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峰  景姗  曹红艳 《江苏中医药》2019,51(12):40-43
目的:观察健脾调肝化滞方对溃疡性结肠炎(UC)合并抑郁患者临床疗效与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及粪便钙卫蛋白、血清多巴胺(DA)和5-羟色胺(5-HT)等指标水平的影响。方法:收集中医辨证属肝郁脾虚夹滞证且抑郁评分大于正常的UC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最终每组各完成30例。治疗组采用中药健脾调肝化滞方联合美沙拉嗪治疗,对照组仅采用美沙拉嗪治疗,2组疗程均为3个月。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疾病活动度(DAI)积分、中医证候积分、SDS评分、血沉(ESR)和C反应蛋白(CRP)、粪便钙卫蛋白、DA、5-HT水平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67%(P0.01)。2组患者治疗后DAI积分、中医证候积分、SDS评分和CRP、粪便钙卫蛋白含量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ESR明显减慢(P0.01),血清DA、5-HT水平明显升高(P0.01),且治疗组对上述指标的改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在美沙拉嗪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健脾调肝化滞方能更好地改善UC抑郁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疾病活动度,抑制炎症反应,同时在改善抑郁症状和升高血清DA、5-HT水平上显示出更大的优势。  相似文献   

2.
溃疡性结肠炎是多种因素诱发的非特异性肠道炎症,其中精神心理因素占据重要的地位,可加重UC的炎症损伤和溃疡形成。中医认为肝喜条达恶抑郁,与情志密切相关,文章从肝与脏腑之间相互关系阐述从肝论治UC的重要性。近年来中医综合运用中药内服及外治法从肝论治UC,经验丰富,显著改善临床症状,降低复发,值得进一步研究及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健脾栓对"脾虚湿热"型溃疡性结肠炎粪便钙卫蛋白的影响。方法将"脾虚湿热"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60例,随机分为健脾栓组及美沙拉嗪组,每组30例,比较2组治疗后溃疡性结肠炎活动指数评分(UCAI评分)及粪便钙卫蛋白含量的改变。结果健脾栓组治疗后UCAI评分明显低于美沙拉嗪组,二者有显著性差异(P0.05);健脾栓组治疗后粪便钙卫蛋白与美沙拉嗪组相比明显降低,二者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健脾栓可有效降低"脾虚湿热"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粪便钙卫蛋白含量,从而改善溃疡性结肠炎的炎症程度,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中医"四联疗法"治疗方案与单纯中药组及单纯西药组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差异。方法将脾虚湿热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中医四联疗法组、中药组、西药组,每组各40例。每组均治疗30 d及停药3个月后观察临床疗效和肠镜表现积分、T细胞亚群、粪便钙卫蛋白等指标。结果中医四联疗法组在治疗30 d及停药3个月后临床疗效和肠镜表现积分、T细胞亚群、粪便钙卫蛋白等各项指标均优于中药组和西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中药组和西药组在各项指标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四联疗法可有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是值得推广的一种效高价廉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溃疡性结肠炎的中医发病机制与中医“伏邪”理论的相关性。方法:对10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中医证候资料进行因子分析、聚类分析。结果:因子分析发现溃疡性结肠炎中医症状复杂多样,湿、热、瘀、气滞、阴虚、阳虚、血虚、气虚等致病要素均可见,临床表现为多重症状。在引起复发的原因方面,结合临床专业知识、因子分析及聚类分析发现:第1类原因以季节时令变化为主;第2类原因以情志变化、饮食起居变化、身体劳倦患病等变化为主;第3类原因以外感风、寒、暑、湿等邪气为主。结论: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症状的多样性及复杂性,诱发因素的规律性以及反复发作缠绵难愈的疾病特性,说明其发病机理与中医“伏邪”理论具有高度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6.
溃疡性结肠炎中医体质分布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中医体质类型及与相关因素之间的关系,进而为溃疡性结肠炎的防治提供依据,以实践中医"治未病"医疗模式。方法:应用《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标准对213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进行问卷调查,采用SPSS 18.0统计软件分析其易罹体质及与年龄、性别、病程、疾病分期、饮食嗜好等相关因素的关系。结果:被调查的213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中医体质以阳虚质、平和质、气虚质多见,最少体质类型为特禀质;不同性别、年龄、病程、疾病分期、饮食嗜好及疾病诱发因素的患者的中医体质分布规律不同;中医体质类型与性别、年龄段及疾病诱发因素及病程等无统计学差异,但与疾病分期、饮食偏好存在统计学差异。结论: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中医体质分布存在一定规律,并与疾病分期及饮食偏嗜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7.
溃疡性结肠炎病因尚未完全明确,其与免疫机制异常、遗传因素、肠道环境、感染因素、情志因素等有密切关系。本文主要探讨中医情志因素在溃疡性结肠炎发病及治疗中的作用。治疗上应注重疏肝理气,调畅情志,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  相似文献   

