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从三个方面探析了杏仁在《伤寒杂病论》中的应用和配伍规律:在用量和用法方面,杏仁在《伤寒杂病论》中有个、枚、升、分、两五种计量单位,其具体用量与所在经方的剂型有关,入丸剂者用量较大,一般为52~104 g,而入汤剂者用量相对较小,多为0.7~52 g,临床上多采用“去皮尖”“汤浸,去皮尖及两仁”和“熬”“炒”“熬黑”等炮制方法降低杏仁的毒性;在主治证候方面,配伍杏仁的经方条文中多见“发热”“汗证”“痛证”“恶风(寒)”“胀满”“咳逆”“浮肿”“身黄”“项背强”“烦躁”和“短气”等证候,多有临床症状、病因病机、鉴别诊断及治则治法的不同;在配伍规律方面,杏仁配伍麻黄、桂枝重在发汗解表,配伍石膏、大黄兼以清泄里热,配伍半夏、干姜、细辛、五味子重在温化痰饮,配伍人参、当归、川芎、桂枝、干姜等药重在温补气血,温经通络。《伤寒杂病论》中杏仁的应用和配伍规律是临床活用杏仁的津梁,值得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2.
《伤寒论》风湿三附子汤,乃指桂枝附子汤、去桂加白术汤(或称白术附子汤)和甘草附子汤。其中前面方主治风湿留着肌肉证,后者主治风湿留着关节证。三方均以附子为主药,但用量上甘草附子汤较其他两方为少。桂枝、白术附子汤均治风湿留着肌肉运用上有何区别?甘草附子汤较其他两方证为重,为何反减附子用量?对于这些问题,后世注家多语焉欠详,或不了了之。近年来出版的一些注本虽有论及,但某些提法,值得进一步探讨。兹不揣愚陋略陈管见如次。1 桂枝附子汤证与白术附子汤证之区别《伤寒论》179条云“伤寒八九日,风湿相博,身体疼烦,不能自转侧,不呕…  相似文献   

3.
从用量用法、主治证候、配伍方面分析《伤寒杂病论》32首含大黄的经方及原文,认为:(1)经方中大黄用量多为30~60 g,明显大于现代常规用量,概因原文大黄多为生品、鲜品。(2)经方中大黄煎煮时间多为30~60 min,“后下”非短煎,实际指缩短与他药共煮时间。(3)含大黄经方主治症状均具有搏结、互结、凝结的特点,属结证。通降气机是大黄的基本功效,常伍厚朴、枳实理气,芒硝、黄芩清热,桃仁、芍药活血,为纠苦寒之弊,常伍温药和补药,甚至配伍附子治寒证,应用熟大黄治虚证。(4)在祛饮时,应根据病位偏上还是偏下,及胃肠内还是胃肠外调整用量。  相似文献   

4.
仲景《伤寒杂病论》载方 2 60首 ,因组方严谨 ,疗效确切 ,被后世尊为“经方”。经方的配伍规律和临床应用多有报道 ,而关于其命名规律则较少论述 ,今不揣浅陋 ,初探如下。1 以药名命名仲景方剂用药名来命名者占绝大多数 ,大体有如下几种情况。1 .1 以单味药名称命方 如麻黄汤、乌梅丸、附子汤、泽漆汤、白头翁汤、茵陈蒿汤、王不留行散、炙甘草汤、麦门冬汤等 ,这些单味药 ,往往是该方的主药 ,提示该方的主要功效和主治证候。如麻黄汤以麻黄为君药 ,具有发汗解表、宣肺平喘之功 ,主治外感风寒、无汗而喘之证。附子汤以附子为君 ,温肾阳 ,…  相似文献   

5.
王家豪  陈仁寿 《河南中医》2023,(10):1474-1477
附子汤为张仲景创制的“伤寒温补第一方”,主治阳虚阴盛兼寒湿证,组方思路以益气回阳为本,兼以补土、益阴,方中附子大辛大热,具有回阳救逆、补火助阳、散寒止痛之功,重用附子两枚,意在以附子之辛热驱散肾间之阴寒;人参大补元气、复脉固脱,二者共为君药;白术、茯苓为臣,补土化湿;芍药为使,益阴固本。五药配伍,扶阳不忘益阴,救寒必兼固本。临床辨证以“虚”“寒”“湿”为要点,主治病证可分为虚寒证与寒湿证,古代常用于治疗痹证、妊娠腹痛、心腹痛、泄泻、多寐等证,现代亦用于治疗痛风、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以及心功能不全、肠胃炎等疾病。  相似文献   

