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氟比洛芬酯超前镇痛对乳腺癌根治术患者术后疼痛以及全麻苏醒期躁动的影响。方法:选择全身麻醉下乳腺癌根治术患者(ASA I~II级)120例,随机分为A组(麻醉诱导完成后立即给予50 mg氟比洛芬酯,切口缝合完成时再给予50 mg),B组(麻醉诱导完成后立即给予100 mg氟比洛芬酯),C组(切口缝合完成时给予100 mg氟比洛芬酯)D组(对照组,切口缝合完成时换等量的生理盐水),每组30例。比较各组患者术后1,3,6,12,24 h的VAS评分,手术结束时与拔管时的心血管反应,以及全麻苏醒躁动情况。结果:3个观察组术后12 h内各时间点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其中A组各时间点均明显低于C组(均P<0.05),在1,3 h明显低于B组,而B组在1,3 h明显低于C组(均P<0.05),术后24 h的VAS评分4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手术结束时4组间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3个观察组患者拔管时的MAP,HR的变化均小于对照组(均P<0.05),其中A组变化最小,其次为B组和C组(均P<0.05),B组明显低于C组(均P<0.05);各组全麻苏醒期躁动发生率分别为:A组13.3%,B组23.3%,C组33.3%,D组43.3%,各组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氟比洛芬酯超前镇痛能有效减轻乳腺癌根治术患者术后早期疼痛程度、心血管反应,以及降低全麻苏醒期躁动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骨科手术患者采用氟比洛芬酯超前镇痛的术后镇痛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1月至2015年11月于本院进行手术患者90例,随机分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行帕瑞昔布钠超前镇痛方案,观察组行氟比洛芬酯超前镇痛方案。评估比较两组患者血流动力学变化、镇痛效果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本次研究显示:两组患者麻醉前MAP、HR指标无显著差异(P0.05);手术前、手术后两组患者MAP、HR指标均较麻醉前有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前、手术后两组患者MAP、HR指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结束时(t_0)、手术结束后6小时(t_1)、手术后12小时(t_2)视觉模拟评分(VAS)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观察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科手术患者采用氟比洛芬酯超前镇痛,可有效减轻患者术后疼痛,以及较少疼痛引发的血流动力学紊乱,药物作用安全,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氟比洛芬酯在腰椎术后镇痛中的运用效果。方法 纳入2019年1月~2022年1月本院收治的80例腰椎手术患者,均采用静吸复合全身麻醉。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均分为两组:对照组术后采用舒芬太尼、格拉司琼进行常规镇痛,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运用氟比洛芬酯。比较两组患者术后2 h、24 h、48 h的疼痛VAS评分、术后舒芬太尼用量、胃肠功能恢复情况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术后2 h、24 h、48 h的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24 h、48 h舒芬太尼用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排气、排便、耐受固体食物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其余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氟比洛芬酯用于腰椎术后镇痛能够显著缓解疼痛症状、减少舒芬太尼用量,促进胃肠功能的恢复,降低恶心呕吐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前锯肌平面阻滞联合氟比洛芬酯和单纯氟比洛芬酯进行术后镇痛的疗效,探讨超声引导前锯肌平面阻滞联合氟比洛芬酯在预防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疼痛综合征的作用。方法选择2017年3月至9月在本院择期行乳腺癌根治术的女性患者120例,年龄30~82岁,BMI 18~30 kg/m~2,ASAⅠ或Ⅱ级。采用随机数表法随机分为全身麻醉联合神经阻滞组(GB组)和全身麻醉组(G组),每组60例。GB组采用超声引导下0.375%罗哌卡因行前锯肌平面阻滞联合氟比洛芬酯镇痛,G组单纯静脉给予氟比洛芬酯静滴镇痛。记录患者术后1、7 d,1、3、6、12个月的疼痛缓解情况,采用VAS评分评估。记录患者术后1、3、6个月的慢性疼痛发生情况。生活质量评价采用简明SF-36健康简明量表,包括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总体健康、精神健康、活力、情感职能、社会功能8项评分。记录患者术后1、3、6、12个月SF-36生活质量指数8项评分。结果本研究共纳入患者120例,剔除4例后,两组分别有58例患者纳入研究。术后1、7 d,1、3、6、12个月GB组VAS评分明显低于G组(P0.05)。