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通过评价急性心肌梗死(AMI)后延迟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对左室重塑、心功能的影响,并分析随访资料,探讨AMI延迟PCI的临床意义.方法 25例PCI病人为治疗组,同期未行PCI的19例病人为对照组,于基线、1个月及6个月3个时间点进行同位素心肌灌注显像检查,同时进行临床资料随访.结果①两组间对左室舒张末容积(EDV)、左室收缩末容积(ESV)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无统计学意义,且不同时间段比较,EDV、ESV及LVEF在不同时间段间无统计意义;EDV、ESV、LVEF各组的不同时间段与治疗方法间无交互作用.②临床事件随访时间6个月~16个月,治疗组复合事件(包括死亡、心肌梗死、脑卒中、心力衰竭、心绞痛等)发生率较低(24.0% VS 57.9% P=0.02).结论AMI后延迟PCI治疗的心脏复合事件发生率较低,但对左室重塑并未显示有利作用,其意义需要进一步大规模临床试验的观察.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经皮冠脉介入手术时机对急性心肌梗死后左室重构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16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行直接经皮冠脉介入治疗60例(直接组),行延迟经皮冠脉介入治疗60例(延迟组),未行任何冠脉治疗40例(对照组)。急性心梗后1 w和6个月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测定血流动力学的平均二尖瓣压力差(m MPG)、肺动脉平均压(m PAP),心脏彩超检测左室舒张末径(LVDEd)、左室收缩末径(LVSEd)、左房内径(LAd)等心功能指标,记录半年内的心衰再住院率。结果三组患者急性心梗后1 w的血流动力学和心功能指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6个月后经皮冠脉介入患者的m MPG、m PAP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直接组低于延迟组(P0.05)。经皮冠脉介入患者的LVDEd、LVSEd、LAd均低于对照组,且直接组优于延迟组(P0.05)。三组患者半年内的心衰再住院率分别为1.67%、5.00%和1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冠脉介入可改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左室重构及心功能,减少心衰再住院率,不同手术时机可以影响患者的左室重构及心功能,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直接经皮冠脉介入治疗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直接与延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流动力学、左心室重构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7年6月武汉市第五医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42例,根据PCI时机分为对照组67例和观察组75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患者行延迟PCI,观察组患者行直接PCI。比较两组患者发病后1周、6个月血流动力学指标、左心室重构指标。结果发病后1周两组患者平均左房室瓣压差(m MPG)、肺动脉平均压(m PA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发病后6个月观察组患者m MPG、m PAP低于对照组(P0.05)。发病后1周两组患者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心房内径(LA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发病后6个月观察组患者LVEDD、LVESD、LAD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延迟PCI相比,直接PCI能更有效地改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流动力学,抑制左心室重构。  相似文献   

4.
