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通过系统整理并总结国医大师从脾胃论治多系统内伤杂病的临床实践经验,意在剖析当代"脾胃学说"及其在内伤杂病中的应用特色,为传承发展中医脾胃学说,提高临床疗效提供借鉴。病机认识上,诸师治病求本,多重"脾胃虚损为内伤杂病之病本",在继承前人脾胃学说基础上,尤其注重"病邪兼化"。指出内伤杂病脾胃虚损日久易致邪恶堆积,或聚湿生痰,或化热、致瘀、成毒,随着病情迁延,诸邪又可相互兼化为患。治疗上,诸师审机论治,在培补与健运脾胃的同时,强调对不同杂病"痰""热""瘀""毒"等内伤新生病邪及其兼化状态的辨析与治疗,而不拘泥于前人"治内伤杂病当补不当泻"之说。  相似文献   

2.
朱丹溪擅长从气、血、痰、郁辨治杂病。胃癌的病机以脾胃亏虚、气血不足为基础,痰瘀互结、邪实郁滞为要素,因此临证可基于朱丹溪学术思想,从气、血、痰、郁论治。从气论治,当治以健脾益气、调理气机;从血论治,可治以养血化瘀、清化血热;从痰论治,应治以实脾化痰、顺气导痰;从郁论治,宜治以理气解郁、开郁散结。  相似文献   

3.
妇科疾病的病因病机错综复杂,辨证多见虚实夹杂。脾胃为后天之本,调养脾胃贯穿妇科疾病辨证论治的始终。赵瑞华老师是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妇科主任、硕博导师,从事中医妇科临床、科研及教学30余年,擅长治疗妇科疑难杂病。赵老师临证谨守病机,强调辨证论治,重视脾胃在妇科疾病中的作用。笔者有幸侍诊受益颇多,现将赵老师从脾胃论治妇科病的经验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王立忠教授在治疗内科疑难杂症时善于从痰论治。对痰邪壅肺型风痰咳嗽治以疏风固表,化痰止咳;对痰湿中阻型眩晕治以化痰和胃,健脾补肾利湿;对痰火内扰型失眠治以化痰和胃,清热除烦;对风痰阻络型面肌痉挛治以祛风活血,化痰通络;对痰火上扰型耳鸣治以清肝泻火,祛痰和胃,均获良效。治疗内科疑难杂症时善于从痰论治是王立忠教授临证特色之一。同时,王老在治疗中注意固护脾胃,强调健脾运脾,所谓“脾胃为生痰之源”之理。通过介绍王老从痰论治内科杂病的学术经验及辨治验案,与同道共同学习。  相似文献   

5.
单兆伟教授乃孟河医派传人,潜心脾胃病研究50余年,临证不仅善于消化系统疾病的诊疗,对于内伤杂病亦经验丰富,尤其善于从脾胃论治内伤杂病,收效明显。  相似文献   

6.
李任先运用化痰法治疗脾胃病证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任先教授诊治脾胃病经验丰富 ,认为“虚”和“痰”是脾胃病的重要发病因素 ,虚为生痰之本 ,痰为致虚之标。治疗脾胃病时强调“痰气同治”,以燥湿化痰、健脾养胃为要 ,疗效肯定。其从痰论治脾虚的思想对以脾气虚为主的脾胃病证治 ,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和临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从痰辨治疑难杂病浅议孔凡涵徐亚贞山东肥城中医院(271600)关键词从痰论治/杂病痰是体内水湿津液代谢异常形成的病理产物。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之痰亦称无形之痰,指体内水湿津液代谢功能失常,水湿凝聚变化而成。狭义之痰又称有形之痰,指整个肺系分泌物咳咯...  相似文献   

8.
中风以气血逆乱、阴阳失调为病机,风、火、痰、瘀、虚等致脑脉痹阻或血溢脑脉之外而发,虽与五脏有关,但脾胃为重。治疗应调理脾胃,使气血通畅,气机如常。从脾胃论治中风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9.
朱丹溪从痰论治杂病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为金元四大家之一的朱丹溪集刘完素、李东垣与张从正等三家之学,结合自己的独特见解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建树颇多,尤其以善于从痰论治杂病而为后世所瞩目。朱丹溪以“气、血、火、湿、食、痰”等内伤六郁之论而蜚声医林,其于诸郁之中尤重痰郁,提出了“百病皆由痰作祟”的著名论断,于治痰方法上亦是独具匠心。其在从痰论治杂病学术上成就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0.
麻应富主任医师治疗失眠临床经验总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魏霞 《河南中医》2010,30(2):135-137
麻应富主任常从脏腑、阴阳、痰瘀、情志四个方面论治失眠,脏腑论治细分为心、肝、脾胃、肾四个方面。着重阐述从肝论治中的肝气郁结型、肝肾阴虚型、肝阳上亢、肝血亏虚型、肝郁血瘀型、少阳枢机不利型、胆郁痰扰型六个证型。  相似文献   