术后1、3、6个月GB组慢性疼痛发生率明显高于G组(P0.05),SF-36生活质量指数中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总体健康、精神健康、活力、情感职能、社会功能8项评分均明显高于G组(P0.05)。结论超声引导前锯肌平面阻滞联合氟比洛芬酯可为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提供良好的术后镇痛,对预防乳腺癌术后疼痛综合征有效且安全性较高,适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氟比洛芬酯应用于骨科超前镇痛中的临床价值及对免疫功能、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8年3月于本院接受手术治疗的106例骨科疾病患者,按随机数表方法分成对照组、研究组,各53例。对照组给予氯诺昔康超前镇痛,研究组给予氟比洛芬酯超前镇痛,对比两组手术前、术后1、3、12及24小时疼痛VAS评分、术前与术后24小时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水平、T细胞亚群(CD_4~+、CD_8~+、CD_4~+/CD_8~+)水平及并发症情况。结果术前两组VAS疼痛程度比较无差异(P0.05);术后1、3、12及24小时观察组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24小时,观察组IL-6、TNF-α、CRP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CD_4~+、CD_4~+/CD_8~+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CD_8~+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66%,相比较于对照组18.87%,差异显著(P0.05)。结论骨科疾病手术治疗患者给予氟比洛芬酯超前镇痛能有效降低手术过程中疼痛程度,对降低炎症反应,维持免疫功能有积极作用,安全可靠,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氟比洛芬酯的超前镇痛效果以及超前镇痛在整形美容手术中的临床作用。方法40例吸脂手术患者随机分为氟比洛芬脂组(Ⅰ组,n=20)和对照组(Ⅱ组,n=20)。麻醉前30minⅠ组静脉注射氟比洛芬酯100mg,Ⅱ组静脉注射生理盐水10ml,采用疼痛程度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法观测手术开始、手术结束时患者的疼痛程度并记录分析。结果手术开始时Ⅰ组与Ⅱ组两组样本t检验、结束时Ⅰ组与Ⅱ组两组样本t检验,p〈0.05,说明Ⅰ组与Ⅱ组比较,氟比洛芬酯在术中、术后具有明显减轻疼痛的效果。结论氟比洛芬酯具有良好的超前镇痛效果:在整形美容手术中应用超前镇痛的作用,能使患者在术中或术后减轻疼痛和恐惧感,提高患者对手术效果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氟比洛芬酯在麻醉不同时期用药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行腭咽成型手术(UPPP)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30例OSAS患者随机分为三组,每组10例。Ⅰ组于手术结束前15min缓慢静注氟比洛芬酯100mg;Ⅱ组麻醉诱导后15min缓慢静注氟比洛芬酯100mg;Ⅲ组于麻醉诱导后和手术结束前各静注氟比洛芬酯50mg。三组患者皆选择术后PCIA镇痛,采用芬太尼0.3μg·kg-1·h-1的背景量。以视觉模拟评分(VAS)在双盲下记录患者术后静息状态下1、2、4、6、8、12、24、48h不同时点疼痛程度以及PCIA泵首次按压的时间、累计按压次数、总用药量,并观察不良反应。结果术后1、2、4、6h VASⅡ组低于Ⅰ组(P<0.05),术后1、2、4、6、8、12hVASⅢ组低于Ⅰ、Ⅱ组(P<0.05)。Ⅲ组术后48h内累计PCA,泵按压次数低于Ⅰ、Ⅱ组(P<0.05)。三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术前和术毕各静注氟比洛芬酯50mg可产生满意的超前镇痛效果,复合术后PCIA能安全、有效地解除UPPP术后疼痛。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估氟比洛芬酯联合地佐辛及氟比洛芬酯超前镇痛对妇科微创术后疼痛和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 80例全麻下行妇科微创手术的患者随机均分为四组,患者于手术结束前15~30 min,A组静脉滴注患者氟比洛芬酯50 mg;B组静脉滴注地佐辛50 mg;C组静脉滴注50 mg地佐辛与50 mg氟比洛芬酯;D组于手术前30 min单次静脉注射氟比洛芬酯注射液(1 mg/kg)。记录患者术后4、8、12、24和48 h的VAS评分、Ramsay镇静评分以及相关不良反应。结果 C组及D组患者的术后各时间点静态及动态VAS评分均明显优于A组和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Ramsay镇静评分4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C组与D组患者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50%、25%,明显低于A组与B组患者(75%、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单独应用氟比洛芬酯组或地佐辛相比,联合应用地佐辛或超前应用氟比洛芬酯这两种模式镇痛策略均可显著降低妇科微创术后患者的疼痛和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9.