RT3DE评价延迟PCI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应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T3DE)评价延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左心室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首次AMI住院患者56例,根据是否行延迟PCI治疗,将患者分为PCI治疗组(30例)和药物治疗组(26例)。所有患者于治疗前和治疗后3个月、6个月分别进行RT3DE检查,对采集的三维超声图像进行脱机处理,得出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及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比较两组患者左心功能的差异。结果PCI治疗组治疗后3个月、6个月较术前LVEDV、LVESV降低(P0.05),LVEF提高(P0.05)。药物治疗组治疗3个月、6个月时,各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3个月及6个月时PCI治疗组与药物治疗组比较,LVEDV、LVESV、LVEF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延迟PCI能明显改善AMI后左室重构,提高左心功能,改善患者预后。RT3DE可准确、方便的评价AMI患者左室整体心功能。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自体外周血干细胞(PBSCs)移植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对左心室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03年11月至2005年9月辽宁省人民医院收治的69例AMI患者,分成干细胞移植组35例和对照组34例,两组均接受药物和冠状动脉内介入治疗,干细胞移植组在此基础上动员自体骨髓干细胞,进行外周血干细胞移植。两组均于治疗前、治疗后6个月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6个月时干细胞移植组心脏收缩末容积(ESV)明显减小(P<0·05);舒张末容积(EDV)无显著性变化(P>0·05);左室射血分数(LVEF)显著增高(P<0·05);左室壁节段性运动积分指数(WMSI)明显减低(P<0·001);对照组于介入术前及术后6个月随访ESV、EDV、LVEF及WMSI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术后6个月随访移植组与对照组比较ESV下降,LVEF升高,WMSI降低(P<0·05)。结论自体外周血干细胞治疗AMI可以在近期有效地缩小缺血梗死面积,减轻左室重构,改善心功能。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对近期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患左心室结构和功能的影响。方法:51例已确诊为近期STEMI的患,全部行冠状动脉照影检查,25例行梗死相关动脉(IRA)PCI术,其后予以常规药物治疗,26例未行介入治疗直接进行药物治疗;术前或用药前应用多普勒超声测量ESV、EDV、LVEF、WMAS、E、A、E/A、Ei、Ai、Ei/A、SV等指标,并随访3个月,进行复查。结果:介入治疗组术后3个月ESV、EDV、WMAS、Ai较术前分别下降了26.5%(P<0.01)、15.6%(P<0.01)、41%(P<9.01)、26.6%(P<0.05),LVEF、Ei/Ai较术前提高了17.8%(P<0.01)、35.6%(P<0.01)。对照组随访3个月,ESV、EDV分别较初期提高了10.8%、9.6%(P均<0.05),IVEF降低了10.0%(P<0.05),两组问Ai、Ei/Ai、ESV、EDV、LVEF、WMAS均有非常显差异(P均<0.01)。结论:PCI术可改善近期心肌梗死患的左室功能及预后。  相似文献   

7.
目的:前瞻性评价替罗非班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直接经皮冠状动脉(冠脉)介入治疗(PCI)后左室功能及临床预后的作用。方法:将145例接受直接PCI治疗的急性STEMI患者,随机分为替罗非班组(73例)和对照组(72例)。比较2组基础临床情况、冠脉造影和PCI结果、住院期及术后第90天左室舒张末期容积(EDV)、收缩末期容积(ESV)、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主要心脏不良事件(MACE,包括死亡、再梗死、再次靶血管重建)发生率。结果:2组基础临床情况、冠脉造影及PCI结果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替罗非班组住院期的EDV、ESV、LVEF与对照组比较,分别为P>0.05[(134±28)ml∶(146±46)ml]、P<0.05[(67±17)ml∶(81±36)ml]、P<0.05[(49±7)∶(45±9)%];术后第90天的EDV、ESV、LVEF与对照组比较,分别为P>0.05[(147±31)∶(158±62)ml]、P<0.05[(61±20)∶(79±41)ml]、P<0.01[(58±8)∶(51±9)%]。替罗非班组住院期间及术后第90天MACE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分别为5.5%∶15.3%及6.8%∶18.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替罗非班治疗(OR=0.76,P<0.05)、年龄<65岁(OR=0.83,P<0.01)、住院期LVEF≥0.5(OR=0.49,P<0.05)是降低术后MACE发生率的主要决定因素。结论:急性STEMI患者直接PCI联合替罗非班治疗,能显著改善住院期和术后左室收缩功能及临床预后。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左心室局部及整体收缩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30例行PCI的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组,另选取30名健康成人作为对照组,在介入治疗前后分别对两组患者行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T-3DE)检查,测定、比较左心室整体及局部的舒张末期容积(EDV)、收缩末期容积(ESV)、左室射血分数(LVEF)变化。