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卒中后抑郁是继发于脑卒中的一种包括多种精神和躯体症状的复杂情感性的精神障碍性疾病,临床上以抑郁不乐、焦虑不宁,甚则悲观绝望、绝食自杀等为主要症状。据统计,40%~50%的脑卒中患者可出现抑郁;同时,初次卒中后出现抑郁的易诱发二次卒中,发病率为30%-50%。目前,西医主要用抗抑郁药物治疗,但疗效欠佳,且不良反应较大。笔者在临床实践及查阅文献过程中发现,卒中后抑郁大多与情志刺激有关,其发生的关键环节在于肝失疏泄条达,故主张从肝论治。 相似文献
2.
卒中后抑郁属于继发性抑郁症,发病机制尚不明确。胡浩教授运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神经系统疾病的临床经验十分丰富。在治疗卒中后抑郁方面,形成了极具个人特色的诊疗体系。胡教授通过系统分析卒中后抑郁的病因病机,运用中药配合电针治疗该病,临床疗效显著,不仅能减轻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还能缓解患者抑郁焦虑症状,为卒中后抑郁患者提供了有效的治疗方法,值得临床参考。 相似文献
3.
4.
5.
6.
7.
卒中后抑郁是脑中风后常见的情感障碍类疾病,属于中医学中风与郁证共病,其临床症状多变,脏腑辨证复杂,治疗有一定困难.多数医家从肝气郁滞入手,但这一证型并不能完全覆盖卒中后抑郁的所有症状.因此,闫咏梅教授提纲挈领,将卒中后抑郁的中医证型化繁为简地分为阴类证和阳类证,自拟醒脑解郁方解郁宁神方,并且已在大量临床... 相似文献
8.
卒中后抑郁(post-stroke depression,PSD)的病机关键在于气机升降失常。气机上升太过,气血逆乱,上犯于脑,甚至迫血妄行、血溢脉外,发为脑出血;情绪控制不当,致使肝阳暴亢,气血逆乱,犯于癫顶,脑脉痹阻,发为卒中。气血的生成需要依靠气机的升降,气机升降失司,气血化生不足,不能上呈以荣养脑窍,则出现气虚乏力、头晕耳鸣、寡言少语、心慌、胸闷、纳差、腹胀,甚至晕厥等症状。气机调畅才能保证津液、血液的正常输布运行。反之,气机升降失调,气血津液代谢失衡无序,机体则产生痰湿、瘀血等病理产物,痰瘀痹阻脑脉,而发为中风。气升则精血上输以化生脑髓,充养脑窍,气降则制约肝气过度升发,并调畅呼吸,通调水道。升降不及,脏腑精微不能上荣于脑,神明不能下降统领脏腑,则会出现耳目昏聩、反应迟钝、焦虑抑郁等病症。脾胃同居中焦,五行属土,有通上彻下、升清降浊之功,为气机升降之枢纽,调理脾胃是调畅全身气机升降的关键所在,也是治疗PSD的核心。脾胃健则五脏功能健全,诸虚易补,补而不滞;脾胃运则痰瘀得消,气机得调。 相似文献
9.
林佳明姚宝农吴艳丽林利城 《中医临床研究》2021,(7):52-55
卒中后抑郁(Post-stroke Depression,PSD)是卒中后常见的情感障碍性疾病,其症状多样,病程持久,发病率日益上升,严重影响患者康复及预后.通过相关医籍资料的整理与分析,以肝主疏泄的生理功能为切入点,探析其与PSD发生发展的相关性,总结出肝主疏泄通过调畅情志,促进血液输布,脾胃运化及胆汁分泌以... 相似文献
10.
11.
目的:规范评价神经复元方治疗缺血性卒中后抑郁(PSD)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BDNF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对照的研究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120例PSD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在缺血性卒中治疗基础上,治疗组予以神经复元方治疗,对照组予以中药安慰剂,疗程8周。治疗前后运用HAMD、MBI、ADL、NIHSS和中医症候评分量表评价患者的抑郁和神经功能变化情况。同时进行安全性评定和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比较两组血清BDNF含量。结果:治疗组HAMD、MBI、ADL、NIHSS和中医症候评分在治疗4周后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血清BDNF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神经复元方可改善PSD患者抑郁状态和生活质量,一定程度上修复神经功能,疗效机制可能与上调BDNF有关。 相似文献
12.
卒中后抑郁(Post-stroke Depression,PSD)是脑卒中后的常见并发症之一,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发展,卒中的发生率日益升高,致使卒中后抑郁人数渐渐增多。目前现代医学对本病的治疗周期较长,患者依从性差,容易造成病情迁延,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中医从整体出发,辨证施治,疗效颇佳,本文将从心肾方面阐述本病,为本病的中医临床研究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3.
14.
15.
冯兴中教授认为糖尿病是一种以气机失调为特征的心身疾病。长期的精神刺激或情志不遂,引起肝失疏泄,气机逆乱,脏腑失调,气血失和,可以导致糖尿病的发生与发展。冯教授临证常以疏肝调气为治疗大法,以加味四逆散为基本方加减化裁。 相似文献
16.
中风后抑郁指中风后引发的抑郁症,属于继发性抑郁症的一种,是中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可加重认知功能障碍和阻碍神经功能康复,导致患者信心丧失,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近年来,中风发病率居高不下,并且呈低龄化趋势,临床上从肝论治,收效良好。 相似文献
17.
18.
卒中后抑郁(PSD)是发生在急性脑卒中后存活患者最常见的神经心理疾病,随着脑卒中发病率逐年上升,PSD的发病率也随之上升,是除了功能障碍之外,又一大影响脑卒中存活患者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谢道俊教授认为卒中后抑郁各种原因导致三焦功能失常,导致气血生化无源,水液停滞,脏腑失养,治当以调运三焦为主,自拟运焦方治疗,经过多年临床运用效果甚佳,且复发率较低。 相似文献
19.
卒中后抑郁(PSD)是指中风在诊断和治疗的期间伴发的情感障碍,可归属中医“郁证”范畴。临床上根据中风的发展可分为急性期、恢复期以及后遗症期。急性期病位责之于肝,肝气郁结多为主要病机,证多属实,治疗上以行气疏肝为法,方以逍遥散、柴胡疏肝散为主; 中期主要责之于心、脾,多有痰、湿、瘀交结,证多虚实夹杂,治以化痰祛湿、理气活血,兼以健脾养心、补益气血,方选血府逐瘀汤、归脾汤等; 后遗症期病涉五脏,主要责之肝、肾,多属虚证,治宜益气调中、滋补肝肾,方选益肾解郁方、健脑安神颗粒等。目前,中医药治疗PSD效果显著,现将近年来中医中药的治疗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0.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36)
<正>脑血管疾病是指由各种原因导致的脑血管性疾病的总称。卒中为脑血管疾病的主要类型,包括缺血性卒中和出血性卒中。本病发病率、病死率和致残率高,给社会、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和痛苦[1]。随着医学的发展和人类寿命的延长,对脑血管疾病认识的提高,脑卒中(脑血管意外)本身所导致的病死率和致残率呈明显下降趋势,而卒中后抑郁(PSD)正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延缓患者神经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康复的绊脚石,成为脑卒中复发和加重的独立危险因素。卒中后抑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