6.
本文就附子的性味、功能,主治作了论述。认为附子有“上温心阳以通脉,中助脾阳以健运,下补命火以复阳,外固卫阳以止汗,内驱寒凝以镇痛”之效。采用综合、分析对比之法,就附子与其他温阳药的区别,配伍应用、用法及用量等进行了深入的阐述。对妊娠期应用附子的问题遵“有故无殒,亦无殒也”之旨而探颐索隐,踵事增华,并列举病例以验正之。  相似文献   

7.
刘星  沈璐 《世界中医药》2023,(6):865-870+876
目的:探讨干姜在《伤寒杂病论》中的量效关系以及配伍用药规律。方法:整理出《伤寒论》《金匮要略》中含有干姜的条文,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单因素逻辑回归分析、二元相关性分析以及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干姜剂量与其相关因素之间的关系,并且总结干姜量效特点及其主治证候。结果:经筛选共纳入含干姜方剂42首,占《伤寒杂病论》全部方剂比例的16.28%,对其中可进行统计学分析的30方剂分析发现,干姜单次用量与药味数量、剂量、服用次数均有相关性。单因素逻辑回归分析表明,干姜的单次用量、药味数量、用水量、剩余水量、单次服用水量、服用次数和干姜在组方中是否作为主药并无相关性;与其作为非主药比较,干姜与附子、细辛、人参、配伍时作为主药的单次用量差异明显。结论:通过对其量效关系的研究可以发现,干姜在临床上的使用及其疗效主要通过与其他药物配伍实现,与附子配伍时用量为13~28 g,与细辛配伍时用量为4~6 g,与人参配伍时用量为6~16 g,(表6得出为6~16 g)并得出干姜可作为固定剂量应用于临床,所得剂量为6~35 g。干姜的作用部位主要在中焦,以温中为主,通过温中,散寒邪在胸中,治寒邪在筋骨者,治寒邪...  相似文献   

8.
从《伤寒杂病论》原文入手,从用量用法、主治证候、配伍应用3个方面,探寻相关经方中人参的运用规律。提出:(1)经方中人参的常用剂量为30~45g,其炮制方法接近于今之生晒参,但特性略有不同,故临床当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参的种类;(2)含人参经方可用于治疗痞满、呕吐、发热、烦躁、疼痛等症;(3)人参可用于治疗很多类似实证表现的疾病,但其"不虚而补"的本质仍是"虚则补之";(4)人参与生姜、甘草、大枣、半夏相配伍,补中降逆开结,常用于痞满、呕吐;与枳实、厚朴相伍,可相反相成,用于气滞兼气虚之证;与柴胡相伍时根据剂量不同可产生不同作用,配大量柴胡可和解少阳,配小剂量柴胡可升举阳气;与附子相伍常用治寒痛证,阴阳两虚时则常配生附子。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和明确经方中大枣的功用、主治证候等,为其临床应用提供思路和参考。方法:从用法用量、主治证候及配伍应用等方面,查证《伤寒杂病论》原文中配伍应用大枣的72首经方及相关条文,总结其规律。结果:大枣基本以“枚”作单位,以12枚为常用药量,含大枣经方多为汤剂,多直接掰开去核入剂,也有以枣肉入膏和丸的形式。含大枣经方主治证候,病位涉及头面、胸中、胃肠、四肢、营血等身体各部分,病性涉及寒热、疼痛、呕呃下利等;大枣与生姜配伍,有调营卫、和枢机之功;与人参、甘草配伍具有补中养营之效;与当归配伍还有养血通脉安神的作用;还能益土制水、缓和药性,与甘遂、芫花、葶苈等逐水药物合用,在逐水利水的同时还能减毒、缓和药性。对于“咳”“胸腹满”“痰涎阻滞”等情况应慎用大枣。结论:大枣的功效因配伍和用量不同而异,临床需要谨慎辨证,合理使用。  相似文献   