氟比洛芬酯复合芬太尼用于胸科手术后镇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氟比洛芬酯超前镇痛及复合芬太尼用于胸科手术后的镇痛效果.方法 择期行食管癌或贲门癌手术患者75例,随机均分为A、B、C三组.A组于手术结束前30 min静脉给予氟比洛芬酯100 mg,B组于手术开始时及手术结束前30 min静脉分别给予氟比洛芬酯50 mg,两组PCIA配方均为氟比洛芬酯150 mg加芬太尼0.5~0.6 mg;C组于手术结束前30 min静脉给予氟比洛芬酯100 mg,PCIA配方为芬太尼0.8~1.0 mg.记录术后0、4、8、24 h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镇静评分及不良反应,记录术后24 h PCIA按压次数及芬太尼使用量.结果 三组患者术后各时点SBP、DBP、HR、SpO2、安静和活动时的VAS评分、镇静评分、术后24 h PCIA按压次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A、B组术后24 h芬太尼用量明显少于C组(P<0.01).A、B组术后24 h出现恶心、呕吐、嗜睡的患者例数少于C组(P<0.01).结论 氟比洛芬酯复合芬太尼用于胸科手术后PCIA镇痛效果好,能减少术后芬太尼的用量,降低芬太尼所致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氟比洛芬酯用于髋关节置换术超前镇痛的效果及对血小板活化的影响。方法选取60例行髋关节置换术患者,随机分成3组,每组各20例,分别为:氟比洛芬酯超前镇痛组(A组),氟比洛芬酯术后镇痛组(B组),对照组(C组)。3组患者术毕均用芬太尼术后静脉自控镇痛(PCIA)。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评价3组患者术后镇痛效果;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T0(麻醉前)、T1:(手术结束后2小时)、T2:(手术结束后4小时)、T3:(手术结束后24小时)、T4:(手术结束后48小时)时GPⅡb/Ⅲa与GMP-140的表达。结果 VAS评分:A组相似文献   

11.
探讨超声引导下单点注射法胸肌神经(Pecs)阻滞在乳腺癌根治术后镇痛的应用效果。选取屯昌县人民医院行全身麻醉下乳腺癌根治手术的患者12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在麻醉诱导后行超声引导下Pecs,注射罗哌卡因2次(0.25%,30 mL),对照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两组术后均采用静脉自控镇痛(PCIA);对比两组患者术后安静、活动情况下患者的疼痛程度,术前及术后不同时间的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记录并对比两组术中舒芬太尼、术后24 h使用吗啡剂量、不良反应。结果显示,在术后2 h~24 h患者的疼痛程度,研究组均低于对应时间点对照组(P<0.05);术前研究组和对照组的血清IL-6、IL-10、TNF-α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 h IL-6、IL-10、TNF-α水平,研究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术前研究组和对照组CD3^(+)、CD4^(+)、CD8^(+)、CD4^(+)/CD8^(+)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 h研究组患者的CD3^(+)、CD4^(+)、CD4^(+)/CD8^(+)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舒芬太尼用量研究组术中及术后24 h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两组麻醉相关性不良反应发生率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果表明,超声引导下Pecs阻滞有利于减轻乳腺癌根治术后疼痛,减轻手术引起的炎症反应及手术麻醉及镇痛引起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2.
