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职业病防护干预降低供应室人员下肢静脉曲张发生率的效果。方法该院于2018年3月—2019年3月对消毒供应室实施职业病防护干预(研究阶段),并将其与2017年2月—2018年2月期间消毒供应室的情况进行对照(对照阶段),将对照阶段收集数据纳入对照组,将研究阶段数据纳入研究组,比较不同阶段消毒供应室职业防护效果及对下肢静脉曲张发生率的影响。结果研究组护理人员下肢静脉曲张临床症状评分及腿部周径分别为(7.19±1.28)分及(22.35±1.87)cm,均较对照组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理人员下肢静脉曲张、轻度颈椎病、腰椎病的发生率分别为2.94%、8.82%、5.88%,其发生率均较对照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院消毒供应室加强职业病防护干预,有助于提高护理人员职业防护意识,降低护理人员下肢静脉曲张发生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医院护理人员化疗职业防护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一般资料调查问卷、化疗职业防护情况于2019年11月18日对医院32名肿瘤科护理人员进行调查,比较并分析结果。结果:护理人员化疗职业防护总分为(50.77±3.21)分。各维度得分由高到低依次为防护认知(18.21±1.05)分、防护行为(12.23±2.01)分、防护条件(10.91±1.48)分、防护管理(9.42±1.27)分。结果单因素方差分析显示不同学历、职称、护龄、接受化疗防护知识培训时间、接触化疗药物年限的护理人员化疗职业防护存在差别(P0.05),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接触化疗药物年限、接受化疗防护知识培训时间、职称是护理人员化疗职业防护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医院护理人员化疗职业防护现状处于中等水平,且易受接触化疗药物年限、培训时间、科室等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目的:完善传染科护士职业暴露的预防管理制度,减少院内感染的机率。方法:以2014年2月~2016年2月温州市第六人民医院传染科护理人员为研究对象。结果:2014年护士职业暴露防护知识的知晓率为73.58%,2015年护士职业暴露防护知识的知晓率为86.79%,2016年护士职业暴露防护知识的知晓率为92.73%(P0.05)。结论:传染科护士与各方面的危险因素接触的机会较多,应该针对护士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制定管理措施,减少护士与患者接触的机会,提高护士的专业技能,使护理操作更加规范。  相似文献   

4.
目的:FOCUS-PDCA程序在急诊护理人员职业安全防护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8年3~11月间在医院急诊护理人员职业安全防护中实施FOCUS-PDCA程序;实施前(2017年6月~2018年2月)和实施后分别对急诊科47名护理人员进行防护知识掌握度和安全防护依从性进行调查。结果:实施FOCUS-PDCA程序后急诊护理人员的防护知识掌握率和安全防护依从性显著提高(P0.05)。结论:FOCUS-PDCA程序在急诊科中可以提高护理人员的防护知识和安全依从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系统干预对消毒供应室工作人员职业暴露防护的依从性影响。方法:分析本院2013年2月至2016年2月9名供应室工作人员资料,依据是否实施系统干预进行分组,分为系统干预前组和系统干预后组。具体包括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和规范的操作程序、加强职业暴露防护知识培训、实施质量控制并给予督促改进等系统方法,干预时间为1年。结果:系统干预后组职业暴露防护认知能力和依从性明显优于系统干预前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系统干预可以促使供应室工作人员更好的认识到职业暴露危害,采取针对性的职业暴露防护,提高供应室工作人员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行为运作管理在妇科肿瘤护士化疗药物职业防护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2020年于医院妇科肿瘤科室任职的护理人员15名作为研究对象,于2020年对其进行行为运作职业防护管理,2019年为实施前,2020年为实施后。比较实施前后的管理效果。结果:实施后护理人员的防护知识、防护意识、防护行为等职业防护能力评分,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护理人员在防护物品使用管理各方面的评分,均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对妇科肿瘤护理人员实施行为运作职业防护管理,能够使护理人员自我防护能力有效改善,使化疗职业暴露的危害降低,具有较高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妇产医院护理人员的职业防护现状,为妇产科护理人员的职业安全控制提供必要依据。方法:调查对象为某妇产医院的200名护理人员,采用问卷形式,内容包括是否接受过职业防护培训、工作中有无防护措施、是否接触过传染病患者、是否在工作中受到过器械损伤、是否接触过化疗药物等,然后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96.5%的护理人员没有接受过职业防护措施培训;日常护理中,处理患者排泄物时采取防护措施的比例最高,占86.0%,进行生活护理时采取防护措施的比例最低,仅占24.5%;工作中接触过传染病患者的护理人员占88.0%。