结果研究组术前的EDV、ESV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LVEF值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1个月的EDV、ESV值明显降低,LVEF值明显升高,与术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研究组术后1个月的EDV、ESV、LVEF值与对照组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与术前相比,研究组心尖帽、前间隔心尖段、前间隔基底段、前间隔中间段、前壁心尖段、前壁基底段、前壁中间段的局部舒张末期容积(rEDV)、局部收缩末期容积(rESV)值均明显降低,局部射血分数(rLVEF)值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冠心病患者经PCI介入治疗后,左心室局部及整体收缩功能均有明显改善,应用RT-3DE能够对患者的左心室收缩功能进行定量评价。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采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血清B型钠利尿肽(BNP)及心室重塑的影响。方法将60例AMI患者按有无行PCI术分为PCI组和非PCI组,检测不同时期血清BNP水平以及采用PhillipsIE33型多普勒超声仪测定患者1周左右的左心室内径、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ESV)、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EDV)、左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两组患者EDV、ESV和LVEF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24h、48h、72h时点血清BNP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7d时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PCI术对AMI患者进行早期再灌注可明显降低患者第7天的BNP水平,进而能改善AMI患者的左室功能及减轻左室重塑。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进行早期再灌注后血中B型脑钠肽(BNP)及肌钙蛋白I(TnI)水平的动态变化及对心室重塑的影响。方法 6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分为PCI组(34例)和非PCI组(34例),检测所有患者的BNP和TnI;彩色多普勒超声仪测定患者左心室内径、左心室收缩末容积(ESV)、左心室舒张末容积(EDV)、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 BNP测值PCI组与非PCI组患者治疗第2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第4天PCI组明显低于非PCI组(P<0.05),TnI水平PCI术组治疗第2天、第4天均明显低于非PCI组(P<0.05),治疗第7天EDV、ESV值PCI组明显低于非PCI组(P<0.05),但两组间的LVEF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MI患者急诊PCI进行早期再灌注治疗可明显降低治疗第4天BNP水平、及第2、4天TnI水平,进而能改善AMI患者的左心室功能及左室重塑。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在老年急性肺栓塞(APE)患者治疗前后左心功能与结构变化中的评价。方法随机选取该院2013年2月至2014年11月住院治疗的老年APE患者(APE组)和性别、年龄相匹配的1∶1健康者(对照组)各34例。对比分析所有患者治疗前后常规超声心动图记录的心率、左右室舒张末内径(LVED/RVED)、肺动脉收缩压(PASP)及实时三维超声检测的左室舒张末容积(EDV)、收缩末容积(ESV)、心搏量(SV)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峰值排空率(PER)。结果 APE组治疗前、后的心率、RVED/LVED、EDV及ESV值均高于对照组,LVEF和PER值均低于对照组(P0.05);APE组治疗后的心率、LVEF及PER值均高于治疗前(P0.05),而RVED/LVED、PASP、EDV及ESV值均低于治疗前(P0.05);PASP与PER、LVEF呈显著负相关(r=-0.760、-0.608,P0.05);数据重复性分析发现,两组患者间的EDV、ESV、SV、LVEF和PER值均呈现显著正相关(均P=0.000)。结论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可有效评估老年肺栓塞患者治疗前后的左心功能与结构变化,具有较高的临床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2.
择期PCI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观察择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KillipⅠ~Ⅲ级AMI住院患者68例,AMI后10~14 d行冠状动脉造影证实梗死相关动脉(IRA)完全闭塞,依据是否行PCI将入选患者分为PCI组和对照组,并在住院和随访期间行C反应蛋白(CRP)、脑钠素(BNP)及超声心动图检查,测量两组术后1个月、6个月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容积指数(LVEDVI)、左室收缩末期容积指数(LVESVI),测定两组AMI后7 d及6个月时CRP及BNP水平。结果 AMI后1个月,两组各项心功能参数无显著差异(P0.05),6个月时成功PCI组LVEF、LVESVI、LVEDVI明显改善(P0.05),而对照组心功能下降,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后,PCI组CRP、BNP降低,与AMI 7 d时及对照组同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MI后择期PCI,开通IRA,可明显改善心功能及临床预后。  相似文献   

13.
