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卒中后抑郁中医辨证分型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卒中后抑郁(PSD)是脑卒中的重要并发症之一,常因卒中患者运动障碍而导致抑郁的发生,发病率约为31.5%,不仅造成患者精神上的痛苦,且直接影响肢体功能康复及生活质量,甚至增加死亡率。PSD属中医学"郁病"、"癫病"等范畴。现将近年来PSD的中医辨证分型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中西医结合治疗抑郁发作的疗效。方法:用随机分组法将187例患者分为中西医结合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选用阿咪替林或氟西汀等西医综合治疗。中西医结合组在上述治疗的同时,再配合中医辨证治疗,根据中医辨证分型采用不同的方荆。结果:中西医结合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经卡方检验有显著差异。结论:对抑郁发作应推广中西医结合治疗。 相似文献
3.
肺心病在我国为一种常见病 ,多发病 ,是临床疑难、危重病之一 ,其中约 85 %的肺心病是由慢性支气管炎 ,并发阻塞性肺气肿发展形成 ,属中医喘证、痰饮、心悸、肺胀等范畴。为此我们进行了系统观察 ,取得了较满意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本组病例系本院及北京东直门医院呼吸科 ( 1 999~ 2 0 0 0 )住院病人 ,符合 1 977年全国第二次肺心病专业会议 ,诊断标准均属肺心病急性发作期 ,其中男性2 0例、女性 1 0例、年龄 5 8~ 82岁病程 1 0~ 4 0年 ,均为慢性支气管炎、阻塞性肺气肿、肺心病。临床表现以咳、痰、喘、悸、肿、绀为特点…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以针灸为主 ,辅以心理治疗抑郁发作的疗效。[方法]68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治疗组予以针灸治疗 ,并辅以心理疗法 ,对照组只予针灸治疗。[结果]治疗组显效率19 44 % ,有效率72 22% ,总有效率为91 76 % ;对照组显效率6 25 % ,有效率65 63% ,总有效率为68 75%。经 χ2 检验 ,P<0.05,具有显著性差异。两组症状积分疗前疗后比较均P<0.01,有显著性差异。[结论]针灸与心理疗法综合治疗抑郁发作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5.
通过多年的医疗实践,我们认为,中医诊治性功能障碍,总的特点是和治疗其它病证一样,采用辨证施治的方法和原则。这即是说,无论是何种性功能障碍,都可通过中医的辨证分型加以治疗。我们经过对阳痿、早泄、遗精、性冷淡、精液异常、不孕育等性功能障碍病的观察,发现这些病用中医辨证分型,大约95%以上病人多可用肾虚肝郁、肾阳虚亏、肾阴虚损、气滞血瘀或下焦湿热等5种证型分别予以相应的固定方药治疗而获效。 相似文献
6.
冠心病又称缺血性心脏病,是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本病届中医胸痹、征忡范畴,临床常分为心阳不足、气滞血瘀、痰浊变阻、气阴两虚等证型进行辨证论治。近些年来,学者们应用现代科学方法,对冠,0向中医辨证分型的客观化指标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索,为本病的临床诊断、治疗、研究提供了许多客观依据,现就有关资料综述如下:至超氧化物歧化首【&3D)和过氧化脂质〔fiX))近年研究发现,氧自由基及其作用产物Lto活性和含量的升高与冠心病发生发展有密切关系,是引起心肌缺Jlll-一再灌注损伤的重要危险因素,而这皆与SJ… 相似文献
7.
腰腿痛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综合征。内科、外科、骨伤科、神经科、肿瘤科疾病均可引起腰腿痛。临床表现为腰腿同时疼痛,转侧不利,屈伸受限,局部麻木,酸胀感,严重者可卧床不起,屈颈试验、直腿抬高试验、膝、跟腱反射等各种神经根检查试验大多为阳性。X线摄片、CT扫描等检查可协助诊断。但多数病人一时难以诊断清楚,故在治疗上常感棘手。本病属于祖国医学“痹证”范畴。治疗有其独到之处,认为发病机制为素体虚弱,卫阳不固,感受风寒湿邪,流注经络关节,气血运行不畅。如《素问·痹论篇》云:“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同时依… 相似文献
8.
短暂脑缺血发作(TIA)的辨证施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短暂脑缺血发作 ( TIA) ,(以下称 TIA)是由于颈内动脉或椎一基底动脉系统的短暂性血液供应不足而引起的局限性神经功能失常 ,其特点为发病突然、持时较短、常在数秒钟、数分钟及数小时 ,最长不超过 2 4 h恢复 ,不遗留症状和体征且反复发作。近年对 TIA的发展及预后的研究已证明了其严重性 ,因为 TIA首发后的病人 36%于起病后 1个月内发生脑梗死 ,而对首发的病人及时治疗显得尤为重要。多年来我们应用祖国医学对TIA进行辨证施治 ,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现作以介绍 ,以飨同道。TIA属于中医内科之“中风”、“眩晕”等范畴。其病因病机多… 相似文献
9.
