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 毫秒
1.
目的研究320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的对比剂剂量优化效果。方法本次纳入2018年11月至2019年10月收治的120例疑似冠状动脉病变患者展开研究,按照对比剂剂量的不同分为三个小组,各40例,甲组、乙组、丙组的对比剂剂量分别为0.5mL/kg、0.6mL/kg、0.74mL/kg。将三组的CT值、图像质量评分、噪声评分、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比对。结果乙组的不同区域的CT值均高于丙组、甲组(P0.05);丙组的图像质量评分、噪声评分高于甲组、乙组(P0.05);丙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甲组(P0.05)。结论 320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检查中最优的对比剂剂量为0.6mL/kg,图像质量高且噪声小、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探讨320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coronary computer tomography angiography,CTA)在冠状动脉狭窄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拟诊断为冠心病的患者作为本文研究对象,进行320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检查,同时对照冠状动脉造影结果,比较两种方式对冠状动脉狭窄诊断的准确率。结果通过对比两种方法检查结果,可以发现在轻度狭窄患者的CTA检查准确性要低于冠状动脉造影,且P0.05,有明显差异;在中度、重度狭窄、闭塞的患者中,两种检查方法结果相近,无明显差异,且P0.05。结论 320排CTA诊断冠状动脉狭窄对中度以上狭窄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准确性,操作简单,无创,检查费用适中,值得在临床诊断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320排CT对心房颤动患者冠状动脉CT成像的有效性。方法:连续入组34例持续心房颤动患者。所有患者均进行了320排CTCA和常规冠状动脉造影(CCA)检查。两位评价者评价CTCA是否存在冠状动脉显著狭窄(≥50%),以CCA为参照标准,评价CTCA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PPV)和阴性预测值(NPV)。结果:以冠状动脉段为单位,CTCA的敏感性、特异性、PPV和NPV分别为94.1%、99.3%、84.2%和99.8%。结论:320排CTCA诊断的准确性较高,在心房颤动患者可以有效地排除冠心病。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320排CT低电压结合低浓度对比剂在冠状动脉成像(CTA)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101例临床怀疑或确诊冠心病的患者体质量指数(BMI)21~26 kg/m2,男56例,女45例,随机分成两组使用东芝320排CT进行冠脉CTA检查。A组(52例)管电压为100 k Vp,对比剂为碘克沙醇(270 mg I/ml);B组(49例)管电压为120 k Vp,对比剂为碘帕醇(370 mg I/ml)。两组扫描图像由两名副高以上的影像医师采用双盲阅片进行图像质量评分,并对照其评分结果;另比较两组患者主动脉根部、左冠状动脉及右冠状动脉起始部血管强化CT值、噪声、信噪比(SNR)、对比度噪声比(CNR)、辐射剂量及碘摄入量。结果两组间ED及碘摄入量比较差异显著(P0.05),A组均小于B组。两组血管强化CT值、噪声、SNR、CNR差异显著(P0.05),除噪声A组B组外,其他各项A组均B组。两组间图像质量节段评分无差异(P0.05),A组符合诊断需求的节段数占98.9%(646/653),B组符合诊断需求的节段数占99.3%(594/598)。结论应用320排CT低电压结合低浓度对比剂进行冠状动脉检查,在保证图像质量的前提下,可以显著降低辐射剂量和碘摄入量。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多排CT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其临床应用不断扩大,320排CT160mm的探测器覆盖范围首次实现了同时相器官容积成像,不仅优化了多排CT的临床应用,同时拓展了临床应用范围.此文主要介绍320排CT的技术特点和优势以及在心脏及冠状动脉成像方面的应用进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高浓度对比剂在冠状动脉多排螺旋CT(multidetector-row computed tomographicangiography,MDCTA)的应用效果。方法:冠心病筛查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分别采用400mg I/mL和350 mg I/mL浓度的对比剂进行MDCTA检查,在流率为3.7 mL/s和对比剂总量,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并计算两组的心功能指标,对冠状动脉主干、主要分支血管近段及主动脉血管强化程度进行比较,对重建血管清晰度进行评价。