氟比洛芬酯联合舒芬太尼用于心脏手术后静脉镇痛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比较心脏手术后患者自控静脉镇痛(PCIA)中氟比洛芬酯联合舒芬太尼与单纯舒芬太尼的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 选择开胸心脏手术术后行PCIA患者38例,随机均分为两组.舒芬太尼组(S组)术后镇痛给予舒芬太尼250 μg/125ml;氟舒芬组(F组)术后镇痛给予舒芬太尼125μg+氟比洛芬酯150 mg/125 ml.两组PCIA泵的设置,维持量0.2 ml/h,单次负荷剂量0.8ml.锁定时间10 min.观察两组镇痛开始时及开始后4、8、24、48 h的疼痛评分、生命体征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两组术后镇痛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S组(P<0.05).结论 氟比洛芬酯联合舒芬太尼用于心脏手术后PCIA的镇痛效果与单纯舒芬太尼组相似,但不良反应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氟比洛芬酯对妇科腹腔镜子宫全切术患者的超前镇痛效果。方法 40例ASAⅠ或Ⅱ级择期行腹腔镜子宫全切术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F组)和对照组(D组),每组20例。F组于麻醉插管后切皮前缓慢静脉输注氟比洛芬酯1 mg/kg(加10 mL生理盐水)。D组则缓慢静脉输注生理盐水10 mL。2组患者均于术终清醒后1 h、2 h、4 h、8 h、12 h、24 h进行视觉模拟评分(VAS)、Ramsay镇静评分及不良反应观察。结果 F组患者术后1 h、2 h、4 h、8 h时的VAS评分明显低于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Ramsay评分在1 h、2 h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氟比洛芬酯具有良好超前镇痛效果,有效缓解腹腔镜子宫全切术后患者的疼痛,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氟比洛芬酯预防性镇痛在手外科围手术期疼痛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择期手外科手术患者100例,按照是否采用预防性镇痛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5 0例。实验组是在切皮前15 min静脉给予50 mg氟比洛芬酯注射液100 mL,对照组予生理盐水100 mL。使用视觉模拟评分法评估患者术后6 h,24 h,48 h和72 h静息状态及活动状态下疼痛评分。记录补救镇痛、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及患者满意度。结果预防性镇痛组术后6h,24h,48h,72h静息状态和运动状态下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且补救镇痛的人数显著少于对照组(P0.01)。与对照组相比,预防性镇痛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降低(P0.01);且患者满意度显著提高(P0.01)。结论预防性镇痛可显著缓解患者术后疼痛程度,提高患者满意度,且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预防性镇痛可作为多模式镇痛方案的重要部分,实现个体化镇痛,加速术后康复。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超声引导下胸部神经(pectoral nerves,PECS)阻滞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多模式镇痛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择期行单侧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女性患者60例,年龄18~65岁,ASAⅠ或Ⅱ级。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超声引导下PECS阻滞组(P组)和空白对照组(C组),每组30例。全身麻醉诱导后,P组患者在超声引导下实施PECS阻滞,给予0.375%罗哌卡因30ml;C组患者不给予PECS阻滞。两组患者术前均给予静脉注射氟比洛芬酯1mg/kg。两组患者在静-吸复合全身麻醉下完成手术。记录患者术毕苏醒即刻(术后0h)、术后3、6、12和24h静息状态下疼痛VAS评分;并记录术中瑞芬太尼用量、术后24h内补救性镇痛药给予情况及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术后0、3、6和12hVAS评分P组明显低于C组(P0.05),术后24h两组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中瑞芬太尼用量P组明显少于C组,术后24h内镇痛药补救率P组明显低于C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超声引导胸部神经阻滞作为多模式镇痛模式的辅助,可以提供更佳的术后镇痛效果,且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6.