10.
钱伯文治疗胃癌运用枳壳白术的经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齐元富 《中医杂志》1993,34(5):267-268
枳实为行气药,白术为益气药,二者配伍,由于药物用量的不同,组成了功用迥异的枳术汤与枳术丸。枳术汤出《金匮要略》,枳实用量二倍于白术,主治气滞水停之“心下坚,大如盘,边如旋盘”之水饮证,法在以消为主,消中寓补。枳术丸出《脾胃论》,白术用量二倍于枳壳,主治脾虚食滞之纳差、腹胀证,功在以补为主,补中寓  相似文献   

11.
茯苓、桂枝作为药对应用最早见于《伤寒杂病论》,主治水饮不化证,叶天士在此基础上,通过不同的用量及配伍他药发挥不同的功效.《临证指南医案》中运用苓桂配伍的医案有133则,其中以治疗阳气亏虚致寒湿痰浊内生之证为主,亦用于气血不利、经脉不和之证的治疗,具体见于治疗水饮病证、疼痛病证、上逆病证、妇科病证等.叶氏发挥苓桂药对"通阳"之用,扩展其治疗范围.  相似文献   

12.
半夏与乌头(附子)为“十八反”内容.《伤寒杂病论》中载有半夏与乌头(附子)在同一方中配伍使用情况,从主治、用量、配伍、剂型和煎服法方面,探讨二者同方配伍使用规律,为临床运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考证来源于《伤寒杂病论》的经方,从用法用量、主治病症及与其它药物配伍3个方面探讨“白术”的应用规律。总结出:(1)“白术”在经方中入汤剂、散剂、丸剂、饮剂,以汤剂居多,剂量在6铢~8两之间,即3.9~125 g,其中用量较多的是2两;(2)配伍白术的经方主治证候主要为“心下满痛”“心下痞硬”“心下逆满”“心下硬”“心下坚”“心下悸”,与其健运中焦的主要功效相符;“恶风、恶寒、表里冷湿”“身体疼烦、骨节疼烦掣痛、四肢沉重疼痛、身疼痛、身烦疼、肢节疼痛”“身重”,与苍术燥湿解表的作用相符。条文中提示病位多在心下,归脾、胃经;(3)含“白术”的30首方剂配伍药物出现频次及剂量比重进行分析,配伍次数依次为甘草、茯苓、桂枝、芍药、生姜、炮附子、人参、干姜、当归、川芎、麻黄、泽泻、黄芩、大枣等。  相似文献   

14.
整理古医籍及现代医家临床经验,总结生姜、干姜、炮姜用量具有以下特点。1)生姜临床用量范围为3~120 g,可结合疾病、证型、症状选择最佳剂量及配伍。如生姜调和营卫、发汗祛邪常用3~41.4 g,可配伍桂枝、白芍、大枣等;温中散寒、降逆止呕常用10~69 g,可配伍法半夏、木香、吴茱萸等;温通血脉、化饮消痞常用15~120 g,可配伍附子、桂枝、肉桂等。2)干姜临床用量范围为1~500 g。干姜与黄连相伍辛开苦降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时常用1~15 g;温肺化饮常用5~50 g,可配伍细辛、五味子、桂枝等;温心除痹、温肾回阳常用10~120 g,可配伍附子、肉桂、仙茅等。3)炮姜临床用量范围为0.18~60 g。炮姜温中散寒常用6~30 g,配伍干姜、制附子、小茴香等;温经止血常用6~60 g,可配伍当归、桂枝、吴茱萸等。  相似文献   

15.
《伤寒论》中,生附子用量为1枚,炮附子用量为1枚~3两,最常用量为1枚;宋代开始,每顿仅服二三钱;明清之后,用量略增;当代医家应用附子的剂量为3~400 g,常用剂量为3~30 g.附子用量变化遵循了"汉唐大、宋金元明清小、当代增"的特点.张仲景用附子遵循"因病施量、因证施量、因方施量、因药施量"原则,清代郑钦安丰富了...  相似文献   