将急性心肌梗死(AMI)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患者50例随机分为行PCI术后冠状动脉内注入尿激酶(UK)治疗(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观察两组临床事件、心律失常、ST—T改变、QT离散度、心功能及左室重塑情况。结果两组临床事件的发生率及QT离散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EDV)、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ESV)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提示AMI直接PCI后强化溶栓治疗对于抑制和逆转心肌梗死后患者的左心室重构、改善左心功能和远期预后要优于单纯PCI治疗。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经食管超声心动图评估冠心病患者PCI术后左心室功能和收缩同步性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择期行PCI术的患者67例为研究对象。分别于术前、术后1个月、3个月,进行经食管超声心动图检查,获取患者左心室收缩末期容量(ESV)、左心室舒张末期容量(EDV)、左心室每搏量(SV)、心输出量(CO)、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及左心室16心肌节段从QRS波起点达到最小收缩容积时间的标准差值校正值(Tmsvl6-SD%)和最大差值校正值(Tmsvl6-Dif%),并对患者左心室17节段时间-位移参数图进行分析。结果与术前比较,术后1个月患者ESV、EDV、Tmsv 16-SD%、Tmsv 16-Dif%明显降低,SV、CO、LVEF明显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 05);与术后1个月比较,术后3个月患者ESV、EDV、Tmsv 16-SD%、Tmsv 16-Dif%明显降低,SV、CO、LVEF明显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 05)。末次随访时,患者左心室收缩延迟节段为(1. 82±0. 34)个,收缩活动减弱节段为(2. 30±0. 83)个,明显少于术前的(4. 71±1. 42)个和(5. 14±1. 83)个。结论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可准确评估冠心病患者PCI术后左心室功能和收缩同步性的改善情况。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后延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对左室重构(LVRM)和远期预后的影响。方法93例初次AMI患者分为PCI组(47例)和非PCI组(46例)。分别在心肌梗死后(23±10)d(术前)和术后6个月测量左心室容量指数、射血分数(LVEF)和异常室壁运动积分指数,并观察6个月期间主要不良心脏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6个月时两组左室射血分数和室壁活动异常积分与术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对照组左室舒张末期容积指数(LVEDVI)和左室收缩末期容积指数(LVESVI)较术前明显增大(P<0.01,P<0.05),且与PCI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6个月随访期间主要不良心脏事件发生率对照组为11%,成功PCI组为4%,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AMI后延迟PCI可抑制左室扩大,延缓慢性期左室重构,并显著减少心脏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通过经皮冠脉介入术(PCI)进行早期再灌注后其血中B型钠利尿肽(BNP)的动态变化及对心室重塑的影响。方法用ARCHITECTI2000全自动免疫分析仪测定2005年12月至2006年5月在中国医科大学盛京医院就诊的60例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血中BNP的质量浓度及用PHILLIPSIE3S型多普勒超声仪测定患者左心室内径、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ESV)、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EDV)、左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BNP的质量浓度在接受PCI与未接受PCI的患者早期第1天、第2天内无明显改变(P>0.05),但在第3天、第7天,PCI组明显低于未PCI组(P<0.05)。1周左右的EDV、ESV值在PCI组明显低于非PCI组(P<0.05),但两组间EF值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AMI患者行PCI进行早期再灌注可明显降低第3,7天的BNP质量浓度,进而能改善AMI患者的左室功能及左室重塑。  相似文献   

17.
