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研究酒黄芩历史炮制情况和现代炮制工艺研究情况.通过查阅、整理有关酒黄芩的历史文献资料,对其炮制研究情况进行归纳总结.整理了酒黄芩的炮制历史沿革、酒黄芩炮制规范收载情况、酒黄芩临床功效及复方应用、黄芩酒制的现代研究以及酒黄芩化学及质量、药理学等方面内容.黄芩酒制早在唐代就有记载,在全国大部分省市的中药饮片炮制规范中也有收载,但目前对其化学成分,药理作用的系统研究较少,有必要对黄芩酒制历史沿革加以考证,同时对其进行系统的现代化学和药理学研究,为揭示其炮制原理和科学内涵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酒Zhi黄芩炮制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袁俊贤  邵依囡 《中成药》1994,16(2):22-23
应用正交试验法,以HPLC测定黄芩甙含量为指标,对酒Zhi黄芩的加酒量、加酒方式及Zhi炒温度三因素,按L9(3^4)进行实验研究。结果表明,Zhi炒温度为主要因素,从而优选了酒Zhi黄芩的炮制工艺,并提出了烘法代替炒法的设想。  相似文献   

3.
酒炙黄芩炮制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应用正交试验法,以HPLC测定黄芩甙含量为指标,对酒炙黄芩的加酒量、加酒方式及炙炒温度三因素,按L9(34)进行实验研究,结果表明,炙炒温度为主要因素,从而优选了酒炙黄芩的炮制工艺,并提出了烘法代替炒法的设想。  相似文献   

4.
黄芩炮制沿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春凤  张永清 《中药材》2003,26(12):890-892
黄芩加工炮制方法的沿革考证结果表明,随着历史发展和炮制理论提高,黄芩的炮制方法日趋丰富和完善。清炒、酒炒、酒洗等法最早出现在唐代;姜制、土炒、童小便炙则在宋代才出现;蜜炙出现在元代;猪胆汁炙、麦冬汁炙、米泔炙等出现在明代;清代又有盐炙等法出现。  相似文献   

5.
正交试验法优选黄芩炮制工艺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优选黄芩炮制的最佳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法,以黄芩苷得率为指标,确定蒸制时间,蒸制温度,投药时机3个炮制参数。结果:确定黄芩炮制最佳工艺条件为沸水投药200℃蒸制50 min。结论:黄芩炮制的最佳工艺条件科学合理,稳定可行。  相似文献   

6.
目的 优选黄芩炭的最佳炮制工艺。方法 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选取合适的实验因素水平并采用L9(34)正交实验设计,以总黄酮含量及黄芩素含量为指标,优选出黄芩炭的最佳炮制工艺,并进行工艺验证。结果 黄芩炭的最佳炮制工艺为炮制温度220℃,炮制时间为12min,炮制时的翻炒频率为20次/min。结论 该实验优选出的黄芩炭最佳炮制工艺稳定可行,可为黄芩炭的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黄芩加工炮制方法随着历史发展和炮制理论提高,日趋丰富和完善。为进一步探讨黄芩炮制的合理性,现从黄芩炮制工艺、炮制对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的影响等方面对黄芩炮制的研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8.
黄芩的炮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中林  刘成基 《中药材》1993,16(6):27-28
通过耳廓肿胀、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实验和碳粒廓清实验研究生黄芩和酒炙黄芩的差异,结果表明,在耳廓肿胀及毛细血管通透性方面,生黄芩抗炎作用明显强于炙品,而在碳粒廓清方面,酒炙黄钤的免疫吞噬能力优于生黄今。  相似文献   

9.
黄芩酒炙工艺及酒黄芩HPLC指纹图谱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黄芩的酒炙工艺及其指纹图谱进行了研究,为酒黄芩质量控制模式的建立奠定了基础。方法:正交试验及HPLC-UV指纹图谱。色谱条件:Hypersil C18柱(200 mm×5.0 mm,5μm),流动相:甲醇-0.4%磷酸水溶液-乙腈线性梯度洗脱;流速:1.0 mL/m in;检测波长277 nm。结果:不同产地正品黄芩通过规范炮制加工后得到的酒黄芩指纹图谱无明显差异。结论:通过正交试验确定的黄芩酒炙工艺切实可行,指纹图谱测定方法重现性好,可为酒黄芩的规范化炮制及质量控制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黄芩炮制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张兆宸  陈健 《中成药》1990,12(6):20-21
本文以黄芩所含黄酮类成分及浸出物为指标,探讨由于(火单)蒸时间、切制厚度、干燥温度的不同,对黄芩饮片质量的影响。经实验证明:黄芩采用沸水(火单)制5—10min,蒸制30min,切制1—1.5mm饮片,80℃左右干燥的炮制方法质量较佳。  相似文献   