结论:妇产医院的护理人员缺乏必要的职业防护意识,大多数没有接受过专门的职业培训,护理人员职业危害依然存在,因此应加强对妇产医院护理人员职业防护知识的培训,提高其安全防护意识。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三级无缝隙质量管理应用于手术室护理管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0月医院手术室的160例患者,根据三级无缝隙质量管理实施前后,将其分为三级无缝隙质量管理实施前的对照组和三级无缝隙质量管理实施后的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应激情况、护理人员专业技能考核、护理满意度。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心率、收缩压、舒张压均明显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护理人员专业技能考核及格率明显增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对护理人员工作能力、沟通技巧、服务态度、病区管理、健康教育等方面满意度明显提升(P0.05)。结论:三级无缝隙质量管理能够有效减少手术应激,提升护理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改善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找出中蒙医医院护理人员职业伤害因素,制定科学有效防护措施,减少职业伤害发生,提高护理人员健康水平。方法:对内蒙古自治区中蒙医医院2011年1月~12月350名护理人员发生职业伤害例数进行调查,并与2010年1月~12月350名护理人员发生职业伤害的例数相比较。结果:采取相关措施后职业伤害发生例数明显减少。结论:加强职业安全教育,提高防范意识,认真执行科学防护对策,可以使中蒙医医院护理人员职业伤害明显减少。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在手术室护士中实施知信行模式干预对提高手卫生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应用知信行模式对2015年2月~2016年2月在杭州市妇产科医院手术室工作的21名护理人员执行手卫生情况进行干预,比较干预前后护理人员手卫生知识、信念评分及手卫生行为执行率。结果:干预后护理人员手卫生知识评分高于干预前(P0.05);干预后护理人员洗手执行率、戴手套执行率、使用洗手液、手消毒剂执行率均高于干预前(P0.05)。结论:知信行模式干预能够有效促进手术室护士手卫生依从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西学中”护理人员接受中医药知识与技能培训现状及培训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某妇产科医院2021年1月—2022年1月在职的20名产科护理人员资料,分析20名护理人员中医药知识与技能培训需求情况、对中医药知识与技能培训的方式及时间意愿,统计20名护理人员接受中医药知识与技能培训情况,并且比较接受和未接受中医药知识与技能培训护理人员的中医药理论知识及中医药操作评分差异,总结中医药知识与技能培训对策。结果:20名护理人员中其对中医适宜技术知识与技能培训需求最高,总需要率为95.00%,其次分别为中医中药调理、情志调摄、推拿按摩及养生保健方面的知识与技能培训,总需要率分别为90.00%、85.00%、80.00%、80.00%。20名护理人员中其对中医药知识与技能培训方式主要倾向于半脱产,构成比为85.00%,其次为全脱产,构成比为15.00%;在教学方式方面,视频集中教学答疑构成比最高为50.00%,其次分别为临床实践答疑和课堂面授答疑,构成比分别为哦30.00%和20.00%;在培训时间方面,工作日白天培训构成比最高为40.00%,其次分别为工作日晚上、周六白天及周六晚上,构成比...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肿瘤化疗护理人员职业危害发生情况,调查其自身职业危害防护情况,并讨论加强防护管理的策略。方法:于2016年1月~2017年5月纳入杭州市肿瘤医院护理人员共116名,将长期接触化疗药物的护理人员归为观察组,将未长期接触化疗药物的护理人员归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职业危害发生情况;根据是否发生职业危害将观察组分为异常亚组和无异常亚组,比较两组职业防护调查表得分情况。结果:观察组脱发、皮肤损害、月经不调、消化道症状、神经症状、骨髓抑制发生率均较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中异常亚组护理人员职业危害预防调查中意外暴露处理、化疗操作、污染物处理、废弃物处理及总平均分分值均较无异常亚组低(P0.05)。结论:长期接触化疗药物增加护理人员职业危害,且目前肿瘤化疗护理人员职业危害防护行为不当,应通过加强职业安全教育、定期体检、改善工作环境、规范化疗操作等方面加强防护工作,为护理人员创造安全的工作环境。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实习护生的医院感染防护知识与防护行为现状。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对医院近三年的100名实习护生进行问卷调查,内容包括基本资料及医院感染防护知识与防护行为三部分。结果:实习护生掌握医院感染基本知识较好,但对院感知识掌握不够全面,工作中的防护行为存在较多的问题。结论:对实习生要加强医院感染的系统培训,重视标准预防,加强监督考核,提高护生自我防护意识,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  相似文献   

14.