结果:两组心功能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00 mg I/mL组血管强化程度优于350 mg I/mL组(P<0.05),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重建血管清晰度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较低流速下,高浓度对比剂400 mgI/mL浓度较350 mgI/mL浓度对比剂图像质量好,冠状动脉及主动脉血管强化程度高,重建血管清晰度无差异。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320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对冠心病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85例病人先后进行320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SCTCA)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CAG)。以CAG为诊断冠心病(CHD)的"金标准",比较320排螺旋CT检出CHD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准确度。结果:320排螺旋CT诊断CHD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准确度分别是:95.65%(44/46)、74.36%(29/39)、81.48%(44/54)、93.55%(29/31)、85.9%(73/85)。结论:320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是一种简单易行、安全可靠的无创性检查,可作为冠心病的筛选及术后复查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不同心率对320排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检查(CTA)图像质量及辐射剂量的影响。方法:收集行CTA检查的161例患者,静息心率均≥70次/min,检查前口服25~50 mg酒石酸美托洛尔。根据扫描时心率分为3组,A组心率65次/min(n=71);B组心率65~75次/min(n=54);C组心率75次/min(n=36)。比较各组的CTA图像质量评分、辐射剂量(ED)。结果:A组图像质量评分高于B、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组ED均低于C组,3组间ED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6.103,-7.589,-2.764,P均0.05)。心率与有效辐射剂量呈正相关(r=0.587,P0.05)。结论:在行320排CTA检查前控制心率,可有效提高图像质量并减少辐射剂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64排螺旋CT冠脉成像与常规冠状动脉造影对比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2月~2016年2月收治的冠心病患者31例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展开64排螺旋CT冠脉成像检查,同时给予常规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比较两类检测方式的有效性。结果 64排螺旋CT冠脉成像对于冠状埃及狭窄的具体诊断特异性以及敏感性分别为95.77%和97.14%,阴性预测率与阳性预测率分别为98.55%和91.89%。结论对冠心病患者采用64排螺旋CT冠脉成像技术具有较高的检测效果,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以冠状动脉造影作为诊断冠状动脉狭窄的金标准,评价320排动态容积CT冠状动脉成像诊断冠状动脉狭窄的准确性.方法 应用320排动态容积CT对85例可疑冠心病患者行冠状动脉成像检查,同期行冠状动脉造影.结果 320排动态容积CT冠状动脉成像可获得较好的图像质量,可用于诊断冠状动脉狭窄.320排动态容积CT诊断冠状动脉轻度狭窄的敏感度为90.9%,特异度为99.2%,阳性预测值为89.6%,阴性预测值为99.3%,准确率为98.6%;诊断冠状动脉中度狭窄的敏感度为92.8%,特异度为98.9%,阳性预测值为90.9%,阴性预测值为99.2%,准确率为98.3%;诊断冠状动脉重度狭窄的敏感度为87.4%,特异度为98.8%,阳性预测值为89.2%,阴性预测值为98.6%,准确率为97.6%;诊断冠状动脉闭塞病变的敏感度为50.0%,特异度为99.9%,阳性预测值为66.7%,阴性预测值为99.8%,准确率为99.7%;诊断冠状动脉中度以上狭窄的敏感度为94.1%,特异度为97.2%,阳性预测值为89.2%,阴性预测值为98.5%,准确率为96.6%.结论 320排动态容积CT冠状动脉成像是一种无创、有效诊断冠状动脉狭窄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究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中低剂量扫描的最有效方法。