8.
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病因不明的病变位于直肠和结肠的非特异性炎症。中医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着重于"健脾",针对不同的症候分别配以清热、益气、调肝、补肾等治法,通过介入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生、发展过程,从而减轻肠道黏膜的损伤,减少肠道炎症,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文章将从中医内、外治法、中西结合治疗三大方面将近年来中医药干预UC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9.
溃疡性结肠炎(UC)因其发病率增高,病情迁延不愈,重症和暴发性病例增多,已成为临床疑难病种。中医体质学作为指导疾病预防和治疗的一门学科,已广泛应用到临床各科疾病的防治当中。文章从中医体质学的基本原理即“体质过程论”“禀赋遗传论”“心身构成论”和“环境制约论”四个方面出发,分析溃疡性结肠炎与中医体质的相关性,说明从体质角度防治溃疡性结肠炎的可行性。通过查阅文献发现溃疡性结肠炎好发于湿热质、气虚质、阳虚质等偏颇体质,提出对溃疡性结肠炎“未病调体防病,既病辨体论治”,以期为临床有效防治溃疡性结肠炎提供新的诊疗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粪钙卫蛋白(fecal calprotectin, FC)在不同证型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 UC)患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纳入UC病例143例(UC组)及同期非炎症性肠病肠道疾病组108例(对照组)。ELISA法测定两组FC浓度。UC组进行临床活动度分级、内镜评分和中医辨证。评估FC与不同证型UC患者临床活动度及内镜评分的相关性,并评价FC诊断不同证型UC患者临床疾病活动及内镜黏膜愈合的价值。结果 UC活动期患者FC水平显著高于缓解期患者及对照组(P<0.05)。在不同证型患者中,脾肾阳虚型FC浓度最高,但与其他证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FC与UC临床活动度分级和内镜评分均呈正相关(r=0.670,0.592, P<0.05)。在各证型中,热毒炽盛型FC与临床活动度分级相关度最高,而脾肾阳虚型FC与内镜评分相关度最高。FC判断UC临床活动及黏膜愈合的性能均中等,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30和0.839,FC取截断值(cut-off)分别为164 μg/g和 154.5 μg/g时,判断临床活动和黏膜愈合的总准确度最高。其中,脾肾阳虚型FC判断临床活动和黏膜愈合的价值均最高,AUC分别为0.928和0.903。结论 FC浓度可客观反映UC临床疾病活动及内镜黏膜愈合情况,其中在脾肾阳虚型中预测意义最大,可协助临床评估和中医药疗效评估。  相似文献   