目的:结合临床经验,探讨和分析精细化管理在艾滋病护理从业人员职业防护中的应用情况,以便指导艾滋病的护理工作。方法:绍兴市立医院自2014年1月起对感染科进行了精细化管理,因此研究选用2013年1月~2014年1月以及2015年1月~2016年1月两个时间段,前者设为对照组,后者设为观察组,并统计分析感染科实施精细化管理前后艾滋病护理人员职业防护情况。结果:在调研期间,对照组护理从业人员共发生职业暴露2次,观察组发生为零,经卡方检验,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精细化管理在艾滋病护理从业人员的职业防护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调查研究手术室护士对于标准防护的认知状况,为加强手术室护士的标准防护意识及认知水平进行探讨,并提出可行性建议。手术室护士能够主动按照标准化措施做好防护,保护自身安全,对预防医源性感染以及保护自身的身体健康有很重要的意义。方法:在2016年3月-2017年10月在我市三所医院手术室就职的护理人员中选出80名,以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调查护理人员对安全防护知识的认知程度,并统计调查结果。结果:本次80例手术室护理人员对锐器损伤处理、职业暴露相关概念、常见疾病的传播途径、医疗废弃物处理方法、皮肤锐器刺伤后自我防护处理措施等的答对率较高。结论:手术室护理人员对于自我安全防护认知水平有待进一步的提高,需加强对手术室护理人员的专门培训和强化安全防护管理,减少职业暴露危害事件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医院消毒供应环节的质量监测和护理管理在提升供应室工作质量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医院消毒供应室的13名护理人员纳入研究,2016年3~12月采取常规护理的为实施前,2017年1~9月采取质量监测护理管理的为实施后。比较两组护理人员的情况。结果:护理人员的工作满意度和工作质量均明显高于实施前(P0.05),安全意识、服务意识、收回供给及时度、防范意识都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供应室护理管理中实施质量监测与护理管理,能够有效提高供应室的工作质量和效率,提高护理人员和科室满意度。  相似文献   

17.
目的:调查血透室护理人员的职业防护及管理情况。方法:选取医院血透室的100名护理人员作为研究对象,入组时间2016~2017年,其中2016年仅开展职业防护调查而未加强管理作为对照组,2017年开展职业防护调查与管理作为观察组,每组50名。调查护理人员职业损伤危险因素,统计两组的职业损伤情况。结果:血透室职业损伤的危险因素主要有意外损伤、生物因素、物理化学因素和心理因素,观察组职业损伤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意外损伤、生物因素、物理化学因素和心理因素等是导致血透室护理人员发生职业损伤的主要因素,做好管理,能够规避相关危险,减少职业损伤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消毒供应室中进行器械清洗工作的职业暴露问题,探讨有效的防护措施。方法:对消毒供应室器械清洗人员的职业暴露问题进行调查分析,提出对策,于2017年3月实施;设2017年3月~2018年5月为实施后,2016年1月~2017年2月为实施前,比较实施前后器械清洗情况。结果:器械清洗人员的职业防护知识评分、职业危害环境评分分别为(93.74±3.74)分和(91.28±3.29)分,均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器械清洗人员的防护依从率为100.00%,显著高于实施前的66.67%;职业暴露发生率为13.04%,显著低于实施前的22%(P0.05);清洗人员对工作的满意度为100.00%,显著高于实施前的58.33%(P0.05)。结论:针对消毒供应室器械清洗工作存在的职业暴露问题进行防护知识培训、强化防护环境管理、强化监管工作、提升职员防护态度等,可显著提高防护管理质量,减少器械清洗职业暴露情况的发生率,提升器械清洗人员对工作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肛肠外科护士血源性病原体的职业暴露因素,提出防控管理建议。方法:研究对象为肛肠外科的14名护理人员,自行设计问卷,调查肛肠外科护理人员对血液传播疾病防护知识的认知情况,包括护士的一般情况、血液传播疾病防护认知及行为、血源性疾病职业接触情况三方面,分析影响因素,提出控制建议。结果:肛肠外科护士对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暴露的认知仍存在不足,在防护行为上明显欠缺。结论:应加强对肛肠外科护士进行血源性疾病职业防护培训,制定相关制度,完善安全防护措施,建立相关管理及培训体系,全面提高职业暴露的预防效果。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新生儿科医院感染重要环节管理的措施和成效。方法:对义乌市妇幼保健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间和2015年2月~2016年2月间新生儿科收治的4947例住院患儿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2014年1月~2015年1月间新生儿科2338名住院患儿作为对照组,将2015年2月~2016年2月间新生儿科2609名住院患儿作为观察组,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总结出对照组新生儿科医院感染的影响因素,并于2015年2月开始实施相应管理措施,比较分析观察组和对照组医院感染发生率情况。结果:经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胎龄小于37周、住院时间不小于1周、使用呼吸机为新生儿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针对以上危险因素采用相应管理措施后,观察组医院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发现新生儿科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并对重要环节实施相应管理措施,能够有效降低新生儿发生医院感染情况,提升新生儿健康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