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间于我院行冠脉CT成像的患者共80例,将心率在70次/分以下、心率波动在5次/分以下的体检者共40例作为对照组,应用心电门控回顾性扫描;将心率在70次/分以上或心律不齐的体检者共40例作为观察组,应用心电门控前瞻性扫描。按照患者不同体重指数(BMI)给予不同管电压,对两组图像质量及辐射剂量进行观察。结果两组图像质量无明显差异,P0.05。在120kV管电压下,观察辐射剂量明显较对照少,对照组中,BMI18者选择80kV管电压较120kV的辐射剂量更小,BMI在18~24范围内者选择100kV管电压较120kV的辐射剂量更小,差异显著,P0.05。结论依据患者心律、心率以及BMI等指标制定出合适扫描方案,不仅能获取高质量冠脉CT图像,还能将患者辐射剂量降至最低。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320排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CCTA)在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评估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以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CAG)为金标准,应用320排CCTA评价100例患者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的程度。将冠状动脉支架内管径分为无狭窄、轻度狭窄(≤50%)、中度狭窄(51%~75%)和重度狭窄或闭塞(76%~100%)4个等级,分析320排CCTA与CAG评估狭窄程度的一致性。其中再狭窄≥50%为阳性,包括支架内及支架两端5mm范围内的血管段。统计学方法采用Kappa评价方法。结果 100例患者中共评价分析175枚支架,CAG示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44枚,320排CCTA正确诊断42枚,漏诊2枚,误诊10枚,敏感度为95.45%、特异度为92.37%、准确度为70.29%、阳性预测值为80.77%、阴性预测值为98.37%。在P<0.05的检验标准上,Kappa值为0.5688,320排CCTA和CAG对支架内狭窄程度评估一致性好。结论 320排CCTA能够准确显示支架内再狭窄的部位及程度,而且无创、重复性好,图像直观可信,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320排动态容积CT冠状动脉成像(computed tomography coronary angiography,CTCA)显示的冠状动脉狭窄程度与CT心肌灌注成像(CT myocardial perfusion imaging,CT-MPI)显示的心肌灌注缺损之间的相互关系。方法对60例冠状动脉疾病患者行CTCA及CT-MPI检查,将其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并进行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结果 CTCA显示冠状动脉左前降支(left anterior descending,LAD)、左回旋支(left circumflex artery,LCX)、右冠状动脉(right coronary artery,RCA)180支,其中正常冠状动脉56支,狭窄冠状动脉124支。按照LAD、LCX、RCA三支冠状动脉供血范围统计,CT-MPI显示86支冠状动脉灌注正常,94支冠状动脉存在灌注缺损。结论冠状动脉狭窄程度与心肌灌注缺损存在正相关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64SCTCA)诊断冠状动脉狭窄的准确性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入选B6例安贞医院住院患者,平均年龄(62.64±11.47)岁,临床高度怀疑不典型胸痛、心绞痛(稳定或不稳定型)或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行64SCTCA,并在CT检查后2w接受传统的冠状动脉造影(CAG)。分析所有直径≥1.5mm冠状动脉脉,识别狭窄<50%、≥50%及≥75%的所有冠脉病变,并将其与CAG结果进行对比。结果将所有冠状动脉按狭窄<50%、≥50%及≥75%进行分级,CAG结果:冠脉无明显病变占8.1%(7/86),单支病变占27.9%(24/ 86),多支病变占59.3%(51/86);基于患者病变程度分析,64SCTCA显示狭窄<50%、≥50%及≥75%的敏感性分别为:100%、95%、92%;特异性为85.7%.结论64.SCTCA诊断冠心病具有安全、无创、快捷的优点,可用于诊断临床表现不典型胸痛、稳定或不稳定型心绞痛及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的中、高度狭窄病变,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及特异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老年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特点。