11.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老年期痴呆最常见的类型,严重威胁老年人的健康和生活质量。历代医家从肾精亏虚、痰浊、瘀血等方面认识及治疗痴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我们认为"髓空痰浊"最能概括AD的病机特征,从脾胃论治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本文从脾胃和脑的生理、病理关系阐述AD从脾胃论治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2.
痰证溯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痰证理论的历史发展角度,探讨了各历史时期痰证论治的特点和成就,经历了从痰饮论治发展到杂病治痰,再到温病治痰;从水、饮、湿的论治到百病治痰,再到从痰论治急性热病等不断发展的过程;反映了中医"痰"的内涵逐渐丰富,痰证理论的不断发展和成熟.  相似文献   

13.
陆成标从脾胃论治杂病经验举隅通州市中医院(226300)蔡惠标[关键词]杂病,肾疝,顽固性呃逆,消渴,陆成标陆成标老师业医30余年,临床经验丰富,治疗脾胃病及应用脾胃理论治杂病尤为见长。现介绍其肾疝、呃逆及消渴的治疗经验。1肾疝肾疝见于《素问·注证发...  相似文献   

14.
师翁马智先生,幼承家学,深究典籍,勤求古训,博采众长,用心临证,从医40余年,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并形成了独到的学术见解,以呼吸系疾病、神经系统疾病、脾胃系统疾病为主攻方向,尤其对间质性肺疾病、眩晕、癫痫、高血压病、顽固性失眠、抑郁症、更年期综合征、慢性结肠炎、胃炎等杂病有独到之处,总结出"化痰瘀、调气血"为治疗内科杂病的心法。他认为,内科杂病病理因素以痰瘀居多,未成痰瘀则多以气血论治,多抓住"痰""瘀""气""血"为内科杂病的重要辨证论治要素,其认为"气病百病生""无痰不作病""久疾无不瘀"(言瘀即言血)。  相似文献   

15.
历代医家有关头痛论治详于肝肾而略于脾胃,文章通过追溯头痛从脾胃论治历史沿革,探讨从脾胃论治头痛机理有六:中土受戕,升降失序;生化乏源,脑窍失养;脾胃受损,痰瘀内生;脏腑相关,脾胃为本;经络所过,病变所至;脾胃气结,忧思伤及,为头痛从脾胃论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运用朱丹溪的"气、血、痰、郁"学术思想论治肺癌,指出肺癌的病因病机根本是邪盛正衰,"痰、郁"是肺癌重要的病理因素。朱丹溪以"气、血、痰、郁"为纲论治杂病,具有丰富的经验。古代无肺癌的病名,但依据其临床表现,可归入"杂病"范畴。朱丹溪论治杂病的思路,可以为肺癌的中医治疗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正张怀亮教授是全国名老中医,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是河南省保健委员会、省卫生厅保健局特聘领导干部保健专家。张怀亮教授临床精于辨证,擅治内科杂病,尤其重视脾胃,认为脾胃在内科杂病的发生、发展、转归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现将张怀亮教授从脾胃论治内科杂病的经验简介如下,以飨同道。脾胃在内伤杂病中的作用《内经》云:"胃者,水谷之海,六腑之大源也。""五脏者,皆禀气于胃,胃者五脏之本也。"脾胃作为"后天之  相似文献   

18.
金元四大家论治厥证各具特色,刘完素侧重于论治真热假寒的阳厥证,提出病热甚则厥,主张以寒药养阴退阳治厥;张从正侧重于论治因实邪所致的厥证,善用涌吐攻邪,兼以温补治疗;李东垣从脾胃内伤角度论治厥证,治以益气健脾,升阳散火,补充了仲景外感致厥的论述;朱丹溪集众家之所长,总结厥证以气虚为主,内伤杂病及感受外邪均可致厥,治疗上以"气、血、痰、郁"为辨证纲领,因证施治。四大医家论治厥证均是在继承《黄帝内经》和《伤寒杂病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各自不同的学术观点,共同促进完善了厥证的辨证论治。  相似文献   

19.
认为饮食不节是糖尿病的主要病因,脾胃损伤致脾虚胃强、痰热互结是糖尿病的重要病机,从脾胃论治,健脾益气是糖尿病的重要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0.
脾胃同居中焦,具有受纳运化、升清降浊的功能。在发病上,脾胃病而痛风生:脾胃虚则痛风发,脾失运化则气血乏源,脾胃气机失调则代谢失衡,脾胃病则痰瘀生。在治疗上,脾胃健则痛风平:脾胃伤则百病生,治病求本在于脾胃,先天不足须补后天,营卫不通须治脾胃。梳理古代医家从脾论治痛风的辨病思维,可以为临床认识和治疗痛风提供有价值的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