情志医学是传统中医学的精华之一,本着现代中医临床研究辨证与辨病相结合、突出应用的原则,澄清中医的病症与现代医学中病名诊断的部分概念,将更有助于达到闻道求之以理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11.
目的:观察中药辨证施治对脑卒中患者的抑郁发生情况。方法:运用临床群体研究的方法,连续登记2008年1月-2010年8月入院、发病48h内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入组病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根据《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试行版)》常规脑卒中治疗4周,干预组在《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试行版)》常规脑卒中治疗基础上通过辨证论治加用中药干预4周,4周、12周、24周时分别进行HAMD评分。结果:干预组在4周、12周、24周时脑卒中抑郁率及HAMD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性期加用中药辨证施治可以减少脑卒中后抑郁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13.
目的研究疏脑解郁汤辨证治疗卒中后抑郁症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治疗的卒中后抑郁症患者112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各56例。对照组予以西药治疗,口服帕罗西汀片;观察组采用中医疗法,予以疏脑解郁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与不良反应率。结果观察组经治疗总有效率达91.0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2.50%,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采用疏脑解郁汤治疗卒中后抑郁症临床疗效显著,可明显减轻患者临床症状,并降低不良反应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随着现代生活节奏不断加快和人们精神压力的增大,郁证发病率越来越高,郁证患者不仅心理遭受折磨,也会伴随相应的躯体症状,已经成为严重的公共健康问题.目前西药治疗病程长且易反复,不良反应较多;而中医药治疗郁证的历史由来已久,具有疗效较好、不良反应较少的特点,并且注重整体化和个体化治疗容易被患者接受的优势.本文对近年临床采用中... 相似文献
15.
目的: 通过高级脑电神经递质分析(S-ET)系统脑功能检测,对抑郁症患者脑内5-羟色胺(5-HT),乙酰胆碱(Ach)、多巴胺(DA)、去甲肾上腺素(NE)、强抑制介质(INH)、强兴奋递质(EXC)功能变化检测,为抑郁症的诊断提供客观依据。 方法: 收集抑郁症患者244例,中医辨证分为5个证型,正常人为71例,进行脑功能S-ET检测。 结果: 抑郁症患者与正常人之间的S-ET存在差异,其5-HT,ACH,DA,NE,EXC神经递质均值低于正常人(P<0.05)。中医不同证型之间及其与正常人的S-ET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 结论: 抑郁症患者的脑功能S-ET表现与正常人不同,其发病机制并不是某神经递质功能的全部低下或者全部亢进。 相似文献
16.
17.
辨证标准的基本要素与构成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辨证标准的建立必须对辨证的基本要素和构成进行准确的分析与把握。辨证的依据是医师收集的辨证信息,包括症状、体征、精神状态和发病时间、发病诱因、病史等其他信息。症状包括单一性症状、复合性症状、概括性症状,以及反映症状的相互关系、特点、程度、病程等。这些症状所含的辨证信息和意义是不同的,不等价的。正确分解这些症状,准确界定,对于辨证论治规范化、标准化是必须的。症状具有辨证价值,这种价值可以是单一的、多维的,或不明显的(潜值),一些具有潜值的症状共同出现时,可以形成具有明显辨证意义的“新值”。辨证主要由辨病邪、辨病性、辨病位等三个要素构成,辨证还要求辨标本缓急、辨病势和辨真伪。 相似文献
18.
辨证论治抑郁症疗效观察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目的 :观察中医辨证论治抑郁症疗效。方法 :将53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8例采取中医辨证施治 ;对照组15例单服三环类抗抑郁药。治疗3个月 ,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观察2组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9 47%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6 67%。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 01)。结论 :中医辨证论治抑郁症有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整理分析大肠癌中医证候微观辨证的研究进展。方法:结合机器检索与人工手检,检索2003—2013年CNKI及万方数据库关于大肠癌中医证候微观辨证的文献。结果:大肠癌中医证候微观辨证的相关文献主要从病理分型及分期、血清标志物、基因与蛋白表达、病变部位、转移情况和恶病质情况等几个方面探讨。结论:由于其中医辨证分型尚未有统一的标准,相应研究方法也尚未成熟,大肠癌的中医证候微观辨证还需要进一步增加样本量,完善研究技术,使大肠癌的微观辨证研究更加客观,为临床治疗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