏感的TEM型超广谱酶。  相似文献   

19.
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耐药机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耐药基因及耐药特性.方法:对42株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进行药敏试验、改良Hodge试验,并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检测细菌肺炎克雷伯菌碳青霉烯酶(KPC)基因.结果:42株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中,药敏试验结果显示耐药情况严重,仅对替加环素、阿米卡星、妥布霉素、复方新诺明较敏感.改良Hodge试验及KPC基因检测全部阳性,基因测序为KPC-2型.结论:KPC-2是引起肺炎克雷伯菌耐药的主要原因,应引起临床及实验室的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