急性心肌梗死后ST段持续抬高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后ST段持续抬高的临床意义。方法取AMI后ST段持续抬高的静息心电图40例(A组),以无ST段持续抬高的AMI患者48例为B组。两组均进行冠状动脉造影及左心室造影,并观察2组病例的左室收缩末期容积(ESV)、左室舒张末期容积(EDV)、左室射血分数(LVEF)、局部室壁运动情况及冠状动脉阻塞部位、程度。结果A组较B组LVEF减低(P<0.05)、ESV增大(P<0.01),冠状动脉完全闭塞、局部室壁无收缩或矛盾运动比例A组明显高于B组(P<0.01),而2组EDV、室壁瘤发生比例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后ST段持续抬高与冠状动脉完全的闭塞、LVEF的显著降低、ESV的明显扩大直接相关;与室壁瘤、EDV无显著相关,是一种简而易行、无创伤的临床检测手段,对急性心肌梗死后患者的治疗和预后提供积极的帮助。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尼可地尔预注射对急性心肌梗塞(AMI)患者PCI术后心功能及预后的影响。方法:2016年1月~2018年1月我院接受PCI的AMI患者102例被随机均分为常规PCI组与尼可地尔组(在常规PCI组基础上接受尼可地尔预注射)。两组均随访6个月。观察比较两组术后即刻与术后6个月的心脏指数(CI)、LVEF、左室收缩末期容积指数(LVESVI)、左室舒张末期容积指数(LVEDVI)、住院期间不良心脏事件发生率及随访期间临床预后情况。结果:PCI术后即刻,尼可地尔组CI显著高于常规PCI组,LVESVI显著低于常规PCI组(P均=0.001)。与常规PCI组比较,术后6个月,尼可地尔组CI [(2.27±0.55)L·min~(-1)·m~(-2)比(2.78±0.71) L·min~(-1)·m~(-2)]、LVEF [(50.43±4.66)%比(53.26±5.31)%]升高更显著,LVESVI [(51.99±5.21)ml/m~2比(40.39±4.91)ml/m~2]、LVEDVI [(102.14±8.57) ml/m~2比(87.88±6.75)ml/m~2]降低更显著(P均0.01)。尼可地尔组住院期间不良心脏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常规PCI组(15.69%比33.33%,P=0.038)。随访期间,尼可地尔组再入院发生率显著低于常规PCI组(3.92%比19.61%,P=0.014)。结论:尼可地尔预注射可显著改善AMI患者PCI术后的临床预后,改善心功能,降低不良心脏事件发生率。  相似文献   

19.
心肌梗死并心功能不全患者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评价心肌梗死 (MI)并左心功能不全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PCI)对左心收缩功能和左心室重构的作用。方法 :5 2例MI并左心功能不全患者 ,急性心肌梗死 (AMI) 30例 ,陈旧性心肌梗死 (OMI) 2 2例 ,行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加支架术治疗 ,术后随访 3个月 ,超声心动图测定左室舒张末内径 (LVEd)、左心房内径(LAd)、左室舒张末容积 (LVEDV)、左室收缩末容积 (LVESV)、左室射血分数 (LVEF)和左室短轴缩短率 (LVFS) ,比较治疗前后各参数的变化。结果 :PCI治疗后LVEd、LAd、LVEDV、LVESV较治疗前均明显减少 (均P <0 .0 1)、LVEF和LVFS明显增高 (P <0 .0 1) ,尤以AMI组明显 ,并且冠状动脉血运重建的时间越早 ,心功能恢复越好。结论 :MI并左心功能不全患者尽早PCI治疗可明显改善左心室收缩功能 ,部分阻抑左心室重构。  相似文献   

20.
徐爱国  齐向前 《山东医药》2009,49(28):73-74
目的探讨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急诊及择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对左室重构和心脏功能的影响。方法将85例初次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分为急诊PCI组、延迟PCIA组(12h-2周)和延迟PCIB组(2周以上)。分别在心肌梗死术前和术后3、6个月测量心脏功能(LVEF)和舒张末期内径(LVEDD)。结果急诊PCI组及延迟PCIA组术后3、6个月LVEF明显改善(P〈0.05);急诊PCI组、延迟PCIA组术前和术后3、6个月LVEDD均较延迟PCIB组小(P均〈0.05)。结论急性前壁心肌梗死后急诊及延迟(12h~2周)开通均能改善左室重构和心脏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