16.
整理古医籍及现代医家临证经验,总结白术具有以下特点。1)临床用量为1.37~150 g。2)根据疾病、证型及症状的不同选择不同剂量。如白术发挥健脾益气功效,治疗肝脏疾病(如肝硬化腹水)、糖尿病及其胃肠病变(如糖尿病胃轻瘫)、妇产科疾病(如月经紊乱、妊娠恶阻、妊娠眩晕)等,为1.37~150 g;发挥燥湿利水功效,治疗肝脏疾病(如慢性肝炎、肝硬化腹水)、内分泌疾病(高血压、高脂血症)、水肿、肛肠疾病、泌尿系结石,为20~120 g。3)根据所治疗疾病不同,白术有不同的配伍药物,如健脾益气配伍茯苓、附子、干姜等,燥湿利水配伍茯苓、泽泻、桂枝等。  相似文献   

17.
考据《伤寒杂病论》中配伍应用吴茱萸的4首经方及相关的6段条文,总结出:1)吴茱萸在质地上具有颗粒小的特点,故在经方中以"升"作为计量单位,并通过漂洗,配伍生姜、甘草、大枣以减低毒性;2)吴茱萸在经方中原为生用,较炮制后的干品含水量大,这是原方药量大于现通行用量的重要原因;3)含吴茱萸经方均可治疼痛,或为"连年积冷""内有久寒",或为"落马坠车""曾经半产",可伴见有"干呕吐涎沫""冷肿上气"浊阴上逆之证,也有"下利(血)数十日不止""暮即发热,少腹里急"等"瘀血在少腹"之证。寒气重者,需配伍生姜、干姜、附子、细辛、巴豆等温热药,瘀血阻滞者需配伍当归、芍药、牡丹皮等活血药;4)吴茱萸性偏温燥,病在血分者需配伍麦冬、阿胶、当归、芍药滋阴养血之品。  相似文献   

18.
通过中国知网、维普、万方等数据库进行文献检索和筛选,探讨淫羊藿的临床用药特点,结果显示:1)临床用量为5~60 g;2)临床剂量随疾病、证型以及配伍不同而变化,淫羊藿配伍菟丝子、巴戟天、肉苁蓉等药温肾壮阳,主治肾阳虚衰型引起的妇科疾病、男科疾病以及慢性肾病,常用剂量5~60 g;配伍补骨脂、鸡血藤、威灵仙等温经通络,治疗肾虚络痹型导致的心血管疾病、风湿免疫系统疾病、骨科疾病,常用剂量为10~30 g;配伍仙茅、枸杞子、鹿角霜等培本固元,治疗先天不足、后天失养型导致的多种疑难杂症等,常用剂量9~60 g;3)临床未报淫羊藿不良反应报道,未见明显毒副作用。因此,淫羊藿临床用量应综合考虑病证及配伍等多种因素,随病施量、因证施量、因配伍施量。  相似文献   

19.
通过搜集古医籍及现代医家临床经验,总结出麻黄的功效具有以下量效特点:1)用量多为3~82.8 g。2)根据疾病、证型、症状寻求最佳用量及配伍,如解表发汗、宣肺平喘时,常配伍桂枝、杏仁、甘草,治疗感冒、支气管炎、肺气肿、过敏性鼻炎等呼吸系统疾病,非化脓性中耳炎,病毒性肝炎,为3~12 g;辛温散寒时,常配伍细辛、附子、乌头、干姜等,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免疫性肺间质纤维化,癔症,心肌梗死,为6~30 g。3)根据疾病、证型及症状,麻黄配伍相应中药,如发汗解表、宣肺平喘时常配伍桂枝、杏仁、甘草;辛温散寒时常配伍细辛、附子、乌头、干姜等。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名老中医及"方药量效研究委员会"专家临床应用白芍经验及用量的总结,得出以下结论:(1)白芍临床用量范围为5~120 g。(2)根据疾病、证型及症状的不同选择不同剂量的白芍,如白芍发挥其调和营卫的功效,用于治疗表证、鼻炎、非感染性不明原因发热时,其用量为6~30 g,发挥其缓急止痛的功效,用于治疗胃脘痛、糖尿病神经病变、痹症时,其用量为5~120 g。(3)根据所治疗疾病的不同,白芍有不同的配伍药物,如调和营卫时常配伍桂枝、防风、甘草等;缓急止痛时常配伍赤芍、甘草、乌头、附子、桂枝等。(4)白芍的临床不良反应报道少,未见明显的毒副作用,偶见消化系统反应、过敏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