方法:选择2009年7月至2013年10月,冠状动脉CT确诊为冠心病的老年(≥60岁)患者293例,其中合并2型糖尿病128例,未合并糖尿病165例,比较两组冠状动脉病变的特点及相关临床因素结果:两组间年龄、体质量质数(BMI)、吸烟、饮酒、平均病程、冠心病家族史、脑血管病及TG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高血压患病率、TC及LDL-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糖尿病组的冠状动脉CT主要表现为多支血管病变、弥散血管病变和左主干病变,分别占41%、24%和14%,显著多于非糖尿病组的24%、7%和8%(P0.05)。糖尿病组的混合斑块及钙化斑块分别占66%和70%,显著多于非糖尿病组的18%和44%(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性别、吸烟、冠心病家族史、TG及LDL-C是老年冠心病患者发生冠状动脉弥散性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混合斑块发生率较高,多支病变及弥散病变较多见。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64-DSCTCA)对女性、男性冠状动脉狭窄的诊断价值是否相同。方法选择行心脏64-DSCTCA检查并同时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怀疑为冠心病或已确诊为冠心病的男、女患者各75例。以冠状动脉造影结果作为金标准,分别计算64-DSCTCA诊断女性、男性冠心病(冠状动脉狭窄程度≥50%)、冠状动脉中度狭窄(狭窄程度50%~75%)、重度狭窄及完全闭塞(狭窄程度76%~100%)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采用统计学方法对比分析64-DSCTCA诊断女性、男性冠心病、冠状动脉中度狭窄、重度狭窄及完全闭塞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是否不同。结果 64-DSCTCA诊断女性、男性冠心病的灵敏度、特异度、阴性预测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诊断女性冠心病的阳性预测值低于男性(P0.05)。64-DSCTCA诊断女性、男性冠状动脉中度狭窄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4-DSCTCA诊断女性、男性冠状动脉重度狭窄及完全闭塞的灵敏度、特异度、阴性预测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诊断女性冠状动脉重度狭窄及完全闭塞的阳性预测值低于男性(P0.05)。结论 64-DSCTCA对女性、男性冠状动脉狭窄的诊断价值不尽相同,诊断女性冠心病、冠状动脉重度狭窄及完全闭塞的阳性预测值低于男性。  相似文献   

17.
自1998年多排螺旋CT问世,2004年CT冠状动脉成像应用于临床,从最初的4排到现今的64排,CT冠状动脉成像迅速发展。除了设备厂商的大力推动、技术进步,以及软件、硬件的明显改善,最重要的是临床医师的认可与患者的需求推动了CT冠状动脉成像在临床的广泛应用,CT冠状动脉成像已经改变了确诊或疑似冠心病患者的就诊模式。  相似文献   

18.
19.
目的探讨和评价64排螺旋CT(MSCT)在冠心病诊断中的有效性。方法选取在3周内行64排MSCT和冠状动脉造影(CAG)检查的临床可疑或确诊冠心病的患者(两项检查平均间隔时间9d)114例,其中男性62例,平均年龄65岁。将MSCT和CAG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管腔狭窄≥50%定义为明显狭窄。结果在114例患者中,CAG检出至少有1处明显狭窄的患者106例,其中单支病变占33%(38例),多支病变占60%(68例)。MSCT检出其中的104例(诊断准确度95%)。按节段分析,MSCT诊断冠状动脉明显狭窄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7%、96%、86%、96%。以各冠状动脉分析,MSCT诊断冠状动脉明显狭窄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6%、94%、95%、96%。MSCT与CAG在发现冠状动脉明显狭窄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64排MSCT诊断冠状动脉狭窄的准确度较高,作为一种冠心病诊断的无创筛查手段,有广泛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回顾性分析320排螺旋CT对冠状动脉-肺动脉瘘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本院5例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CTA )检查资料,分析320排螺旋CT冠状动脉-肺动脉瘘的显示情况及诊断价值。结果5例冠状动脉CTA中,右冠状动脉分支瘘入肺动脉2例(40.00%),左冠状动脉分支瘘入肺动脉2例(40.00%),两侧冠状动脉分支瘘入肺动脉1例(20.00%)。所有图像通过VR、MIP和CPR等重组图像显示异常血管与肺动脉的关系和位置。结论320排螺旋CT容积成像结合多种重建方法可以显示冠状动脉-肺动脉瘘,可作为该疾病的无创性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