氟比洛芬酯复合舒芬太尼用于肺癌根治术静脉自控镇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开胸肺癌根治术后疼痛剧烈,舒芬太尼常用于开胸术后镇痛,但其不良反应限制其应用.氟比洛芬酯是一种非甾体类镇痛药.与阿片类镇痛药联合使用,可以改善术后镇痛效果~([1]).本研究观察氟比洛芬酯复合舒芬太尼应用于肺癌根治术后静脉自控镇痛(PCIA)的合理配伍,并与氟比洛芬酯、舒芬太尼单独应用相比较,探讨其有效性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氟比洛芬酯注射液术后静脉自控镇痛(PCIA)对神经外科手术患者血浆内皮素-1(ET-1)水平的影响。方法择期行神经外科手术患者60例,ASAⅠ或Ⅱ级。按术后镇痛药不同随机均分为三组:F1组(氟比洛芬酯2mg·kg-1·24h-1)、F2组(芬太尼0.2μg·kg-1·h-1)、C组,未行PCIA。记录术后4、12和24h的静息疼痛VAS评分和Ramsay镇静评分,分别于麻醉前、术后4、12和24h抽取静脉血,应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浆ET-1的水平。结果 F1、F2组术后4、12和24h的VAS评分均明显低于C组(P<0.05)。F1组、C组在术后各时点的Ramsay镇静评分明显低于F2组(P<0.05)。F1、C组嗜睡、恶心呕吐、注射部位疼痛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F2组(P<0.05)。C组患者术后4、12和24h的血浆ET-1水平明显高于术前和F1、F2组(P<0.01)。结论氟比洛芬酯和芬太尼PCIA术后镇痛均有利于抑制神经外科术后应激导致的血浆ET-1水平增高,但氟比洛芬酯PCIA术后镇痛嗜睡、恶心等不良反应较少,更适合于神经外科术后镇痛。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开胸术中应用氟比洛芬酯复合地佐辛行静脉自控镇痛的效果。方法随机将65例开胸手术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32例)手术结束后行舒芬太尼复合地佐辛静脉自控镇痛。观察组(33例)采取氟比洛芬酯复合地佐辛静脉自控镇痛。比较2组患者术后2 h、4 h的VAS评分及拔管时、拔管后5 min的镇静评分和术后躁动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躁动及麻醉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术后2 h、4 h的VAS评分及拔管时、拔管后5 min镇静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开胸术中应用氟比洛芬酯复合地佐辛静脉自控镇痛,镇痛效果良好,可缓解患者术后躁动,效果确切。  相似文献   

19.
氟比洛芬酯联合芬太尼用于开胸术后静脉镇痛的研究   总被引:27,自引:5,他引:22  
目的比较开胸术后患者自控静脉镇痛(PCIA)中氟比洛芬酯联合芬太尼与单纯芬太尼的镇痛效果与不良反应。方法选择开胸手术术后行PCIA患者60例,随机均分为两组。芬太尼组术后镇痛给予芬太尼1·25mg 昂丹司琼8mg/100ml;氟芬组关胸前给予氟比洛芬酯50mg,术后镇痛给予芬太尼0·5mg 氟比洛芬酯200mg 昂丹司琼8mg/100ml。两组PCIA泵的设置,维持量2ml/h,单次负荷剂量0·5ml,锁定时间15min。观察两组术后24、48h的镇痛、镇静评分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并于镇痛治疗前后采用Sonoclot凝血与血小板功能分析仪评定两组患者的凝血功能。结果两组术后镇痛及镇静评分差异无显著意义。氟芬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芬太尼组。两组间镇痛治疗后凝血功能变化差异无显著意义。结论氟比洛芬酯联合芬太尼用于开胸术后PCIA的镇痛效果与单纯芬太尼相似,但不良反应明显降低,对凝血与血小板功能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氟比洛芬酯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后镇痛的效果。方法随机将95例LC患者分成2组,对照组48例应用罗哌卡因行术口局部浸润,观察组47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氟比洛芬酯。对比2组患者术后不同时间点的疼痛程度和补救用药情况。结果 2组患者术毕即刻VAS疼痛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各时点,观察组VAS疼痛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补救用药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氟比洛芬酯用于LC术后镇痛的临床效果肯定,可明显缓解患者术后各时点的疼痛感,并减少其补救用药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