11.
黄芩炮制方法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12.
13.
黄芩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具有清热燥湿 ,泻火解毒 ,凉血止血 ,除热安胎等功效。古代医籍中记载的黄芩加工炮制方法较多 ,除简单的净制、切制外 ,主要以炒为主 ,另外还有酒炙等。1 净制黄芩为多年生草本植物 ,药用根部。因多年生长 ,根部表面往往具有粗栓皮 ,内部常腐朽 ,并带有部分茎叶。为保证药材质量 ,需要将杂质、非药用部位或质劣部分去除。古人在这方面有深刻的认识 ,如《银海精微》[1] 要求“去黑心”;《太平惠民和剂局方》[2 ] 要求“去芦”、“去粗皮”、“去土”;《皇帝素问宣明论方》要求“去朽”、“去腐”;《御药院方》要求…  相似文献   

14.
黄芩 ,根据药材性状 ,有枯芩、条芩 (子芩 )之分 ,为唇形科植物黄芩的干燥根。黄芩的炮制在中草药的发展史上未曾占据过什么重要的位置。尤甚在炮制方法上更常为人们所忽略 ,直至唐代 (外台 )才开始记载有切法 ,而且一直延续了三四百年之久。到了宋代 ,才有了酒炒、炒焦与煅炭的叙述。元明时代增加了猪胆汁炒和土炒、醋炒法。清代除上述方法外又有了吴茱萸制、米泔水制的记载。现代黄芩的炮制除继承传统切制与炒制外 ,开辟了蒸切和煮切的新途径 ,增添了炒、炒焦、炒炭、酒灸、蜜炙等各种炮制方法 ,在诸多炮制方法中经过反复试验 ,不断筛选几…  相似文献   

15.
酒黄芩炮制工艺及饮片标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薛黎明  秦雪梅  张丽增 《中成药》2007,29(4):545-547
目的:筛选酒炙黄芩的炮制工艺条件并建立饮片标准。方法:采用高效液相法测酒黄芩中黄芩苷的含量作为内在指标,以外观性状为辅助指标,通过正交实验对酒炙黄芩进行工艺优选。结果:加酒浓度10,焖润时间6h,炒药机转速600r/min,炙炒温度200℃,炙炒时间8min为最佳炮制工艺。结论:最佳工艺炮制品黄芩苷含量比生饮片有显著的提高且饮片色泽均匀,各批次质量稳定均一。酒炙黄芩炮制参数有实际应用意义。  相似文献   

16.
黄芩的炮制学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黄芩是一味常用中药 ,具有清热燥湿 ,泻火解毒 ,止血 ,安胎等作用。临床常用于湿温、暑温胸闷呕吐 ,湿热痞满 ,黄疸泻痢 ,肺热咳嗽 ,热病烦渴 ,痈肿疮毒 ,咽喉肿痛 ,血热吐衄 ,胎热不安等症。为了更好的发挥疗效 ,降低毒性 ,历代对黄芩多有炮制研究 ,本文就黄芩的一些炮制方法、炮制对黄芩有效成分的影响、炮制对黄芩功效的影响进行探讨。黄芩的炮制始于唐代 ,当时已有除去腐心 (黑心 )研末 ,炒、酒洗、酒洗炒的记载。宋代奠定了黄芩炮制的基础 ,以后历代都有所充实和发展 ,直至清代计有炒黄、炒焦、煅炭、土炒 (陈壁土炒 )、酒制、醋制、姜…  相似文献   

17.
黄芩炮制饮片质量标准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于留荣  李吉来 《中药材》1989,12(4):25-27
本文论述中药黄芩的传统炮制方法及其历史沿革;研究了采用薄层扫描法测定生黄芩、洒黄芩、黄芩炭等不同炮制饮片中黄芩甙的含量,并对黄芩各种炮制品的质量标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黄芩炮制沿革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朱伟 《时珍国医国药》2002,13(2):112-113
黄芩为唇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黄芩 Scutellaria baicalensisGeorgi的根 ,味苦性寒 ,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凉血止血、除热安胎等功效。黄芩入药历史悠久 ,但直到唐代才有简单的炮制方法 ,以后历代医籍收录了 2 0余种炮制经验 ,本文就其采收及炮制的沿革作一系统整理。1 黄芩的采收年限黄芩 ,《本经》称“腐肠”[1 ] 。《吴普本草》称“妒妇”“印头”[2 ] 。到梁代 ,陶弘景提出 :“圆者名子芩 ,破者名宿草 ,其腹中皆烂 ,故名腐肠”[3] 。第 1次将黄芩分为子芩和腐肠两种。明·李时珍进一步指出 :“宿芩乃旧根 ,多中空 ,外黄内黑 ,即今所…  相似文献   

19.
肉苁蓉最佳炮制方法的筛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妙华  张思巨 《中药材》1996,19(10):508-510
在古今文献整理的基础上,根据药典及全国炮制规范和实地调查,通过实验筛选,确定了肉苁蓉以酒制工艺为最佳炮制法,应用正交设计试验,选出最佳技术参数,为A_2B_2C_1,即加入黄酒30%,水25%,蒸炖12小时。  相似文献   

20.
黄芩酒制工艺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晓文  王毅兵 《中药材》1999,22(5):239-240
应用正交实验法,以黄芩甙为指标,对其加酒量,加热时间和加热温度三因素进行考察。结果表明加酒量为10%,加热时间10分钟,加热温度为12℃为最佳炮制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