11.
慢性结肠炎的中药保留灌肠治疗及相关护理干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即常说的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主要表现为直肠结肠由于多种致病因素导致肠道出现溃疡、炎性水肿以及出血病变等病症。相关的研究显示我国中药保留灌肠疗法可以比较有效地治疗慢性结肠炎(UC),笔者在本文中综述了我国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结肠炎的相关护理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溃疡性结肠炎的病因病机及治疗本病的有效疗法。方法运用中医辨证施治的方法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结果中医辨证论治,运用四神丸加味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可有效地改善溃疡性结肠炎的症状。结论四神丸加味对溃疡性结肠炎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中医情志护理对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作用。方法:110例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根据护理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5例。对照组展开常规护理,观察组展开中医情志护理。对比两组干预效果。结果:干预后两组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均低于干预前(P﹤0.05)。观察组干预后SDS、SAS评分分别为(16.35±3.96)、(26.21±4.55)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7.25±4.33)、(43.01±5.11)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各指标分数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展开中医情志护理,可缓解心理压力,提升生存质量,对此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参苓白术散联合美沙拉秦片治疗脾虚湿阻型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 UC)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脾虚湿阻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采用参苓白术散联合美沙拉秦肠溶片;对照组单纯采用美沙拉秦肠溶片,疗程均为4周。观察临床疗效、中医症状、结肠镜下表现及化验指标血沉(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粪便钙卫蛋白(FC)。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中医症状,肠镜下表现、ESR、CRP、FC均有改善(P 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参苓白术散联合美沙拉秦肠溶片治疗脾虚湿阻型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显著,中医症状改善明显,无论是结肠镜下表现,还是ESR、CRP、FC均有明显改善,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5.
牙廷艺 《河南中医》2009,29(10):1002-1003
目的:观察壮医刮痧排毒疗法对慢性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250例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壮医刮痧排毒疗法组(壮医组)、口服陈李氏补脾益肠丸组(中医组)、壮医刮痧排毒疗法组合口服陈李氏补脾益肠丸组(壮中医组),连续30 d,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及肠镜检查变化情况。结果:壮医组、中医组、壮中医组三组有效率分别为84.2%、84.9%、97.5%,壮医组与中医组有效率比较无差别(P〉0.05),壮中医组有效率优于壮医组和中医组(均P〈0.05)。结论:壮医刮痧排毒疗法合陈李氏补脾益肠丸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6.
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慢性肠道疾病,对于轻中度患者,中医干预有一定效果。笔者根据临床经验,提出溃疡性结肠炎病机属卫阳郁滞、气滞血瘀,病性为虚实夹杂,且卫阳郁滞为发病关键。在临床中创立宣通卫阳、活血化瘀的化瘀通阳法,并以宣通卫阳为重点,活血化瘀贯穿始终,辨证论治了多例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患者。  相似文献   

17.
《辽宁中医杂志》2015,(7):1337-1339
目的:探讨中医情志护理对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选择该院2010年3月—2014年8月收治的120例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其中,对照组60例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60例患者采用中医情志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SAS、SDS评分均较对照组患者出现了明显改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而且观察组患者的腹泻、脓血便、腹痛以及里急后重等症状积分均较对照组患者出现了明显改善,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医情志护理对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具有十分显著的效果,可有效缓解患者的焦虑和抑郁等消极心理,并可在不同程度上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促进患者的预后恢复,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8.
慢性腹泻辨证治疗举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慢性腹泻是临床常见的症状,可见于西医学的慢性结肠炎、慢性痢疾、过敏性结肠炎、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等各种疾病。主要表现为大便次数增多,粪便溏薄,甚者水样便或含有黏液,多数病人伴有不同程度的腹痛、腹胀等症状。中医认为本病多由外邪、饮食、情志、体虚等多方面因素以致脾胃运化功能障碍,小肠受盛和大肠传导失常而成泄泻。  相似文献   

19.
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慢性炎症性肠病,近年来在我国发病率激增,其病情极易反复,甚至导致癌症,严重影响患者生存质量。目前研究发现其发病与情志因素有重要关联,从病机本质着手,通过调畅情志可协调整体阴阳,起到治疗作用。最新研究显示情志致病会导致肠道菌群失衡,提示中医从情志致病理论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可从平衡肠道菌群方面做探讨。文章以情志致病的理论基础、临床基础、实验研究等方面为出发点,探讨其在中医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中的疗效机制,以期为临床诊疗扩宽思路,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沈氏达郁汤加减方联合五音疗法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伴有焦虑、抑郁状态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4例溃疡性结肠炎伴焦虑、抑郁状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42例,两组均给予口服美沙拉嗪肠溶片治疗。对照组给予口服艾司西酞普兰片,治疗组接受沈氏达郁汤加减方联合五音疗法治疗。治疗前后对患者进行中医症状、直肠黏膜评分、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和抑郁量表(HAMD)评分比较,统计其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治疗组在中医症状总积分、直肠黏膜积分、HAMD总评分、HAMA总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对照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分别为92.86%、73.81%,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沈氏达郁汤加减方联合五音疗法可以明显改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中医症状及缓解焦虑、抑郁状态,提高其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